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概论》课程案例教学法研究
2017-03-20刘芳娜
刘芳娜
摘要:《社会工作概论》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本门课程的教学当中,课程的讲解大多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即注重理论讲解而弱化案例教学的运用,本文结合案例教学的方法提出该课程的案例教学的模式。
关键词:《社会工作概论》;案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1-0217-02
《社会工作概论》这门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基础课,长期以来,这门课程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述而忽视弱化案例教学的方法。为此,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理论知识讲述的基础上,结合案例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一、科学理解案例教学的内涵
案例是指人们在生产生活当中所经历的典型的富有多种意义的事件。它是人们所经历的事件的截取[1]。案例教学就是指教师运用精选出来的案例材料,使学生进入某种特定的事件、情境之中,组织学生对事件的构成进行思考和分析,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因此,案例教学是有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教学方法。
社会工作最初是在西方国家兴起的。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特点,社会工作在我国的起步和发展都比较晚,该课程的开设也比较晚。以往的教学模式大多数采用理论讲解的方法,学生学完之后只是背诵记忆了相关的理论知识,而如何利用这些理论去解决现实问题,在教学当中很少讲述,所以很难培养出具有熟练的社会工作技能的人才。在此背景下,作者结合最近几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学习其他院校对该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针对该课程提出了案例教学的教学模式。
二、《社会工作概论》课程案例教学的操作程序和教学策略
1.理论准备阶段。要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掌握有关的理论知识,特别是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及其之间的关系。在理论准备阶段应采取以教师理论讲授,学生背诵记忆为主的教学方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掌握理论知识的结构,对每章每节的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形成有条理性的清晰的知识框架。在教学中可以选择使用图示、表格等形式来讲解,直观地显示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能理解、记忆、贮存和提取运用这些知识点[3]。在《社会工作概论》课程的教学中,首先要讲述基础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具备基础的理论知识结构。比如什么是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的具体内容是什么?重点讲述社会工作的四种专业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和社会行政。在讲述专业方法的时候,要注意区分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专业方法使用的范围和技巧。
2.使用教学案例讨论阶段。使用教学案例进行讨论是案例教学法的核心内容,其实施可分为两个环节。
(1)根据教学内容选取案例阶段。选择案例时要注意案例要有代表性,而且案例所反映的内容是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同时,选择案例还要考虑案例的启发性、真实性、疑难性等因素。当前现代电教技术广泛使用,教师在课堂上应尽可能利用生动形象、具体直观的声像手段呈现案例材料中所包涵的信息[4]。例如,与其通过一份文字教案来讲解什么是社会工作,倒不如通过观看某些影像资料来进行学习了解社会工作的内容是什么。因为教学影像资料更加生动具体,学生从中获取的信息和事实肯定会比从文字教案中得到的更加全面、真实和具体。例如在讲述各个领域的社会工作的时候,我们通过选取案例来讲述。比如在讲解儿童社会工作时,选取社会中贩卖儿童,虐待儿童等典型事件作为案例,便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因为这种事件是目前社会中存在比较多的事件,具有代表性。而且,贩卖和虐待儿童事件严重的侵犯了兒童的权益,需要国家和社会工作者参与此类问题的解决,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
(2)案例的讨论阶段。通过对有关文字或声像材料的观看,学生对案例的有关信息已有了初步的了解。接下来,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点对案例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讨论,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分析讨论的过程中,要解决好下面的几个问题:
第一,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教师首先要设计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讨论分析的兴趣。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比如,在呈现了某个社会工作模式的案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下列问题:该模式以何种思想和理论为指导?其主要内容是什么?适用于何种类型的任务?模式的实施程序分为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主要进行哪些活动?通过这一系列问题,有助于引导学生把社会工作理论知识的运用与实际问题的解决联系起来,达到让学生思考问题的目的。比如在讲述儿童社会工作章节时,选取贩卖和虐待儿童事件作为典型案例,此阶段设计启发性的问题:根据案例思考,儿童社会工作涉及的工作内容和范围有哪些?儿童应该享受的权益有哪些?针对案例思考如何解决贩卖和虐待儿童的事件?
第二,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后,留出—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充分思考。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全面和深入的分析讨论。此过程可以采用小组学习、集中讨论和师生相互商讨等形式。在组织讨论案例事件时,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以班级为单位,5—8人一组,分组进行讨论。在案例的讨论中,老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成因。比如在讨论造成儿童贩卖和虐待的事件时,让学生讨论事件的成因有哪些?比如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等。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造成这种社会现象的成因。并针对不同的成因思考对应的解决策略。在学生研讨案例的过程中教师要尽量营造自由、民主、平等、生动活泼的讨论氛围,教师不要急于对学生提出的观点和看法下结论性的裁定。教师应用微笑的表情、信任的目光消除学生内心的紧张和疑虑,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大胆发言。帮助学生养成敢想、敢问、敢说、敢做的积极心理。
第三,教师对案例做出总结。学生经过讨论分析,都对案例问题有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但是,由于学生本身存在个体差异,不同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也必然存在差异性,所以会产生不同的观点。因此,教师的总结主要是指出案例涉及的理论问题并评定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角度是否科学合理,学生讨论的思路是否恰当,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否正确全面。例如,比如在组织讨论贩卖和虐待儿童案例事件后,老师要总结此案例中涉及到的基本知识点是什么?用到哪种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哪些组的学生分析问题比较全面,哪些组稍微差一些,并指出不足之处在哪里,让组员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在组织学生深入探究关于青少年犯罪的社会问题的案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研究此类事件的三条策略性方法:首先对事件进行定性分析;其次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从社会、家庭、文化、学校等层面来进行原因分析;最后针对这些问题的原因来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所以,总结阶段是教会学生如何思考问题,如何解决问题。同时也是反思阶段,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不足之处。
3.创造运用阶段。案例教学的目标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更重要的还在于使学生利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更多的问题。因此,在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要提供实践的机会来检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给学生布置各种实践型的作业。同时,为了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设计型作业时要坚持提倡创新、鼓励求异、谋求合作、集思广益的基本原则。比如,在讲解完某种社会工作实务方法之后,让学生们针对某个具体的社会事件来设计一个社会工作的方法,设计出具体的工作流程,工作模式、工作时间安排等。通过完成各种设计型作业,学生运用社会工作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社会工作概论》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是十分复杂的活动.文中强调本课程的案例教学,并不是否定传统的讲授法教学,而是要使两者相互补充和融合。在《社会工作概论》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运用讲授教学的方法,对社会工作的理论进行讲述,使学生建立起该课程的理论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再选取案例进行操作实务的讲述。只有将理论学习与案例操作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真正地成为具有实践操作能力的专业社会工作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军.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2).
[2]高春凤.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研究综述[J].社会工作(学术版),2011,(4).
[3]杨柳.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模式的本土化探讨——生态系统概念的引入[J].现代教学科学,2011,(5).
[4]郭玉梅.高等职业教育实踐教学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
Research on the Case Teaching Method of "Introduction to Social Work "
LIU Fang-na
(Shaoguan University,Shaoguan,Guangdong 512005,China)
Abstract:"Introduction to social work "is a core course in social work。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The explanation of course mostly adopts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that i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theory explanation and weaken the application of case teaching.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mode of case teaching in the course.
Key words:"Introduction to social work ";case;teaching meth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