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PBL模式的大学英语课程培养中国传统文化英语推介能力

2017-03-20张丹

校园英语·中旬 2017年2期
关键词:PBL模式传统文化

张丹

【摘要】PBL教学模式属于当前阶段高校形成的一种基于学生自主探究形式的学习方法,具体看重对问题的探究形式的研究。高度关注学生能力形成。本研究之中结合了大学阶段英语教学实际情况作为背景,进一步探究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对中国传统文化英语推介能力方面的分析。英语学习中,一方面应当不断吸收与借鉴国外相关研究文化,同时也应当对中国传统文化形式加以融合并运用。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彼此融合,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对英语的掌握能力,提高对本土文化的发扬。教学质量也才能够真正意义上获得提升,真正做到让社会放心。

【关键词】PBL模式 大学英语课程 传统文化 推介

PBL教学模式及理论的产生最早是在美国,其看重对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在教师引导之下,在学习过程中选定研究项目或者是主题,通过研究办法主动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并获取与应用信息。区别与传统教学模式,PBL模式之中学生除了具备传统教学中应具备的各项能力,还应当具有探究信息源,发掘资料,形成自我观点的能力。长期以来,我国大学阶段英语教学活动存在加大问题,对西方文化的过分推崇以及对本土文化的不够重视。教材作为教学行为开展的前提和基础,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认知本土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真正意义上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让世界更加关注中国,了解中国,同时也应当让我们的学生能够更加热爱中国。

一、PBL基本模式

PBL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究和研究性学习,教师不再单单是传统模式中的知识传授者,而成为学生项目研究的管理者、引导者、指导者、协助者、评价者。教师要帮助学生参与学习,与其他学生结成伙伴关系,以小组的形式完成项目,在此过程中学生查找信息,获取和应用知识。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和结束后,教师以评估者的身份对学生进行行程性和终结性的评价。因此,PBL模式“有利于教师教育发展、课堂改革和创新;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省、有利于问题意识的培养和提问能力的发展;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发展综合思维能力。”

二、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是大学英语课程重要使命

在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是其重要使命。语言本身作为文化载体,是文化交流与传承中的关键要素及核心内容。从语言交流和沟通工具角度来看,语言记载着不同地区、国家、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历史传统文化等,并且受到不同文化因素影响不断发展。所以说,对一种语言的学习和把握的过程更是对语言文化孕育过程的学习,文化是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学习的重要目的。

高等院校教育工作中大学英语课程是受众范围最广、社会影响力最大的课程,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要在学生掌握语言技能基础上加强对学生进行文化传统的推介,重视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在对西方语言及文化掌握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传播。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一方面在于培养学生良好英语语言技能,另一方面在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是大学英语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教育目标。基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明确“大学英语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的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与国际交流的需要。”通过要求可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注重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及自主学习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这是新时期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新方向。在这一教学目标的引导下可知全球化语境下对跨文化综合人才的需求,同时在新时期全球化发展背景下为不断提升我国软实力及文化魅力,提高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效率,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传播至关重要。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活动中要以对西方语言、文化传统、核心价值的学习为前提,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解,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及综合英语表达能力的提高。这既是促进我国传统文化走出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我国国际传播能力提升、构建对外话语权能力的必经之路。另外,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大学英语课程本身具有工具价值,在对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要正视对英语学习的实际动因,即培养学生一定的英语技能,以满足其在实际生活中以该语言技能为生存手段。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其人文性强调以人为本,从公共基础课程角度出发,该课程应注重对人的价值的弘扬,注重积极能量的传播,促进大学生人格健全发展。其人文性从根本上来看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独具特色与美丽,在世界文化交流中大学生有责任充分学号英语语言技能,将中国传统文化推介给西方,让更多人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所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承载着大学生通过英语推介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任务,承载着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推介中国传统文化

教材就是教學所用之材,教材的水平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高低,更加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中医药基础。对于考试,教材的重要性更加不言而喻。应试教育背景下,教材属于命题之中的关键和核心,因为教材教什么,考试就会考什么。但是,需要指导,中国大学英语教材的来源基本全部是产生于国外出版物,其中内容与形式都来自于西方文化,好像如果不能够如此则教材的水平将无法达到一定的水准,也就无法被充分认可。为此,大学阶段英语考试通航也就不会考虑教材是否能够与本土或者传统文化之间相衔接。当然,大学英语教材确实应当能够与国际之间接轨,并能够重点传播世界各地先进政治体制以及经济模式等。但是,如果教材之中严重忽视中国传统文化,忽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则后果不堪设想。

