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规划利用研究

2017-03-20章义鹏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土地征收城镇化规划

章义鹏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由此引发的土地规划利用矛盾越来越突出,如何对土地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利用是当前亟待深入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就城镇化背景下土地利用规划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土地征收;利用;规划

城镇化过程是我国生产关系不断变化的体现,自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第一产业也逐步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经济增速显著。城镇化的发展推动着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人们生活方式也逐步在改变。城镇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土地资源利用与规划的问题逐步暴露出来,城镇化步伐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如何在人地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加强土地规划和利用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规划利用的重大意义

1.1有助于解决和协调“三农”问题。一直以来,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为突出表现的“三农”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由于农村城镇化进程慢,有限的土地承载过多农业人口,劳动力生产效率低,人力资源浪费严重,农民增收十分缓慢。对土地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利用有助于农村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将农村劳动力资源分配到不同的劳作区域,有助于实现农民增收。因此,城镇化进程中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有助于解决和协调“三农”问题。

1.2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对土地进行合理规划和利用,能够对农村劳动力资源实现合理配置,进而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更加科学化,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同时,对土地进行合理规划和利用能够加速农业现代化,技术化,社会化的发展进程。

1.3 实现城镇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推动城镇化土地规划和利用,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发展到了后期能够有助于促进工业和商业的可持续发展,改善城镇环境,在另一个方面改善和提升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能够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节约了土地、交通运输费用,有助于促进城乡全面、综合的可持续发展。

2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规划利用的突出问题

2.1土地利用效率低。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均耕地面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城镇化过程需要征收稀缺的土地资源。在这样的背景下,土地的有效、合理利用就变得十分重要,但是在现阶段,土地的潜力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总体利用效率不高,有很多城镇建设过程中土地使用粗放,乡村居民点建设所占用的土地较为浪费,布局不合理,土地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2.2城镇化占用耕地问题严重。城镇化过程从实质上来说,是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转变的过程,因此,城镇化进程中要着重关注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之间的矛盾。我国实施城镇化进程以来,占用了大量耕地,城镇化的发展是建立在耕地面积牺牲减少的基础上,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伴随着城区面积的扩大和耕地面积的减少,总体上来看发达地区占用速度较快,欠发达地区较慢。

2.3土地污染严重及土地生态環境恶化

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一方面推动当地经济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也加剧了生态环境的破坏,生态环境的恶化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重要阻碍。土地可持续利用不仅仅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要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生态效益,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目前太关注于经济效益,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土地生态环境恶化严重,给人民的生活环境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

3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合理规划利用的对策

3.1 构建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就目前来看,我国可利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紧缺,需要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规划,根据国家需求进行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样也是群众安居乐业的保障,我们所有的活动都离不开土地资源,因此构建土地利用规划十分重要。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土地资源不仅仅是影响城镇化水平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影响整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各级政府有责任根据辖区内土地资源的实际情况,编制土地资源利用方案,在坚持保护耕地的前提下,合理布局,节约用地,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来修订和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3.2 合理利用土地置换政策。在进一步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土地需求的压力也不断增加,只有不断利用当前现有的土地资源,合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才能够满足城镇化建设的需求。城镇土地置换是指对现有不同性质用地进行功能配置转换,提高利用效率。作为政府应该对土地置换政策进行仔细研究,积极鼓励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工作,制定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互衔接的政策措施。通过土地置换,调整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布局,以此来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3.3 完善城镇土地储备制度。城镇土地储备是为了实现城镇化的一种保障性措施,同样也是现有土地制度改革的一大创新,主要的实施方案是通过政府机构委托、通过征用、收购以及置换等方式,将土地使用者手中分散的土地集中利用起来,进行土地整理和开发。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有助于发挥出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优化城市土地资源配置。就目前来说,我国城镇土地储备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3.4 合理确定城乡建设和用地规模。如上文所述,城镇化过程中用地粗放、不合理等是导致土地利用和规划的主要矛盾。因此,要重点挖掘城镇使用潜力,重点规划城乡建设和用地规划,促进各类城镇用地结构和用地功能布局的科学性,同时根据不同的地区,根据城乡规划手段制定切实可行的土地利用政策,对土地进行合理的规划。

参考文献

[1] 文贯中. 用途管制要过滤的是市场失灵还是非国有土地的入市权——与陈锡文先生商榷如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J]. 学术月刊. 2014(08)

[2] 李婧怡,林坚,刘松雪,付明达,楚建群. 2014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15年展望——土地利用与规划分报告[J]. 中国土地科学. 2015(03)

[3] 吴诗馒 杨钢桥 曾艳 汪文雄. 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中农户出资行为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05)

[4] 唐丽静 王冬艳 王霖琳. 基于耕作半径合理布局居民点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06)

猜你喜欢

土地征收城镇化规划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迎接“十三五”规划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