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中国艺术人类学发展研究报告
2017-03-16李修建王永健
李修建,王永健
2016年度中国艺术人类学发展研究报告
李修建,王永健
2016年度,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稳步前行并蓬勃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突出体现为:第一,理论研究逐步推进,学者们在田野研究中已具备人类学研究方法运用的自觉,并形成了自身的民族志表述方式;第二,扎实的个案研究逐渐增多,众多研究基于扎实的田野调查,呈现出开阔的学术视野和清晰的问题意识,不仅仅关注艺术本体,更在社会文化变迁的大语境中,考察了艺术行动主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其中不乏优秀之作;第三,学术活动更为丰富,研讨主题日益体现出多学科互动融合的趋势,以及深厚的现实关切意识。同时还需看到,本年度的艺术人类学研究同样呈现出了诸多的问题,如对国外相关研究的译介仍需加强;不少论著仍然显得平面化和肤浅化,缺乏深入的田野调查和清晰的问题意识,在研究方法和问题关切上尚需提升等。
2016年度;艺术人类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
2016年度,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稳步前行并蓬勃发展,无论是艺术人类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还是各门类艺术的研究,均涌现出较为丰硕的学术成果,大批理论著述及民族志的个案研究论著问世,其中不乏扎实而深入的佳作,因其研究方法、问题意识、研究视野与现实情怀,而凸显出艺术人类学研究的优良学术品格。另外,本年度的学术活动亦十分丰富。本文从以下七个方面对其进行梳理与概括。
一、历史与理论研究
2016年度,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历史与理论研究成果丰富,出现了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文化部课题1项,相关研究论文20余篇,论文集1套(《艺术人类学与当代社会发展——2015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16年),研究水平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注重学术史归纳和本土化理论的建构,努力呈现中国特点和中国见解。
(一)学术史研究
本年度有1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获得立项,罗易扉的《当代欧美艺术人类学思想取向研究》(2016年一般项目),该项目是关于当代西方艺术人类学学术史研究的课题,这样的研究对于国内的艺术人类学研究和学科建设能够发挥理论借鉴的作用。王永健的《“十二五”期间艺术人类学研究述论(2011-2015年)》(《艺术探索》2016年第5期)一文,对“十二五”五年期间的艺术人类学研究状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梳理与总结,并做了基本评价,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和后续应该努力的方向。
(二)理论研究
本年度该领域研究成果丰富有创新,涌现出了10余篇颇有价值的论文。值得关注的是《民族艺术》继续开设“中国艺术人类学前沿话题”栏目,该栏目由王永健博士主持,讨论该领域的前沿问题,产生了较好的学术影响。本年度共刊登了3篇文章,方李莉、王永健、孟凡行的《遗产资源论——中国艺术人类学前沿话题三人谈之七》(《民族艺术》2016年第2期),探讨了“遗产资源论”提出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来源、内涵和结构、当代价值与意义三个方面的问题;王杰、向丽、王大桥的《多重语境叠合中的当代美学与艺术——中国艺术人类学前沿话题三人谈之八》(《民族艺术》2016年第3期),认为在当下艺术研究中,除了对艺术形态和艺术风格的研究外,艺术与社会的关系研究同样值得关注;赵旭东、武洪斌、罗士泂的《艺术家的身份建构与认同——中国艺术人类学前沿话题三人谈之九》(《民族艺术》2016年第4期),探讨了艺术家的身份建构与认同这样一个在当前备受热议的话题。
《民族艺术》的另一个栏目“海外视域”,由李修建博士主持,致力于海外经典艺术人类学论文的译介,本年度共译出9篇文章,《艺术:人类学的视角》《皮尔士思想下“艺术人类学”发展的可能性》《美学理论中的共同人性》《艺术、人类学与博物馆:美国的后殖民主义方向》《原始主义:遗失、发现与重构》《神经元艺术史:进一步理解艺术》《西方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四个理论背景》《艺术研究的西方途径:历史与文化语境》《20世纪世界艺术史的起源和原则》。此外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也陆续推出了几篇译介文章,《保护的年代:为什么有今天的世界遗产》《艺术与政治:从爪哇的宫廷舞蹈到印尼的艺术(下)》《论西方早期艺术人类学对艺术家的研究》《论19世纪晚期欧洲与“原始艺术”的相遇》《广义东南亚地区现存岩画的全球性意义》《艺术史和艺术人类学》。这些文章展现了西方艺术人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和最新理论成果。
《国外艺术人类学读本》,[1]由李修建编选,李心峰、蒋寅、李修建、蔡玉琴、王永健、关祎、尹庆红、刘翔宇、海力波、张晓萍共同翻译,系统介绍了国外艺术人类学研究的重要理论文章,这些著述对国内艺术人类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发挥了借鉴作用。
雅克·马凯著,吕杰译的《审美经验:一位人类学家眼中的视觉艺术》,[2]是一本理论著作,力图以一位人类学家的视角,对大量的人类学民族志中涉及的艺术品、博物馆藏品、私人藏品等视觉艺术展开分析,为如何理解视觉艺术创建一套诠释系统。
方李莉的《丝绸之路上的中国瓷器贸易与世界文明再生产》(《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一文,以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品陶瓷为载体,探讨了自唐以来1000多年中,中国在环印度洋的陶瓷贸易网络中所发挥的主导作用,详尽论述了因瓷器贸易所带来的世界文明之间交流与互动,力图重新定位中国的物质文化在世界文明再生产中的位置和作用。
在研究理念与方法方面,有几篇文章值得关注。方李莉、张杰的《艺术人类学的特质与研究的未来态势》,探讨了艺术人类学的研究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的发展、艺术人类学中国化的原因等问题。方李莉的《城市艺术区的人类学研究——798艺术区探讨所带来的思考》一文,以中国城市中的当代艺术区的研究案例为例,认为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正面临着转型,从关注静态的文化法则到关注文化变迁、文化同化和文化认同,以及文化的再生产问题。艺术人类学的研究不仅关注乡村社会的研究,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口转向城市,也会将城市艺术田野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有关“从遗产到资源”观点的提出》(《艺术探索》2016年第4期)一文认为在当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传统和文化遗产作为资源的重要价值,以及遗产资源和文化产业、遗产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的关系。《“非遗”保护的3.0层级与中国文化的当代复兴》(《中国文化报》2016-6-28)一文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三个层级。
