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曼诺夫斯基《玛祖卡》OP.62,No.2作品音乐分析及美学意义研究
2017-03-16刘欢
刘 欢
(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江苏 徐州 221116)
希曼诺夫斯基《玛祖卡》OP.62,No.2作品音乐分析及美学意义研究
刘 欢
(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江苏 徐州 221116)
席曼诺夫斯基在波兰的音乐史上具有新路标的意义,是继肖邦之后20世纪具有民族风格的作曲家,同时在文化影响力上也具有划时代意义,席曼诺夫斯基对肖邦的继承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马祖卡》Op.62,NO.2就创作于这个时期。Op.62由两首玛祖卡组成,这两首玛祖卡虽然在篇幅上短小,但在音乐表现力与艺术价值上有很高的价值。
马祖卡;美学;音乐分析;希曼诺夫斯基
被称为“现代波兰音乐之父”的卡罗尔.希曼诺夫斯基(Karol Szymanowski)是20世纪追求表现自我独特风格的作曲家,同时也是肖邦之后最伟大的波兰作曲家。希曼诺夫斯基的创作一方面受到爱国主义的影响,热心研究波兰自己国家的音乐,另一方面在传统的作品体裁里又载入了音乐及创作的新元素。在1920年之后,席曼诺夫斯基创作了很多富有民族风格的作品,这首《马祖卡》Op.62,NO.2就创作于这个时期。Op.62由两首玛祖卡组成,这两首玛祖卡虽然在篇幅上短小,但在音乐表现力与艺术价值上有很高的价值。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一、玛祖卡的风格特点。主要介绍玛祖卡这种体裁的风格及作曲家的创作特点,其中还会结合肖邦的玛祖卡和希曼诺夫斯基的妈祖卡加以对比。二、Op.62,NO.2《玛祖卡》的音乐分析。三、Op.62,NO.2《玛祖卡》的美学研究。
一、玛祖卡的风格特点
(一)玛祖卡的特点
玛祖卡的原文为Mazurka,又称Mazurek,是波兰的一种舞曲,玛祖卡通常是三拍子,速度也分为快、中、慢三种。玛祖卡的最大特点是与一般的三排字不同,玛祖卡的拍点通常落在第二或者第三拍,热情活泼,旋律多变,伴有附点。玛祖卡”是一个总称,实际上它包含玛祖尔(Mazur )、库亚维亚克(Kuj awiak )、奥别列克(Oberek)等几种舞曲。玛祖卡最有特点的节奏是在三拍子的节奏中重拍通常被移动到弱拍上,音乐的重音一般在第二拍或者第三拍上。
歌唱性的旋律也是玛祖卡最大的特点,歌唱性的旋律和伴奏职能分的也很清楚,层次比较分明。
玛祖卡的篇幅都不太长,其曲式结构也不是很复杂,一般都是简单、明了的。通常为三部曲式或者回旋曲式。就在这种相对简单的曲式结构中蕴藏着一些巧妙的音乐情感和技巧,可谓是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
(二)肖邦对玛祖卡的贡献
1.提高了玛祖卡的地位
可以说肖邦把玛祖卡这种体裁从一个通常用来给舞蹈伴奏的音乐推向了新的高度。使玛祖卡从乡间走向了音乐厅。从而发展成为音乐会的体裁。
2.丰富了玛祖卡的表现内容
肖邦的玛祖卡有对生活的描绘和对贵族舞会的描绘,使玛祖卡这种体裁的音乐内容更加丰富。
二、Op.62,NO.2《玛祖卡》的音乐分析
(一)曲式结构分析
1.曲式结构图标
曲式结构图 A B A乐段 1--25 26--58 60--84乐句 1-11;11-25 26-49;50-58 59-69;70-84
2.曲式结构文字说明
Op.62,NO.2《玛祖卡》的曲式结构是A-B-A,是典型的玛祖卡体裁的结构。A部分为两个乐句构成的单二部曲式。这两个乐句在音乐形象上很相似,a为1到11小节,a’为11到25小节。B部分是整个作品最为华丽的部分,旋律如螺旋一样不断上升,变化着向上移动,极具张力,同事调性变化丰富,使其音乐性格上与A部分形成鲜明的对比,在B部分的后半段大概在三分之二处是一段链接部,连接了B和A的部分,小节数从26到58。再现部A与呈示部A极为相似,有共同的乐思,而在艺术表现力上再现部A更加有结束感,富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3.调式调性分析
可以说这首玛祖卡的精彩之处就在于其调式调性的多变。没有一个固定的调式,这种调式称为“徘徊性调性”。
谱例1
作品从D大调开始,在第四拍上又到了#D、#A然后到C。在作品中有很多远关系的调性转换。
谱例2
这种运用远关系调的转调,使作品的音乐在调性上更富有张力,这种突破传统近关系调转调的方法被称作“调性游离”。虽然调性之间距离那么远但在听觉上音乐是那么自然顺畅,可见作曲家的功力之深。
4.节奏分析
这首玛祖卡采用的是传统的三拍子,让作品大放异彩的是这首玛祖卡的附点节奏。作品A部分的开头右手旋律,同时这首玛祖卡的核心乐思也是由附点节奏构成的,这种节奏使音乐富有张力和舞蹈性,可以说A部分的乐思在节奏上的有张有弛和后面温柔平坦的音乐个性形成对比。如下谱例3、4。
谱例3
5.旋律分析
