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效果分析

2017-03-18葛卫红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23期
关键词:神经性满意率头痛

葛卫红

(江苏省如皋市中医院,江苏 如皋 226500)

血管神经性头痛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该病主要是由睡眠不足、精神紧张、酗酒、长期吸烟及生活不规律等因素所致。该病患者可出现持续性的头部闷痛感、压迫感和沉重感[1],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头晕、易怒、心慌气短、腰酸背痛、耳鸣、失眠多梦及颈部僵硬等症状。该病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药物疗法、针灸疗法、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电兴奋疗法及按摩推拿疗法等治疗该病[2]。本文主要探讨对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江苏省如皋市中医院在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69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在这69例患者中,排除患有颅内肿瘤或精神疾病的患者,排除存在意识障碍或不愿参与本研究的患者,排除不配合问卷调查的患者。将这69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5)。在对照组患者中,有女性患者18例(占52.94%),男性患者16例(占47.06%);其最小年龄与最大年龄分别为25岁和86岁,平均年龄为(48.65±9.36)岁;其中,病程<3年的患者有14例(占41.18%),病程在3~10年之间的患者有16例(占47.06%),病程>10年的患者有4例(占11.76%)。在观察组患者中,有女性患者18例(占51.43%),男性患者17例(占48.57%);其最小年龄与最大年龄分别为26岁和84岁,平均年龄为(49.12±9.46)岁;其中,病程<3年的患者有12例(占34.29%),病程在3~10年之间的患者有17例(占48.57%),病程>10年的患者有6例(占17.14%)。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两组患者入院后,用血管收缩剂、镁制剂、钙通道阻滞剂及止痛药等对其进行治疗,同时对其进行按摩和推拿治疗。在此期间,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方法是:1)对患者进行环境护理。在患者入院后,详细向其介绍医院的住院环境和功能分区,以减轻其对医院的陌生感。同时,为其营造一个整洁、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2)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耐心向患者讲解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相关知识,指导其正确地认识该病。告知患者在出现头晕、心慌气短、耳鸣等症状时不要过度紧张,要及时通知医护人员。督促患者改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劳逸结合,并保持良好的心态。同时,嘱其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并指导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3)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有研究显示,某些食物(如含苯乙胺的巧克力、酒精、油炸食品、含酪胺的奶酪、茶、味精、咖啡、洋葱等)可加重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的病情。因此,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合理安排饮食,尽量不要食用上述易加重其病情的食物,让其多食用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食用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4)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目前,临床上尚无彻底治愈血管神经性头痛的有效办法,因此,该病患者需要长期用药。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嘱其不可擅自更改用药的剂量和时间。同时,将相关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告知患者,嘱其在发生不良反应后要立即通知医护人员。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具体的方法是:1)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热情地接待患者,与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此基础上,采用自制的《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心理状态评估量表》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然后根据评估的结果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2)对患者进行情感支持,细心、耐心地开导和劝慰患者,并详细解答他们提出的疑问。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与尊重,让其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从而提高其配合治疗的积极性。3)在患者头痛发作时,指导其采用畅想法、呼吸训练疗法等转移注意力,以缓解其头痛的症状。对于存在睡眠障碍的患者,在其每晚入睡前,为其播放一段轻松、舒缓的音乐,以放松其肌肉和神经,促进其更快、更平稳地入睡。4)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让他们多与患者进行交流,多对患者进行鼓励和安慰,为患者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从而改善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另外,护理人员要主动了解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心理需求,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

1.3 观察指标

用自制的《焦虑评分量表》和《抑郁评分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前后其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得分越高表示其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越严重。用自制的《头痛症状评分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前后其头痛症状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得分越高表示其头痛症状越严重。用自制的《护理满意率调查量表》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总满意率=(满意例数+十分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20.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的比较

接受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的比较(分,±s)

表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的比较(分,±s)

分组 例数 抑郁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焦虑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35 60.44±1.65 35.03±2.32 66.41±3.25 32.66±4.21对照组 34 61.51±2.11 50.32±2.51 67.01±3.62 52.01±3.62 t值 1.39 12.86 0.76 15.27 P值 0.18 0.00 0.45 0.00

2.2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头痛症状评分的比较

接受护理前,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头痛症状的平均评分分别为(6.62±1.52)分和(6.60±1.48)分,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头痛症状的平均评分分别为(1.75±0.43)分和(3.53±0.69)分,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7.14%(其中,对护理不满意、满意和十分满意的患者分别有1例、7例和27例),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76.47%(其中,对护理不满意、满意和十分满意的患者分别有8例、6例和20例),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该病在中年人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临床研究表明,该病患者多伴有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而可加重其病情,影响其治疗的效果。大量的临床实践证实,对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显著改善其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3]。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在对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其施行心理护理,能显著缓解其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改善其头痛的症状,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率。

[1]王雪琪,庄红霞.心理护理干预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2):70-71.

[2]孙晓娜.心理护理结合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心血管患者的效果研究[J].现代实用医学,2013,25(10):1188-1190.

[3]石霞霞,刘小玲.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4):164-165.

猜你喜欢

神经性满意率头痛
彭顺林对神经性耳鸣耳聋的治疗经验
头痛怎样保健
头痛与口疾
远离头痛的困扰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调查分析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
聚焦超声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效果观察
探究神经性关节病利用X线诊断的临床价值
提高96659热线服务满意率实施方案
马铃薯片缓解带状疱疹神经性疼痛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