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20世纪初期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理论表达的模糊性

2017-03-20季水河季念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写实主义文学理论现实主义

季水河 季念

摘 要:20世纪初期,中国对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表达具有模糊性,是将写实主义、自然主义、新写实主义作为现实主义理论加以看待的。这种理论表述的模糊性,与其混合的理论资源有关,受到了欧洲现实主义文学、法国自然主义文学思想、俄日杂糅的新写实主义理论的影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20世纪初期中国的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研究可以忽略不计,其主要意义有三个方面:一是开启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发展的先河,二是促进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學思潮的发展,三是奠定了中国接受经典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础。

关键词:20世纪初期;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理论;模糊性

作者简介:季水河,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 湘潭 411105)

季 念,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南 湘潭 411105)

在中国,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学精神和文学传统古已有之,从《诗经》开始,中经乐府民歌、唐诗、宋词、元曲,再到明清小说,都体现了一种反映现实生活,关心民间疾苦的现实主义文学精神,形成了一种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在中国,现实主义作为一个文学范畴和一种文学理论却是舶来品,是20世纪初期从西方引入并对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实践产生重大影响的文学范畴和理论主张。20世纪中国文学界和理论界对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认识和理解,经历了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的认识过程。20世纪初期,是中国文学界和理论界对现实主义文学理论认识和表达的模糊期。

一、20世纪初期中国对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含糊表述

20世纪伊始至30年代以前,中国文学界和学术界对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翻译和论述,基本不用现实主义这个概念。现实主义这个概念“仅仅在胡愈之1921年所写的《近代文学概观》中出现过一次”?譹?訛。在这段时期,文学界和理论界对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翻译和研究,主要是采用与现实主义相似或相通的概念加以表述的,如:写实主义、自然主义、新写实主义等。

1. 写实主义替代现实主义

写实主义是20世纪对现实主义的最早表述,也是20世纪初期使用最频繁的一个概念。写实主义概念的形成,经历了从写实向写实主义的转换。中国最早提出写实概念的是梁启超和王国维。1902年,梁启超发表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首先使用了写实概念。他说:“小说为文学之上乘也!由前之说,则理想派小说尚焉;由后之说,则写实派小说尚焉。小说科目虽多,未有能出此两派范围外者也”?譺?訛。1908年,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在谈到词的境界时,也使用了写实概念。他说:“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合乎于理想故也”?譻?訛。梁启超和王国维关于写实与理想的相关论述,也被学术界“当作是中国现代现实主义文学观念的起源”?譼?訛。

五四时期,是从写实向写实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虽然还在沿用写实概念,但更多人却在使用写实主义术语。用写实概念时,偏重于对中国文学的改良或文学革命;用写实主义术语时,偏重于对外国现实主义文学的评介。李大钊、陈独秀在谈到文学革命时,都主张建立新型的写实文学。李大钊在《什么是新文学》中强调:“我们所要求的新文学,是为社会写实的文学。”?譽?訛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主张,文学革命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立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譾?訛。而在介绍外国现实主义文学时,李大钊、陈独秀也同胡适等人一样,多用写实主义去介绍、评价外国作家作品。李大钊在《俄罗斯文学与革命》一文中介绍“俄国之平民诗派”的代表人物涅克拉索夫时,认为他诗歌中的议论,“几分起于其诗之比喻的说明极重写实主义。”?譿?訛陈独秀在《现代欧洲文艺史评谭》中,梳理了现代欧洲文艺发展的轨迹,指出了现代欧洲文艺发展的趋势。他说:“十九世纪之末,科学大兴,宇宙人生之真相,日益暴露,所谓赤裸时代,所谓揭开假面的时代,喧传欧土,自古相传之旧道德、旧思想、旧制度,一切破坏,文学艺术亦顺此潮流由理想主义再变而为写实主义(Realism)更进而为自然主义(Naturalism)。”?讀?訛胡适在《易卜生主义》中认为,易卜生主义就是写实主义。他说:“易卜生的人生观就是写实主义。易卜生把家庭社会的实在情形写了出来,叫人看了动心,叫人看了觉得我们的家庭社会真正不得不维新革命——这就是‘易卜生主义”?讁?訛。正因为五四时期文学界在译介外国现实主义作家作品时多用写实主义,所以,“现实主义,在‘五四时期一般叫做写实主义?輥?輮?訛。

