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非连续性文本的科学课型
2017-03-20徐益凤
徐益凤
当下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大量的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信息的阅读吸收、分析整合、倾吐表达,也逐渐成为一种必须掌握的能力。但小学语文教学对非连续性文本的关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学策略的失衡、课型设计的缺失导致了非连续性文本长期处于尴尬局面。
解读教材,深入阅读
苏教版教材在板块的设置上,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每册书的开篇之作,很多教师往往采取淡化的处理方式,尤其体现在课时整合不足上。每册良好习惯的养成,教参都提倡以2到3课时为准,六年级十二册应该达到30多课时。以理性的视角来审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能够让学生受益终生,理应占据语文学习的重要地位。这就需要引领学生借助教材中插图人物的行为和匹配的简要文字,让学生意识到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和价值,并能激发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实际过程中进行模仿、实践和运用。
以教学“勤于搜集资料”这一内容为例,教师就不能将教学的脚步停留在观察插图描画了什么,而要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将其与自己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引领学生结合自己学习,在怎样的情况下应该收集资料,可以通过怎样的途径收集资料。在学生交流分享过程之后,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再次回顾到教材中去,从而在非连续性文本的学习中引领、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当下小学语文教材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容中,编者的编排经常与连续性文本的展现是相互依存,很少割裂存在。四年级上册練习中有这样一道题型: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家庭住址的行走方法,并运用示意图的方法加以说明,教材还配置了一个介绍位置和简述行走方法的范本。显然,阅读、学习教材中的范本,属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范畴;而描述并画出来,则属于创作非连续性文本的范畴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密切关注文本形式的彼此转换和不同层面教学目标的落实。
而在常态化的教学活动中,更多的是以连续性文本的方式呈现的。教师应该树立将两种文本形式进行整合处理的意识,发挥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从而在提升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同时,让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更加直观有序。不同的文体与非连续性文本内容的整合有着不同的方式。如在说明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领学生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通过图表罗列的方式,感受事物的特点,并感受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而类似于《诺贝尔》等人物传记类的文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文本信息与拓展资源,带领学生制作人物生平经历、人物卡片,全面了解文本,感受人物;而对于游记的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创作思路和文本结构入手,绘制作者的游览顺序图,感受有序表达的重要性。
正是在这种文本形式的置换互转中,学生不仅完成了文本信息的悦纳与吸收,更为学生倾吐信息 、再现信息,搭建了非连续性形式的平台,促进了学生语文核心能力的提升。
强化实用意识
现行教材中,很多习作教学的内容安排与形式设置都与非连续性文本紧密相联。这种形式下的习作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十分贴近学生关心的话题,旨在将习作的重心落实在学生认知的兴趣点上,让学生乐于表达。因此,教学这一类习作内容时,教师不能将教学的重点落实在言语表达上,要利用这一契机,注重学生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
如在教学《动物名片》时,学生虽然能够从感性层面对相关动物的外形轮廓和基本特点进行相应的描述,但要想真正科学、透彻地了解,这就需要学生通过非连续性文本,进行资料的整理与收集。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首先借助教材例文,学习动物名片设计的方法。而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不仅引领学生关注例文思路设置、结构安排、遣词造句,还将关注力聚焦在形式特点上以及插图与文字的配合,为学生习作奠定基础。
促进和谐阅读
由于非连续性文本在图表呈现、符号运用等方式在数学、科学等学科中出现的几率相对较多,而对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方法也隶属于理科的范畴。这就要求教师树立整合意识,融通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联,并适度引用数学、科学等相关的知识,来指导学生的运用实践,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借助学科之间的互补,来促进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为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提供平台。
如苏教版教材在三年级设置了“校园绿化度调查表”这一内容,要想真正完成这一部分的内容,不仅需要科学课程中对植物的分类知识,同时需要数学课程中分类统计方法的支撑,还需要借助走访、调查、观察等实践性语文活动的不断介入。而小学科学则在三年级中进行了这些方面的传授,数学课的学习也已经设计到折线统计图等相关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将这些其他课程的内容与知识整合进语文课程中去,从而在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还促进了学生综合性运用科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并没有可以套用的固定方法。针对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教师要充分强化与连续性文本的转化、强化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交融,研制适切的教学内容,精心构建课堂类型,从而开掘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价值,为学生的语文核心能力提升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