APP下载

抗真菌类药物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用药分析

2017-03-20陈佳

医学信息 2016年37期
关键词:用药分析

陈佳

摘要:目的 分析抗真菌类药物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用药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76例念珠菌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抗真菌类药物)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3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1%>78.9%),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5.2%<18.4%),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治疗中,需要科学、合理的予以用药,以伊曲康脱胶囊为代表的抗真菌类药物,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显著的效果,有效保障的妇女的生殖健康,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抗真菌类药物;念珠菌性阴道炎;用药分析

念珠菌阴道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疾病,属于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的主要类型,多发于妊娠期妇女当中。由于妊娠期妇女阴道糖原增多而引起酸碱平衡紊乱,为白色念珠球菌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很容易引发感染,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殖健康[1]。在念珠菌阴道炎的临床治疗中,主要应用抗真菌类药物进项治疗,能够对念珠菌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进而控制病情的发展。临床上抗真菌类药物种类繁多,需要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本研究以我院2013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76例念珠菌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抗真菌类药物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用药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76例念珠菌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4~49岁,平均年龄(39.2±3.6)岁。对照组患者年龄23~48岁,平均年龄(38.8±4.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照均衡,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口服伊曲康脱胶囊(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124),200g/次,2次/d。对照组患者则使用克霉锉栓(哈尔滨欧替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3022432),用药前需要保证阴道的清洁,使用阴道冲洗药物,然后进行阴道给药,将栓剂置于阴道深处。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7 d。

1.3观察指标 ①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为痊愈、好转和无效。痊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真菌检查均呈现阴性;好转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但仍存在部分症状为完全消除,真菌检查结果呈现阳性;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真菌检查结果呈现阳性。治疗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②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x±s)和(%)进行观察指标的计量和计数,通过t值和 检验资料(α=0.05),结果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痊愈22例(57.9%),好转13例(34.2%),无效3例(7.9%),治疗有效率为92.1%,对照组患者治疗痊愈15例(39.4%),好转15例(39.4%),无效8例(21.1%),治疗有效率为78.9%,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2%;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7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8.4%,对比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念珠菌性阴道炎是妊娠期妇女的常见疾病,主要与致病菌、抗体的易感性及环境因素有着密切的关联[2]。由于阴道内糖原增加,女性阴道环境的pH值降低,加上妊娠期妇女的机体免疫功能的下降,为念珠菌提供了滋生和成长的良好环境,增加了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发病几率[3]。念珠菌性阴道炎给女性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目前临床上主要应用抗真菌类药物进行治疗,其中伊曲康脱胶囊是代表性的治疗药物,具有颇为显著的疗效。伊曲康脱胶囊属于三唑类抗真菌药物,该药物能够对真菌细胞中色素p450形成干扰,同时对真菌细胞细胞膜造成损坏,加速真菌细胞的死亡和凋零,进而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4]。伊曲康脱胶囊起效迅速,药效持久,有效缩短疗程,同时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而常规使用克霉锉栓进行阴道给药治疗时,容易对阴道形成局部刺激,患者会出现瘙痒或烧灼感等不良反应,进而影响治疗效果,不易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5]。因此,在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治疗中,抗真菌类药物是相对更好的治疗药物。另外,在合理应用抗真菌类药物的同时,患者需要保持健康、规律的生活习惯,注意个人卫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预防念珠菌性阴道炎。

本组研究中,选取76例念珠菌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患者口服伊曲康脱胶囊(抗真菌类药物),对照组患者采用克霉锉栓进行阴道给药(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明显低于对照的18.4%,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抗真菌类药物在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效保障的妇女的生殖健康,建议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张佳洁,梁淑青.妊娠期外阴阴道念珠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措施研究[J].中国性科学,2015,24(10):87-90.

[2]李倩.匹多莫德联合抗真菌药物对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29):71,73.

[3]王波.抗真菌类药物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5):152-153.

[4]王桂梅.抗真菌类药物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02):90-91.

[5]石金苓.用两种抗真菌药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09):203-204.

编辑/丁一

猜你喜欢

用药分析
应用抗组胺药物治疗慢性荨麻疹处方分析
1例对美沙拉秦过敏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用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