2. 自然主义混同现实主义

自然主义是20世纪初期对现实主义的另一称谓,也是五四前后影响较大的文学理论概念。那时,人们之所以将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交替使用和混为一谈,这与当时文艺界和理论界“还分不清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两种文学思潮的界限有关”?輥?輯?訛。自然主义的代表人物有茅盾、谢六逸、李之常等。他们全面探讨了欧洲自然主义文学形成的根本原因、主要特点及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意义。

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史上的自然主义理论,首先必谈茅盾,他既是自然主义讨论的发起者,又是自然主义理论的领军人物。1922年,茅盾作为《小说月报》的主编,发起了对自然主义的讨论。他在当年2月出版的《小说月报》第13卷第2号上,发表了致读者信。他在信中明确提出:“中国文学若要上前,则自然主义这一期是跨不过的”,并呼吁读者参加讨论,对自然主义发表自己的看法。他在同年5月出版的《小说月报》第13卷第5号上,开辟了《自然主义的论争》专栏,发表了10多封读者来信和他与谢六逸等人关于自然主义的答问。茅盾除了做组织工作外,还身体力行地投入研究,他的《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一文,是当时自然主义研究中的名作。该文介绍了欧洲自然主义与现代科学的关系,概括了欧洲自然主义的特点,指出了中国现代小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肯定了欧洲自然主义对中国现代小说的意义。他说:“自然主义是经过近代科学的洗礼的;他的描写法,题材,以及思想,都与近代科学有关系。”“自然主义最大的目标是‘真;……所以若求严格的‘真,必须实事求是地观察。这种事事实地观察便是自然主义者共同信仰的主张。”左拉作为自然主义的代表,他的作品写法“最大的好处是真实与细致。一个动作,可以分析的描写出来,细腻严密,没有丝毫的不合情理之处。”中国现代小说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是“专记连续的许多动作的‘记账式的作法和不合情理的写法,只有用这种严格的客观描写方法能慢慢校正。其次,自然主义者事事必先实地观察的精神,也是我们所应当引为‘指针的。”这种“客观描写与实地观察”是医治中国现代小说游戏消闲观念和不忠实描写的两件法宝?輥?輰?訛。谢六逸是自然主义理论的又一力倡者和研究者,他关于自然主义的研究成果有《自然派小说》、《小说作法》等。谢六逸认为,自然派小说突出的特点是“用科学家的态度”去“探究人生社会的真相”,“考究材料的善恶美丑”;用理智“去分析解剖一切事实,寻出人类社会的虚伪。”自然派所强调的“观察要细密,却不可预有成见”的“客观的态度是作小说唯一的要件”,也是医治中国小说虚伪、仿拟弊端的一剂良药?輥?輱?訛。李之常关于自然主义的研究也颇有影响,他的《自然主义的中国文学论》一文,在当时也是代表性成果之一。他最突出的特点是主张用自然主义的“真”去医治当时中国文学中存在的“空想和教训”?輥?輲?訛。

当然,五四前后中国文学界和理论界在介绍欧洲自然主义,强调用自然主义来矫正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某些弊端时,也没有完全信奉和照搬欧洲自然主义,而是在对自然主义的审视中融入了自己的独立思考,指出了欧洲自然主义存在的问题并力图克服其弊端。茅盾指出,自然主义“所主张的纯粹的客观描写是不对的,因为文学上的描写,客观与主观——就是观察与想象——常常相辅为用,犹如车之两轮。太偏于主观,容易流于虚幻,诚如自然派所指摘,但是太偏于客观,便是把人生弄成死板的僵硬的了。”?輥?輳?訛谢六逸也表达了与茅盾相似的看法,认为自然派“全凭客观,不算完美”,强调“不偏重主观,也不过重客观,二者都有适当的调合,因为有客观的态度,便可得到人生的真相,有主观的态度,更可表现自己的本能,做小说的时候才能将自己的思想,概念,材料等等,推移发展”?輥?輴?訛。李之常更是强调,在学习欧洲自然主义的客观描写时,应“渗熔作者底思想于事实之中”,要求达到“描写现实而超现实”的自然主义?輥?輵?訛。他们的这些观点,已经接近于现实主义的典型化了。

