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传统文化中心理健康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2017-03-18李梅

丝绸之路 2017年4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心理健康

李梅

[摘要]我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心理学思想,有不少有价值的理论观点和事实材料,对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了传统文化中积极的心理思想,阐释了传统文化对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研究了通过传统文化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传统文化;心理健康;思想传承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具有广泛的内涵,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与习惯。1何为传统文化?具体来讲,指的是在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后,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某个民族保留的稳定形态的文化。我国传统文化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由思想家提炼出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并转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稳定结构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国民品性、伦理观念、理想人格、审美情趣等精神成果的总和。2

和其他传统文化一样,我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大量中华民族的心理习俗。中华文明是唯一延续至今的没有中断的人类文明,很多历史承续和积淀中都蕴藏着丰富的心理智慧,支配、指引和解释着人们的日常心理生活和日常活动。3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学思想虽然没有形成学科体系,但却是丰富多彩的,有不少有价值的理论观点和思想文化,为我国心理科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一、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心理思想

儒家文化重视人格和对个人道德的培养,塑造了独立、自主、自强、自尊的理想人格,强调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儒家注重意志品质的锻炼,为个人设定了自强不息、积极进取、追求崇高的人生目标,提倡通过效法天道、自强不息来实现自我价值。孔子提出:“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见贤思齐”,要通过内省认识真实的自我,加强对自我修养的反思和自我调控。4孟子在《告子下》中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法家注重培养良好的法制和纪律意识。商鞅在《字分》中强调:“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明确指出“法”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必须加强对民众的“法治”教育,凡不符合法令的言论,不听;不符合法令的行为,不赞扬;不符合法令的事情,不做。作为法家集大成者的韩非子,吸取了前期法家的诚信观念,崇尚信,宣扬信。诚信是法家思想最突出的特点,“立法禁、重执守、信赏罚”,在古代法家诚信思想中,已经出现了现代法治精神的雏形。

道家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要求人们尊重自然,在自然规律的指引下积极改造自然。道家思想要求人们要淡泊名利、清心寡欲,待人要不骄不躁、诚恳谦虚。“厚德载物,上善若水”,体现出道家处世平和、宽容、自然的态度。道家另一个积极的思想原则是虚其心,道就是虚,去除心中的念想和心事就是快乐,把心放空,才能体验生命的乐趣,虚心方能容物,虚心方能容人。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丰富,人民对贪欲的异化越来越明显,同时也伴随着产生了很多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比如典型的焦虑症,就是由于紧张、忧虑、恐惧等生活感受交织在一起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还有常见的心理疾病忧郁症,表现为人们某种生活欲望受挫的失落反应。只要在生活中不过分苛求,不抱过多的不实际的期望,就能够保持良好的心境,从而不会不会再自寻烦恼,更不会出现心理问题、心理障碍。5

墨家思想的精华是其“兼爱”精神,所谓兼爱,就是强调人们具有“兼相爱, 交相利”的社会思想,通过培养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宽容和互助,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墨子主张“使天下兼相爱”,“兼爱”是对儒家“仁”的发展,在墨子看来,天下之乱,起于人与人不相爱,臣与子不孝,君与父不慈,直至盗贼之害人,都是互不相爱的结果。

二、传统文化思想在心理健康中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文化对于心理咨询的方法、过程和效果存在一定的影响,尤其表现在心理治疗的过程或效果上,6中国人所呈现的“个人为中心的边缘型心理调节模式”,对人的心理调节来说是一种积极的方式。7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多积极的内容都涉及到心理健康,把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利用人们熟悉的心理调节模式,来改变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有利于人的心理健康发展,同时对提高我国人口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以自强精神塑造健康人格

自强不息、刚健有为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优秀的精神内涵,在儒家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人们一直注重对子女的自强精神教育,也成为奋发向上、蓬勃发展的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强精神对促进个体人格的独立和道德品质的发展十分重要。

