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洛阳伽蓝记》
2017-03-18郭新庆
郭新庆
《洛阳伽蓝记》是记述洛阳佛寺旧事的一部历史散文长篇,在历代正史的“艺文志”中皆有著录。伽蓝是和尚住的地方,这里指寺庙。洛阳是北魏后期的都城,是孝文帝于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迁都始建的。北魏拓跋氏是鲜卑族政权,他们是游牧民族。孝文帝这个人很喜欢华夏文化,迁都后他断北语,改姓氏,禁胡服,鼓励鲜卑人和汉人通婚,使鲜卑人和汉人逐渐同化了。所以,我们在《洛阳伽蓝记》里看到的大都是汉俗的东西。可不到四十年,北魏末年发生的永熙之乱,孝武帝被杀。为避战乱,北魏迁都邺城(今河北临漳),改朝换代成了东魏。洛阳废城十余年后,抚军司马杨衒之出差重游故地,面对“城郭崩毁,宫室倾覆,寺观灰烬,庙塔丘墟”,一片荒败的景象,追忆往昔佛寺之盛,感慨历史变迁,写了这部传世之作——《洛阳伽蓝记》。它与《水经注》《颜氏家训》并为北朝时期的三部杰作。
按旧说,佛教是在东汉明帝时(公元58年)开始传到中国的。史书还编造明帝梦见金人,派人去天竺取经,在洛城西建白马寺传经的故事。但佛教进入中国后,并没马上被时人接受。到晋永嘉时,仅有佛寺四十二所。北魏皇室和贵族痴迷佛教。晋永嘉至北魏太和,不到二百年,洛陽城内外,一瞬间冒出了一千三百六十七处佛寺。北魏迁都,佛教也跟随去了。可东魏短命,仅存十六年就灭亡了。不过,杨衒之写的这些文字却存留下来。他书里展示的历史画卷,让今人看了概叹再三。
说到建造洛阳城,孝文帝得益于一个叫王肃的人。王肃因父兄等被齐武帝所杀,于太和十八年投奔魏国。孝文帝用王肃为尚书令,建都所有典章和规划均出其手。这中间还有一段情感经历的故事。王肃在江南时有妻室,投奔北魏后又娶了彭城公主。原配谢氏作诗说:“本为箔上蚕,今作机上丝。得路逐胜去,颇忆缠绵时。”这是说你有机会追求富贵了,可我仍然回忆往昔缠绵的时光。公主代王肃答谢说:“针是贯线物,目中恒任丝。得帛缝新去,何能纳故时。”公主说,现在已有布帛缝新衣,怎能回去补旧衣。一隐一显,两种性情,直白无遗。王肃感到愧疚,建正觉寺以安慰自己的心绪。
北魏人迷佛,书中有大量的记载。《原序》说:当时皇室、王侯贵臣,以至太监,争相建寺造像。王侯贵臣捐资,慷慨得像脱掉鞋子一样不在意,“庶士豪家,舍资财若遗迹(足迹)”。一些王侯贵臣,还把自己的宅舍捐出来修成佛寺,以至佛寺鳞次栉比,佛塔森然罗列。有的佛宇高耸入云,堪与汉光武的帝王云台比高,与秦始皇的阿房宫一样壮丽。这些绝非都是夸饰之词。我们举永宁寺为例,就可看出当时所建寺庙的气势。永宁寺是皇家寺庙,是孝明帝生母灵太后创立的。永宁寺最显著的建筑是九层宝塔,高达九十余丈。宝塔上还有金饰的塔刹(佛塔顶部的装饰物),又高达十丈。两者加在一起,离地有一千尺高。距京城一百里开外,远远就能看到它。宝塔上有金铎(大铃)五千四百枚。“高风永夜,宝铎和鸣,铿锵之声,闻及十余里。”这样的风气,到唐代达到顶盛之势。唐时佛寺遍天下。武则天是借佛祖转世之说做女皇的,为此她在全国各地造佛寺。武则天曾命和尚怀义作夹纻大像,史书没说多大,仅说“其小指犹容数十人”,其宏大可以想见。为了安放佛像,于明堂北造天堂,“日役万人,采木江岭,数年之间,费以万亿计,府藏为之耗竭。”以至搜刮百姓“卖儿贴妇”钱,来立寺建塔。在先的北魏九层宝塔与唐代夹纻大像相比,只是小巫见大巫而已。统治者佞佛,奢侈腐败,已严重危及到国家和百姓的生存。吕思勉《中国通史》在讲到北魏这段历史时说:“摹仿了中国的文明,同时亦传染了中国的文明病。所以以骄奢淫佚而灭亡,殆为野亦的侵略民族必然的命运。”永熙三年(公元534年)二月,永宁寺塔发生大火,火从八层暴发。火势之大,震动京城。大火烧三个月还没熄灭。北魏政权灭亡了,它的象征物九层宝塔也在大火中消失了。
笔记体的《洛阳伽蓝记》以寺庙列章节,分城内和城郊东西南北五部分,四十六小节,记述了八十九个寺庙。其中涵盖寺庙的由来、地理位置、寺院建筑以及历史掌故等。以往把《洛阳伽蓝记》说成是一部地理书,有点牵强,因为所记述的景物不过数十里方圆的范围。作者的主旨是追忆寺庙往昔的盛景和历史的变迁,而不是用于地理之事,让后人去按图索骥,作考古等方面的认证。《洛阳伽蓝记》的主要价值是其历史和文化意义,书中穿插大量的人物活动、社会场景、风情物俗和宗教逸事,就像是街头的活报剧,生动逼真地再现了北魏当年的社会面貌。这里仅以首寺永宁寺为例:韩愈说儒道自孟子后失传,这是就道统说的;其实孔子的影响一直都在。当时洛阳宫廷旁有国子学堂。“堂内有孔丘像,颜回问仁、子路问政在侧。”永宁寺竣工时,明帝和太后一起去登看。他们站在塔上,“视宫内如掌中,临京师若家庭”,因此就限制人登塔。……这些今人读来如身临其境,其人、其景,当事人心态,就在眼前。当时达摩祖师云游来到北魏,看过寺庙说,如此精美,是印度所没有的。其时中国与西域诸国交往频繁,“外国所献经像,皆在此寺”。《洛阳伽蓝记》有许多文字记述鲜卑人接受中原文化,与汉人混融的场面,读之思之,又像一瞬间被拉入一两千前的历史旋涡里似的。搞笑里实透着无奈的苦涩,……然而人类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洛阳伽蓝记》用语朴直,有时近于口语化,好懂好看。如实的记述,给人一种亲切感。作者对景物的描写,秾丽与质朴交融;同是寺庙场景,虽反复述说,却没有给人厌烦的感觉。三两句一小段,像读微缩小说一样。历史文献插上了文学的翅膀,再加上一腔真情,就会飞得更高,更远——这,这也许就是《洛阳伽蓝记》能够永葆魅力的一个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