3. 新写实主义等于现实主义

新写实主义是20世纪初期与现实主义紧密联系的一个概念,也是20世纪20年代末期最响亮的文学口号之一。新写实主义又称“普罗列塔利亚写实主义”、“无产写实主义”、“无产阶级写实主义”。相对于写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新写实主义不仅提出的时间较晚,而且冠以了“无产阶级”的定语以示同写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相区别,所以,有学者认为:“‘新写实主义的提出,对于现实主义发展有极大的影响,这是可以看作现实主义朝新方向的发展的标志的。”?輥?輶?訛新写实主义的代表人物有钱杏邨、林伯修、勺水等。

钱杏邨是新写实主义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第一个提出新写实主义概念。1928年7月,钱杏邨在《太阳月刊》上发表的评茅盾小说的论文《动摇》,其结尾处使用了“新写实主义”这一概念。随后,他又在《关于中国文艺的断片》、《中国新兴文学中的几个具体问题》等论文中进一步论述了新写实主义。钱杏邨强调,新写实主义有四个鲜明特质,这四个特质对中国先进的文艺家有着重要借鉴作用。第一,新写实主义是“承继着旧写实主义的”,“要离开一切主观的构成来观察现实。但作家的立场应该是无产阶级的”;第二,新写实主义是“克服了布尔乔亚写实主义的自然科学的写实主义,而获得和个人相反的社会观点,把一切的个人问题也用社会的观点来观察的方法,去和那把社会问题也归于个人的本性的认识方法相对抗”;第三,新写实主义是“必然的获得了明确的阶级的观点,是站在战斗的无产阶级的立场的。他们是用无产阶级前卫的眼光在观察这个世界,而把它描写出来”;第四,新写实主义在取材上可以广泛包括农民、小市民、资本家等一切与无产阶级解放有关的题材,但同时应是“舍弃了对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无用的偶然的东西”?輥?輷?訛。一句话,在钱杏邨眼里,“无产阶级”的性质是新写实主义最根本的特性:新写实主义属于无产阶级,为无产阶级服务,是无产阶级的斗争武器。这也是旧写实主义和新写实主义的根本区别。林伯修是中国新写实主义的另一著名人物。他在中国文艺界最早译介外国新写实主义理论。1928年7月,他在《太阳月刊》上发表了日本文艺家藏原惟人《到新写实主义之路》的译文,是第一个向国内文艺界介绍外国新写实主义的人。同时,他还利用新写实主义理论来对照当时的中国文艺创作,提出用新写实主义来克服中国普罗文学中存在的问题。他在《1929年急待解决的几个关于文艺的问题》一文中说,当时的中国无产阶级文学创作存在着公式化、概念化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无产阶级作家没有站到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没有运用新写实主义。要解决无产阶级文学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就要求无产阶级作家站到“辩证法唯物论的立场上来”,“观察现实,描写现实”,成为“一个写实的作家”,否则,就难以解决公式化、概念化的问题?輦?輮?訛。勺水的《论新写实主义》也较有影响。该文系统地介绍了日本新写实主义,并为新写实主义正名。他说:日本文坛将新写实主义称之为无产写实主义是欠妥的,因为无产写实主义对应的是有产写实主义,而新写实主义对应的是旧写实主义。因此,新写实主义这个名称是最恰当的。他强调,新写实主义在当时的中国文坛是最缺少的,也是最需要的。应用新写实主义能创作出“最适于中国大众需要的文学”?輦?輯?訛。

20世纪20年代末的新现实主义讨论,虽然大多数学者都突出了新写实主义新的特点及其无产阶级属性,但是并没有完全割断它与写实主义的联系。尤其是在强调文学创作应细心观察,客观描写这一重要问题上,它与写实主义保持了一致性。因此,尽管新写实主义理论还存在较多问题,但它仍然属于现实主义范畴,是现实主义在特定时期的不同表达。

二、20世纪初期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混合资源

20世纪初期,特别是五四前后,中国文学界和理论界进入了一个开放时代,各种文学思潮和理论观念源源不断地涌入中国: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自然主义、被俄国人改造过的马克思主义等文学理论同时登场。形成了“各种思潮相互冲突、相互交锋、相互激荡、思想解放、理论创新”的生动局面?輦?輰?訛。这为中国的现实主义研究提供了多种混合资源和思想观念,也使得“新文学的倡导者们对于现实主义本身的理解常常是模糊的”?輦?輱?訛。

