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块化”思想在景观设计中的发展潜力探究

2017-03-17戎兴晔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模块化模块设计

戎兴晔

如今越来越汹涌的海量资讯,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接受,都从各种途径直接涌入我们耳目能及的所有范围之内。面对这些资讯,大多数人就像逛现代艺术展的游客一样,大脑停滞思考,只能用手中的相机无止境地记录下这些信息,来表示自己曾经来过。究其原因,到底是艺术家意识没有在作品中得到很好地传达,还是大众对于信息的接受有选择性?我认为,事实可能更加倾向后者。

大众对于艺术和设计的理解都持有一定的功利性,是否能为我所用,是否能给我带来切实的功能性,是大众评判一件作品好坏的依据所在。基于这种心理,艺术无需迎合,但是,设计不然。设计的目的就是用最简洁明了的方法,为困扰生活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然而,设计意图与使用者的切实使用结果是会产生一定差异的,并且这种差异是设计师本身无法预期的。例如:发明无线电的目的是留住自己的声音给后代听,结果却变成了娱乐设备。设计变成了有自由意志且不受设计师原意操控的自由体。

这种理念衍生到当下,就迫使使用者成为设计者中的一员。设计师负责给基本模块,使用者通过自身的需要来组织模块以达到自己预期的目的。 这样就产生了模块化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将产品的某些要素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子系统,再将这个子系统作为通用性的模块与其他产品要素进行多种组合,构成新的系统,产生多种不同功能或相同功能、不同性能的系列产品。这样做:一方面可以缩短产品研发与制造周期,增加产品系列,提高产品质量,快速应对市场变化;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或消除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方便重用、升级、维修和产品废弃后的拆卸、回收和处理。于是,这样的理念成为了设计在当下的发展趋势。

一、模块化思想

其实模块化的思想并不是仅仅在近年来才始创的,它在我们生活中已经潜移默化地存在了有些年头了,只不过,它还没有被提炼为一个设计概念。

首当其冲的就是1934年由克里斯第森先生首创的LEGO(乐高)玩具。以培养儿童智力、增长趣味性为目的,通过一系列单体模块的自由组合成型提高动手能力。其中模块的基本元素一致,都有凸起的圆点用来固定组合,但是颜色、尺寸、形状各有不同,来使搭建出来的模型更加多元化。

集装箱是在大卡车的基础上,将货物与车进行了直接拆分,避免了货物人工搬运的费时费力,通过整车装运相同货品运输到相同地方的手法,将运输时间成本降到最低。再通过测算箱子的体积来规划货轮的大小,将集约利用的思想发挥到了极致。例,巴拿马货轮的名字来源于货轮的宽度正好能通过巴拿马运河。这个设计,也为模块化思想在经济、降低成本方面提供了参考。

2014年首发的谷歌Project Ara模块化手机最大的特点是每一个零部件都可以自由拆卸,实现了手机的DIY,每一个零件都可以单独升级或修复,而电动用磁会把模块牢牢地固定在机身上。这个设计为模块化在实用性和用户选择上开拓了新的思路。手机应用在开发商一直存在用户需求只占手机能提供总量的25%,但问题是每个人需要的25%都不同。這个模块化设计在这个方面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甚至还可以根据每次需求的不同来更换模块满足需要。

综上,模块化是一种很难被其他设计方法替代的设计模式,因为它是基于生物演变规律而定的。细胞作为构成生物的基本单位,通过细胞量的积累和分工工作来完成人体的基本运作,各司其职,互不冲突,但是又合作并进。

二、模块化设计

要将这种思维主动运用到设计上,首先需要知道模块化设计的优势是模块本身是能够独立存在的,这意味着模块是能够融合在其他物体上并依旧发挥其本身效能的,模块能做的不仅仅是为原有物体增加功能,而是通过不改造原有物体就能使物体具有本身不具有的功能,且这种功能还能时不时地再更新、再替换,这是一种零损失的更新迭代;其次就是能完全满足个性化的需求,且能因地制宜,在各个场所都最大程度上发挥其能效。

以下例子既能代表模块化设计在各个领域的实际运用,也反映出了不同设计师本身对模块化设计的个人理解。均能为模块化设计领域开拓思路。

(一)单体模块

1.独立模块:具有可迁移性的特点,是一个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复制的场所

在喧闹的市中心河畔,通过集装箱沉底的手法,隔开泳池与河的边界,保护了人的安全的同时,也保护了自然河流不受人的污染。复制性强,面积也可无限扩大,没有产生任何资源的浪费,却满足了人与自然共生的理想,且互不干扰,是一个双赢的案例。

2.镶嵌式模块:在不对原有基础做任何修改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定制模块来完整功用

北京的设计团队众建筑(Peoples Architecture Office)开发出一种创新的预制模块系统——内盒院。图中红色部分为增建部分,这种预制的模块系统由PU复合夹芯板材制成,整合了结构、保温、门窗、电线、水管、插座以及室内外表面,形成一个模块组件,重量很轻,不需要专业人员,一个普通人就可以使用六角扳手在一天内拼装完毕,成本也大大低于修缮或新建房屋。内盒院的方案也给保护老建筑带来了新的思考角度,用插入模块化系统的方式,延长了老建筑的生命,让四合院式的传统生活方式得以保留。此举还具有前瞻性,在未来若是需要对旧住宅进行保护,这种镶嵌式模块也是可以拆除的,并且能够保留其原有状态。

