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析三星堆青铜轮形器“圆360度”数理本原

2017-03-18彭元江

文史杂志 2017年2期
关键词:太极图数理双鱼

彭元江

摘 要:古蜀三星堆青铜轮形器是一件上古平面几何学的杰作。在“天圆地方”观念的笼括下,轮形器包容着“上天、宇宙、太阳、十月太阳历”等天文意涵,隐喻着“阴阳、太极图、双鱼”等哲理要义,荷载着与西方“圆周360°”数理本原(即“9”的二元性“万物”“虚无”)近似的论述,展现出一种可视为更充实的太极理念——太极图“双鱼”涵盖“9”二元性,让“万物”“虚无”两种状态融合于“阴”“阳”两种能量之中。

關键词:青铜轮形器;十月太阳历;圆360°;“9”;二元性;太极图

出土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的青铜轮形器,携带着大量的上古信息,在“天圆地方”观念的笼括下,以一个精准的“圆周360度”和“五等分圆”的造型,展现了中华传统“圆”文化内涵,象征着“十月太阳历”,衍生着“阴阳”哲理,孕育着独具特色的太极图和“九九归一”。太极图的经典性在于它以简约的图像“S”(双鱼纹)在“圆”里勾勒了宇宙的本质——宇宙本由“阴、阳”两种具有对立统一律属性的能量构成。当今天我们看到西方学者提出的“圆周360°”数理本原,即“9”的二元性“万物”“虚无”论述的时候,会惊奇地发现,古往今来在探究宇宙真谛的道路上,实际存在着一种中西合璧的太极理念:“双鱼”与“双9” 实为一体,“双鱼”涵盖“双9”。这些数理的推演与三星堆青铜轮形器蕴涵的“圆周360度”“五等分圆”和“十月太阳历”等理念均有关联。人类选择“圆周360度”并发现3+6+0=9,就是选择了无限生机。

“圆周360度”源自历法“一年360天”

无论中外,“圆周360度”的设定几乎都与上古历法“一年360天”有关。由此可知,这一概念出现在中华大地上的时间,至迟应不晚于黄帝创制阴阳五行历的时代,也甚或如传说所云,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末期教人使用“规”“矩”的伏羲、女娲时代。

三星堆青铜轮形器的造型特征,除“圆周360度”外,还在于“五等分圆”,即把轮形器的圆,人为分成五个等分扇面(此为象征十月太阳历的重要依据)。五个扇面顶角均为72度,都指向圆心。十月太阳历里,全年360天,一天对应“圆周360度”的1度,多余的5天(闰年6天)放在一旁用来过年,与圆周无关。全年分10个月,5季,每季2个月,每月36天,每季72天。

在经典的十月太阳历里,五季分别与五行相对应,并标以土、铜、水、木、火;然后又从五行中分出阴阳——每季由两个月构成,分别冠以雌雄(公母)称谓,单月为雄(阳),双月为雌(阴)。诸如第一季,1月为土公,2月为土母,以此类推到第五季,9月为火公,10月为火母。可见十月太阳历和其象征物青铜轮形器,原本都蕴涵着“阴阳”属性。

从“圆周360度”看中西“9”的数理本原的异同

中华传统文化对“圆周360度”和数字“9”的数理表述。青铜轮形器包含“圆周360度、十月太阳历、五季”等概念,继而带来了一系列数字,如360、5、72,以及与之有倍数关系的9、12、36,108,甚至包括分拆这些数后得到的数字,如360可分拆为3、6、0,如72可分拆为7、2,如108可分拆为1、0、8等。这些数字均被古人视为与天文历法有关联的神秘“成数”,亦称“天数”,即“天机之数”,遂为道家、儒家、阴阳家所宠爱,常运作于算筹、蓍草之间,在古代卜算学、预测学、算数(术)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数理推演中,数字“9”尤为重要。传统文化中有“九九归一”之说,表示旧周期(旧能量)的结束,新周期(新能量)的开始,“9”是转化的临界点。青铜轮形器象征的十月太阳历凸显着“9”的数理特性:十月太阳历一年360天,有五季,每季72天,所以每逢72、144、216、288、360都意味着出现能量转化之临界点,这是因为组成这些数的数字之和均为“9”,如72即为7+2=9,如144即为1+4+4=9,如216即为2+1+6=9,如288即为2+8+8=18而1+8=9,如360即为3+6+0=9。也就是在十月太阳历的一年中,人们发现春、夏、长夏、秋、冬五季的转换时刻都规律地出现在数字之和为“9”之时。