1. 欧洲现实主义文学

中国现实主义理论的外国资源,最早来自欧洲的现实主义文学,特别是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译介。五四前后,林纾翻译了多部英法等国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仅狄更斯的作品就翻译了《老古玩店》、《雾都孤儿》、《大卫·科波菲尔》(当时译名《块肉余生录》)等五部作品,并对狄更斯的现实主义精神表示了赞同。他说,“若迭更司者,则扫荡名士美人之局,专为下等社会写照。”(《孝女耐儿传·序》,提出中国文学界也应学习狄更斯并“极力抉摘下等社会之积弊”(《贼史·序》)。这说明林纾“已经敏锐地感觉到了近代现实主义的某些特征。”?輦?輲?訛稍后,鲁迅、周作人、刘半农、耿济之等翻译了大量俄国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普希金的《葉甫盖尼·奥涅金》、《上尉的女儿》,果戈理的《狂人日记》、《死魂灵》,屠格涅夫的《父与子》、《罗亭》,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等等。这些作品陆续介绍到中国,并在中国掀起了一股研究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热潮。当时文坛上比较活跃的人物鲁迅、周作人、沈雁冰、瞿秋白、胡愈之、郑振铎、蒋光慈等,都研究过俄罗斯文学。他们充分地肯定了俄罗斯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及其对中国文学界的重要意义。他们认为,俄罗斯文学的重要特点是都能“写实有生活”,“描写俄国的现实生活,取材于平民的环境,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輦?輳?訛他们呼吁中国文艺界学习俄罗斯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并期待中国文艺界出现一批像普希金那样将“社会之伪善,既灼然现于人前”;“刚健不挠,抱诚守真;不取媚于群,以随顺流俗;发为雄声,以起其国人之新生,而大其国于天下的精神战士”?輦?輴?訛。

欧洲现实主义文学,尤其是俄罗斯文学,对20世纪初期的中国文学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不仅影响了鲁迅、茅盾、王统照、巴金、田汉、郁达夫等一大批作家的创作,成为了20世纪初期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精神基质,而且影响了鲁迅、茅盾、瞿秋白、蒋光慈、钱杏邨等一大批文学批评家的文学观念,成为了20世纪初期中国现实主义理论的最初资源。

2. 法国自然主义文学思想

法国自然主义文学思想,是20世纪初期中国现实主义理论的重要思想资源。中国学者最早从西方输入的现实主义思想,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主义文学理论,而是法国的自然主义思想。五四前后,中国文学界是从进化论的角度去认识西方文学发展史的,是将自然主义作为西方文学的最新发展和最新思想加以介绍和接受的。在这方面,陈独秀最具代表性。他在《现代欧洲文艺史谭》中勾勒了西方文学发展的轨迹,认为“欧洲文艺思想之变迁,由古典主义(Classicalism),一变而为理想主义(Romanticism)……由理想主义,再变而为写实主义(Realism),更进而为自然主义(Naturalism)”。他还介绍了自然主义的特点与代表人物。他说,自然主义“文艺家所信之真理,凡属自然现象,莫不有艺术之价值。梦想理想之人生,不若取夫世事人情,诚实描写之有以发挥真美也。故左氏之所造作,欲发挥宇宙人生之真精神真现象,于世间猥亵之心意,不德之行为,诚实胪列。”左拉为自然主义的领军人物,被“称为自然主义之拿破仑”。龚枯尔(Goncourl)、佛罗倍尔(Guctave Flaubert)及都德(Alphonse Daudet)都是自然主义的作家?輦?輵?訛。胡愈之对陈独秀的观点表示了呼应。他在《近代文学上的写实主义》一文中,也将欧洲近两百多年的文学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或自然主义、新浪漫主义。他将写实主义与自然主义等同。他认为写实主义第一个特色是冷静客观:“只用着客观的冷静的态度,细心观察事物的真象……不管悲的、喜的、好的、歹的、美的、丑的,他只把真相切切实实的写来,好像作者是一个钢铸的人,全没感觉似的。”写实主义的第二个特点是描写平凡丑恶的题材:“把人世一切的事情,都看作必然的结果,所以都是平平淡淡,没有一点奇异的地方……却只写几个‘匹夫匹妇,谁也找不出一个英雄美人来”,同时,“把生活上一切秽汚恶浊可憎可怕的现象,放胆写出来,没有什么忌讳。”写实主义的第三个特点是坚守艺术为人生的立场,注重人生描写,“总不脱人生的问题……诗和小说、剧本,大概都是拿人生的片段做题材;所以可称他为‘为人生之艺术”,“没有涉及人生问题之外的。”?輦?輶?訛胡愈之在文中所介绍的写实主义的特点,主要是自然主义的特点。谢六逸对法国自然主义的介绍也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他的《自然派小说》一文,既概括了法国自然主义小说的总体特征,又评论了自然主义小说的代表性作家。他认为,自然派小说的总体特征是:“摒斥神秘,奇异,空谈幻想,注重现实,适合常规。不凭技巧,不因袭成因,用科学的方法,描写出现实的真像”。他评论了左拉、福楼拜等自然主义的代表性作家。他说:左拉自然主义理论的核心是创作“当以科学方法,研究人生的自然现象”,科学方法的要义有二:“一是观察,二是实验”;左拉的小说创作实践了他的自然主义理论,其《卢贡·玛卡尔家族》“可作自然派运动的宣言。”他对福楼拜的作品评价很高,认为福楼拜的小说在自然派小说中也带有先行者的意义,其《包法利夫人》“为自然派小说之嚆矢。”?輦?輷?訛除陈独秀、胡愈之、谢六逸等人专文介绍法国自然主义文学思想外,李之常、茅盾等人在论述自然主义与中国文学关系的论文中,对法国自然主义理论的起源、特点、核心内容也有较多涉及。

