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进山
2017-03-18孙永明
孙永明
在崇山峻岭的贵州山区,山高路远,道路崎岖,村村寨寨星罗棋布地隐藏在大山深处,或大或小的中小学校也像星星之火一样为大山的孩子们带去知识和光明。为了有效解决农村中小学生上学难、路途远、吃饭难等问题,国家给予了贵州山区孩子特殊的关爱,即从2012年起,对贵州省贫困连片的65个县实施国家营养餐改善计划,每天为这些地区的农村中小学生提供免费午餐,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孩子进得来、学得好、吃得饱的问题。
贵阳市作为贵州省的省会城市,它所辖范围内(所属)的10个区、市、县均不在国家确定的65个连片帮扶县之列,享受不到国家的帮扶政策。但是,贵阳市农村中小学的状况跟那65个连片帮扶县一样分散遥远,农村学生上学难、上学远、吃饭难、住校难等问题成为横亘在学生和家长面前的大难题。特别是随着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步伐的推进,一些偏远、分散的村级小学、教学点陆续被撤并,学生们上学的路途更远了,步履更沉重了。有的孩子甚至每天要沿着崎岖的山道步行七八公里到乡里的学校上学,尤其是严冬时节,他们往往是天不亮就起床赶路,漆黑一片时才拖着疲惫的脚步回到家中。最让人不忍心的是,还有些孩子的家离学校较远,为了不耽误下午上课,往往是每天饿着肚子上完下午的课才赶回家中去充饥。看着忍饥挨饿也要求知上学的孩子,看着一个个瘦小单薄的身躯,任何一个人都会动容、落泪。
解决好农村学生午餐就是解决了农村学生辍学难题,解决好农村学生午餐就是解决了农村家庭的后顾之忧!贵阳市的领导拍板了!贵阳市的教育人行动了!
从2012年以来,贵阳市教育局把关爱农村学生、解决贫困学生午餐问题作为破解农村学生辍学难题、彰显关爱的大事抓紧抓好。截止到2016年11月,连续5年开展了“四在学校·幸福校园”营养餐为农村学生送温暖活动,把党和政府的阳光带给了10多万农村家庭。
2012年,在全市16个贫困乡镇的110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实施具有贵阳特色的营养改善计划;2013年,进一步实施全市26个贫困乡镇149所农村学校的免费午餐工作,每天惠及农村学生3.5万人;2014年,再次投入2119万元,巩固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近4万名农村孩子每天都可以享受到热气腾腾的“免费午餐”;2015年,市级财政共投入6555万元,实现了全市除中心城区云岩区以外的9个区、市(县)452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营养餐全覆盖,每天享受到“免费午餐”的学生达12.5万人;2016年,投入5741万元,用以保障400多所开餐学校的经费开支,近13万名农村学生每天享受着党和政府的“温暖午餐”。2016年秋季开学后,贵阳市地方试点的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再出新招,即市委、市政府再次投入了3800万元,从9月份开始实施学前教育营养改善计划,首批纳入了461所农村幼儿园,每天受益的幼儿达5万人。“免费午餐”民心工程从此走进了农村幼儿园和学前班,香喷喷的热饭热菜温暖着每颗童心,真正实现了“四在学校·幸福校园”(吃在校园长身体、住在校园享温馨、学在校园增知识、乐在校园爽精神)的目标。
五年来,贵阳市农村中小学的“免费中餐”从点到片、从片区试点到农村全覆盖,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道路。
A.先行试点,逐步扩大——从2012年开始,贵阳市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以全市16个贫困乡镇的中小学校为试点,投入资金898.53万元,在全市110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中实施具有贵阳特色的营养改善计划。试点的当年,这16个贫困乡镇的110多所中小学的2万多农村家庭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村民感叹、学生称赞:读书不掏钱,课本不交钱,吃饭还免费,只有共产党领导下才会有这样的大好事呀!连一些随外出打工父母到城里读书的孩子也嚷着要回家乡上学,还有一些不愿意上学的孩子也欢天喜地地再次背上书包重返校园!“免费午餐”举措,一下子破解了困扰学校多年的“辍学率”、“流失率”、“巩固率”难题!2013年,贵阳市再次把“免费午餐”工程扩大到全市26个贫困乡镇的149所农村中小学校。2014年4月,贵阳市教育局在息烽县西山乡底寨中学召开了全市教育系统“四在学校·幸福校园”活动现场会,大家通过现场参观、相互交流等形式,对农村中小学如何更好地办好学生营养午餐这一民心工程有了更加明晰的思路和措施。当年,贵阳市多方筹集市、县两级资金2100万元,在149所农村中小学开展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每天由学校的党员和教师轮流管护食堂、照看学生,平均每天有35319名农村学生能在学校吃上热腾腾的免费午餐。截止到2016年11月,全市每天享受到“免费午餐”的农村学生达17万人。五年来,由于贵阳市地方试点开展的“免费午餐”工作成效显著,国家、省级财政也给予了贵阳市大力支持,每年专门安排资金对贵阳市的营养餐进行大力补助。
