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职业困境及激励措施研究

2017-03-18郑昕媛

丝绸之路 2017年4期
关键词:养老服务业激励措施

郑昕媛

[摘要]面对当前严峻的老龄化形势,机构养老、社区居家养老等养老模式成为更多人的选择。社会对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需求量随之增加,并对其的职业素质提出更高要求。然而目前我国的养老服务业依然存在着人员数量极少、文化素质低、专业技能水平不高、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得不到公平对待等一系列职业发展困境。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是我国社会化养老的重要力量,要解决好养老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依靠养老服务人才。只有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改善当前从业人员的职业困境,才能使得养老服务人员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养老事业,将人口老龄化的挑战转变为机遇,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养老服务业;职业困境;激励措施

一、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面临的职业困境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根据我国2000年11月底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8811万人,占总人口6.96%,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增长迅速,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1%。由此看出我国养老形势十分严峻,养老问题备受社会关注。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和社会化养老模式的迅速发展,对我国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但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队伍扔存在诸多问题亟需正视和解决。

(一)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数量严重短缺,年龄性别比例失衡

根据我国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2015年数据资料显示,我国共有约23万养老机构从业人员,而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已达2亿,其中失能失智和需要护理的老人数高达4000万,如果按照1:3的比例来分配老人和护理人员,那么目前我国养老机构所需的护理人员还缺少至少1000万。而北京、上海、南京这些首先进入老龄化的城市,对服务人员的需求量更大。但目前我国各地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培养机制并未形成行业化运行模式,加之人员基数小,人员数量很难满足我国养老机构的需求。

从养老服务产业人员年龄分布上来看,46岁到65岁从业人员占大多数,约有13万人,占总从业人数的56.7%;“60后”从业人员占比例较大,约有8万,占总从业人数的35%;“90后”等年轻群体人数极少,仅占总从业人数的6.1%。养老机构从业人员年龄整体偏大,合理人才发展队伍尚未形成。实际上老年人护理服务存在着一定的护理风险,应该有更多的青壮年龄阶段的护理人员来从事护理工作。因而养老服务产业人员年龄结构亟需调整。

从服务人员性别分布来看,其中女性约有15万人,占64.12%,男性约8万人,占35.88%,性别比例分布严重失衡。养老护理服务工作具有专业性和特殊性的特点,在从事一些复杂或是具有特殊性的服务工作时,需要更多的男性从业人员的支持完成。因而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性别结构也亟需调整。

(二)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学历水平较低,缺乏专业技能人才

养老服务业作为一门具有专业性技能的服务职业,要求其服务人员应当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但就目前来看,我国养老从业人员学历程度参差不齐,70%的从业人员是高中以下文化程度,本科生占6.95%,研究生及以上的人数最少,仅占0.23%。从业人员整体学历水平低,没有文化素质的保障使得养老服务人员难以很快学习掌握新技术新知识,也很难有更高层次的职业提升。

从从业人员的专业资格来看,我国仅有约11.11%的从业人员持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说明我国养老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程度非常低,养老服务得不到專业保障。在养老事业发展更加专业化的今天,没有专业化技术人才的支持,我国的养老事业就很难会有稳健的高质量的发展,也难以完善养老服务人才体系建设,同时从根本上制约了社会化养老的发展步伐。

(三)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福利待遇偏低,得不到社会认可

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业从业人员福利待遇较差。根据我国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2015对我国养老从业人员薪金调查数据来看,从业人员的薪金范围主要集中在3000元以下,且社会保险的覆盖率非常低,而在大多数的养老机构,一个养老护理人员可能要照顾6~7个失能、半失能老人,护理人员工作强度非常大,但却得不到合理的薪酬待遇。养老机构的工作任务一般都较为庞杂,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枯燥单一,且责任性强。此外,大多从事高强度护理工作的从业人员存在着从未接受专业化技术培训、专业技能低、与老年人之间的沟通较少等情形,使得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工作压力和难度大大增加,且入职后也得不到职业技能的培训和提升。这些都使得从业人员社会地位得不到公平对待,缺乏职业认可度。

二、我国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队伍建设激励措施及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养老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满足老年人不同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提高养老从业人员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对加快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励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队伍的建设。

