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拓宽民间艺术的边界

2017-03-20谭琢麒滕兆垣

人民论坛 2016年35期
关键词:传播机制民间艺术互联网

谭琢麒 滕兆垣

[摘要]民间艺术以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以及鲜明的地域特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独特存在,并在传统文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值得珍视和保护。古老民间艺术本身具有特殊性,因而也为其传播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民间艺术的传播机制将会得到改善,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互联网 民间艺术 传播机制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民间艺术的傳播价值不仅在其本身,更在于文化精神

民间艺术带有鲜明的东方伦理特征,蕴含着民族气质、民族审美和民族特色。其创作和发展的源泉来自于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展现了华夏民族生生不息、弦歌不断的精神动力。

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的主体是劳动人民,其生存发展的空间也在民间。传统社会中的民间艺术传播形式往往停留在原始的方式,即家庭传承和带徒授艺。这两种传播形式主要是靠言传身教、代代相传,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局限性。由于停留在家庭或行会之间,民间艺术的传播范围较小。加之民间艺人们往往较为重视技艺的传承,对文化内涵缺乏有效交流,因此传播效果不甚理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不少年轻人对民间艺术的兴趣不浓厚、不愿关注学习、民间艺术传承青黃不接的困局。

民间艺术不仅指其表现形式,还包括内在的民俗、禁忌、规则、制度等方面。随着时代的变迁,民间艺术的生存土壤日益缺乏,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当下,以民间文化为纽带的中华文化正在召唤青年一代对传统文化增进了解、自觉传承。

随着国家对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的强调,民间文化也需要逐步扭转传承的困境,改变现有的传承方式。在民间文化的传播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传播艺术品本身的价值,更要深刻理解其中的文化精髓。

互联网将会改变民间艺术的生存环境、受众的感知方式和民间艺术的传播对象

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在其《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作中谈到:“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和应用,都宣告我们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将会改变民间艺术的生存环境、受众的感知方式和民间艺术的传播对象。

互联网的运用改变了传统民间艺术的生存环境。一直以来,民间艺术的流动范围都相对封闭,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信息传播的媒介发生了改变,人们接触信息的方式也更加快捷多元。借助这些媒介进行传播,民间艺术将会在传播速度上获得质的提升,这样的优势是传统媒体无法相比的。借助互联网数字化技术,我们可以对民间艺术进行记录和还原,通过公共媒介的传播,使大众可以随时接触并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

互联网的运用丰富了公众感知民间艺术的方式。在传统社会中,民间艺术的传承方式主要是师徒之间的口头相传,传承方式比较单一。此外,民间艺术的演出也多是通过走村串户的方式,人们想要观看表演,只能在特定的时间亲身前往特定的地点。当然,这样的现场表演形式固然会使观看气氛和观看效果更佳,但是一旦错过了演出场次,就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等待下次演出,时空局限较大。此外,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演出的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

然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一些民俗活动、民间演出、民间艺术品等都可以通过技术处理,将声、像、图、文融于一体,对演出现场进行高保真的还原保存,用高科技手段再次将其呈现给观众。这样一来,观众便不再受时空的局限,可以尽情领略民间艺术的风采了。不仅如此,观众之间还可通过网络交流,分享不同的民间艺术,从而促进民间艺术的传播。

互联网的运用拓展了民间艺术的受众群体。传统社会里,由于民族文化传播方式的限制,民间艺术的传播区域仅限于本民族、本村、本镇等,传播对象多为本族或本村的居民,受众相对较少。由于传播途径狭窄,愿意了解或学习民间艺术的人并不多。对于多民族共同发展的中国而言,我们更需要各具特色的文化来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相应的,不同的民间艺术也需要更多的人了解其特色、传承其技艺。互联网以方便、快捷、传播渠道宽泛著称,让民间艺术成为人们触手可得、随时可见的事物,让更多的人都成为民间艺术的爱好者与传承者。

如何利用互联网为民间艺术创造新的生存空间和传播渠道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民间艺术带来了生命活力,这不仅体现在为民间艺术带来更为宽广的生存空间,更表现在丰富了民间艺术的传播手段,使民间艺术的普及程度增强。

利用互联网拓展民间艺术的生存空间。互联网不仅给民间艺术的传播提供了多元化的途径,更为民间艺术提供了产业化的发展道路。产业化是指把资源变为商品并形成企业运作的动态过程,这是市场经济体制下较为有效的保护和传播措施。为了适应高速发展的经济和多元思潮并存的社会状态,民间艺术就要以产业化的形式发展,并不断进行总结、提升,按照市场规律有序运作。这样一来,民间艺术就可以在自身原有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这既能使民间艺术得到有效传播,又增加了大众对民间文化的了解。产业化的形式有很多,如影视作品、动漫作品等,都是时下最为大众所熟知的形式。借助产业化浪潮推广民间艺术,将会促使越来越多的人自觉去发掘民间艺术的价值。

利用互联网丰富民间艺术的传承手段。民间艺术的口头语言是经过民间艺人世代加工、提炼而流传至今的,其朴实无华、自然清新的风格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但由于人的记忆能力有限,按照记忆复述出来的内容难免出现偏差,因此呈献给听众的也主要是大概内容和简单线索。如果该听众要将故事传承下去,就必须凭借脑海里的记忆,对其进行领悟、想象,在此基础上再去进行第二次创作。但在这一过程中,原本的民间艺术很可能会失去其本身的价值和意义。而在互联网时代,文化产品的制作一旦完成,就可以得到完整保存,很少出现重要环节缺失的现象。人们可以自主选择不同的民间艺术形式,对文化的学习更加主动。不仅如此,互联网还能增强人与文化之间的互动,利用计算机或者数码技术,可以将民间艺术以绘画、摄影等形式保存下来,随后再通过网络进行共享,这些方法都是让民间艺术得以广泛传播的有效手段。

利用互联网加速民间艺术的普及化和大众化。民间艺术代表了不同地域人民的生活特色,由于时代局限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大众往往难以直接对其产生共鸣。互联网的产生,刚好可以弥补这个缺憾,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共享推动了信息的大众化和普及化,通过现代媒介的传播手段,使民间艺术以更加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现在大众面前。在接触民间艺术时,受众就不再单纯依靠视觉、听觉上的感受,而是从民族文化的高度去理解和发掘民间艺术的内在价值。同时,网民可以在了解民间艺术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共同分享,甚至可以向国际友人介绍我们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和文化,宣传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互联网让人们交流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也势必对文化传播产生重要影响,更为民间艺术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契机。在民间艺术亟待传承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借助这些快速有效的传播方式,让民间艺术进入大众的视野,重新焕发出民族文化的生命活力。

(作者单位均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①赵潇:《中国民间艺术传播方式探析》,《青年记者》,2012年第23期。

②夏兆冬:《新媒体时代下民间艺术保护与传播的新思路》,《美与时代(上)》,2015年第2期。

③[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④孙石磊、高润喜 《“互联网+”与承德民间艺术产业化发展与开发》,《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

责编/王妍卓 美编/王梦雅(见习)

猜你喜欢

传播机制民间艺术互联网
民间艺术篇
传承·民间艺术
企业微信生态圈的信息传播机制及效果分析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政府危机公关中的新媒体传播机制透析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网络暴力的法理学透视
浅谈微电影的艺术特点及其传播机制
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