赵旭东的《中国山水画中的意义线索与民族志书写》(《2016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通过对中国山水画的人类学民族志的思考,提出了一种线索民族志的书写方式。王永健的《艺术人类学研究的新视域——评〈北京798艺术区:市场化语境下的田野考查与追踪〉》(《民族艺术》2016年第3期)一文以对《北京798艺术区:市场化语境下的田野考查与追踪》这一城市艺术区个案研究的评论为例,提出艺术人类学的研究视域已不仅仅只限于乡村社会,而且已经开始接入到城市的研究。实际上这是当代艺术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转向,西方艺术人类学界更想了解当代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学术史、学术研究方式、研究的关注点等问题。
(三)学科建设
王永健的《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理论基础探析》(《民族艺术研究》2016年第5期)一文,对中国特殊的学术语境中从事艺术人类学研究的研究者应该具备怎样的学术素养和知识储备,以及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理论基础构成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李修建的《国外艺术人类学研究中的若干基本问题》(《艺术探索》2016年第2期)较为详尽地梳理了西方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命题,主要有“研究对象的命名、艺术的定义、艺术人类学学术史、艺术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盖尔的艺术的能动性理论、艺术品的涵化、艺术与政治、艺术与民族和国家身份认同、全球艺术市场”等多个问题。向丽的《艺术的民族志书写如何可能——艺术人类学的田野与意义再生产》(《2016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探讨了如何写作艺术民族志的问题,如何书写和评价艺术,以及如何挖掘其审美价值,都是艺术民族志书写中的主要问题。
(四)艺术人类学名家思想研究
王永健的《民间文艺与艺术人类学研究——刘锡诚研究员访谈录》(《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6年第4期)、《由民族学视角介入艺术人类学研究——色音研究员访谈》(《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6年第6期)两文是其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新时期以来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知识谱系研究”所做的系列访谈的组成部分,对艺术人类学界关键学者的学术背景、研究理念和相关成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挖掘与整理,这样的访谈对于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以及丰富学术史的写作均会有所提升。罗易扉的《另一种物质的表述:人类学家方李莉陶瓷文化思想研究》从“文化、技艺、遗产资源理论、陶瓷史”四个层面对方李莉关于陶瓷文化研究的思想进行了再阐释。
二、音乐人类学研究
本年度,音乐人类学的研究继续保持在艺术人类学各门类艺术中的领先地位,涌现出较为丰富的学术成果。其理论研究注重中国音乐理论及经验的反思与表达,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对策研究及理论应对;田野研究中,其国内和海外的田野研究均产生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学者们在其田野研究中已形成对人类学研究方法的运用自觉,并形成了自身的民族志表述方式。海外田野研究的开展表明中国音乐人类学的研究视野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并努力探寻海外艺术田野的中国视角和中国表述。在这些研究成果中,有文化部文化艺术研究项目立项课题1项,研究著作3部,论文30余篇。根据研究主题,可以将其归为如下几类:
(一)理论研究
杨民康的《从跨界族群音乐研究到学科方法论跨界研究——兼涉中国民族音乐学从对象学科向思维学科转型的几点思考》(《中国音乐》2016年第3期),从跨界族群音乐研究与学科方法论跨界研究之间关系的比较入手,对相关研究实践与国内民族音乐学理论之间存在的繁复关系以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多种可能性加以梳理和探讨。
董波的《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中音乐人类学研究主题的转换》(《2016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以内蒙古地区的研究实践为例,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民族地区音乐人类学的研究主题被转换,开始由牧区转向城镇,应该关注民族地区城镇化中民族音乐传承和保护的问题。
洛秦的《音乐人类学的“中国经验”的反思——以〈音乐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导论〉为例》(《艺术探索》2016年第1期)一文,从音乐人类学反思的必要性、《音乐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导论》中的反思观念两个层面展开论述,对音乐人类学的“中国经验”进行反思。
范秀娟的《“民之歌”与“歌之民”:民歌研究的双重维度》(《民族艺术》2016年第1期),以壮族民歌的研究为例,论述了壮人如何创造壮歌,壮歌如何建构壮人,以及壮人与壮歌之间相互建构、相互表征的关系等问题。
(二)田野研究
本年度有1项文化部文化艺术研究项目获得立项:杨要武的《区域音乐研究视野下的云南壮族民歌“坡芽歌书”音乐个案研究》。
相关专著有:杨民康的《中国南传佛教音乐文化研究》,[3]基于对中国境内傣族和孟高棉语多个民族佛教音乐长达几十年的田野考察,对与其发生过交流和产生过影响的其他民族、国家的佛教音乐文化从历时和共时两个层面了进行比较研究;喻林的《安徽花鼓灯音乐的考察与研究》[4]从历史和田野研究两个层面,对安徽花鼓灯的艺术内涵、历史渊源、艺术流派等问题进行了论述;高舒的《北调南腔:漳州布袋木偶戏的执守与嬗变》[5],从音乐人类学的视角切入,对漳州布袋木偶戏的风格与源流、本质、生存模式、用乐传统、传承等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与研究。
