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彰显语文复习课的魅力
2017-03-18邱丽清
邱丽清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可见,复习是多么重要!它是教学中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的系统化过程,但复习课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就感。因此,上好复习课既显得重要,又困难重重。笔者认为,要想上好语文复习课,提高复习效率,激发学生兴趣应该是关键。因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让学生信心满怀、情绪饱满地投入到紧张有序的复习中,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彰显语文复习课的魅力呢?
一、形式宜丰富
复习课之所以令学生厌烦,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复习内容烦琐、枯燥、重復,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二是复习形式单调乏味,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如果精心准备,精选教学内容,丰富课堂形式,复习课也可以达到生动鲜活。
1. 制作精美的课件,不但可以增大课堂容量,而且利用多媒体提供的有关图片、录像、音乐等,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如,执教人教版四年级下学期的古诗复习课时,笔者在课前播放《读唐诗》这首清新舒缓的歌曲,一下子拉近了学生和唐诗的距离,自然地引出了本学期学过的古诗词。接着引导学生交流“采用什么方法可以又准又快地记住本学期学过的古诗词”。在交流“诗词吟唱法”的时候,笔者相机播放了《忆江南》的吟唱曲。那悠扬的歌声让学生听得如痴如醉,此时,学生一改往日复习课的昏昏欲睡,个个情绪高涨。笔者忽然想起学生会唱《游子吟》这首歌,于是,就带领学生即兴唱了起来……毋庸置疑,整节复习课,因为这两首歌的引入,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焕发出了活力。
2. 举行游戏、竞赛等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因为小学生爱表现,希望自己能受到教师和同学的信任和赞扬,所以每当梳理完一个知识点后,可以让学生开展相关知识的游戏或竞赛,学生既是参与者,又是组织者、评判者,同样能达到巩固练习的目的。如,对于背诵内容的复习,可以采用游戏的形式,把要背诵的段落写成小纸条,让学生击鼓传花,传到谁,谁就从众多的小纸条中抽取一张背诵,背得好的,还有小奖品。在专项内容的复习时,可以采用富有挑战性的擂台赛的形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抢答,优胜组给予奖励……这样的复习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对学生吸引力大,学生兴趣盎然,不知不觉完成了复习任务。
3. 巧设适宜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动情点”和“兴奋点”,产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众所周知,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综合了其他学科的知识,结合了许多方面的常识,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语文复习课应多创设学生熟悉的场景,让课堂妙趣横生。如口语交际练习,可让学生分组、分角色进行表演,学生开怀一笑之后,自然清楚了怎样将话说得得体、明白。
二、练习宜精选
在平时的复习课上,我们不难发现有的教师大量收集习题、试卷,让学生在题海里苦战;有的“爆炒冷饭”,让学生机械重复地练习,每天听写、默写、背诵……笔者以为,复习课上,多做练习当然可以让学生接触不同的题型,一定量的有针对性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但这有个“度”的问题,在量的把握上一定要适度。笔者采取的方法是,每次练习多出几道层次不一的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会做的题来复习。这样,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足够的信任,学生积极性高,复习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我们还可以让学生自行出题,争当“小考官”。如,在执教人教版四年级下学期的古诗复习课的最后环节中,笔者让学生当一回“考官”,自行编制一道古诗词练习,当场考班上的同学。学生兴致浓厚,智慧的火花不时闪现,设计的题型异彩纷呈,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见,让学生自行出题能让学生更深入地去回顾、理解、运用知识和体会各知识之间的关系,也让学生由“被考者”变成“出题者”,从而感受到地位的“提升”,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当然,在练习过程,完全地相信学生也是不行的。教师应努力研读教材和试题,精心选择典型、新颖的题型,供学生练习。所谓典型,就是具有代表性的,通过练习,学生能够准确掌握相关知识点,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所谓新颖,就是设计精巧的,甚至让人感觉耳目一新的题型。练习这样的题型,学生不至感到单调乏味。另外,要尽量讲求题型的多样化,如采用“连一连,填一填,画一画,选一选,说一说”等题型,这样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才能保持得更长久。
三、氛围宜宽松
语文课堂要体现人文性的特点,那么复习课的人文味理应更浓些。因为每到复习期间,学生除了要应付繁重的学业负担,还要承受家长、教师等方面施加的压力。此时的学生非常渴望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所以,复习课上,教师应努力营造平等宽松的复习氛围,如果“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自然“教人活泼不得”。有的教师为了追求分数,一味地崇尚所谓的标准答案,不知活生生地扼杀了多少学生纯真的答案,让语文复习课上到处充斥着浓浓的火药味。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哪有兴致学习。要知道语文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语文的魅力就在于此。同一问题,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素养、心理状况等的不同,得出的答案可能是千差万别的,这正是我们要悉心呵护和着意培养的,不要板着脸孔,动辄就呵斥批评。学生只有在宽松、新奇、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兴趣才会高涨,才能诱发潜在的创造智能。如,复习课上,教师运用教学机智,偶尔幽默一下。练习讲评完,和学生聊聊天,讲讲故事,说说笑话,都可以帮助学生缓解压力,放松神经。当然,在复习课上,教师还应注意学生心灵的滋补,努力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生活、学习的一部分。教师应身先士卒,定期向学生推荐、朗诵一些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要舍得在复习课上,让学生静静地徜徉在书海中。这样,学生对语文的感悟能力才不至钝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只要在复习课的各个环节,有目的、有计划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精讲巧练,引导学生在愉快、宽松的氛围中学习,就能彰显语文复习课的无限魅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钱塘小学屏北分校 责任编辑:辛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