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贤
2017-03-20王安石
〔宋〕王安石
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此二者必然之势,古今之通义,流俗所共知耳a。何治安之世有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矣。有贤而用,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商之兴也有仲虺、伊尹b,其衰也亦有三仁c。周之兴也同心者十人d,其衰也亦有祭公谋父、内史过e。两汉之兴也有萧、曹、寇、邓之徒f,其衰也亦有王嘉、傅喜、陈蕃、李固之众g。魏、晋而下,至于李唐,不可遍举,然其间兴衰之世,亦皆同也。由此观之,有贤而用之者,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可不慎欤?
今犹古也,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今之士民亦古之士民。古虽扰攘之际,犹有贤能若是之众,况今太宁,岂曰无之?在君上用之而已。博询众庶,则才能者进矣;不有忌讳,则谠直之路开矣;不迩小人,则谗谀者自远矣;不拘文牵俗,则守职者辨治矣;不责人以细过,则能吏之志得以尽其效矣。苟行此道,则何虑不跨两汉,轶三代,然后践五帝三皇之途哉?
(《王文公文集》)
注释:
a 流俗:指普通百姓。
b 仲虺(huǐ):商汤时期名臣,辅佐成汤灭夏,建立商王朝,成为一代名相,《尚书》中有《仲虺之诰》一篇。 伊尹:商朝初年著名贤相、政治家、思想家,为商朝的强盛立下了汗马功劳。
c 三仁:指商朝末年的微子、箕子、比干。微子见纣王昏聩残暴而离去,箕子、比干劝谏纣王而被辱、被杀。孔子称他们为三仁。
d 十人:指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毕公、荣公、太颠、闳夭、散宜生、南宫适、文母。
e 祭公谋父:周代卿士,主张德政。 内史过:周代名臣,协助国君掌管爵禄和策命,主张以民为本。
f 萧、曹、寇、邓:萧即萧何,曹即曹参,二人都是协助和辅佐汉高祖刘邦打天下和经营天下的重臣。寇即寇恂,邓即邓禹,两人都是协助汉光武帝夺取天下的功臣。
g 王嘉:汉哀帝时官至丞相,敢于直谏,痛陈政治得失。 傅喜:汉哀帝时官至右将军,为人恭俭,忠诚爱国。 陈蕃:主要活动于桓灵之际,立志诛杀乱政的阉党,最终却被阉党加害。 李固:汉冲帝时官至太尉,为人有才德,嫉恶如仇。
大意:
国家因任用贤能的人而兴盛,因摒弃贤能的人独断专行而衰败。这两点,是必然规律,古往今来都是这样,也是一般人所能认同的。可为什么太平安定的时代,有了贤能之人就能够兴盛;混乱动荡的年代,即使有这样的人也不能兴盛呢?这就在于是否任用这些贤能之人了。有了贤能的人并加以任用,这是国家的福气;有了贤能的人却不用,就像没有一样。商朝的兴起,有仲虺、伊尹这样的贤臣,等到衰败时,也有三位仁人;周朝兴起时,有与武王同心同德的十位贤人,等到衰败时,也有祭公谋父、内史过这样的贤臣;两汉兴起时,有萧何、曹参、寇恂、邓禹这样的人,等到衰败时,也有王嘉、傅喜、陈蕃、李固这样的贤人。从魏晋以后,一直到唐朝,这样的贤人很多,不能全部列举,而这其中有的出现在兴盛之时,有的出现在衰败之时,也和上面所说的相同。由此看来,有贤能之人并加以任用,是国家的福气;有了贤能的人却不用,就像没有一样。对于这一问题,怎么能不慎重对待呢?
现今的情况,和古代是相通的。现今的天下,就如同古代的天下。现今的士人和民众,也如同古代的士人和民众。古代在扰动不安的时代,还有像以上所说的那么多的贤能之人,何况现今太平安宁之世,怎么能说没有贤人呢?这就看君主和处于上位的人如何任用了。广泛征求众人的意见,有才能的人就能进用了;没有忌讳的事情,人们就敢于直言进谏了;不亲近小人,那些进谗阿谀之人就被疏远了;不斤斤计较于繁文缛节,不受制于世俗之见,主管相关部门的人就能够明辨地处理事务了;不因细小的过失而责备别人,有才能的人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了。如果能够这样做,还怕不会超越两汉,胜过三代,而达到五帝三皇那样的盛世么?
【点评】
这是一篇政论文,题为“兴贤”,即推举贤才的意思,也就是文章开头所说的“任贤使能”。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局面日益显现,身为政治家的王安石敏锐地察觉到了当时的社会危机,于是他决心改革,实行新政,以挽救时局。要想使改革顺利進行,就必须任用一批德才兼备的贤人,正是基于这一认识,王安石写了这篇文章,可以说此文是为他推行新法而作的舆论准备。
本文的主旨在于指出能否“任贤”,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是一个重大的原则问题。文章第一段列举了商、周、西汉的历史事实,意在说明无论治世还是乱世都不乏贤人的存在,关键在于用还是不用,用之则国家兴盛,弃之则国家衰亡,由此可见“任贤使能”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文章第二段转而论今,提出了具体的任贤方法,建议君主要广开言路、选贤任能、亲贤臣而远小人。全文不到四百字,却把论史和议政结合起来,前后呼应,思路清晰,以古鉴今,颇具说服力。(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