B.吃得安全是首位,是大事——五年来,贵阳市农村各级各类学校把学生安全、食品卫生作为头等大事抓紧抓好,每一所学校明确了以校长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教育、食药监管部门通力合作,督促指导各学校健全落实《学校食堂卫生制度》等食堂管理规章制度,把食品采购、加工、供应、贮存、留样、消毒、从业人员管理、财务公开等各个关键环节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公开化,确保学生吃得放心、吃得安全,真正把“免费午餐”这一件好事办实、办好。
C.住得舒心是根本,是前提——几年来,贵阳市共投入资金11940万元,新建、改扩建19所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宿舍共达59805平方米,全面改善了农村寄宿学生的住宿条件,基本满足了农村学生的住校需求。昔日每日奔波在上学山路的孩子们,如今住进了新宿舍,边远农村的孩子在学校一样可以用上热水、吃上热饭、看上电视,享受到家庭一样的温暖。学校的老师们还开动脑筋,不断完善宿舍管理,提供周到的服务。每一所中小学校都制订了严格的宿舍管理制度,从安全、纪律、卫生等方面,为广大农村学生构筑了关爱体系。一些寄宿制学校还不断创新宿舍管理,提升宿舍文化,通过文明卫生寝室评比、争创流动红旗、开展班级管理量化积分等方式,为广大中小学生营造了一个宁静舒适、充满文明气息的温馨寝室环境。广大农村中小学校还积极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不断丰富宿舍文化内容,拓展宿舍文化平台。通过在宿舍公共区域悬挂名言、格言、警句,让学生自我检查、自我评比,增强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和自豪感,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经典文化的滋润,使寄宿学生在学校中感受到家庭的温暖、集体的关怀、文明的气息。
D.学好知识是中心,是重点——吃好了、住好了、学好了才是重中之重。几年来,全市广大农村中小学校突出教育教学这个中心工作,狠抓教学科研工作。让广大农村贫困孩子不但吃得饱,还学得好。各中小学校认真落实《贵阳市中小学管理规程》《贵阳市中小学高效课堂基本标准》和《贵阳市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等管理制度,认真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努力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加大力度,保障音乐、体育、美术和综合实践等课程的开展,促进了广大农村学生的健康成长。
E.身心健康是长远,是未来——几年来,广大农村学生在学校吃得舒心、学得开心的同时,各级各类学校还积极创办学校少年宫、留守儿童之家、心理咨询室等,为他们的身心健康创造良好氛围。各中小学校充分发掘学校的育人功能,通过开办器乐、舞蹈、绘画、插花、书法、手工艺、体育运动等课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许多学校还通过开展团(队)活动和各种校园文艺社团、兴趣小组、亲情之家、心理咨询室、留守儿童温馨屋活动,在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中增强了校园的凝聚力、吸引力、服务力、培养力。
F.民心工程暖童心,免费午餐结硕果——五年来,贵阳市通过“四在学校·幸福校园”农村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的开展,广大教师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增强了,广大学生的幸福感、自豪感提高了。特别是城乡学校少年宫通过开办器乐、舞蹈、绘画、插花、书法等课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广大中小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把党的关爱和温暖带给了17多万农村学生和幼儿园孩子。真正解决了农村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吃得饱、学得好的问题,彰显了教育民生情系贫困的博大情怀。切实找到了如何让广大农村学生感受到党和政府的關爱。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让广大农村中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和形成了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怀。
一顿小小的午餐,一项深入人心的教育工程。贵阳市17万农村孩子每天最开心、最盼望的时刻是中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