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职教文化与工匠精神
2017-03-17
作为现代化进程中“迟到的国家”,德国既无地缘优势,也无资源禀赋,却在区区百余年中,数度崛起为世界强国,其独门秘籍在于“德国制造”。德国工匠精神历经数百年培育与积淀,即使在机械复制时代也并未断流枯竭,反而静水流深。
德国工匠精神根植于深厚的社会文化传统之中。中世纪皇权式微,一些城市趁机争取自治,从封建统治的桎梏中挣脱出来,为手工业创造了自由的发展环境。早在13世纪,德国手工业已形成50多种细分工种,建立了“师傅带学徒”的职业模式。匠人的民间地位十分超然,在当时的商业重镇纽伦堡,随处可见的街道名称并非政治、文化名人,而是曾深远影响过当地人生活的匠人。中世纪晚期,德国引入“学徒、熟练工、师傅”匠人分级制度,规定匠人须考取专业资格证或申请专利才能获得从业资格,将工匠制度以成文条例确定下来。17、18世纪,德国进入资本主义萌芽期,手工业极为繁荣,在社会生活中影响巨大。此时,成为匠人须经历三个阶段:一是跟着师傅当学徒;二是满师后外出漫游;三是自行为师带徒弟。如今,大家熟知的舒马赫、施耐德、施密特等德国姓氏,原意即为鞋匠、裁缝和铁匠。此外,几乎每个德国家庭都备有齐全的工具,从各种型号的改锥、电钻甚至到简单的机床设备不一而足。
德国工匠精神崛起于高质量的双元制职教体系。“千工易遇、一匠难求”,高素质的工匠是制造业发展之本。德国从小学就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务实精神和动手能力,半数学生在小学毕业后选择接受职业教育,其中不乏成绩优异的学生,“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现象极为罕见。职业教育由政府和企业共同资助,课程设置以实践为导向,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需与企业签订合同成为“学徒”,参与实习。这部分学生毕业后,既可以技工身份直接就业,也可进入应用科学大学深造,考取工程师文凭。目前,德国共有350种官方认可的职业培训工种,约三分之二的年轻人曾参加过培训并获相应证书,成为德制造业强有力的前沿军和后备力量。值得一提的是,在德国,产品质量与技工的职业声誉息息相关。如果一个技工因产品质量问题而被解雇,将很难在行业内再次就业。如此严苛的要求使学生从培训之初就一丝不苟,潜心修炼内功,从而为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德国工匠精神在行业协会中得到悉心培育。德国向来重视产业、企业集群,鼓励同行业企業集中起来,既形成竞争态势,激发最佳效能,也增强行业内的沟通与协作,加速新技术的迅速传播与应用。全德30多万个行业协会正是统筹整合资源的绝佳平台。行业协会具有高度统一性和自治性,其职能有三:其一,向政府、议会、媒体和公众表明业界利益与立场,参与政府有关质量政策的立法实践,同时向企业提供创业、法律、技术等咨询,开展行业现状普查,及时为企业发展提供解决之道。其二,监督企业的经营合法性,审核企业合同,跟踪调查企业的质量信用状况,对存在隐患的及时警告,对问题严重的实施处罚。其三,设立专门的职业培训和进修机构,配合政府为企业输送优秀的生产一线员工。此外,一些行会还在海外设立常驻机构,为本国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德国工匠精神还因社会认同和激励而发扬光大。在德国,技工和工程师并不等同于低学历和低收入。据统计,德国工程师是所有工种中收入最高的职业之一,仅次于医生和律师。即使是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技工,其收入也高于平均水平。而技工仅为毕业生的最低起点,通过经验积累和自我提升,晋升高级技工或取得工程师文凭后收入将显著增加。大学文凭并非唯一就业敲门砖,许多中小企业甚至不愿雇用缺乏动手能力的高学历者。(摘自《人民政协报》史明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