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巴斯汀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
2017-03-18何志强陈娟
何志强+陈娟
[摘要]目的 探讨依巴斯汀治疗过敏性鼻炎(AR)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110例A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研究组采用依巴斯汀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氯雷他定口服治疗。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血清中黏附因子(VCAM-1)、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结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4.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血清VCAM-1、IL-10以及IL-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巴斯汀治疗AR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炎性反应及相关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依巴斯汀;过敏性鼻炎;氯雷他定;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65.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1(b)-0122-03
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因鼻腔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致敏源导致的变态反应,常见的临床症状为鼻痒、鼻塞、流涕以及打喷嚏等.国内AR患者发病率高达20%~25%,已成为耳鼻咽喉科最为常见的临床疾病之一[1-2]。目前的研究显示,随着环境气候、生活节奏及饮食结构的不断变化等,AR的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此外,AR可能会诱发鼻窦炎、支气管哮喘以及中耳炎等疾病,这给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正常的生活、学习带来较大的威胁及影响[3-4]。目前,临床上采用的治疗药物主要为第一代抗组胺类药物,其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常会出现副作用以及耐药性等症状,因此寻找更为安全且有效的治疗药物显得非常重要[5]。依巴斯汀作为新型的抗组胺类药物,在过敏性荨麻疹以及过敏性紫癜中疗效显著[5-6]。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A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依巴斯汀治疗AR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110例A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研究组中,男性29例,女性26例;年龄22~57岁,平均(33.8±9.7)岁。对照组中,男性30例,女性25例;年龄21~57岁,平均(32.7±10.3)岁。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AR的相关诊断标准[7],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有鼻腔内发痒、鼻塞、流涕以及打喷嚏等;所有患者均同意本次研究且签署相应知情同意书;均积极配合相关研究,按时按照医嘱用药。排除标准;处于哺乳期、孕期妇女;肝肾功能不全;严重心脏疾病;低钾血症患者;近期服用卡拉霉素、琥乙红霉素、红霉素以及阿奇霉素等的患者;近期出现呼吸道感染的患者等。两组的年龄、性别以及临床症状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较性。
1.2治疗方法
研究组采取依巴斯汀(厂家:保灵药業;规格:10 mg/片;生产批号:130617)口服治疗,1片/次,1次/d,连续使用2周。对照组采用氯雷他定(厂家: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0 mg/片;生产批号:130523)口服治疗,1片/次,1次/d,连续使用2周。两组治疗期间均未服用其他治疗药物,饮食清淡,适量参加运动。
1.3观察指标
治疗期间,由专门的医务负责人员记录患者的流涕次数、喷嚏个数、鼻塞以及鼻痒等相关症状,并且经评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其中流涕次数(每日擤鼻数)≤4次记为1分,5~9次记为2分,≥10次记为3分;每次喷嚏3~5个记为1分,6~10个记为2分,≥11个记为3分;间断鼻痒记为1分,蚁行感可忍鼻痒记为2分,蚁行感难以忍受记为3分;鼻塞中有意吸气感记为1分,间歇性或者交互性记为2分,全天基本用口呼吸记为3分。计算(治疗前症状总积分-治疗后症状总积分)/治疗前症状总积分×100%,其中≥66%为显效,26%~65%为有效,≤25%为无效。总有效=显效+有效。采用ELISA双夹心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黏附因子(VCAM-1)、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的变化情况,同时统计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总有效率的比较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4.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指标VCAM-1、IL-4以及IL-10水平的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血清VCAM-1、IL-10以及IL-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VCAM-1、IL-10以及IL-4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血清VCAM-1、IL-10以及IL-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肝肾功能异常、心脏毒不良症状及肠胃不适等严重不良反应,仅出现口干症状。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讨论