相关论文有:申波的《艺术发生学视域中普米族“搓蹉”的人类学解读》(《2016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万钟如的《被发明的传统——广东音乐发展历程及兴衰动因探析》(《2016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杨民康的《论走会表演场域下北方秧歌的类型化区分及其文化变迁》(《人民音乐》2016年第1期);赵书峰的《瑶族婚俗仪式音乐的调查研究——以湘、桂、滇瑶族为例》(《民族艺术研究》2016年第3期);郭晓虹、逯克胜的《热贡“六月会”勒什则仪式音乐探析——以藏族村落浪加为例》(《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朱腾蛟的《假声歌唱与两性相与——贵州平架嘎琵琶个案调查研究》(《艺术百家》2016年第3期);颜景旺的《传统再创造:正定城隍庙“送寒衣”仪式研究》(《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6年第5期);路菊芳的《马边彝族尼姆撮毕仪式音乐的多声形态》(《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魏琳琳的《蒙汉杂居区民间音乐风格与社会变迁》(《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陈荣的《仪式音声中的互动仪式链——以鄂西土家族“陪十姊妹”仪式音声为例》(《民族艺术研究》2016年第6期)。
在海外音乐人类学研究方面:杨民康的《缅甸僧侣剃度仪式的乐队走街及其音乐历史溯源》(《民族艺术研究》2016年第6期),对缅甸景栋傣族沙弥和蒲甘城区缅族送儿童入寺做沙弥两种仪式活动及其相关的四种不同类型的民间礼仪乐队进行了田野考察,从仪式习俗、乐队组合、音乐特征等方面,对缅甸几种当代的民间乐队和云南——东南亚古代及近当代乐舞、乐队的发展历史和存在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苏毅苗的《魂归梓乡:越南倮倮“西玛朗/瞄比萨”腔调探寻记》(《民族艺术》2016年第5期)一文,基于对越南“西玛朗/瞄比萨”腔调的田野考察,对倮倮人历史上的迁徙、腔调的分布区域和迁徙传播路线进行了相关研究;李纬霖的《泰国北部“Khap lue”的传承、传播与文化认同》一文,通过对泰国北部的Khap lue的田野考察,对Khap lue的分布、传承、传播与文化认同状况进行了相关研究;宁颖的《论“长短”的生成逻辑——以朝鲜族“盘索里”表演为例》一文,作者通过对中韩朝鲜族传统音乐的学习与田野考察,以“盘索里”的表演为例,力图阐述朝鲜族音乐的标识性语汇“长短”的生成逻辑;楚高娃的《“身密”的象征与表述——跨界语境中的蒙古查玛乐舞音乐比较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一文,通过对中国境内的雍和宫和蒙古国境内达锡朝楞寺的查玛乐舞仪式音乐的田野调查,对二者进行了比较研究,论述了不同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环境下佛教仪式音乐所产生的不同变化,力图揭示艺术与社会政治、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传统文化的重建问题。
三、美术人类学研究
民间美术多为传统手工艺。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持续开展,以及国家层面对“工匠精神”的倡导与激励,传统手工艺成为近年研究的一大热点。本年度,至少出版了10部著作,10部译著,集中于如下四个方面:
(一)“非遗”视角下传统手工艺的理论探究
谢菲《留住手艺:名录制度下民间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研究》,[6]以花瑶挑花与宝庆竹刻两种传统手工艺为个案,深入探讨了国家话语主导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与管理制度、民间手工艺、传承人三者之间的交互关系及其影响。王燕《传统手工艺的现代传承》,[7]以一种整体论的视野,对传统手工艺的功能价值、服务对象,手工艺传承的相关条件、传承模式、相关力量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对于当下的手工艺保护不无参考意义。徐艺乙《手工艺的文化与历史——与传统手工艺相关的思考与演讲及其他》[8]和张旗等主编的《北京手工艺研究文集2015》[9]是两部论文集,其中亦有多篇文章涉及传统手工艺的田野调查、保护与传承等问题。
(二)对区域美术或民族美术的系统梳理与考察
陈日红《荆风楚韵——湖北民间手工艺研究》[10]①由于本书出版时间为2015年12月,于2016年1月正式上市,去年的学科发展研究报告没能述及,故列入今年予以介绍。以图文并重的方式,对荆楚地区近40个手艺项目的发展脉络和传承状况进行了梳理和记录,作者还分析了民间手工艺背后的社会与文化价值,比较好地呈现出了艺术人类学的整体论视角。杜延《潮州民间装饰艺术研究》,[11]以潮州陶瓷、木雕、潮绣、古建四种艺术类型为核心,对相关艺术的发展轨迹、审美特征、文化意蕴、代表作品及其风格特征,以及几位有大师称号的从业人员的创作成就、艺术特色和创新贡献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余永红《陇南白马藏族美术文化研究》,[12]从服饰、面具、建筑、家具、刺绣、绘画、装饰品七个方面,对陇南白马藏族的美术文化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整理。
(三)对特定的民族民间美术或艺人工作的记录或研究
如林力《哈尼族剪纸文化研究》,[13]系统梳理了哈尼族剪纸的类型、纹样、技艺、文化特点以及传承等问题。李健《西藏的唐卡艺人:职业行为变迁与多元平衡策略》[14]以唐卡艺人为核心,探讨了宗教信仰、艺术追求和市场赢利这三个因素,以及各自背后的追求给唐卡画师的观念和行为造成的影响。刘铁军《木匠》[15]以“纸上工艺纪录片”的形式,用图像、文字采访、画外评论的手法,记录下了传统木工匠们的工作状态,集中于工匠的制作技艺与工具使用。德国学者艾约博的《以竹为生:一个四川手工造纸村的20世纪社会史》,[16]勾勒出了四川夹江县石堰村这一手工造纸社区在20世纪的社会变迁史。作者以“技能”为关注核心,认为造纸技能是一种资源,是分配和争夺的对象,通过追踪技能控制权的变迁,探讨了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农村的巨大变迁。
(四)对日本传统手工艺的译介
日本是最早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家之一,其对传统手工艺的认知、实践与理论探索,颇为国内业界关注。日本民艺学领袖柳宗悦的《民艺论》《工艺之道》《工艺文化》《民艺四十年》《日本手工艺》已于前几年译出,②2016年,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将其《工艺之道》与《工艺文化》两书合并为《工匠自我修养》一书出版。促进了国内的相关研究。此外,盐野米松的访谈录《留住手艺》(增订版)(英柯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在国内引起较大反响。2016年,多部日本手工艺从业者随笔集或访谈录被译介过来,尤以湖南美术出版社的成果最为显著。如漆艺师赤木明登的《造物有灵且美》《美物抵心》《赤木家的食器柜》(以上三种为蕾克译),木艺师三谷龙二的《木之匙》(逸雯译)、《日日器物帖》(曲炜译)、美帆的《诚实的手艺》(武岳等译)、樱花编辑事务所编辑的《京都手艺人》(刘昊星译)等。再如设计师原研哉、深泽直人等人的《椀一式:手边的漆器》(化滨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陶艺家安藤雅信的《美与生活》(兰如隐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宫殿木匠小川三夫口述、著名作家盐野米松整理的《栋梁》(英柯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以及盐野米松对宫殿木匠西冈常一和小川三夫师徒的访谈《树之生命木之心》(英柯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等。这些著作,有助于我们理解日本传统手工艺的内在精神,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审美价值,以及手工造物与社会发展乃至人类生命的内在关系。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上书多为图文书,文字以随笔为主,严肃的学术类著作译介尚少。