西方数学界对“ 圆周360°”和数字“9”的数理表述。古希腊数学史上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近代被誉 为可与爱因斯坦媲美的著名科学家尼古拉·特斯拉(1856—1943)说过:“如果你明白了神奇的3、6、9三个数字,那么就得到了通往宇宙的钥匙。”他用“ 圆周360°”表述上述命题:其一,把圆分成等份,如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依次分下去,圆周角的数字之和均为9,并且各等份(扇面)的顶角均指向圆心(奇点),圆被汇聚成一个奇点,集中了“万物”。其二,圆内接正多边形,其角度数字之和也均为9,并且内接正多边形的每条边随着边数的增多就越贴近圆弧,圆被内接正多边形挤压到圆弧上有突破之虞,圆因此变得虚无“真空”。在此“9”显示着神奇的二元性——既是聚集万物的奇点,又是虚无的真空。所以“9”意味“万物”,又意味“虚无”。[1]

中华“圆”文化里的“万物”和“虚无”

如前所述,“圆”在中华文化里占有极为显赫的地位。古代,圆就是天,就是宇宙的象征。三星堆青铜轮形器的投影就是一个圆,或谓之分成五等份的圆。任何一件象征古代宇宙模型的“琮”,其中心管道的投影也都是圆。

当今我们虽无法知晓鱼凫氏古蜀人究竟视“圆”为何物,但我们可以从与古蜀人有着族源关系的彝族那里看出这种观念的某些端倪。彝学学者郭德全在《凉山彝学》中著文指出:古彝文的“宇宙”二字为“○⊙”,前者表示可充满万物的虚无的空间;后者代表不停转动的磨盘,即天地万物在虚空中产生、在虚空中永恒运动即为宇宙,体现着一种对宇宙实质的深邃而朴素的认知,亦符合自古就有的“圆而神”的认识观。

显然,古彝文宇宙二字(即“○⊙”),从形式上看最接近前述的尼古拉· 特斯拉对“ 圆周360°”数理本原“9”的二元性的表述——此处磨盘的轴心就是圆心(奇点)代表着“万物”,空心圆磨盘代表着“虚无”。但是正如《管子·心术上》曰:“虚者万物之始也”。“无形无象”(虚无)和“化生万象”(万物)都被容纳在神秘的“圆”里,并处于既相互分立,又相互依存,又渐变互化的永恒运行的过程之中,进而从哲学层面上充实了尼古拉·特斯拉的表述。

太极图“双鱼”与圆周360°“双9”的关联

三星堆青铜轮形器实质是“圆”。作为十月太阳历的象征物,再依照前述的“单月为阳为公,双月为阴为母”的规制,显然青铜轮形器的“圆”里本就包含着“阴、阳”的胚芽,而独具中华文化特色的太极图或许就是从这类胚芽发展成的参天大树。太极图精华处在于它以简约的图像“S”(双鱼纹)勾勒了宇宙的本质——宇宙是由阴阳两种能量构成,并遵循“阳极生阴与阴极生阳”和“无形无象与化生万象”,即“相互分立,相互依存,渐变互化”的对立统一律永恒运行。

