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音乐知识课程教学的“音乐化”
2017-03-17匡君
匡君
摘 要:西方音乐史的教学重视知识点的记忆,学生对西方音乐史的学习缺乏对音乐作品的感性认识,难以真正学好音乐史。“音乐化”的西方音乐史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感悟鉴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培养对西方音乐历史的感性认识,便于学生对音乐史知识点的更好理解和掌握,真正达到西方音乐史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音乐知识;音乐化;西方音乐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6)06-0065-03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音乐的艺术美总是通过“音乐化”的声音来表现。人们在探索音乐的过程中积累各种音乐知识,音乐知识是人们在艺术实践中对“音乐化”的声音进行客观认识的成果。学校音乐教育常常通过传授音乐知识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但音乐知识的学习又必须与具体的音乐作品紧密联系。“如果我们在音乐教育中淡化了音乐意识,忽视音乐教育的音乐特点,那么就会把整个音乐教育教学工作变成死气沉沉的文化课,自然很难完成音乐教育的任务。” [1 ]
西方音乐史是普通高校本科开设的一门通识课程。它是声乐、器乐、理论作曲和音乐师范教育专业的共同课,也是其他文理科学生的一门选修课。与音乐技能课程相比较,西方音乐史属于音乐知识课程。在过去的西方音乐史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以梳理音乐史知识为主,学生对书本上的音乐史知识进行记忆。常听到有同学说:“西方音乐史修完就全还给老师了。”也有人批评,音乐史是一门有历史而没音乐的课程。本文将在分析音乐本质特征的基础上,研究西方音乐史教学的内容和目的,探讨西方音乐史“音乐化”的教学模式,希望通过“音乐化”的课程教学,让学生在感悟鉴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了解西方音乐历史,扩大艺术视野,增强整体艺术素质,最终实现西方音乐史教学的培养目标。
一、音乐作品是音乐史教学的核心内容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西方音乐史课程中的知识内容主要包含音乐作品、音乐风格和音乐风格的成因等三个层次。在实际的音乐史教学中,如何向学生传达西方音乐史这三个层次的内容,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中,音乐作品是音乐史的核心内容,也是了解音乐风格和音乐风格成因的前提和基础。刘经树先生在《简明西方音乐史》的前言中指出:“音乐是属于人类精神生活的一门艺术,而音乐是什么,只有靠音乐本身才能说清楚。光凭文字记载无法重建起音乐史真正的‘过去。音乐历史的主体是音乐作品。” [2 ]学生如果没有从音乐作品入手,不去了解音乐历史上伟大作曲家的优秀作品,那么,对西方音乐史的学习也必然缺乏感性的把握,难以真正学好音乐史。同时,对音乐作品的音乐风格和音乐风格成因的分析和探究,是对音乐作品的感性认识的理性升华,反过来又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起促进作用。如对音乐历史的过程和作曲家的生活经历缺乏全面的掌握和深刻的理解,也难以真正在专业领域里讨论西方音乐历史的传统。
音乐化的音乐史教学与一般以音乐史知识为主体的音乐史教学的着眼点不同。一般以音乐史知识为主体的音乐史教学,常借助传记主义史学和历史主义史学的方法,根据历史解释学的原理用音乐作品来诠释作曲家的生平遭遇和精神气质,或根据精神同一性的原则,让人们在音乐作品及其生成的社会、文明之间建立起某种联系,强调的是对音乐史的理性把握和思维训练 [1 ]。“音乐化”的音乐史教学,则突出对具体作品音响的感性把握。课程教学时,把音乐史的知识压缩到最低的限度,音乐创作的背景都只是在与创作发生直接关系的时候才做简单的介绍,让学习者进行大量音乐作品的欣赏,对音乐历史获得一种最直接的感受和体验。通过听觉的渠道,接受作品音响的刺激,产生丰富生动的联想和想象,体验到音乐家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情境,获得美感,并为之感动 [3 ]。这种通过音乐体验所获得的直觉和感性的认识,最为真实,超越于所有的语词描述。
要从聆听音乐作品入手,实施“音乐化”的西方音乐史教学,课程音像资料的建设和相应的教学模式探究,是其最重要的两项工作。
二、课程音像资料的建设