对此主题,本年度有多篇论文发表,如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与江南大学编的《艺术人类学与当代社会发展——2015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7],收入美术与造型艺术的相关文章17篇,涉及民族服饰、岩画、民族建筑、壁画、农民画、建筑彩画、马鞍制作工艺、民间雕塑等主题,或是对相关内容的田野调查,或是对其社会功能与文化内涵的分析,或从保护的角度切入。此外,还有一些值得关注的论文,如彭兆荣的《面具之声:艺术人类学的原理关涉》(《民族艺术》2016年第4期)、赵子剑的《墨西哥阿玛迪绘画艺术的由来及其特性》(《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等。
四、视觉人类学研究
视觉/影视人类学与艺术人类学同有跨学科的属性,二者互有融通、互相促进,因此仍将其纳入本报告之中。相较往年,本年的视觉人类学研究稳步前行,涌现出约10部著作,40余篇论文。值得一提的是,多家刊物持续设立视觉人类学栏目,发表相关论文多篇,如《民族艺术》(2016年6期共12篇,邓启耀主持)、《民族艺术研究》(2016年第4、6期共6篇,分别由周星、朱靖江主持)、《民间文化论坛》(2016年第4期有4篇,朱靖江主持)、《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年第4、8、11期共8篇,彭文斌主持),有效地推进了视觉人类学的研究。
先看著作。本年度,海外学者王海龙出版了《视觉人类学新编》,[18]相比前一版本,增加了视觉人类学的词汇与语法,并以水墨画为中心,从其题材、技巧、工具、情感、画家心性、民族性等方面,探讨了中国文化的视觉表达的问题,这对于视觉人类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国内视觉人类学的代表人物朱靖江主编的《视觉人类学论坛(第二辑)》,[19]为其主持的第二届“视觉人类学与当代中国文化论坛”研讨会论文集,全书共收论文22篇,分为“视觉人类学理论研究”和“影像民族志实证研究”两部分。编者提出,视觉人类学在记录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度表述中国文化等领域都具有深远的学术影响力和积极的社会价值。侯小琴的《人类学电影的表达与传播——兼论〈神农溪的冬天〉拍摄实践与反思》,[20]从人类学与传播学的角度,对于人类学田野的影视表达的方法论,以及作品的传播与批评等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深入思考。
考虑到本年度所发视觉人类学的论文数量较多,本报告集中于上述期刊的专栏文章,对其做一些概括。约而言之,这些文章涉及如下几个方面:
(一)对视觉人类学基本理论的探讨
视觉人类学的发展,与人类学的范式转换以及影像的飞速演进密切相关,本年度的多篇论文涉及视觉人类学的方法论问题。如雷亮中《影像民族志:人类学知识生产过程与实践》(《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年第11期);熊迅《影像、仪式与传播网络:视觉人类学的进路》(《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呈现“他者”的脉络——民族志影像的意义建构与传播潜力》(《民族艺术研究》2016年第6期);王海飞《文化变迁场域中的人类学影像表达》(《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
影像已广泛应用于众多学科的研究之中,民俗学同样以田野调查为主要方法,影像乃其记录与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民俗影像的操作化与可能性——中美民俗影像记录田野工作坊三人谈》(《民族艺术》2016年第4期),以三人谈的方式,讨论了民俗学对影像的关注及其遭遇到的诸多理论问题,反思了中美两地民俗学以及民俗影像的差异,以及文本和影像之间的积极互动,触及了影像民俗学这一新学科的建构可能。
(二)视觉人类学史的钩沉索微
1922年,弗拉哈迪推出《北方的纳努克》,成为民族志电影的经典之作,研究者众。徐菡的《〈北方的纳努克〉启示:民族志电影方法论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对该片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进行了细腻的分析。梁君健和雷建军的《合法性的重新确立——贝特森和米德的视觉人类学实践》(《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年第11期),基于大量西方文献,对二人的视觉实践的重要价值进行了探析。
英国学者保罗·亨利的《民族志电影:技术、实践与人类学理论》(徐菡译,《民间文化论坛》2016年第4期),对视觉人类学史做了一种全景式的扫描。朱靖江的《视觉人类学视野中的“影音文献”》(《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年第11期)以一种宏观的历史视野,对百年来中外影音文献的创制进行了较为清晰的梳理。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加之政府放开药品定价权,如何保证医药行业稳健发展、保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成为当前反垄断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医改进入深水区的当下,须时刻把控药品价格新动态,对系列垄断行为保持高压态势以防药品市场价格垄断屡禁不止。以药品价格垄断为切入点,找准政府与市场的角色定位,完善规制药品行业垄断的运作框架,方可从根本上整治垄断乱象、保持药品行业健康平稳发展。
张晖的《视觉人类学的“感觉转向”与当代艺术的民族志路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年第8期),通过对学术史的钩沉,梳理了视觉人类学中“感官转向”的由来,以及其中重要理论家的观点,分析了这一转向中视觉人类学中的最新发展脉络,以及与当代艺术中注重社会参与的脉络之间相互契合之状态。
(三)视觉人类学的个案研究
相关论文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为影视人类学作品的个案解读。如梁君健的《二阶视觉工作法与文化表意实践——〈茶道〉的影视人类学价值与启示》(《民族艺术研究》2016年第6期);鲍江的《电影人类学在中国的开创——杨光海导演〈丽江纳西族的文化艺术〉〈永宁纳西族的阿注婚姻〉访谈录》(《民间文化论坛》2016年第4期);吴乔的《花腰傣三部曲与影视人类学的时间厚度》(《民间文化论坛》2016年第4期)。