太极图起源于何时?有东汉论、北宋论,也有许多学者认为与河图洛书有关,似可追溯到伏羲时代而尚无定论;但并不妨碍今人的文化追问——因为耐人寻味的是,太极图里带有鱼眼的黑白双鱼纹的形态,与阿拉伯数字9字的形态相当契合,只是略有变形。在这里,“双鱼”可视为两个方向相互颠倒相反的9字组成的“双9”,而方向相互颠倒相反正是阴阳的另一种表达方式。若按古时“以聚为阴,以化为阳”的规则,可将前述的尼古拉·特斯拉“圆周360°”数理本原,即“9”二元性——“双9”中的“万物”视为“阴”,“虚无”视为“阳”,便很容易地将“双9”融于太极图“双鱼”的概念之中,使之具有“相互分立,相互依存,渐变互化,永恒运行”的对立统一律属性,以充实宇宙概念的内涵 。人类选择“圆周360度”并发现3+6+0=9,就是选择了无限生机。不必讨论“鱼”和“9”孰先孰后,因为“鱼”与“9”互通互用,就如为何选择“圆周360度”一样,乃天遂人愿。

结 语

三星堆青铜轮形器的数理本原就是中华传统“圆”文化。尼古拉·特斯拉用“圆360°”的数理本原——“9”二元性“万物”和“虚空”两种状态解释宇宙;中华传统“圆”文化用太极图“双鱼”(即“双9”的变形体)——“阴、阳”两种能量解释宇宙。二者区别在于太极图是站在哲学平台之上,强调“阴、阳”两种能量遵循对立统一律相互分立,相互依存,渐变互化而永恒运行,让人更深入理解古训:“万物皆圆,万物皆理,万物皆数”的真谛。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认为世界任何事物,大到宇宙小到微尘,其内部都有太极模式。

注释:

[1]尼古拉·特斯拉“圆周360°”数理,即“ 数字9揭示了一种二元性,它既是奇点。也是真空”;“9意味着‘万物”,同时也意味着‘虚无”。具体而言,其一,“ 把圆分成等份,依次分下去,结果一样,任何被分成等分的角度的所有数字之和总为9;并且,圆汇聚成一个奇点。在这里9意味着‘万物”。诸如圆周角360度,而3+6+0=9;诸如二分之一圆周角180度,而1+8+0=9;诸如四分之一圆周角90度,而9+0=9;诸如八分之一圆周角45度,而4+5=9;诸如十六分之一圆周角22.5度,而2+2+5=9;诸如三十二分之一圆周角11.25度,而1+1+2+5=9;諸如六十四分之一圆周角5.625度,而5+6+2+5=18,再1+8=9。还可以按这个方式等分下去,结果一样,各等份(扇面)的顶角都是指向圆心(奇点)。形象地示意——圆被汇聚成一个奇点,集中了“万物”。其二,“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变化方向刚好相反”,其角度数字之和也均为9。在这里9意味着“虚无”。诸如圆内接正三边形,即等边三角形,其角度之和为60度乘3,即60×3=180,而1+8+0=9;诸如圆内接正四边形,即等边四角形,其角度之和为90度乘4,即90×4=360,而3+6+0=9;诸如圆内接正五边形,即等边五角形,其角度之和为108度乘5,即108×5=540,而5+4+0=9;诸如圆内接正六边形,即等边六角形,其角度之和为120度乘6,即120×6=720,而7+2+0=9。还可以按这个方式继续下去,结果一样——圆内接正多边形,其角度的数字之和也均为9,并且内接正多边形的每条边随着边数的增多就越贴近圆弧。形象地示意——圆被内接正多边形挤压到圆弧上,圆因此变得虚无无物,如同真空。

作者:乐山市科技局副研究员(退休)

猜你喜欢

太极图数理双鱼
践行“德融数理” 打造“行知乐园”
火 焰
太极三部曲Ⅱ·太极图
双鱼“游”上天
最天然呆笔记 谁说数理就一定枯燥艰深?
八卦图
唐代酒器“双鱼榼”
数理科学和化学
话说太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