首先,自强可以立志,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摒弃消极、颓丧、痛苦、沉沦等心理因素。志向和抱负是人学习生活中强大的精神支柱,在建立个人理想的基础上,锻炼勤劳、勇敢、坚强的心理品质,梳理个人奋斗的理想和目标,总是能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状态,不管遇到什么挫折困难,始终能保持一种健康的心理,使自己拥有旺盛的精力,让生活充满乐趣。

其次,自强不息还可以使人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具备挑战精神,克服自卑感,让自己的心情能够处在一种适度的紧张之中,保证自己的心身健康。一旦缺乏自强精神,人就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如果长期以往,甚至可能出现极度自疚和自责的情况,这对人的心身健康具有很大的危害。

最后,自強不息是自信心建立的基础。只有建立了自信,才能使人克服退缩和畏惧心理,不会妄自菲薄,在学习和生活中主动抵制因失败情绪产生的压抑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人的心理活动非常复杂,只有通过理想和信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保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才会有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形成健康的人格,减少心理上的压力,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二)以自律和自省意识调控自我行为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社会行为是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也就是说,人在观察他人的行为和模仿他人时,会为自己建立一个榜样。环境在这种社会学习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只要控制了环境,就可促进人的社会行为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我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自律和自省意识,强调的就是法制意识和纪律意识,要求社会公民遵守法制和纪律,注重自我行为的学习,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

法家的“法治”教育和儒家的“吾日三省吾身”的内省方法,对借助外部环境,通过内心内心的调整,起到调节自我行为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所以,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自我检查思想是进行自我检定、探究自我深层心理的有效思维方法。如果能用正确的道德规范反省自己,学习和模仿身边优秀的个体,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就能有效地预防各种心理问题。

(三)以宽容心态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人在面对面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个体可切实感受到它的存在。在人际交往心理形成的关键时期,人际关系一经建立,一定会被个体直接体验到。如果在心理上距离趋近,个体会感到心情舒畅,相反,如果有矛盾和冲突,则会感到孤立和抑郁。美国学者舒茨曾以人际需要为主线,提出了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三维理论认为,社会个体都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感情需要,在这三种需要中,最基础的是包容需要。也就是说,与他人接触、交往、相容是人们最基本的需要。对于强调个性的现代人来说,交往中的包容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庸之道”是我国传统文化思想中非常重视的内容,强调心胸豁达, 要求人们能够懂得自我解脱,从而维持心理的一种平衡状态,保持自我内心世界的稳定。随着生活压力的与日俱增,中庸思想日益突凸出心理健康方面的价值。对现代人来说,学会把握自己的内心世界,能够及时控制外界的各种刺激,及时控制和调节,才能保持心理的健康。

我国传统文化特别重视和谐的人际关系,强调“兼爱”“包容”“和合”等思想。强大的包容思想,也是中华文化得以长期延续、从未发生中断的基础,和谐、和睦、和平、和善等思想,更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恒爱之,敬人者恒敬之。”在人际交往中,应该时常怀有仁爱之心、宽容之心,像爱自己一样爱别人,不要以自己的标准要求他人,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宽容和宽恕,才会实现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

传统文化中新旧交融的特质,使得其不仅仅是“过去的文化”,更影响和预示着未来。任何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在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都是随着历史的演变而代代延续的,在这种发展与延续当中时时发生着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交融。8在心理健康中引入传统文化思想,不仅对提高当代人的心理健康素质很有帮助,从更深的层面来讲,对丰富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思想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注释]

1泰勒著,蔡江浓译:《原始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9页。

2李宗桂:《中国文化导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页。

3罗鸣春、苏丹、孟景:《中国传统文化中心理健康思想传承的四个途径》,《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第7~12页。

4杨伯峻译著:《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80页。

5巢传宣:《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人的心理健康》,《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第61页。

6Sue D, Sue D W, Sue S. Understanding Abnormal behavior. New York: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000:59~63.

7景懷斌:《传统中国文化处理心理健康问题的三种思路》,《心理学报》,2002年第3期,第327~332页。

8沈尚武、袁岳:《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与缺憾》,《 科学·经济·社会》,2012年第4期,第164~169页。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