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2017-03-20段高辉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保护文化产业知识产权

段高辉

摘要:文化产业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也越来越成为21世纪经济发展鲜明色彩,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起步晚,发展方式比较落后,一方面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以及发展质量,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强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已刻不容缓。为此本文的着重从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立法执法及体系化建设和人才培养等角度出发力度,提高对本国作品的版权保护水平,有效维护文化产业市场经营秩序行为,杜绝不正当竞争行为,以维护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从而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知识产权;文化产业;保护;发展

知识产权是指智力创造成果: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商业中使用的符号、名称、图像和外观设计。知识产权可以分为工业产权与版权两类,工业产权包括发明(专利)、商标、工业品外观设计和地理标志,版权则包括文学和艺术作品。知识产权被概括为一切来自知识活动领域的权利。保护知识产权的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促进人们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和文化艺术创作的积极性。知识产权制度的成立旨在全面保护智力创造的劳动成果,从而调动人们在创造方面的主动性,促使科技文化之花绽放,不断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生活水平;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的非财产性收入,增强经济效益,增强经济实力。要想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首要的是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以及完备的保护制度,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技术,品牌商业秘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企业的技术、品牌、商业秘密等无形财产的特别巨大作用,而如何让这些无形资产能够逐步增值,还有赖于对知识产权的合理保护。保护知识产权也有利于我们参与国际商事活动,促进对外贸易发展。

文化产业作为知识产权保护的一个方面自然也不例外。文化产业所从事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活动,本质上是从事知识产品的生产与流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知识产权去有他鲜明的特点。他不仅具有经济意义也具有更强的政治意义。知识文化是以相对稳定的形态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因而能够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传播和交流,并且能够以有形或无形的产品形式进行生产和经营。衡量国家实力强弱的指标既包括硬实力,也包括软实力。软实力可以通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表现出来。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形成本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争夺国际文化市场,提升本国的软实力。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法律保障,也是国际文化产业贸易的主要形式和竞争手段,健全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有利于改变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不利地位.我国目前的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是以立法保护为核心的保护体系。“立法保护”中的“法”不仅仅包括我们经常提到的法律、法规及相关司法解释,还包括我国参加签署的一些条约和公约。如2001年国务院公布了新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并于同年发布《反倾销条例》、《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2003年修改了《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2004年人大修正了《对外贸易法》;2004年国务院颁布《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2006年又颁布《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等。

目前一系列法规在我国已经被颁布,同时也参加签署了许多的国际公约,一系列较为完整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已经建立,但是我们起步晚、立法技术比较落后在文化产业保护上还存在诸多漏洞,破解需要司法机关采取及时的救济措施。如民事、行政 刑事以及其他的自我保护措施方面。

立法方面。加入世贸组织后 我国参与了大量的法律修改及颁布活动,但立法以及修改法律的任务还很繁重,有许多的具体的工作要做,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在立法中没有涉及,比如权利对象归属范围以及执行渠道等问题还不明确。司法方面。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在司法纠纷过程中始终存在,无法避免,及无论在民事还是在刑事诉讼中,对知识产权客体在审理案件前常常需要重新确认,一方面既浪费了时间,另外一方面有耗费了司法资源,导致诉讼效率十分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经济全球化速度的加快,各方面知识产权的纠纷越来越多,因此建立完善的涉外知识产权法律显得尤为迫切。执法方面。我国目前设立了专门的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产业部,海关总署等,它们分别调整商标专利版权等方面的行政管理 但是各部门协调沟通不畅,职责模糊,合作困难 已成为系统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主要障碍之一,为此,国家应该建立统一高效的行政管理系统。

另外我们还应建立完善的科学的含涉外条款的知识产权侵权法律法规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以三个代表为指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立创新型活力型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为方向。针对企事业单位文化产业知识产权意识薄弱,大力普及文化产业知识产权知识,有计划有步凑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专项培训,提高法定代表人在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意识,掌握现代经营理念,真正不斷提高业单位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与水平,大幅度提升企事业单位管理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水平,从而实现企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益最大化。.制订实施企事业单位传统文化发展的战略。企事业单位应根据自己的发展现状及外部环境,即现有的技术、装备、竞争形势、政策环境等,制定与其相适应的知识产权战略,与之有企事业单位长远发展战略相匹配。在文化产业知识产权战略方面可以细化成基本战略、共同开发战略等。在强化内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上:整理好企事业单位已有的知识产权。理清权利的归属,在合同中将权利内容具体化,建立知识产权分类档案及时效。制定艺术创作与发明创造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制度化。合理的激励机制可以留住人才,防止和减少人才流失。

参考文献

[1]毛牧然,乔磊,陈凡.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促 进网络文化产业发展[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18-23.

[2]刘蕴. 文化产业发展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研究[J].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5):95-98.

猜你喜欢

保护文化产业知识产权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文化产业
知识产权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