第二类为广义上的视觉对象的人类学研究。邓启耀在《民族艺术》上主持的“视觉人类学”专栏中所发文章,多属此类。如邓启耀的《符像的仪式场域及表述语境——民间法事祭祀用符像的视觉人类学考察》和《一个场景,几重观看——列维-斯特劳斯与卡斯特罗·法利亚的民族志摄影》、王晓青的《神像灵性的视觉建构——以南海神庙波罗诞庙会的“五子朝王”仪式为例》、宋卫红《藏文化的空间句法——视觉人类学视野下的藏族空间观念》、陈丹的《“文创”神偶之显圣性及实现——台湾南投县个案》、黄韧的《作为岭南民族文化走廊内客家族群性经济网络记忆的曹主造像》、洪长泰的《重绘中国: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年画运动与农民的抵制》、朱靖江的《旅人旧梦:外国摄影者眼中的大理社会与文化(1903-1952年)》,研究对象涵盖:民间法事的符像,庙会中的神像、神偶、曹主造像、年画、照片等。作者将其作为民众信仰、历史记忆、文化传统的载体,揭示了它们的存在场域、所表达出的主体权力、时空观念以及独特的地方性知识。
五、戏剧人类学研究
与美术人类学的情形类似,并无特定的学者群对戏剧人类学进行研究,研究者大多出身戏剧专业,以人类学的方法进行地方戏剧的研究。本年度,出版相关著作约13部,论文40余篇。集中于这样几个领域:
(一)老艺人或艺术家的口述史
随着新史学思潮的兴起,口述史写作日益受到学界重视,成为诸多人文学科不可或缺的一大研究方法。相比纸上文献,其挖掘鲜活史料,记录口传历史的功能,尤与当下的民族民间文艺研究相契合。近年来,在艺术人类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涌现出大量口述史著作,本年度出版相关著作4部,如张凯华主编的《难忘的记忆(国家京剧院艺术家口述史)》(第一辑),[21]收录了国家京剧院10位70岁以上的代表性艺术家的口述史,涵盖表演、编剧、导演、音乐创作等方面,述说了艺术家们的从艺经历,梳理了剧院60余年的历史。万平编著的《川剧老艺术家口述史》(四川卷),[22]乃四川省川剧院团的30位老川剧艺术家的口述史,凝结了他们对于川剧艺术的表演经验、曲目的改进、人生的感悟和思考。高舒的《漳州布袋木偶戏传承人口述史》,[23]择取漳州市木偶剧团的木偶表演、偶形雕刻、音乐舞美、教育传承等方面老中青三代突出人物,进行了对其的田野调查和口述资料的整理工作,该书对漳州布袋木偶戏人物及历史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展示。何小山的《戏与梦:一个家班与一个剧种的百年兴衰史》,[24]以何氏家班为聚焦点,展示了淮剧百年发展史。
高舒的《北调南腔——漳州布袋木偶戏的执守与嬗变》,[5]基于深入的田野考察和翔实资料,研究了漳州布袋木偶戏的“北派”风格与源流、艺术特色、用乐特点、传承方式等,并将之与台湾布袋木偶戏的发展进行了比较研究。做会讲经是佛教在民间的一种传播方式,带有民间说唱的性质,孙跃的《活着的传统:中国靖江做会讲经研究》,[25]对靖江做会讲经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发展与传播、讲经的艺人与形式、讲经的内容、讲经的宗教思想及其社会功能与特征等问题进行了解析;卫才华的《沁河流域的说书人与礼俗生活》,[26]以山西沁河流域的说书人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历史源流、说书内容、行规习俗、时代演进,并附有部分口述史和田野日记。此外,刘祯主编的《祭祀与傩:中国贵州“撮泰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7]和麻国钧、向承强的《古傩新论》[28]对傩戏进行了多层面的研究。
(三)对表演理论的研究
20世纪70年代以来,理查德·鲍曼、谢克纳、特纳、戈夫曼等人所主张的表演理论受到人类学、民俗学等诸多领域的重视,近年在国内亦多有探讨。王杰文的《表演研究:口头艺术的诗学与社会学》[29]是其相关论文的结集,该书基于大量外文资料,集中介绍了表演理论的学术谱系与问题意识,剖析了表演理论的关键词及其相关的理论难点,并提出了表演理论可能的发展方向以及其对中国学界的启迪。幸洁的《性别表演:后现代语境下的跨界理论与实践》,[30]从朱迪斯·巴特勒的性别表演理论切入,将性别表演植入到对中国当代戏剧、影视艺术以及媒体的分析之中,基于大量相关案例,探索了后现代女性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本年度发表的戏剧人类学论文,集中于如下几个领域:
第一,与著作相类,多篇论文涉及口述史。如魏力群的《史海钩沉田野寻真——我的学术研究自述》(《民族艺术》2016年第4期);池瑾璟的《口述史视野中的新晃侗族傩戏研究》(《音乐探索》2016年第4期);吴苏悦的《黄梅香自苦寒来——黄梅戏艺人斯淑娴的口述史解读》(《戏剧之家》2016年第16期);黄燕华和缑文学《南宁平话师公戏女性传承人口述史研究——以南宁陈东村师公戏为例》(《法制与社会》2016年第29期)等。
第二,对某一剧种的现状、传承及发展的田野调查。如强巴次仁的《西藏民间藏戏队传承保护的调查与思考——以山南市为例》(《西藏艺术研究》2016年第3期);李祥林的《尔玛村寨中民间羌戏考察记》(《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宋蔚的《安徽省蚌埠余家皮影戏的田野考述》(《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王丽伟等人的《文化视域下凌源皮影戏的发展及传承》(《北方音乐》2016年第4期)等。
第三,对艺人身份变迁的研究。曾澜的《从乡村戏台到城镇舞台:江西傩艺人身份的艺术人类学考察》(《戏曲艺术》2016年第2期)。
六、舞蹈人类学研究
本年度出版相关著作6部,内容集中于两个方面,
(一)舞蹈人类学基础理论研究
已故学者资华筠的《中国舞蹈生态学研究》,[31]为一本论文集。作者生前提出的舞蹈生态学的理念与方法,强调整体性的研究方法,这和人类学颇有关联,在舞蹈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为众多民族民间舞蹈研究者所采用。赵铁春主编的《与民共舞——中国民族民间舞田野工作与应用研究》,[32]对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书中还探讨了田野工作与教学、编创应用,田野工作与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编创;介绍了若干舞蹈家的田野工作案例,在研究方法上具有较强的指导性。
(二)区域或民族舞蹈的人类学研究
这方面的成果最多。相关著作有刘卫红、彭小希、况成泉的《寻根传舞:重庆舞蹈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33]王唯惟、徐浩的《舞蹈与文化:贵州苗族舞蹈的身体叙事》,[34]邓小娟主编的《西北民间舞蹈研究》,[35]黎国韬的《珠三角地区传统舞蹈研究》,[36]左尚鸿的《中国抬阁》[37]。
本年发表了约40篇舞蹈人类学方面的论文,集中于理论与个案两个方面。其中,《北京舞蹈学院学报》《民族艺术研究》开设有相关栏目。
理论研究上,有多篇文章值得关注。《民族艺术研究》2016年第6期,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江东研究员主持的“民族舞蹈学专题”刊载论文4篇,江东的《Dance Anthropology与Ethnochoreology》,结合自身的学术经历,对Dance Anthropology与Ethnochoreology两个概念的差异与交叉进行了辨析。游嘉颖的《民族舞蹈学浅论》,对西方舞蹈人类学的学科进展、代表性学者及其理论基础进行了评述,并对种族、传统、文化、民族等概念进行了批判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民族民间舞具有不断变化的本质,中国的民族民间舞的研究应当建立在对民族民间舞的重新理解的基础上。刘晓真的《舞蹈人类学、方法论和中国经验》(上),以开放的学科意识和批判精神,分析了舞蹈人类学的多元的学科背景,反思并批判了舞蹈人类学方法论背后的意识形态色彩。车延芬的《舞蹈口述史与“口述”舞蹈史——兼论舞蹈人的身体记忆与社会记忆》,对于舞蹈口述史的内涵进行了解析,作者将之视为一种研究方法,认为“口述”舞蹈史部分是对舞蹈口述史内涵的进一步讨论,并指出身体记忆和社会记忆是舞蹈口述史研究中不可规避的问题。
