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

2017-03-18吴雨桐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7年4期
关键词:反腐倡廉创新政治

吴雨桐

[摘 要]根据历史的经验,反腐倡廉要理论+制度双行。制度不足则腐败难以根除。要想推进反腐倡廉制度的创新,其重点在于构建反腐倡廉制度的体系,坚持以制度为基础,以其来进行“三管”,即管权、事、人。推动反腐倡廉要深入政治体制改革,在政治体制改革目标、动力、标准等问题上,要从以官为本转变到以人为本,加大反腐倡廉制度体系的构建,用社会管理创新推动反腐倡廉制度建设。

[关键词]反腐倡廉;政治;改革;制度;创新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4.135

[中图分类号]D2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4-0-02

社會管理创新是指在社会管理上所作出的创新,基础是要求在坚持社会管理概念上有所创新。社会管理创新涉及社会管理的内容和方式,并没有超出社会管理的范围。社会管理创新的核心重点就是对社会管理的方式、方法进行创新。

1 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反腐倡廉制度的构建

以社会管理创新为基础,扩充当前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就应该把教育、预防、监督等制度融入其中,从而实现制度体制的创新以及制度的建立、落实和监督,以提高贯彻落实水平。制度建设要加大预防、教育、监督,不可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

2 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在促进社会管理创新方面的作用

2.1 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

一个国家最大的治理手段就是法律,一个国家想要强大首先就必须按制度办事,从反腐倡廉出发,构建各类制度,并贯彻落实,才能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要保证一个国家的创新活力、和谐、稳定,良好的社会管理是重中之重。一个执政党自身是否具有活力,对于推进社会的进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重点主是要加大反腐力度,拓展群众基础。要激发起社会活力,就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落实制度的贯彻执行,扩大教育引导范围,加强责任意识,增强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畅通为民办事渠道,主动了解群众疾苦。另外,还要加强对信访工作的监督。

2.2 增加和谐因素

我国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和谐和稳定,把和平和发展当作当今的主题。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需求,也是我国富强、人民安康的重要保证。因此,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就能从矛盾源头上治理社会,构建利益的分配、协调和矛盾调解制度,最大限度增加和谐的因素。

2.3 减少不和谐因素

大力开展反腐倡廉,进行社会管理创新,最终的目的就是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从而为我国的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尽力减少不和谐因素。

目前,存在的不和谐因素有:第一,腐败行为广泛存在一些行业和领域;第二,党员领导干部腐败行为频发;第三,很多腐败之事涉及的金额大,社会影响也大;第四,有的腐败分子同时多种违纪,在经济上贪婪,在生活上腐败;第五,串案、案中案等明显增加,有的大案涉及上百人;第六,腐败案的类型、作案手段等出现新变化,违法手段越来越复杂化、智能化,在新兴领域的案件以及利用高新技术手段作案均有增加。而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有利于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社会管理创新。

3 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关系

3.1 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制度保障

我国当前制定的反腐倡廉制度,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管理的创新,而这些制度的落实、执行需要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转变自己的工作作风,从而使法律更加严明、监督更加到位。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为社会管理的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纪律保证。例如:XX市开展的“双百”工程,各县的党员组织成小组,深入到农村、企业,了解基层的要求,解决实际困难问题。自活动开展以来,先后举办了调研座谈会、协调会,接待群众来访100次,解决了河道治理、道路建设、村庄环境整治等实际问题300多个。

3.2 社会管理创新让反腐倡廉制度更加深入

创新社会管理,能够极大地激发社会的活力,减少社会不和谐的因素,营造和谐氛围,其最根本的作用就是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群众利益的核心问题。腐败现象的发生,同我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相悖的,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广泛纠正不正之风,严厉打击腐败行为,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时代需求。与此同时,还可以发现,不正之风和党员干部腐败问题产生的领域范围非常广,在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发生,加大、创新社会管理是治理腐败、纠正不正之风的有效方式。因此,国家纪检部门应该立足大局,正确认识反腐倡廉工作和社会管理创新之间的关系。

3.3 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加强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的本质就是实现人的管理,这个包含了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因此,社会管理要求国家纪检部门在服务、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中坚持以人为本和为人民服务,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当前,社会管理面临各种新情况和突出重点、难点问题,工作核心集中在人民群众最关心以及最突出的现实问题上。

第一,加强监督,确保国家制度、政策、法规的有效落实。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对党中央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科学发展和经济发展等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并据此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为深入、快速推进社会的建设发展和解决社会矛盾提供基础保障。国家加强对民生工程建设的监督,制定社会管理政策,要求各级政府、各级部门履行职责、贯彻落实,从而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让其成果可更好服务于人民。

第二,加强教育,强化意识。需要开始明党性、树党风的教育,提高党员服务人民的意识,用高觉悟的党性提升思想。加强学校、单位的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让广大人民也提升廉洁、监督意识,让整个社会都可以“正本清源”。

第三,加强信访工作。将信访的举报工作当成重要的群众工作来处理,通过邮件、电话、网络举报等多种方式,让群众的诉求传递可以更畅通。同时,还要开展领导轮流接访、干部下访活动,要将首问责任制做到位,加大信访的监督力度,加强举报案件的处理工作,以此来化解社会矛盾,真正维护人民的权益。

第四,加强舆论管理,对网络环境进行优化。伴随科技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特别是网络的发展,社会管理迎来了新的挑战。为了适应网络的快速发展,要进一步完善网络举报管理、网络评论员、网络舆情处理机制,加强对反腐倡廉网络舆情的信息收集、处理,对舆情动态要及时跟踪、评估好,加大对网络舆情所反映的案件线索的核查力度。

4 结 语

社会管理创新的视角下,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设,应该将监督、教育等各项制度归入反腐倡廉制度的建设体系当中。第一,需要构建反腐倡廉教育的长效制度;第二,需要构建反腐倡廉监督的长效制度;第三,要构建预防依法惩治腐败的长效制度;第四,对于职务犯罪要严格查办、积极预防,促进反腐倡廉制度的构建。并且人们也要看到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主要目标,要以反腐倡廉制度的建设和落实促进不和谐因素的消减以及和谐因素的增加,从而激发社会发展的活力和社会管理的创新。

从上文的论述中,不难看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同社会管理创新之间的关系,即反腐倡廉制度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而社会管理创新可以有效推动反腐倡廉建设的广泛开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包心鉴.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与创新[J].廉政文化研究,2010(1).

[2]刘占虎.制度反腐、过程防腐与文化倡廉——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探索与思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4(1).

[3]戴宁华.创新反腐倡廉宣传方式方法的探索[J].廉政文化研究,2012(1).

[4]蔡娟.反腐倡廉制度创新的着力点[J].理论探索,2012(5).

[5]黄威威.改革与创新:反腐倡廉模式从“+互联网”到“互联网+”的升级[J].理论探讨,2016(3).

猜你喜欢

反腐倡廉创新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反腐倡廉大环境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策略研究
积极运用“黄绿红”三色管控保廉工作法,助力电力企业打造反腐倡廉生态机制建设
从国家治理看审计反腐倡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