这首玛祖卡的旋律多变,呈现出层出不穷的效果,但纵观整个作品本身,还是由“动与静”、“激烈和平静”、“厚与薄”的对比来展示旋律的。这里所说的“动与静”是指旋律的动力性和张力性。“激烈与平静”是指音乐旋律的性格上,“厚与薄”是指音乐旋律的层次性。
A部分的核心乐思像一个攀爬向上的藤蔓让听众在两个装饰音后听到了打开音乐之门的画面感。
谱例5
如谱例5就是A部分的主题乐思装饰音之后的附点十六分音符F成大三度的关系三度小跳到D上,然后回到F紧接着翻到高音区的D然后又是F紧接着继续翻到高音的D。只有两个核心的音组成的一串由小跳不断抬高八度的旋律就这样撞入耳朵里时,其吸引力是毋容置疑的。
从谱例的第二小节开始下行音逐级下降了4个音。从第三小节开始呈现四度跳进,然后又是逐级下降的旋律,这两小节下降的旋律是核心乐思回到平缓的起点,为下一个核心乐思做铺垫。
旋律到达B部分,呈现碎片化的状态。
谱例6
如B部分的节选旋律不再是单旋律的螺旋上升,而是呈现八度叠置,同时会有两个声部在“唱”旋律,但与A部分的核心乐思相比在旋律结构构成上呈现碎片化的形态,与A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果说A部分的旋律如亭亭玉立的少女珊珊而来,那么B部分就像是莽撞的小伙子。
三、Op.62,NO.2《玛祖卡》的美学研究
席曼诺夫斯基的创作一般不愿意加于形式上的框架,任何一种形式都是为了表现音乐本身。同样作品的结构也是为了音乐表现力服务,席曼诺夫斯基是真正能与音乐交融一起来表现世界的人,并且他的方式是如此的自由与随性,狂发与激情,这些都无形的蕴藏在谱曲之中,无限的想象决定了曲式的多样化,更是谱曲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拘泥于形式,回归于本质。
受到肖邦玛祖卡的影响,在曲式结构上,此首作品堪称简洁、凝练的典范。它短小精炼、思想和情感交织,这是其音乐创作的特点之一。
自20世纪起,和声与复调之间没有明显区别。席曼诺夫斯基更多的偏爱对位法,令人信服的是他音乐的骨干就是对位法。这是对传统和声的否定与挑战,也是对文艺复兴时期复调音乐的强烈否定。他更多来源于训练,来源于实践,借助感性的经验在有完美线条的声部变化中,不断提升和声的结合。两首玛祖卡都注重声部横向的功能,和声亦是魅力非凡,是区别于肖邦等人作品的重要方面之一。通过比较发现,席曼诺夫斯基的和声相较于他人更加的锐利,更具有优美的歌唱性,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在他整个音乐作品中,调性的处理是其独特之处,在两首玛祖卡中,调性都属20世纪,近似无调性的音乐。这个时期音乐家们不是可以去否定调性,而是更加贴近生活,来源于生活,更多的是在实验中克服调性的局限,用有法的言语去描述无序语言的生动性。
该首作品的主要调性特点是双重调性或多调性的复调结构,这种复调结构能很好摆脱传统的对位原则,进一步丰富调性的内涵,也给复调结构增添新的元素,这就是调性与调性之间的对比。
20世纪音乐作品的旋律既能看到传统创作的影子,又有其自身的特点。
四、结 语
席曼诺夫斯基在波兰的音乐史上具有新路标的意义,是继肖邦之后20世纪具有民族风格的作曲家,同时在文化影响力上也具有划时代意义,席曼诺夫斯基对肖邦的继承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席曼诺夫斯基经历的国家的衰败,一人背井离乡,这些痛苦没能阻止席曼诺夫斯基在音乐与创作上的追求,通过玛祖卡的分析与研究我们可以学到20世纪作品的趋势,看到音乐在20 世纪的发展和新方向,这个大融合的国际环境使得音乐更加具有多元化的方向,同时音乐将如何发展并且朝着什么方向发展以怎样的形式发展是每一位音乐工作者和爱好者都要思考的问题。
[1][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郭小平译.艺术心理学新论[M].商务印刷馆,1996.
[2][法]贾克.阿达利著,宋素凤,翁桂堂译.噪音:音乐的政治经济学[M].时报出版社,1995.
[3][俄]阿兰诺夫斯基著,张洪模译.M:俄罗斯作曲家与20世纪[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4]钱仁康,钱亦平.音乐作品分析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5钱仁康.肖邦叙事曲解读[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6]钱亦平,王丹丹.西方音乐体裁及形式的演进[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
[7]钱仁平.肖斯塔科维奇交响曲[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
[8][斯洛文尼亚]齐泽克著,胡雨谭,叶肖译.幻想的瘟疫[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刘欢(1992—),女,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研究方向:音乐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