还有两篇译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即凯阿里伊诺霍牟库的《一个人类学家的视角:芭蕾是民族舞》(《北京舞蹈学院》2016年第2期,刘晓真译)和艾德丽安·l.凯普勒的《舞蹈民族志与舞蹈人类学》,(《北京舞蹈学院》2016年第6期,李修建译)。两篇文章皆为舞蹈人类学的经典之作。
个案研究的论文较多,不再逐一枚举,兹以《北京舞蹈学院学报》发表的数篇为例,如戎龚停的《“红灯会”民俗歌舞的村落生态景观》,对豫南龙寨村的“红灯会”进行了长期的田野调查,文中指出社会民俗生活与红灯歌舞艺术构成了一种互文关系,这种歌舞所体现出的价值追求,是强化了村民群体的凝聚力和亲和力,维持着山村民众特有的社会关系和身份认同,并演绎着家族绵延这一终极价值追求的目标。耿学刚的《科尔沁蒙古族“博”歌舞仪式的人类学解析》,通过对科尔沁蒙古族三个调查点多年的田野调查,结合史料记载,解析了科尔沁“博”仪式的过程、结构、歌舞行为、符号等,阐述了其文化结构和艺术形态中蕴含的意义。王松阳的《舞蹈人类学视野下桐柏县丧葬仪式的文化解读》,对河南桐柏山的民间丧葬仪式舞蹈“开路”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仪式过程、内容、神仙系统、八卦舞谱、仪式音乐的艺术特征等进行了解读,揭示了民间丧葬仪式中的舞蹈与民俗民风之间的关系,探索古老的八卦舞谱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在中国舞蹈传承与发展中的价值。扎西江措的《文化生态视角下的羌族羊皮鼓舞传承初探》,探讨了文化生态保护下羌族羊皮鼓舞传承多样化的方式。这些文章,基于扎实的田野调查,自觉地以人类学的整体性视角,一方面记录了歌舞仪式的过程与本体,另一方面探讨了舞蹈与民众生活与文化诉求之间的有机关联。
七、学术活动
本年度学术活动较为丰富,共有7次与艺术人类学相关的学术活动,涉及国家课题论证、社会现实问题研讨、学术年会等多个层面,由此可以看得出艺术人类学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与研究也日益深入。
2016年3月30日,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社会转型与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研究”开题论证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召开。该课题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方李莉研究员主持。
2016年8月18日至20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首届北戴河艺术论坛,在北京和北戴河两地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为“艺术的力量:熔铸传统与现代,再造生活新空间”。此次论坛的特点是多学科的互动,实地考察、案例发言与圆桌对话的结合。这是一个多学科互动的平台,不同学者之间的讨论激起了许多思想的火花,并形成了一种别开生面的学术讨论形式。
2016年9月23日至25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和长沙理工大学承办的“2016中国艺术人类学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长沙理工大学举行。来自国内外各个高校与研究机构263位会员参与了此次艺术人类学的学术盛会,收到正式论文120余篇。此次会议讨论的主题是“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当代社会建构”,主要议题有:艺术民族志的书写范式研究、艺术人类学的历史与理论研究、艺术人类学的田野个案研究、设计与日常生活。
2016年11月19日至20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主办,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承办的“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课题‘社会转型与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研究’阶段性报告会”在黄冈师范学院召开。30余位专家学者和课题组成员围绕“社会转型和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议题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深入研讨。
2016年10月29日至30日,由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举办的“民族艺术、文化遗产与国家认同”学术研讨会在中央民族大学召开。与会学者分别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于“民族艺术、文化遗产和国家认同”这三者关系展开论述。
2016年12月5日至6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主办的“艺术民族志的书写”学术研讨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召开,国际知名人类学家乔健先生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围绕艺术民族志的书写,中国人类学的本土化等议题召开研讨。
2016年12月21日至22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承办的“百年求索——景德镇陶瓷业的百年变迁纪录片研讨会”在北京西藏大厦召开。
结 语
总体来看,本年度的艺术人类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绩,突出体现为:第一,理论研究逐步推进,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当代西方基础理论的译介与学术史的探析,艺术人类学与视觉人类学在这方面成果突出;二是注重中国理论及经验的反思与表达,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对策研究及理论应对,如对艺术区、非遗保护、艺术民族志书写等问题的深入探讨。学者们在田野研究中对人类学研究方法的运用已形成自觉,并形成了自身的民族志表述方式。第二,扎实的个案研究逐渐增多,除了艺术学界,社会学界、人类学界对艺术的关注和研究亦越来越多。众多研究基于扎实的田野调查,展现了开阔的学术视野和清晰的问题意识,不仅仅关注艺术本体,更在社会文化变迁的大语境中,考察了艺术行动主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其中不乏优秀之作。第三,学术活动更为丰富,研讨主题日益体现出多学科互动融合的良好趋势,以及深厚的现实关切意识。
