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水稻病虫害防治措施

2017-03-18刘玉民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8期
关键词:叶枯病飞虱秧田

刘玉民

(黑龙江省青冈县连丰乡农牧业综合服务中心,黑龙江青冈 151600)

论水稻病虫害防治措施

刘玉民

(黑龙江省青冈县连丰乡农牧业综合服务中心,黑龙江青冈 151600)

1 白叶枯病

搞好秧田期白叶枯病的化学预防工作,能有效延迟大田白叶枯病的发生时间并减轻其危害程度,防治重点是该病的老病区及易感病品种。

防治措施:防治时间在移栽前5~7d,秧田用50%灭菌成可湿性粉剂600~900g/hm2,对水750kg均匀喷雾进行防治。

2 稻瘟病

稻瘟病俗称“鬼掐颈”,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

2.1 发病特点。苗瘟:病苗基部变黑褐色,上部呈黄褐色或淡红褐色而枯死。潮湿时病苗表面常有灰绿色霉层。叶瘟:病斑呈纺锤形,最外层黄色,内圈褐色,中央灰白色;病斑两端有褐色坏死线向外延伸呈长条状,病斑背面产生灰绿色的霉层。穗颈瘟:发生于穗颈上。病部呈褐色或墨绿色。穗颈发病早的多形成“全白穗”;迟的则谷粒不充实,病穗往往从颈部折下,形成吊颈。

2.2 防治措施:①种子消毒:1%的石灰水浸种;强氯精消毒。②药剂浸秧:用2%的三环唑可湿性粉剂按50g对水25kg的比例,将秧洗净甩干,浸入药液中30s取出堆闷,闷30min,然后栽插。③喷药防治:一旦出现叶瘟发病中心,及时用甲基托布津、乙基托布津1 000~1 500倍液喷雾;亦可用富士一号,一般用750mL/hm2对水900kg喷雾。在水稻孕穗破口期,不管田块是否发病,都应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5 kg/hm2对水900kg喷雾防治1次。在抽穗后发现穗颈瘟,用富士一号1 500mL/hm2对水900kg进行喷雾。

3 水稻纹枯病

纹枯病俗称花脚杆,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也是我地区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

3.1 发病特点。病斑中部呈灰白色,边缘呈暗褐色,经常几个病斑相互连合成云纹状大斑块。在阴雨多湿的情况下,病部长出白色或灰白色的蛛丝状菌丝体,以后逐渐形成白绒状菌块,最后变成褐色坚硬菌核。

3.2 防治措施:①清除菌源,打捞“浪渣”,铲除田边杂草,不用病稻草还田;②合理施肥灌溉;③及时喷药:用1%(1万单位)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7.5kg/hm2,或2%井冈霉素1.125 kg/hm2,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kg/hm2对水1 125kg喷雾。也可用草木灰225~300kg/hm2对水1 500kg浸泡一昼夜,过滤后喷雾;或用草木灰375~525kg/hm2直接撒施。

4 灰飞虱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一种病毒病。灰飞虱主要在秧田期为害秧苗进行传毒,带毒秧苗移栽大田后表现出枯死或不能正常抽穗的症状,影响产量。

防治措施:预防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一是选用抗病品种,二是搞好秧田期灰飞虱的防治。由于秧田面积小,秧田期是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关键时期。预计赣榆县1代灰飞虱成虫于5月25日后开始从麦田及杂草上迁入秧田,5月底为迁入始盛期,6月10日前后为迁入高峰期,6月25日前后为迁入盛末期。因此,广大农户要高度重视秧田灰飞虱的防治工作,有关部门要做好组织和宣传活动,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分派专人负责,搞好统防统治,狠治秧田灰飞虱,预防水稻条纹叶枯病,切实打好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治的主动战。