20世纪初期,中国对法国自然主义文学思想的引进,其明确目的是医治中国文学的脱离实际、耽于空想、流入肤浅的弊端,并且在理论界和创作界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催生了中国文学界的自然主义理论,影响了中国文学创作中自然主义倾向的形成,也为中国现实主义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思想资源。当然,其消极作用也是不可回避的。特别是在较长的时间内,理论界分不清自然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区别,这与法国自然主义文学思想的影响也不无关系。

3. 俄日杂糅的新写实主义

俄日杂糅的新写实主义理论,是中国新写实主义的直接思想资源,它不仅促进了中国新写实主义理论的产生,而且影响了20世纪初期中国现实主义理论的发展。

新写实主义发源于俄国,发展于日本,是俄国拉普与日本纳普两种文艺思想杂糅的产物。俄国虽然没有新写实主义这一名称,但俄国无产阶级文化派和拉普文艺思想的许多文艺主张无疑是新写实主义的理论源头。日本学者藏原惟人所提出的新写实主义,许多观点与俄国无产阶级文化派和拉普的文艺主张是相似的。俄国无产阶级文化派的核心主张有四个方面:一是强调艺术的阶级属性,认为“艺术有时纯属这一或那一阶级意识形态的表现,有时则受几个阶级的交互影响;但对艺术作品作阶级分析是研究该作品的最富有成果的方法。”?輧?輮?訛要求无产阶级艺术“美化无产阶级的生活和斗争,组织无产阶级的心灵”?輧?輯?訛。二是突出艺术的社会功能,认为“艺术不仅在认识范围,并且也在情感和意象范围通过生动的形象组织社会经验。因此,它是组织集体力量的最强大的武器。”?輧?輰?訛三是标举无产阶级的独立作用,认为“建立无产阶级文化的任务只有靠无产阶级自己的力量,靠无产阶级出生的科学家、艺术家、工程师等等才能得到解决。”?輧?輱?訛四是拒斥人类文化遗产,强调无产阶级文化“不仅战胜而且摧毁资产阶级文化的一切”?輧?輲?訛。俄国的无产阶级文化派,由于其激进的文化主张和试图摆脱布尔什维克的领导,遭到批评和解散,但其文化主张和思想观念却在拉普那里得到了转换和延续。“无产阶级文化派作为一个组织,在20世纪20年代初就受到批评而一蹶不振。但后来组织起来一些文学团体,如1920年组织起来的‘锻冶场,1922年成立的‘十月社(拉普前身),1923年成立的‘列夫(左翼艺术阵线),同年出版了莫斯科无产阶级作家协会机关刊物《在岗位上》(岗位派)以及1925年在‘十月社组织基础上成立的‘拉普派,则在很大程度上呼应了无产阶级文化派思想观点。”如波涅斯基宣称文学“不仅是认识生活的手段,而且是组织生活的手段”;“列夫”声明:“我们的艺术向群众宣传,從群众中获得组织力量;”岗位派宣扬坚持无产阶级文学要“为吞并形形色色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文学而进行的顽强而系统的斗争原则。”?輧?輳?訛藏原惟人作为日本纳普的理论家,于1925—1926年留学苏联,接受了无产阶级文化派和拉普的文艺思想,并融入其新写实主义理论中。如他所提出的要“用阶级的观点——用现在的唯一的客观的观点”去表现普罗列塔利亚,“普罗列塔利亚作家的主要的主题,就是普罗列塔利亚的阶级斗争吧”;无产阶级文学要用“普罗列塔利亚前卫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只有无产阶级前卫的眼光“才能成为真正的写实主义者”?輧?輴?訛;“艺术在某种意义上是生活的组织,”“艺术是把感情和思想‘社会化的手段,同时又由它而组织生活。”?輧?輵?訛可见,藏原惟人的“新写实主义”,实际上是俄国拉普思想与日本无产阶级文学主张的杂糅。中国对俄国拉普文艺思想的接受,主要是通过藏原惟人“新写实主义”的中介作用而实现的。