与此同时,还需看到,本年度的艺术人类学研究同样呈现出了诸多的问题,主要问题及其解决对策:第一,对国外相关研究的译介仍需加强,尤其体现于传统手工艺领域,除了迎合市场需求的图文书,还要加大经典的理论著作的译介;第二,尽管本年度不乏优秀的学术成果,但在当下学术生产机制的催动下,不少论著仍然显得平面化和肤浅化,缺乏深入的田野调查和清晰的问题意识,基本遵循同样的书写模式,在研究方法和问题关切上尚需提升。
(责任编辑 唐白晶)
[1]李修建.国外艺术人类学读本[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6.
l i Xiujian ed.International Anthropology of Arts:A Reader.Beijing:China Federation of l iterary and Art Circles Publishing House,2016.
[2]雅克·马凯.审美经验:一位人类学家眼中的视觉艺术[M]吕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Jacques Maquet.The Aesthetic Experience:An Anthropologist Looks at the Visual Arts.trans.by lu Jie,Beijing:Commercial Press,2016.
[3]杨民康.中国南传佛教音乐文化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Yang Minkang.Study on Musical Culture of Chinese Theravada Buddhism.Beijing:Higher Education Press,2016.
[4]喻林.安徽花鼓灯音乐的考察与研究[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6.
Yu l in.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Anhui Flowerdrum Lantern Music.Press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2016.
[5]高舒.北调南腔:漳州布袋木偶戏的执守与嬗变[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
Gao Shu.Northern and Southern Tune:Inheritance and Changes of Zhangzhou Glove Puppet Shows.Guangzhou:Jinan University Press,2016.
[6]谢菲.留住手艺:名录制度下民间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6.
Xie Fei.Preserve Handicraft:Study on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Folk Handicraft under the“IntangibleCultural Heritage List”System.Tianjin:Nankai University Press,2016.
[7]王燕.传统手工艺的现代传承[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6.
Wang Yan.Modern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Handicraft.Nanjing:Yilin Press,2016.
[8]徐艺乙.手工艺的文化与历史——与传统手工艺相关的思考与演讲及其他[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6.
Xu Yiyi.Cultureand History of Handicraft:Thesesand Lectures on Traditional Handicraft.Shanghai:Shanghai Culture Press,2016.
[9]张旗.北京手工艺研究文集2015[C].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
Zhang Qi.Research Collections of Beijing Handicraft 2015.Beijing:Intellectual Property Publishing House,2016.
[10]陈日红.荆风楚韵——湖北民间手工艺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5.
Chen Rihong.The Charm of Folk Customsin thePlaceof Jing and Chu:the Research of Folk Arts and Crafts in Hubei Province.Beijing:Culture and Art Publishing House,2015.
[11]杜延.潮州民间装饰艺术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6.
Du Yan.Chaozhou Folk Decorative Art Research.Guangzhou:Guangdong Education Publishing House,2016.
[12]余永红.陇南白马藏族美术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Yu Yonghong.Longnan Baima Tibetan Arts Culture Research.Beijing: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2016.
[13]如林力.哈尼族剪纸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6.
Ru linli.The Paper-cutting Culture of the Hani Nationality.Beijing:People's Daily Publishing Corporation,2016.
[14]李健.西藏的唐卡艺人:职业行为变迁与多元平衡策略[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16.
l i Jian.Career Behavior Change and Multiple Equilibrium Strategies of Thangka Artists in Tibet.Beijing:Social Science Academic Press,2016.
[15]刘铁军.木匠[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
l iu Tiejun.Carpenter Beijing:Posts and Telecom Press,2016.
[16][德]艾约博.以竹为生:一个四川手工造纸村的20世纪社会史[M].韩巍,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
Jacob Eyferth.Eating Rice from Bamboo Root:The Social History of A Community of Handicraft Papermakers in Rural Sichuan 1920-2000.trans.by Han Wei,Nanjing:Jiangsu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2016.
