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才授职,人事相宜
2017-03-20侯建良
侯建良
西汉大儒董仲舒提出:“量材(才)而授官,录德而定位。”a这里的“官”是指官职,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职务”,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根据才能大小来授予合适的官职,根据品德高下来确定适当的地位。“量才授官”即现在说的“量才授职”,它一直是古人公认的一条用人原则。“量才授职”的目的是为了求得“人事相宜”。所谓“人事相宜”,就是用人和治事相适应、相协调,职得其人,人称其职,人尽其才,事竟其功。
一、为官择人,人称其职
“为官择人”是实现人事相宜的重要手段。“为官择人”就是根据职务的需要来选择合适、称职的人,反对因人设官。唐太宗十分强调“为官择人”的重要性,他讲:“为官择人者治,为人择官者乱。”b 他又说:“作为有德君主,任用官员必须做到为官择人,不可以随随便便就起用。”c要做到“人事相宜”,就要“为官择人”,而不能“为人择官”。
“为官择人”说起来很轻松,真正做起来就不容易了。古今用人实践中经常犯的一个通病,就是为人择官,因人设事。领导者往往看到某人或某群人有功劳了,或资格老、有苦劳了,甚至觉得与自己亲近、顺意、顺眼,就想提拔他们担任更高的职务,而不在乎他们是不是适合这些职务的要求,甚至额定职位已经满员,领导者还要想方设法新设一些职位以满足安排人的需要。
韓非子曾尖锐批评商鞅变法中的某些规定,他说:“商君的法令规定:‘斩一颗敌人的首级赐给一级爵位,愿意当官的可以当秩次为五十石(官员等次)的官;斩两颗敌人首级的赐爵二级,愿意当官的可以当秩次为百石的官。这就将官和爵的升迁与斩首之功对应起来了。假如有法令规定‘斩获敌人首级的可以当医生、工匠,那他们肯定盖不成房子、治不好病。因为做工匠的,靠的是手巧;做医生的,靠的是懂得药理;而让有斩首之功的人去做这些事,则和他们的才能不相符合。同样,当官理政的,靠的是智慧和才能;斩获敌人首级的,靠的是勇敢和力气;用靠勇力立功的人去担任依靠智慧和才能办事的官职,就如同让杀敌立功的人去当医生、工匠一样。”a
在这里,我们不评价商鞅变法的功与过,单就韩非子所指出的这条规定看,商鞅的确是犯了一个错误,他所采取的办法就是典型的“以人择官”,而不是“以官择人”。即使按照现代人事行政学的观点来看,韩非子的批评也是完全正确的。杀敌立功,理应受到奖励;但官职不是奖品,不能用作奖励。如果要给予精神奖励,可以记功,给予表彰和荣誉等,如商鞅也采取过“有功者显荣”b的措施,可他又规定“欲为官者”可以为官,这就不对了。如果要给予物质奖励,可以奖给金钱、田地、布帛或其他实物;而官职是有任职要求的,不合乎任职要求,即使有天大功劳也不应任职,否则便违背了“人事相宜”的原则,会把政事搞得一团糟,结果不仅害了国家和百姓,也害了任职者自己。
据《隋书·柳彧传》,隋朝初年,隋文帝多任用武将担任各州的刺史,结果“类不称职”,即一般都不称职。柳彧担任治书侍御史,忠诚正直,敢于直言。他上表给文帝说:“当年汉光武帝刘秀是一代明君,他出身布衣,但深知人才各有长短。他与身边二十八员武将,披荆斩棘平定天下,及至功成之后,这二十八员开国武将没有一人担任行政职务。”在称赞了刘秀的正确做法之后,柳彧话锋一转:“刚才我看到诏书上任命上柱国(勋位第一等)和干子为杞州刺史。和干子已年近八十,到了迟暮之年。以前他任过赵州刺史,由于职务上的事他不懂,政务都交给手下一伙小人处理,结果是贿赂公行,百姓怨声载道,编出骂他的歌谣到处传播。”最后,柳彧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俗话说:‘耕种的事问农夫,纺织的事问妇女。这就是说人各有所能。和干子精于弓马武艺,这是他的长处;但管理百姓,履行职务,他就不懂了。陛下一心想把国家治理好,日夜操劳。如果说是优待老臣,自可多多赏赐金钱布帛;如果任命他担任刺史,那国家损失就太大了。”a隋文帝听了直说好,便免去了和干子的职务。柳彧这段话有一个看点,就是人各有所长,“耕种的事问农夫,纺织的事问妇女”,以这样一个浅显的比喻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国家公职,尤其是那些重要职务,要挑选合适的人来担任,不能作为奖品、礼品使用;否则任用非人,造成国乱民怨,损失重大。
为了做到人事相宜,古人不但主张用人所长,有时还考虑得更细,即根据职务当时当地的实际需要,选择作风相合、性情相符的人来担任,真正做到了知人善任。北宋真宗时,秦州是边远地区,曹玮在知州这个职位上时间已经很久了,多次请求替换。真宗问宰相王旦谁可替代曹玮,王旦推荐枢密直学士李及。真宗于是任命李及担任秦州知州。朝廷众官议论纷纷,都说李及虽然谨慎、厚道,品行可靠(“谨厚有行”),但不是戍守边境之才,接替曹玮将“不胜其任”。王旦听到大家的议论也不解释。过了一段时间,从边境传来了赞扬李及的消息,大家又都说王旦有“知人之明”。王旦这才说出了他推荐任用李及的考虑,他说:“曹玮做秦州知州有七年之久,羌人对他惧怕而顺服。对于边境事务,曹玮都已妥当处理并形成章法。如果派别人去接替曹玮,必然为了表现自己聪明且敢于创新,对曹玮的章法多所变更,从而破坏曹玮多年治边得之不易的成绩。我之所以举用李及,只是因为他稳重厚道,一定会严格遵守曹玮的规矩和处理方式而已。”a听者叹服不已。
