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水景景观初探

2017-03-17梁宇成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水景大学校园生态

梁宇成

摘 要:水景观是很常见的一種景观要素,在大学校园中,水景也有比较普遍的利用,但是高校中水景的设计与使用并非尽善尽美。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在对华科的水景景观调研的基础上发现一些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同时对校园水景景观设计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水景;大学校园;生态

古文有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者,地之血气,山水相依,山因水而活,水因山而媚。”水作为一个流动的风景已成为当代校园景观设计中必不可少的景观元素。它可以有动的喧闹,也可以有静的平和。它是生命之源,也是文明之源。在文化气息浓厚的校园里,水景更是许多精神的传承和体现。校园绿化仅有绿色植物,还缺少了些鲜活的气息,而精致的水景,使之有了自然的灵气,使自然对人类更加亲近。平静的水给人以安静、轻松、安逸的感觉;流动的水则令人兴奋和激动;瀑布气势磅礴,令人遐想;涓涓的细水,让人欢快活泼;喷泉变化多端,给人以动态美。

水是划分空间的极佳手段,在平面上对空间进行了限定,却保持了景观视觉的连续性和渗透感,同时也丰富了空间的层次,作为一种软质景观,水景柔化了许多硬质景观,使景观更为自然灵动,也让人有更多的亲切感。水的丰富的倒影与周围的景物也有充分地对话,与建筑物、雕塑、植物等可组合出独具风格的美景,且使空间打破单调感,活跃景观氛围,增加情趣。水景还有小气候的调节功能,小溪、人工湖、各种喷泉都有降尘净化空气及调节湿度的作用,尤其是它能明显增加环境中的负氧离子浓度,使人感到心情舒畅,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水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越大,喷射的液滴颗粒越小,空气净化效果越明显,负离子产生的也越多。

一、校园水景景观设计原则

现代大学校园的水景空间规划首先要以生态理论作为规划的指导思想,将涉及水景生态的所有问题(如堤岸、湿地、湖泊、集水区、植被、水生植物等)都加以考虑,制定综合规划,从而达到水域生态稳定的目的。水景空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既包括河流、湖泊等水体本身的空间,也包括与水体生态相关的滩地、湿地、坡地、地下水、植被、水生生物等自然元素。从生态角度出发,应当是多学科相结合的结果,要求水文、水利、生态、环境、景观、植物、动物等不同学科的融合,共同实现生态建设的目标。在校园总体规划阶段,就应合理布局校园内各类绿地,充分利用天然的河流、湖泊水系,形成良好的校园生态水景系统,尽量减少以洁净水源维持各类人工水景用水,并与校园内的天然水系、绿地灌溉系统相连,使水资源最大限度地重复利用。

二、华科水景景观的现状

(一)现有水景景观概述

华科的水景以面状为主,湖水四处:东校区有东九前的喻家湖,主校区有南四楼旁的眼镜湖、青年园的源湖、中操的镜湖、光谷体育馆旁边的水库;喷泉三处:图书馆主入口处、百景园处和八号楼处;还有些诸如南四南面的小水池之类的小水景,各水景基本处于山脚处,使校园形成依山傍水的良好景观格局,加上森林大学的丰富植物景观效果,及亭台楼阁等建构筑物的映衬,使水景更有其独到的韵味。广大莘莘学子在课余能很好地欣赏水景,陶冶情操,愉悦心情,不同季节的水景也给人以丰富的景观体验。

(二)水景景观存在的一些问题

1.设计感不强

华科几处水景面积相近,风格也类似,几处水面边界都较为规整,湖面都是一个湖心亭,用汀步与水岸连接,缺乏新意和特色,可识别性较弱。几处都是面状湖泊,没有线状溪流山涧等形式的水景。建构筑物也较为老旧,缺乏特色。整个水景感觉缺少一些精细的设计,青年园的小桥倒是个不错的小景,但也感觉较为陈旧厚重,少了许多的轻快和细腻。虽说华科是工科院校,有严谨的学风,但水景的设计也应稍显灵动,严谨中带一些精细和明快的风格或许更能让人赏心悦目。

2.生态效益不好

华科内的水景没有成水系,几处水景均为死水,各自为政,互相没有联系和对话。水质比较差,个别湖水有排污功能,许多生活废水等进入水体,造成一定的污染,有时会出现大面积浮萍水藻等水质富营养化的情形,有些湖水中有养殖鱼虾,也感觉成活率比较低,有时能见死鱼,生长环境不太好,养殖成本较高。常年需要通过翻塘抽水等手段进行水的更新,不仅成本比较高,且环境效益也不是很好。

水景驳岸以硬质的挡土墙的驳岸为主,地面和水面的高差较大,亲水性也不是很好。东九的驳岸倒是有部分自然式的,与大草坪自然连接,在冬天枯水季节水位下降,人都可以到滩涂上休息,甚至可以到达中心的小岛,是一种很自然的生态景观,值得借鉴。而其他地方很多人是很难接触到水面的,如镜湖、源湖等更是有一侧与校园干道贴近,滨水景观缺乏过度,且行车也有坠湖的危险,缺乏安全保障;且驳岸较硬,不利于两栖动物等生物的生长,如蝌蚪变成青蛙后很难越过高高的挡土墙到达硬质岸边。那些石头间的空隙有利于生物的活动和生长,也能形成良好的生物通廊。