三、20世纪初期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研究的历史意义

20世纪初期,中国的现实主义理论研究具有认识上的模糊性,资源引进的混杂性,尤其是伴随俄日杂糅新写实主义而进入中国的俄国无产阶级文化派的理論主张、拉普文艺思想和日本纳普的激进文学观念,对中国的文艺批评和文艺实践都产生过消极的影响。然而,这并不意味着20世纪初期的现实主义理论研究可以忽略不计,甚至全盘否定。辩证地看,20世纪中国现实主义理论研究还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

1. 开启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发展的先河

20世纪初期的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研究,不仅为中国文艺理论界输入了新的范畴,而且为中国文学理论界提供了新的视野,开启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发展的先河。

尽管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是一种表现论,不管是“诗言志”、还是“诗缘情”概念,强调的都是创作主体思想感情的表达。但是也有学者强调,中国同样有“再现论”,有与西方现实主义相似的文学实践与理论主张:在创作实践上,诗经开创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中经乐府民歌、唐诗宋词,再到宋元话本,明清小说,形成了一个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在理论研究中,《易传》提出的“观物取象”说,相当于西方的模仿论,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源头。孔子提出的“兴观群怨”说,是中国现实主义的雏形,到钟嵘力倡的“物感说”,刘勰主张的“随物宛转”论,白居易坚持的“直笔”、“实录”观,再到明清小说理论中有关文学与生活关系的论述,形成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理论传统。然而,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中国文学理论界并没有提出现实主义理论概念,现实主义是一个来自西方的舶来品。20世纪初期,中国现实主义理论研究中所使用的“写实主义”、“自然主义”、“新写实主义”等概念,虽然对现实主义的表述还比较模糊,但它却有蓬勃的生命力。它不仅“不同于‘诗言志/‘诗缘情这样一种传统”,而且逐步取代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观物取象”、“兴观群怨”、“随物宛转”、“直笔”、“实录”等概念,成为中国20世纪初期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文学理论的通用术语,开启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发展的先河,也使中国现代“文学思维的空间已经在不同的基础和不同的方向上展开。”?輧?輶?訛从此,在中国文学界,“世界现实主义批评理论开始扎实地落下根基。”?輧?輷?訛

2. 促进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发展

20世纪初期,中国文学理论界的现实主义研究是从引进西方现实主义开始的。而中国引进和研究现实主义,都不是为学术而学术或为艺术而艺术的,而是为了解决中国文学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面临诸多的问题,引进和研究现实主义主要是为了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解决传统文学中存在的“瞒”和“骗”的问题;二是解决文学界流行的游戏消遣问题;三是解决如何建设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问题。梁启超、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提倡写实主义,其重点在解决中国传统文学中存在的“瞒”和“骗”的问题。他们一致认为,中国传统文学中存在着“瞒”和“骗”的问题,大团圆结局是“瞒”和“骗”的典型体现。要医治“瞒”和“骗”,最好的方法就是引进和提倡西方的写实主义。因为,写实主义“意在彻底暴露人生之真相”?輨?輮?訛,可以揭穿“瞒”和“骗”。中国文艺界“今后当趋向写实主义,文章以纪事为重,绘画以写生为重,庶足换今日浮华颓败之恶风”?輨?輯?訛。茅盾、谢六逸、李之常等人提倡自然主义,意在纠正当时文学界的游戏消遣文学观;“以文学为游戏为消遣,这是国人历来对于文学的观念;凭借想当然,不求实地观察,这是国人历来相传的描写方法;这两者实是中国文学不能进步的原因。而要校正这两个毛病,自然主义文学的输入似乎是对症的”?輨?輰?訛。钱杏邨、林伯修、勺水等人提倡和研究新写实主义,侧重于如何建设无产阶级的新文学。他们认为,五四时期的新文学还不是无产阶级的新文学,因为作家们所使用的创作方法还是资产阶级时代的写实主义。要创造无产阶级的新文学必须运用新写实主义。新写实主义创造的无产阶级文学“不仅仅是时代的反映,社会生活的反映”,而且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武器,“是站在他的阶级和时代的前面”的先锋主义文学?輨?輱?訛。