这件事情说明王旦是一位高明的识人用人者,他不墨守成规(比如大家都认为守边疆必须用果敢勇猛之人),而是因时因地而异,做到人事相宜。曹玮当初担任知州时的秦州,与李及接任时的秦州大不相同,那时任命一个办事果敢、锐意改革的人是对的,曹玮经营七年,尽革其弊,诸事步入正轨,“已尽其宜”。如果接替他的人又要大刀阔斧地“改革”一番,就会尽失其宜,百姓也受不了折腾。而李及的特点是“稳重厚道”,稳重则不会随意折腾,厚道就不会为了显示自己高明,而贬低和推翻前任的成果。所以,李及能守其成。守成并不是守着不动,而是承认原来的基础,并在原来的基础上持续发展,其中也包括适时进行一些局部的调整和改革。看来,古人的经验并不是墨守某些教条式的用人章法,而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治事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人选,力求人事相宜。
二、大材大用,小材小用
用人如器,人无弃才;但这并不等于说不同的人才重要程度完全一致。人才各有所用,大材大用,小材小用。王安石在讲到“任人之道”时,非常概括地说:“人的才能有高低区别,人的品德有厚薄不同,所以给他们安排职务,就可能有的合适,有的不合适。”只有懂得了这一道理,才算明白了对人的任用之道。这样,任用人的时候就要努力做到量才授职,人尽其才。王安石进一步说道:“让那些德厚而才高的人担任长官,让德薄才低的人担任属员。”a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明确地论述了量才授职的必要性,他说:“职务有大、小、繁、简的区别,才能有短、长、能、否的不同。人与职务相称,则政务就能做好;能力不适应职务,事情就办不好……如果任用能力弱的去干需要能力强的职务,将大职务授给小才之人,希望一个人去完成他不能完成的任务,强求一个人去干他干不了的事情,那么,即使設的官职再恰当,人才再加倍,也无济于事。”b
古人不但在道理上讲清了量才授职的必要性,而且还积累了这方面的一些用人经验。例如,有人品德方面比较突出,而才能相对差一些;而有人才能比较突出,品德却不牢靠。王安石说:“就人的一般情况而言,才能、品德各有不同,有的有才能,有的没才能,有的忠诚,有的不忠诚。知道他有才能,就应让他承担重要的任务;知道他忠诚,就应让他承担需要诚信的工作。”a
明成祖在这方面也有自己的经验,永乐二年(1404)四月,吏部尚书蹇义奏请第二天选拔官吏的事,明成祖将他教导了一番,话讲得简明扼要,其中说道:“用人之道,各随所长,才优者使治事,德厚者令牧民。”b这里的“治事”与“牧民”是相对的,“牧民”即管理百姓,指担任各级地方长官;“治事”不是泛指治理各类事务,而是指担任中央各部门有一定专业性、行业性的工作。让才华出众的人“治事”,比如翰林院一般都是选拔学识渊博的人在其中供职,兴修水利也需要懂治水的专业人才,等等。“牧民”当然也需要有一定才能,但对直接与老百姓打交道的地方官来说,要求他们廉洁奉公,厚生爱民,比要求他们才华出众更为重要。古人这方面的经验,确实值得我们细细琢磨一番。
用人是一门大学问,要做到用人得当,人事相宜,并非易事。如果只是简单地作一番考察,按照固定模式去套用、衡量一个人的德才情况,最多算是了解了一些基本情况或表面情况;要想做到人事相宜,还需要掌握此人的性情特点、思维方式、处事方法等。《吕氏春秋》讲了一个用人实例:春秋时,齐国的国相管仲得了重病,齐桓公马上想到了国相让谁接班的问题。当时有两个德才兼备的人可供选择:鲍叔牙和隰朋。管仲帮助齐桓公分析了鲍叔牙与隰朋的不同特点:第一,鲍叔牙对己、对人都要求严格;隰朋要求自己的标准高,而要求别人的标准低。第二,鲍叔牙不愿意与不如自己的人交往,发现别人有过错,总忘不了;隰朋对人宽厚,能谅解不如自己的人,对别人的过错采取分析态度,对有些过错视而不见。第三,隰朋对待事务,抓大放小,举重若轻,反对事无巨细,事必躬亲;而鲍叔牙做不到这样。管仲认为隰朋这些不同于鲍叔牙的品质,正是做一个高级领导者所必须的,因而推荐了隰朋。a
在用人实践中,即使认认真真地按照职位要求去选拔人才,也会有任用不当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办法就是及时调整。西晋时候有个叫庾峻的,曾任御史中丞、侍中等职,是当时官场上公认的“有才思”的人。他在给皇帝的上书中提出了“随才任官”等建议,其中说:“如果官员能力小,不能担任较高的职务,就可以降职到较低的岗位上,这也是‘使人以器啊。”b“能上不能下”曾是困扰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一大弊病,主要原因就是人们长期存在“不犯错误就不能降职”的陈腐观念。而古代的有识之士将这种职务调整称为“使人以器”,认为将不胜任较高职务的人员及时调整到较低职务上,是应当的,是自然的。这真是了不起!
选人之前,首先明确和坚持“为官择人”的原则,反对“为人择官”;选人之中,坚持量才授职,大材大用,小材小用;选人之后,可以适时调整,做到人事相宜。这是古人给我们提供的一套完整有效的用人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