(一)扩大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人数

首先政府要给予老龄事业更多政策支持,加大养老服务业的宣传普及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养老事业。增加对养老服务的财政投入,规范公办养老机构的运行体制,鼓励社会组织力量的参与,创建更多多样化、正规化的养老机构,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提供专业技能培训。还可以利用依靠社区团体、志愿者加入等方式。

同时,还要不断扩大养老服务人员队伍。首先政府要鼓励加大老年服务人才的专业建设和招生规模,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向专业的养老机构定向培养输送人才,从根本上解决养老服务从业者供给不足问题,改善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队伍的合理性。其次是要增加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提高劳动者的福利待遇,改善工作环境,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人才,稳定人才。还应引导社会各界提高对养老服务业的职业认知,减少职业偏见,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归属感,使得更多的人有意愿加入养老服务行业。

(二)加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培养

人才的培养必须要进行长久的规划,把它作为长期性的系统工程,不断加强养老服务人才的职业教育,有计划地在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增加与养老相关的专业和课程,根据不同文化素质层次的特点需求,有层次、有计划、有目的培育不同岗位的人才,使得人才利用实现最优化。

高职专科学校应该注重培育基础性人才。高职专科毕业生或待业、失业的社会青壮年,在进入社会后,往往因为缺乏一技之长或是其他原因,未能获得满意的工作岗位,这类人力资源未能得到社会和企业的充分利用。利用好这类劳动力资源是促进养老服务人员队伍建设的关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养老事业发展越来越多样化,社区养老提出社区可以具体到为老年人提供物质、设施、衣食住行上的方便,以及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心理保健、文化教育、体育娱乐、法律咨询等方面的服务。因而高职院校等培训机构,既可以开设与养老服务相关的专业性较强的技能专业,其他与养老相关的职业技能亦能得到很好的运用发展。有意识地将养老服务知识渗入高校学习中,在高校增设老年护配置、老年精神文化服务等与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提高学生的专业化知识教育。还可把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融合到社会教育系统中,逐渐建立完善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体系的建设,不断提高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政府可以为一些特殊情况的学生提供就读的机会、提供就业补贴,对学校进行税收优惠等政策。

对于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才,应当更加注重管理阶层人才的培养,在掌握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好地引导基层服务工作人员职业技能的提高,不断改善养老服务业的运行机制。

这样既满足了社会对养老服务人才的要求,使得养老从业人员能够像护士等医护人员一样形成规模化的产业。同时,机构要鼓励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获得专业职业资格证,增加专业服务人员数量。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能有更好的职业发展前景。

(三)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改善福利待遇

当前社会上普遍存在著对养老服务人员的认知偏见,养老服务职业得不到社会认可,受到苛刻要求和不公平待遇。政府组织应该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养老服务工作,敬老爱老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养老服务人员为老年人提供专业服务值得我们更加尊敬。消费者也要认识到,老年人和养老护理员是一种服务照顾的契约关系,养老护理人员要尊重老年人,老年人及家属也要尊重养老护理人员,多一些互相体谅,多一些关怀。还应把养老护理员纳入专业技术人员而非技术工人队伍,创新政策设计,参照医护体系制定职业发展规划,从根本上引导社会对养老服务人才的传统评价。

养老从业人员面对特殊的老年群体,具有很大的职业牺牲精神,应该得到与高压力高强度的工作量相对等的劳动报酬。政府应该制定关于养老服务护理人员薪资标准,具体按照各地区实际情况和工作性质给予补贴奖励等。养老机构要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为养老护理人员缴纳社会保险,激发从业人员工作积极性。企业还应改善养老机构的软件硬件设施,例如可以增加休息时间周期,为员工提供更多外出考察和旅游的机会等,鼓励员工积极面对工作,增加从业人员心里身体上的工作愉悦感。

参考文献

[1]朱慧.我国社区养老服务文献综述[J].劳动保障世界, 2011,(12).

[2]陈敏.社会支持视角下的机构养老护理员的激励策略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报,2014.

[3]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理性看,齐心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养老服务业激励措施
我国老年护工队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知识型员工心理资本提升策略研究
探析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措施
浅析企业员工的激励机制
发展农村养老服务业引导大学生就业的长效机制探析
学生喜欢的特色评价与激励措施
小组合作竞争激励机制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高校大学生创业激励机制探究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开封养老服务业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论社会工作介入老年服务业的可能性和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