3.滨水植物缺乏

华科作为森林中的大学,有着各种各样的植物,但滨水植物较少,这与驳岸的处理方式也有一定的关系。滨水植物能很好地将水面与铺地、道路等硬质景观形成过渡,丰富景观的层次,对生态环境也有很好的作用。然而华科校园中的水景很少有种植设计,几处湖面有大面积的荷叶,在夏季能形成良好的景观,但水边的植物就少很多,除了成片的柳树外,很少见到其他相关的滨水植物。从硬质铺地到水面的过渡植物没有层次感,几乎是生硬的拼接。

4.水景使用率有待提高

水景面积足够大,但存在许多观察的死角。据笔者观察,几乎每个湖面都有一端是人流量稀少的地方。青年园源湖东面是一片树林,基本没有人前往;镜湖南面与建筑围墙衔接,两边面临主要校园干道,没有足够的滨水空间供人停留休息;光谷体育馆西北侧的水库以蓄水为主,基本就只能在桥上能够看到,可观赏性不强。感觉上述水景的观赏角度较为局限,且未能有足够的滨水空间供人休息或是亲水,人与水的交流较少,水景的利用不够充分。

图书馆前的喷泉不像八號楼那样经常开放,水质较差,水面常有漂浮物,水不多但不能清澈见底,水底也有许多的淤泥。平时前往的人也很少,基本作为一种闲置的景观,利用率很低。

5.夜景利用偏低

水景不应该只是白天的效果,在夜晚校园景观中,水景同样应该起到一定的映衬作用,而华科校园水景很少有夜景观,除了几处喷泉,很多水景到了晚上基本都是黑暗的一片,没有灯光的衬托,来往的人也比较少,显得特别沉闷死寂,夜幕降临之后校园似乎也陷入了沉睡,少了许多的灵动和妩媚。

(三)水景景观改进意见和建议

改变一些水的平面形态,让水的边界更为柔和,也预留出多一些的滨水空间;同时引入溪流、跌水等线状的水景,如青年园水沟的改造,让水流动起来,做到流水不腐,成为水系,与环境更协调呼应。

对驳岸的改造,增加一些自然式的驳岸,使土地与水面有较为平缓的接触,尽量将垂直驳岸改为倾斜式。对于一些高差比较大的地方采用自然石块的堆砌,如东九喻家湖的处理方法,让泥土自然嵌缝而非水泥填缝,让水能够呼吸,与土地有相互的渗透。

增加一些不同高度的亲水平台,使人能更好地亲水,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与水面有直接的交流,如汀步可设置不同高度,亭台外可设置一些亲水的台阶。

加强滨水植物景观营造,使用一些菖蒲、美人蕉等滨水植物,软化硬质铺地与水面的衔接,使校园景观更为融洽,同时也有一定的空间限定,使景观更为丰富多彩。此外,植物的季相变化更为水景添了一抹亮色。

加强水景的管理与人为控制,对水质进行监测,并定时清淤保证水质良好。控制废水的排放,在夏季重点对水质进行管理和维护,如对东九大片水域的发臭现象的解决。

增加夜景景观,对修复后的水岸沿岸装上灯具,在夜晚勾勒出水的形态,并对人起到警示的作用,谨防人落入水中。水中的亭台等也可适当用些照明方式进行照明,让夜晚的水景也灵动起来,让水景更好地为校园服务。

三、结语

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是当代校园环境所崇尚的,也是当代绝大多数高校师生的内在心理要求。当今世界一流的大学都是以追求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协调为目的,以拥有优美、自然的校园景观而著称世界。华科也正是向着世界一流大学迈进,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注重校园景观的建设,在校园水景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应该更加重视生态因素。据了解,目前,我国大学校园中水景的设计仍处于发展探索阶段,对于什么样的水景景观才是适合我国大学校园,符合生态、经济、文化的设计要求还没有非常系统地了解和认识。现在大多数的校园水景表面上看起来美观大方,其实背后都存在着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很大隐患。因此我们需要对此有所重视并深入研究,力求探索出适应现今校园景观发展的水景设计方向。

参考文献:

[1]袁静.浅谈水景在大学校园中的运用[J].山西建筑,2009,(10):5-6.

[2]李利,秦柯.现代水景设计探析[J].山西农业科学,2008,(10):71-72.

[3]毛培琳,李雷.水景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

[4]吕桂菊.水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9,(13):319,334.

[5]吴龙生.校园景观水体与生态驳岸[J].山西建筑,2008,(07):3-4.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

猜你喜欢

水景大学校园生态
天音水景
天音水景
天音水景
天音水景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浅析大学校园热微环境
山西大同大学校园植物区系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