3.辅助式模块:通过增加模块方式来丰富原有物体的功能性

Iggy是一款采用模块化设计的边桌,一大一小两个木头盒子。木盒子上有多道缺口,可以选择性地插到边桌上,从而组成不同的空间。这个设计通过对空间的再次划分,来隔离出新的使用空间,且可以自定义新空间的大小来满足个人需求。在不用废弃旧有玄关的基础上,丰富了纵向空间。

综上可见,单体模块有很强的附属感,并且有能快速适应所在各种环境的特性,能介入各种格局的空间并快速融入。

(二)组合模块

1.通过相同模块的随机叠加,形成一个自定义的整体

设计采用回收钢筋作为模块的分割物,这个重复的系统可以让使用者轻松地重新配置空间结构,以满足不同使用需求。通过为模块增加一个基本结构框架的形式,使模块的开口朝向产生了更多的变化,也可以选择闲置部分空间,使模块无规则错落地布置在框架体块内,增加了使用者的创造性和实用性,置物架在此时还具有了隔断的作用。不仅如此,结构框架还能使爬藤植物纵向生长,这个理念不仅仅是组合模块的活用,还将多功能的思想运用到了设计中,使模块被赋予了生命感和活力感。

2.通过组合模块,将空间集约利用思想最大化发挥

52岁的环保牛人——牛健在北京市顺义区马坡镇,用六个集装箱模块组合成“可持续实验室”,同时用太阳能、风能、沼气等增加能源自给能力。一个集装箱14.7平方米,6个大约90平方米,加上前后院地板和绿化占地约为200平方米。6个集装箱包含住宅区、办公区、厨卫、生态空间以及屋顶和立体种植等。内布有生态小路、西班牙花墙、雨水花园、花菜墙、太阳能发电等设施。在屋顶种有白苏、空心菜、苦菊、芝麻菜、荆芥、生菜等蔬菜。洗手间通过手机粪便发酵成沼气,厨房水池下面安有厨余粉碎机,沼渣、沼液用于室内外屋顶与墙壁种菜,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

这是一个将环保进行到底的项目案例,模块化的想法在此时变成了方便整体搬迁的一个单位体。且将组合模块中的各个角落都全部利用,将空间集约化的思想充分发挥。

3.自由组合模块:模块之间可以叠加、具有不确定性和无标准化模式的特点、

波兰华沙的家具设计师?Sandra Laskowska?的模块化酒架“WOO”,是一个8字环,3 个一组就可以放3瓶酒,可自由组合。这个组合的趣味性在于,模块单体与组合形式之间的差异,为探究单体模块形状与组合后模块结构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启示。

(三)自定义模块

模块在这時取消了明确的边界,只对模块的最大与最小尺寸有界定,通过一根根不锈钢细棍对空间进行模糊的划分。但是其特点是不再受单体模块的约束,可以通过分隔使空间能够应具体需要而变更。

这个设计,让我对于模块化的理解又加深了一步,单体模块并不仅是组合模块的构成元素,还能提供一种秩序化的手法为组合提供多一种可能性而并非限制。

三、“模块化”理念跨领域运用的可行性

综上可知,模块化是能够将存在问题拆分或者是孤立起来单独处理的一种设计模式,它不仅仅是一种设计手法,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新途径。这个想法如今主要运用于计算机领域,目的是为了形成独立的工作运行模式,即便单组模块出现故障也不会影响整个系统工作,并且当每组模块满负荷时,就会再启动另一组模块,保证每组模块高效运行,节约资源,提高效率。

在这个任何行业都需要多元化知识结构的时代,多领域综合考虑问题才能真正在长远规划上实质性解决问题。模块化的优势在于,它容易被不同领域吸收、消化,再以更加适合的方式呈现。在计算机领域为了解决单个模块故障时方便更替而进行的设计,在设计领域就可以转化为为了顺应消费者需求,满足个性化需求的解决策略。

在任何行业中,思维模式都不应该被框定住,所有的理论思想被沿用至今都一定有它的独到之处和无可替代性。而作为设计者,就更加需要有独到的眼光与宽泛的知识面,来挖掘可用信息为自己所用。自身所在的“专业领域”不应该是一种对所接受知识面的束缚,而应该是以自己的专业特质为基础,试想各种可能将自身“专业”特质升华的途径。

对于环境设计来说,其本身就已是一个综合性专业知识集合的领域,跨领域就更加不仅要在宏观上做策略,在思维模式上也要做到适时更新才能找到发展的逻辑性,更好地为人类生存环境做好规划。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

猜你喜欢

模块化模块设计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模块化自主水下机器人开发与应用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模块化住宅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ACP100模块化小型堆研发进展
设计秀
模块化VS大型工厂
有种设计叫而专
集成水空中冷器的进气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