语言作为人们之间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实现成功交际也应当是建立在双向文化交流的基础之上完成的。第一,需要通过利用英语对国际上的各种类型的文化进行了解。第二则是应当通过借助国际语言环境,让西方世界了解中国。新中国诞生之后,尤其是随着改革开放程度与水平不断加深,已经促使中国在国际舞台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遗憾的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能力仍然止步不前。因为缺少对自身文化的价值认知,更加缺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展现,促使一些见识浅薄的外国人误认为中国男性仍然保留清代发型,一条酷似猪尾巴的长辫子,女性仍然在裹小脚。这种认知体现的恰恰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不足。西方世界中很多人并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更加无法对中国做出真正正确的判断,同时,也看不到中国现如今的变化。事实证明,语言作为传播文化的重要形式,可以很好的推动事物不断向前发展,通过语言交流能够实现信息的快速传播。语言具有十分巨大的无可比拟的力量。

同时语言更加承载的是人们所拥有的思想方式与价值理念。属于人们在进行文明传播的重要媒介形式,因此应当受到更加充分的重视。

当前,针对现实之中存在的对推介中国传统文化并不重视的情况,需要我们能够看清楚关于中国文化的重要地位,多少年以来,中国始终并没有在国家环境中弘扬自己的文化形式与价值观念。更加没有能够面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中国所独有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一些地方或者一些人甚至将中国的传统文化看做是垃圾,相反一些西方的学者以及政治家、探险家则对中国传统文化更加具有兴趣。并希望通过借助中国文化可以壮大他们民族的的经济发展,并不断提高其人文素质。可以想象,中国的先人假设十分擅长输出文化,西方人又怎么能够将孔子翻译做为Confucius。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并不看重文化的价值,一些年轻人甚至在大学毕业之后都无法使用英语翻译中国典型的食物,如刀削面、馒头等。当然,也就无从谈起面向外国人传播中国的民间文化及制作过程。包括灯笼、对联等等。

中国之所以让一部分外国人产生兴趣,甚至痴迷中国的首当其冲的就是具有中国浓郁文化特色的东西,这种民族性的东西可以充分满足个人的审美需要,也因此才更加具有能够面向世界的能力。

全球政治变革以及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促使各类型危机需要国际力量才能够有效解决。国际环境中产生的分歧与整段更加需要通过借助国际社会的广泛参与才能够有效解决,这就需要世界上各国政治方面能够求同,同时可以在经济方面彼此扶持,文化方面更加应当能够做到相互借鉴。世界文化种类多样,千姿百态,但是总体上看,也不过被划分为东方与西方。由此而已分析,在相当长的时间中,西方文化始终都处在一种统治地位当中,更加对世界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真正的问题是,西方文化并不是万能的,而是应当与东方文化之间相互交融,才能够表现更加强大的盛兴。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世界各地开始产生孔子学院则就是很好的证明。中国文化从根本上看体现的是“温良恭俭让”,教养人们能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能够实现天下大同,这对实现社会和谐具有关键意义。中国文化也处在文化复兴的前夜,因此,应当在发展中国文化的过程中给予更加精准的定位。

接受来自西方国家文化的影响,世界上各地均产生了一批具有冒险精神、喜欢极限运动的人群。这些人主张“玩的就是心跳”和“过把瘾就死”的感觉。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将中国作为了目的地,喜欢中国人倡导的宁静与休闲。西方人认为,效率是文化之中最为流行的一种价值观念,但是,清净则已经成为了能够向其发起冲击的重要文化概念。处于各种原因,人们开始渴望能够生活在一种相对轻松且简朴的生活之中。这与中国文化之中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欣赏自然世界的状态十分相近。

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这种可以有效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与使命。将中国文化之中十分优秀的历史融合在教材之中,在课堂内外都能够激励我们的学生,始终拥有一颗热爱祖国的心。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英语教学与学习不应当数典忘祖,中国传统文化一直以尊师重道,尊重先贤作为精神核心。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应当在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同样有所体现,专业是教育工作的责任。为此,应当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是因为文化传统属于大学阶段英语课程开展的功能体现,更加是根本使命。大学英语课程之中同样存在传统文化的荒漠化情况。基于此,形成有效对策,并能够真正意义上提升大学英语课程之中对传统文化的开展能力与水平,对进一步提高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水平具有重要借鉴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獻:

[1]吕红兰.EAP教学在高校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策略[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5,10:71-72.

[2]肖萌.寓中国传统文化于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路径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5,23:19-22.

[3]毛军社.探究提升英语专业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途径[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139-141.

[4]刘梦月.民办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J].知识经济,2013,21:149-150.

[5]田国力,朱燕.英语专业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现象及教学补救策略[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01:55-56.

[6]陈智淦,王育烽.高校英语专业中国文化课程设置的探讨[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04:50-55.

[7]林有鸿.基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高校英语教学模式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5:194-196.

*项目支持:湖南中医药大学“青苗计划”资助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PBL模式传统文化
基于PBL模式的高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实践研究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基于PBL模式的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改革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