要实现“音乐化”的西方音乐史教学,强调对音乐作品的感悟和鉴赏,音乐史中的音像资料建设是关键。西方音乐史研究的时间跨度大、空间范围广,作家作品不可胜数,这些都给音乐史的编写工作和音响资料建设带来很大的困难。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西方音乐史本科教材的建设,但在教材建设中,作品音像资料的建设仍然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个别教材附带了部分音像资料,但在音像资料的选择上,没有太多的针对性。对于西方音乐史音像资料建设,有以下三点需要注意。
首先,音像资料建设要讲求音乐史的学术规范。音像资料的建设要抓住音乐作品乃历史性的文化现象这一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音像资料建设时,既要讲究内容的全面性,尽量做到音乐史中的每一个音乐事件,都能拥有相对应的作品音像,又要讲究音像资料的历史代表性,只有准确地选出具有历史代表性的音乐作品来让学生欣赏,通过音乐的欣赏,传递出音乐史的信息,才能引导学生获得对音乐史最直觉的感性认识,达到真正了解音乐历史的目的。
其次,音像资料的建设过程中,应把资料按照课程教学的需要进行细致分类。既要根据音乐史教学的内容需要,把音像资料按时代、流派、作曲家等进行分类,还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安排,分清哪些作品用于课堂教学,哪些作品要求学生去“精听”,那些作品可以让学生课外“泛听” [4 ]。这些音像资料的收集和分类工作是教材文本建设的重要补充,教育工作者必须引起重视。同时,这种音像资料的建设,需要我们音乐工作者共同努力来完成,也需要一个长期完善的过程。
其三,音乐史的音像资料建设应该尽量做到还原历史。音乐是一门表演的艺术,作曲家创作的音乐作品总是要借助乐队、乐器,或者人声,通过音乐表演转化为听觉的声音才能为听众所接受。不同时代的乐队编制、乐器构造和表演风格又都会直接影响音乐作品的历史风格。例如,在巴洛克时期以前,乐队编制是浮动的,乐队的组合带有相当大的随意性与即兴性;从巴洛克时期发展到古典时期,乐队的编制逐渐固定下来;到了浪漫时期,乐队又增加了竖琴,扩大了木管、铜管和打击乐组等等 [5 ],乐队是音乐表现的重要载体,乐队编制的变化影响乐曲风格的变化。再如,由于乐器工艺的不断改进,从19世纪初开,给铜管樂器加上活塞,使它们演奏起来变得更加灵活,钢琴采用了铸铁结构和更粗的琴弦,使它获得了更加浓厚和更辉煌的音色。为了能够更好地诠释作曲家作品的原貌,近些年,一些艺术家开始用作曲家当时的乐器、乐队编制来诠释音乐历史上的音乐作品。如在钢琴音乐会上用巴赫时代的钢琴演奏巴赫的作品,莫扎特的作品用莫扎特时代的钢琴演奏。在西方音乐史的教学过程中,选择这种乐队、乐器和表演风格更能贴近作曲家年代风格的音像资料,更能给西方音乐史的学习者带来真实的历史感受。
三、课内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学科,单靠课堂教学而没有课外的实践训练,学习者很难取得预期的学习效果。“音乐化”的音乐史教学,要培养音乐风格的感性认识,同样需要一定量的训练。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音乐的声音要在时间里展开,一首作品短则几分钟,长的可达一小时。要培养学生对音乐历史的感性认识,单靠课堂有限的时间而没有课外的实践训练,学习者也很难取得预期的學习效果。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带领同学们聆听有典型代表性的作品外,还必须调动人们爱听音乐的天性,引导学生课外聆听音乐,为他们建立起一套课内外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才能真正完成西方音乐史的教学任务。
在课堂上,教师要与学生一起聆听音乐作品,传授学习方法。首先,教师可以把音乐史分成若干个专题,如巴洛克、古典派、浪漫派、印象派以及各种现代派等等。教师在梳理专题的音乐史知识的同时,还可以把少数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拿来与学生一起精细赏听,把音乐的章节、段落单独提出来细细地品味,边欣赏边分析,分析音乐是如何引入、如何展开、如何结束的,分析音乐各主题的形象特征,以及它们是怎样相互联系、调和与对比的,作曲家是怎样使音乐全篇的组织精密合理的,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在作曲技法上又有那些区别和突破等等。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的这种聆听和分析,包括一些音乐史知识的引导,更多的是为了传授一种音乐史的学习方法。