20世纪初期,中国文学界和理论界对现实主义的引进、研究、倡导,对当时的文艺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促进了中国现代与写实主义相关的“问题小说”,与自然主义相关的“乡土派文学”,与新写实主义相关的革命文学等文学思潮的兴起与发展。“‘乡土文学派主要是自然形成的文学流派,并没有任何社团在自觉地提倡乡土写实的方向和风格,但也不等于‘乡土写实派就没有理论依托。1922年现实主义作家围绕‘自然主义的讨论,总结前半期创作上(特别是‘问题小说)那种主观性和理性过强,现实主义流于空泛的教训,固然对‘乡土派的产生有过直接的影响。”?輨?輲?訛新写实主义的文学观念,对左翼作家的革命文学创作影响也是较深刻的,特别是“唯物辩证法的创作方法,”“深刻地改变了作家对于社会现实观察、认识和理解的方式,同时也深刻地改变了文学创作方式。作家自觉地采用‘重大题材,自觉地用阶级的观点来理解社会”?輨?輳?訛。1931年至1932年之间出现的丁玲的《水》、沙汀的《法律外的航线》、茅盾的《秋收》、洪深的《五奎桥》等,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3. 奠定了中国接受经典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础

20世纪初期,中国对现实主义的引进和研究,已初步涉及马克思主义谱系中某些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想,如普列汉诺夫关于文艺与生活关系问题的论述,列宁关于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镜子的分析。但那时所介绍的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理论是碎片化的,也是非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经典现实主义文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经典现实主义理论系统地进入中国,是20世纪30年代的事。

那么,20世纪初期中国的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研究是否与马克思主义经典现实主义理论无关呢?不是。它的重要意义之一是为中国接受经典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奠定了基础。二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第一,20世纪初期中国所引进和研究的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理论,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理论,有着文学实践基础的相似性。欧洲现实主义理论,是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现实主义理论,其产生的文学背景也主要是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他们谈到现实主义文学大师时,称赞最多的作家是狄更斯、巴尔扎克、易卜生等。这种实践基础的相似性,增强了二者之间的接近性。第二,20世纪初期中国所引进和研究的现实主义文学理论,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理论,有着内容关联性。两者都强调文学与生活的依存关系,都突出文艺真实性的地位,都要求作家要熟悉生活,仔细观察和描写生活。这种内容的关联度,使二者在某些方面具有通约性,增强了两种现实主义理论的亲和力。第三,20世纪初期中国的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研究,为经典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理论进入中国作了知识铺垫和理论准备。尽管中国有着类似于欧洲的现实主义文学观念,但都是用模糊语言加以表达的,如“观物取象”、“兴观群怨”、“随物宛转”、“外师造化”等。这些概念与西方现实主义文学理论中的模仿、再现等范畴相距实在太远。在这个意义上,20世纪初期中国的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研究,为中国文学界普及了现实主义的知识,进行了现实主义理论的启蒙,也为经典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作了知识铺垫和理论准备。当20世纪30年代经典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在中国登场时,中国文学界不仅不感到陌生,而且产生了似曾相识的熟悉感、亲近感,接受起来没有障碍,并且“将中国的现实主义文学观念”自觉契合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精神的发展历程”中?輨?輴?訛。

猜你喜欢

写实主义文学理论现实主义
社会转型期中国文学理论创新研究
现实主义与现实题材创作
新媒体时代文学理论教学研究
徐悲鸿及其现代性再研究
当代美国小说中的现实观
追忆黄药眠
刍议安德鲁?怀斯作品从隐喻、转变到延续
文学理论:在中国特色的道路上
新现实主义巨匠
新现实主义巨匠:乔治.西格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