对于灰飞虱的防治,要治秧田保大田,全程药控:5月25日第1次用药,以后每5d防治1次,一直到水稻拔秧,连续防治5~6次。移栽前2~3d,用好送嫁药,做到带药移栽。防治药剂,应选持效性药剂与速效性药剂混配使用。用5%锐劲特750g/hm2+10%吡虫啉600 g/hm2;或40%毒死蜱1.2kg/hm2+10%吡虫啉600g/hm2;或20%叶蝉散2.25kg/hm2+10%吡虫啉600g/hm2;或80%敌敌畏2.25kg/hm2+10%吡虫啉600g/hm2,对水600kg均匀喷雾,以上各组药剂可交替使用。

5 稻杆蝇

5.1 危害症状。幼虫乳白色,钻入心叶内为害,秧苗被害后抽出的心叶上有椭圆形或长条形小孔洞,后发展成纵长裂条,叶片破碎。

5.2 防治措施:用18%杀虫双3.75kg/hm2对水900kg喷雾。

6 稻纵卷叶螟

稻纵卷叶螟又叫裹叶虫,是我地区主要害虫之一。每年随西南气流由中南半岛及我国海南和两广南部稻区迁入我县。主迁入期一般为5月下旬至6月中旬,产卵盛期在6月中旬,危害盛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

6.1 危害症状。以幼虫进行危害,幼虫吐丝将稻叶纵卷成筒,取食叶肉,形成白条斑,受害严重时,稻叶一片枯白。

6.2 防治措施:防治应掌握在幼虫盛孵期施药效果最好,一般年份防第3代在6月20日左右。可用杀虫双(兼治钻心虫)、杀虫单等防治。

7 稻飞虱

稻飞虱俗称“蜢子”,也是我地区主要害虫之一。我地区稻田发生的主要是白背飞虱及褐飞虱。2种飞虱都是随着西南气流从南方稻区迁入。一般在水稻的前期以白背飞虱为主,后期以褐飞虱为主。即白背飞虱主要在分蘖至拔节期为害。

7.1 危害症状。受害田块稻叶发黄,分蘖减少,严重时水稻成片“落塘”枯死。褐飞虱主要在孕穗至成熟期为害,危害严重时,稻丛基部变成黑褐色,逐渐全株枯死,受害田常“黄塘”,严重时全田枯黄,形如火烧。

7.2 防治措施:两飞虱的防治适期都应在田间有虫量50头/百丛以上时开始用药,效果好的药剂为大功臣、扑虱灵、叶蝉散等。

8 钻心虫

钻心虫包括大螟、二化螟、三化螟3种。

8.1 危害症状。3种都是以幼虫蛀入水稻内取食,在水稻不同生育期,被害植株可形成枯心、枯鞘、虫伤株、枯孕穗和白穗。大螟幼虫红棕色;二化螟幼虫黑褐色,体背有5条纵线;三化螟幼虫淡黄绿色。

8.2 防治措施:防治钻心虫应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提倡齐泥割稻,铲除田边、沟边杂草,对于绿肥田和油菜田,尽可能早灌水耕犁,将钻心虫杀死。可用25%杀虫双粉剂15.0~22.5kg/hm2拌细土撒施,或用25%杀虫双水剂3.75kg/hm2对水900kg喷雾。

S435.11

A

1003-1650(2017)04-0101-01

猜你喜欢

叶枯病飞虱秧田
直接多重TaqMan qPCR方法快速鉴定褐飞虱属3种飞虱
50%吡蚜酮WG对水稻褐飞虱田间药效试验
除草型麻地膜在水稻秧田的应用及对水稻的影响
褐飞虱体内共生菌多样性研究进展
三种稻田常见螯蜂对半翅目害虫的寄主偏好性及控害作用
感怀
大蒜叶枯病重发原因分析与绿色防控技术
水稻白叶枯病菌Ⅲ型效应物基因hpaF与毒力相关
苹果炭疽叶枯病在芮城县的发生特点及防治
水稻机插秧育秧须选好秧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