课外,布置学生广泛聆听相关的音乐作品。教师要布置学生运用课堂教师传授的音乐史学习方法,在课外聆听更多的音乐作品,并设计一些与之相关的音乐史问题,让学生在平时欣赏音乐时关注这些问题。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借助姐妹艺术来帮助理解音乐,如在听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时,读读巴洛克时期的文学作品,翻翻巴洛克时期的画册与建筑图片;欣赏德彪西等印象派作曲家的作品时,可以读一些印象派诗人的诗篇,品味一下印象派画家的绘画等等。另外,很多标题音乐作品取材于诗歌、戏剧或绘画,如能对原作有所了解,进行比较欣赏便可“一箭双雕”,美不胜收。此外,课堂上教师还要检查学生课外作业的完成情况,问学生听了那些作品,有何感受,可以让学生口头描述,也可以用分组讨论。对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教师又可以组织课堂精读。如此下来,经过几次课的训练,学生基本上能较好地掌握该专题的音乐史教学内容。
由于听觉艺术的特殊性,音乐欣赏可以伴随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之中,与一般的衣食住行同步进行。年纪稍大一点的朋友会发现,唱片里播放一段过去的流行音乐,只要音乐一响,我们马上就能判断出这是文革时期的,那是80年代、90年代的,虽然我们没有见到过这些作品的文字介绍,没有对这些作品的音乐风格进行过归纳总结,但我们生活在那个年代,频繁地接触过那个时代的音乐,因此,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这种神奇的能力。对于西方音乐历史的学习,多接触其中的音乐作品,也同样能产生这样的神奇效果。在信息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音乐史中所涉及的众多音乐作品,都可以轻松地从图书馆或网络媒体找到。学生可以把自己能找到的音像资料,按音乐史课堂上讨论的专题进行分类,并下载到自己的播放器中,分时段进行播放。比如,这个月听古典乐派的作品,下一个月听浪漫乐派的作品。可以戴耳机听,也可以用音箱听;可以把音量调小当做学习生活的背景音乐,也可以作为日常生活过程中的休闲娱乐,如吃饭、散步、坐车时都可以听听音乐。当我们把各历史时期不同流派的音乐作品都聆听了一遍之后,就能获得一种特殊的能力,哪怕对一些曾经从没听过的作品,判断它们的风格、流派,也会八九不离十。对作曲家的创作了解也可以采取同样的办法,集中时间选自己钟爱的某个作曲家作为主攻对象,如这一段时间集中欣赏莫扎特的音乐,过一段时间集中欣赏贝多芬的音乐。这样对不同作曲家的各类作品进行逐个欣赏,过段时间换一个主攻对象,如此一而再、再而三,经过一定时间的努力,对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培养对音乐史的感性认识皆会大有裨益。
爱听音乐是人类的天性。如果能在西方音乐史课程教学的引导下,培养学生平时听音乐的好习惯,让这种习惯伴随着他们的大学生活,甚至跟随他们走到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去。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会真正感受到西方音乐史学习的乐趣,会更进一步引发他们去思考、探索更多的音乐历史问题。
就高校本科生而言,打好基础,培养对西方音乐历史的感性认识是西方音乐史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音乐化”的西方音乐史教学,从音乐史的学科规律出发,抓住音乐史中最基本和最核心的内容“音乐作品”,抓住音乐是声音艺术、听觉艺术的基本特征,让学生在体验和感悟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获得一种对西方音乐历史的文明进程最直接的感受和体验,逐渐形成具备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能力,积累西方音乐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最终达到扩大艺术视野、增强整体艺术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曹 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14.
[2]刘经树.简明西方音乐史[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1.
[3]周海宏.音乐与其表现的世界[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158.
[4]匡 君.音乐欣赏的精读与泛读——读黄自先生《音乐欣赏》有感[J].黄河之声,2010(3):26-27.
[5]牛津音乐简明词典·管弦乐队条[K].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