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例题教学的几点感想

2017-03-20侯竹春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例题教学高中数学

侯竹春

摘要:本文谈了笔者对高中例题教学的几点感想,希望能对我们的数学教学带来帮助。

关键词:高中数学;例题教学;感想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1-0117

一、现状分析

例题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有的教师对例题的处理比较肤浅,没有深入研究,只是简单的讲授起不到例题教学的示范作用。教师的讲与学生的学脱节等现象。有的学生对例题教学不重视,总想通过课后做题来学会知识,对教师讲过的例题听懂了,但是不会做题。

为了解例题教学的现状,笔者对自己所在学校的教师对例题教学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教师在例题选择上比较随意,没有经过认真分析比较;在例题的应用上,还是简单分析讲解,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思考,也没有深入探究和互动;在例题教学的反思上,用的时间比较少,重数量而不重质量;还有的教师不深入思考挖掘例题的教学功能,而是认为讲得多了,自然就会了,使例题教学效率不高,结果造成各科之间抢时间和学生不想听等现象。

笔者对学生关于例题的学习状况进行了调查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比较被动,仅仅是听讲和做笔记自己没有独立思考,有问题也不问。更不要说对例题的正确与否,教师讲解有无漏洞去质疑。只有五分之二的学生在例题讲解后进行小结和反思,对例题进行深入思考,并且写反思的学生少得可怜。大部分学生只是一味地做题,而对例题不去分析思考,其實参考书中的例题都是挑选出来的有代表性的,都是方法的总结、规律的应用。总之,例题教学的效果不好。所以,对例题教学低效要找原因,想一些解决办法,提高例题教学的效率,已经很迫切了。

二、例题教学中的错误认识

1. 数量“多”=效率高

在同样的时间内解决尽可能多的问题,这是高效课堂的体现。但是,要想课堂效率高,必须以教材为主,抓住重点,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而不是讲越得多越好,课堂效率高低不是看容量的大小,关键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能力培养的效果。例题选取要少而精,删去一部分例题,给学生选出一些经典的有代表性的例题,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 讲得“好”= 学生会

讲解,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手段;听讲,则是学生学到知识的主要方式,教师讲得清楚是学生听讲的前提。然而,教师讲得好,学生不一定听得懂,经常出现教师讲得很陶醉,学生却晕晕乎乎,教师只管自己讲,不管学生的听讲效果,教师的讲与学生的听脱节了,学生只是听,没有去思考理解。这样,学生听讲效果就不好了。所以,教师要以学生为主,考虑学生的学情,教学相长。

3. 听得“懂”=学的通

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上课听懂了,课后还是不会做题。这说明学生听懂了,没有真正掌握。对于例题来说如果不能发挥其示范作用,只是就题论题,学生也得不到解题技巧的话,听得懂就不等于学会了。

4. 积极教=主动学

学生做题好比学习骑自行车。听教练讲是懂的,要学会骑自行车还需要自己去练,摔几跤是常事,只有经过反复的练习和独立体验,才能学会骑自行车。做题也一样,需要学生自己多练习多反思。但是我们经常是教师备课充分,讲课很投入,学生却无动于衷。也就是说教师的积极不等于学生的主动,课堂上教师得讲但也得让学生说思考,让学生明白想学会就必须自己的努力。

三、对例题教学效果的深思

笔者希望在课标的指导下,关注教学过程。提高例题教学效率,要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入手。

1. 教师方面

(1)注重新课程标准对例题的指导作用

课标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方式”。那种看起来课堂气氛很好,学生讨论热烈其实是肤浅的,偶尔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这是对课标理解的不彻底,课标要求的学生为主体,不是简单地看形式,而是指课堂上思维的碰撞,体现的是学生是否在真正的思考。新课程理念下的例题教学,不仅把例题解出来,而且关键是注重解题的过程,要让学生学会思考,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所以,民主课堂,思维互动,才是新课程例题教学的特征。

(2)重视例题的筛选

例题选取是很重要的,选题不合适会误导学生,选题重复会浪费时间,选题错误更是不应该的。从某个角度来说,选题可以体现教师敬业精神和个人专业水平。选题一定要慎重,同类型例题要加以比较。选出来的题是一个类型的代表,选题不能离开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目标要明确,讲什么,讲多少?不能出现用例题教学代替教学,先有例题后有教学目标的情况。

(3)多总结多反思把例题内涵体现出来

学习数学的目的不仅是知识的学习,还要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例题教学中一定要渗透数学思想。数学思想的渗透,既可以在分析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在解题后的反思中,让学生回想思维过程,归纳数学思想方法和解题技巧,得出重要结论,找到共同的规律。

有的例题本身就是公式或定理,教学中要让学生从思想方法角度去分析,探究结论成立的条件适用范围,另外要增强例题的应用意识。当然,教材例题的设计和参考解答难免有疏漏,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提高。教师要多研究,设置情境让学生思考发现问题,使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增强思维的批判性。

2. 学生方面

(1)注重小结和反思对例题学习的重要性

学生需认识清楚,学习数学不能有一点含糊,只有清楚与不清楚,会与不会两种结果。数学讲究的是刨根问底,讲究的是每一步都有依据。因为在数学解题的过程中缺少其中的任何一步,最终的结果是上下不能衔接,因此,在例题听讲和理解中真正听懂一个,比含糊不清十个都有效果,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学习数学既要时间还要方法,学而不思则罔,结果只能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因此,一定要注重解题后的反思小结。

(2)重视独立思考探究,撰写例题反思

有的学生认为数学反思难写,其实不然,只要深思熟虑,就会水到渠成。学有余力的学生还是应该多写一些例题反思,学会反思,把自己的方法写下来是有好处的。当然,学生写反思不易过大,围绕一两个关键点就可以了,总结出其中的解题思想和规律,可以写心得、解题经验,也可以写总结的感想。

四、结束语

笔者认为,高效的例题教学是不断完善的过程,希望本文能起到一定作用,希望能有更多的教师关注例题教学,研究例题的教学功能,创造性地运用例题,把例题的真正作用显现出来,最终体现例题的真正价值。

(作者单位:山西省榆社中学 031800)

猜你喜欢

例题教学高中数学
提高初中数学例题教学效率的有效探索
如何实现初中数学例题教学的有效性
探解题方法悟价值取向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例题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