[17]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与江南大学.艺术人类学与当代社会发展——2015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6.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rt Anthropology&Jiangnan U-niversity ed.Literary of China Arts,Series of Anthropology of Art-Anthropology of Art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Society.Beijing:China Federation of l iterary and Art Circles Publishing House,2016.
[18]王海龙.视觉人类学新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6.
Wang Hailong.Visual Anthropology Second Edition. Shanghai:Shanghai l iterature and Art Publishing House,2016.
[19]朱靖江.视觉人类学论坛(第二辑)[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6.
Zhu Jingjiang ed.Forum of Visual Anthropology(Vol.II).Beijing:Jiuzhou Press,2016.
[20]侯小琴.人类学电影的表达与传播——兼论《神农溪的冬天》拍摄实践与反思[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
Hou Xiaoqin.Anthropology Film Expression and Communication:Anthropological Retrospect on the Field Work of the Film The Winter Of The Shennong River.Wuhan: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2016.
[21]张凯华.难忘的记忆(国家京剧院艺术家口述史)(第一辑)[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6.
Zhang Kaihua ed.Unforgettable Memory(Oral History of National Peking Opera Artists)(Vol.I).Beijing:Chinese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Press,2016.
[22]万平.川剧老艺术家口述史(四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Wan Pinged.OralHistory of Senior Artistsof Sichuan Opera(Sichuan Vol.).Beijing:People's Publishing House,2016.
[23]高舒.漳州布袋木偶戏传承人口述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
Gao Shu.Oral History of Inheritors of Zhangzhou Glove Puppet Shows.Guangzhou:Jinan University Press,2016.
[24]何小山.戏与梦:一个家班与一个剧种的百年兴衰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6.
He Xiaoshan.Opera and theDream:100-Year History of the Rise and Fall of a home and a Drama Class.Shanghai:Shanghai Sanlian Bookstore,2016.
[25]孙跃.活着的传统:中国靖江做会讲经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
Sun Yue.The Living Tradition:Study on the Preaching in Jingjiang China.Nanjing:Nanjing University Press,2016.
[26]卫才华.沁河流域的说书人与礼俗生活[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6.
Wei Caihua.Storyteller,Custom and Life of Qinhe River.Taiyuan:Shanx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2016.
[27]刘祯.祭祀与傩:中国贵州“撮泰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学苑出版社,2016.
l iu Zhen ed.Worship and Exorcise:Collected Papersof Guizhou“Cuotaiji”Seminar of China.Beijing:Xueyuan Press,2016.
[28]麻国钧,向承强.古傩新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6.
Ma Guojun and Xiang Chengqiang.A New Study of Ancient Nuo Culture.Beijing:Xueyuan Press,2016.
[29]王杰文.表演研究:口头艺术的诗学与社会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6.
Wang Jiewen.Performance Studies:the Poetics and Sociology of Verbal Art.Beijing:Xueyuan Press,2016.
[30]幸洁.性别表演:后现代语境下的跨界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
Xing Jie.Gender Performativity:Cross-border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Post-modern Context.Hangzhou:Zhejiang University Press,2016.
[31]资华筠.中国舞蹈生态学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6.
Zi Huayun.Research of Choreoecology in China.Beijing:Federation of l iterary and Art Circles Publishing House,2016.
[32]赵铁春.与民共舞——中国民族民间舞田野工作与应用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6.
Zhao Tiechun ed.Folk Dance from People:Fieldwork and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Ethnic and Folk Dance in China. Shanghai:ShanghaiMusic Publishing House.2016.
[33]刘卫红,彭小希,况成泉.寻根传舞:重庆舞蹈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
l iu Weihong,Peng Xiaoxiand Kuang Chengquan.Seeking Roots and Inheriting: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Chongqing Dance Cultural Heritage.Beijing: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ess.2016.
[34]王唯惟,徐浩.舞蹈与文化:贵州苗族舞蹈的身体叙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WangWeiwei and Xu Hao.Dance and Culture:BodyNarrativeofMiao Dance in Guizhou.Beijing:People's Publishing House,2016.
[35]邓小娟.西北民间舞蹈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Deng Xiaojuan ed.Study of Folk Art in Northwest China.Beijing: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2016.
[36]黎国韬.珠三角地区传统舞蹈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6.
l i Guotao.Study of Traditional Dance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Guangzhou:Zhongshan University Press.2016.
[37]左尚鸿.中国抬阁[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6.
Zuo Shanghong.Chinese Sedan Chair Culture.Beijing:Culture and Art Publishing House.2016.
2016 Research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Art Anthropology in China
LiXiujian,W ang Yongjian
In 2016,the art anthropology research in China saw steady progress and achieved plentiful achievements,which aremainly shown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firstly,gradual progresswasmade in theoretical studies.During the field research,scholars knew how to apply art anthropology research methods and formed their own ways of ethnographic description;secondly,the number of concrete case studieswas gradually increased.Many researches are based on fieldwork,showing researchers'broad academic vision and clear problem awareness.They not only focus on the art itself but also try to explore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action subject of art and the environment.Many of them were outstanding works;thirdly,there were more academic activities,and the research topics showed a trend ofmultidisciplinary interaction and integration and deep concerns for the reality.However,therewere still a number of problems in the art anthropology research this year.For example,more overseas related studies should be translated and introduced to China;a lot of research papers were still flat and shallow and in lack of deep field work and clear problem awareness.Researchers still need to improve their research methodologies and have more clear research focus.
the year of2016;art anthropology;disciplinary development;research report
J0-05
A
1003-840X(2017)02-0142-13
李修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王永健,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北京 100029
http://dx.doi.org/10.21004/issn.1003-840x.2017.02.142
2017-02-18
[本刊网址]http://www.ynysyj.org.cn
About the author:l i Xiujian,Associate Researcher and Postgraduate Tutor of Art and Anthropology Research Center,Chinese National Academy of Arts;Wang Yongjian,Assistant Researcher of Artand Anthropology Research Center,Chinese National Academy of Arts,Beijing 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