AR是由鼻腔黏膜接触致敏源从而引起的变态反应,可同时伴有过敏性结膜炎,并且可诱发鼻窦炎、支气管哮喘以及中耳炎等疾病,严重威胁着患者的正常学习以及健康生活[9-10]。相关统计显示,我国AR患者的临床发病率为20%~25%,已成为耳鼻喉科最为常见的临床性疾病之一。随着空气污染、环境气候的变化,生活节奏的改变以及饮食结构的不断变化等,AR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其发病机制基本为AR患者不经意接触花粉、动物皮屑或者尘螨等过敏源,使得体内IgE介导发生介质释放,从而诱发AR相关症状的出现[11-12]。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过敏性鼻炎的治疗。
目前,临床上采用的治疗药物主要为抗组胺类药物及糖皮质激素等,具有一定的临床治疗效果,但由于常出现副作用以及耐药性等现象,阻碍着过敏性鼻炎患者的治疗,如第一代抗组胺类药物会导致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出现抑制作用,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可导致内分泌紊乱从而导致患者药物使用依从性下降,且起效较慢[13],因此寻找一种更为安全且有效的治疗药物显得非常重要。依巴斯汀作是新型的抗组胺类药物,属于H1受体拮抗剂,不易通过血-脑脊液屏障,所以造成的副作用较少,同时其能够有效抑制一些变态反应介质的释放,可以有效治疗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结膜炎、荨麻疹以及过敏性紫癜等。其在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抑制IL-10、IL-4、TNF-α及IL-5等细胞因子的反应活性,进而有效阻止肥大细胞或者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组胺[14-15],充分体现出依巴斯汀对于过敏性疾病的治疗优势。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依巴斯汀治疗AR效果较为显著;两组治疗后的血清VCAM-1、IL-10以及IL-4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VCAM-1、IL-10以及IL-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较少,因此对于治疗AR而言可作为高效且安全性药物。
综上所述,依巴斯汀药物治疗AR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炎性反应及相关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晟,郭盛楠,赵吉平.中医肝脏与过敏性鼻炎的相关性探析[J].中医杂志,2013,54(16):1354-1357.
[2]张铭,周鄂生,叶新,等.武汉地区室内环境质量与儿童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患病率的关系[J].科学通报,2013,58(25):2559-2564.
[3]付丹丹,夏永华,李敏,等.复方甘草酸苷递减疗法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26(3):277-278.
[4]張罗,王成硕,王向东.过敏性鼻炎诊治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2,32(2):86-88.
[5]李媛媛,袁卫玲,张国霞,等.季节气候与过敏性鼻炎发病相关性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1):90,105.
[6]贡雪芃,杨红斌,杜光.2009~2011年武汉地区24家医院抗组胺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34(3):235-238.
[7]马晓峰,陈冬,康健,等.布地奈德喷鼻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不良反应分析及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34(10):829-831.
[8]龚炯,王米君,霍苏琛.消风止痒颗粒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63例[J].医药导报,2014,33(5):622-624.
[9]凌云,杨春悦,杨红梅.氮卓斯汀鼻喷剂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65例的疗效评价[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4,30(6):828-830.
[10]袁卫玲,刘丹,李媛媛,等.过敏性鼻炎季节易感性发病机制的理论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1):78-79.
[11]文春秀,谢小娟,甘金梅,等.粉尘螨滴剂通过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治疗过敏性鼻炎[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6,32(2):244-246,250.
[12]王天元,冉春雷,王晓惠,等.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患儿应用升阳益肾汤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药材,2015, 38(5):1111-1113.
[13]石庆,赵静,丁小珍,等.丹参酮联合依巴斯汀治疗过敏性紫癜38例临床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5, 29(7):766-768.
[14]程雷,张严文.过敏性鼻炎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几个临床问题[J].医学与哲学,2015,36(7):19-21.
[15]李江丽,刘积平,覃继新,等.过敏性鼻炎及哮喘患者吸入性过敏原调查[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3,30(8):707-708.
(收稿日期:2016-11-02 本文编辑:祁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