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短跑专项力量训练

2017-03-16郭昊

活力 2016年4期
关键词:短跑力量训练负荷

郭昊

[关键词]短跑;力量训练;负荷

柔韧性是运动员身体结构的构成,它反映运动员的肌肉,腿和关节的灵活性。提高灵活性有不同的方法,如静力伸展活动,抗阻力练习,本体感受的神经肌肉练习和动力练习,绳子和橡皮筋是很好的工具,与同伴之间的拉伸也是发展柔韧练习的好方法。

1 运动员生理学特点

1.1运动员的特点与力量训练的关系以及力量的表现形式的分类。短跑运动员最需要发展臀大肌、股四头肌、股二头肌以及小腿三头肌,还要重视腹部肌肉及上肢屈肌的力量。短跑运动员需要速度力量,因此通常采用中等力量(70%左右)、组数较多(6—8组)、次数中等(5—8次)、速度快的发展力量的方法;而中长距离跑则需要力量耐力。因此,采用与之相反的训练方法,即重量小(40%—50%)、组数少(2—3组),次数多(20—30次以上)、混合速度的发展力量耐力的训练方法。

1.2短跑专项的动作结构。为了提高短跑的速度,不少专家对技术模式进行广泛的研究,提出了“后蹬型”“快速前摆型”“步幅型”“步频型”“均衡型”等模式。短跑运动是一项高速度性项目。其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周期性运动中的位移速度,而短跑位移速度主要是由步长和步频决定的。

1.3短跑全过程与肌肉力量的关系。工作肌群的最大力量与短跑的起跑、起跑的加速能力密切相关;工作肌群的爆发力与加速跑、最大速度跑的能力密切相关;工作肌群的力量耐力与终点跑保持速度的能力密切相关。

2 运动员力量训练的运动负荷量

从力量的训练特征上可将短跑的力量分为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包括启动力量、反应力量、爆发力)和力量耐力。不同的力量成分对负荷的量和强度的要求不同。任何一种力量都包含量和强度两个因素。一方面的变化必然会导致另一方面的变化,在力量的训练中一定要将两方面综合考虑。

2.1训练负荷的原则。提高负荷的原则:这一原则的目的在于是运动员胜任始终全新的更高的训练刺激、更高的要求,最终提高他的竞技能力。

2.2负荷与恢复。负荷与恢复是指运动负荷后使消耗的物质得到恢复,代谢混乱得到调整,重新回到正常状态,提高人体对运动负荷适应能力的过程。因此,恢复期是真正获得训练效果、身体机能得到提高的阶段。负荷量大、强度小的负荷有助于发展力量耐力;量小、强度大的负荷能发展最大力量。

3 短跑力量训练主要手段、方法

在田径专项力量训练中,力量是以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因而我们在训练的过程中不要片面的训练力量素质。由于力量素质水平的高低对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素质有着重要影响,也是运动员掌握运动技术和运动战术的重要基础。

3.1 大強度跳跃练习。跳跃练习已作为短跑运动的专项练习手段而受到重视,因为在用力特点、肌肉的工作方式上均与短跑的要求十分接近,已成为评价短跑运动员专项力量水平的标准和依据。

3.1.1 “短跳”类练习手段。“短跳”练习指30米以下的单、双脚立定三级跳、五级跳和十级跳各种形式的跨步跳练习。例如:立定1-3-5-10级跳;立足单足跳3-5级;助跑3-5-10级;3-5-10级蛙跳;双或单足跳栏架3-5-10栏;多级跳深练习等。

3.1.2“长跳”类练习手段。“长跳”类练习手段多指30米以上,50米、100米、150米、200米的单足跳和跨步跳练习。跨步跳与单足跳交换的混合跳100-200米;以各种方式发展足底、掌趾和踝关节力量的跳跃练习,200-300-400米。

3.2专项摆动力量练习。短跑运动员的摆动力量训练以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为主,多采用负重或对抗阻力的方法(如橡皮带),以中小负荷为主,多次重复(50-100)6-8组,随力量水平的提高,逐渐增大负荷的重复次数。

3.2.1高支撑(单杠或双杠)或仰卧状态下以最快速度做跑的模仿练习。

3.2.2注重摆动着地动作的“车轮跑”练习。

3.2.3快速弓箭步换腿跳。

3.2.4.利用弹性带的各种摆动练习。

3.2.5注意加快着地动作的高抬腿跑。

3.2.6跨低栏(30-50)练习。该练习大腿下放的伸展速度比短跑要快得多。

3.2.7负轻重量的摆臂练习。

3.3杠铃和器械练习。最大力量的体现在短跑中也相当重要,我们通过器械等手段可以加强。

3.3.1发展腿部肌肉力量的练习。

半蹲跳(8~10次x4~6组);

深蹲(2~5次x4~6组);

拖重物跑(车轮胎,30~50米x6~8次);

台阶跳(420~25次或阶x6~8组);

3.3.2发展躯干肌力的主要练习。

负重仰卧起(5~10次x2~4组);

负重仰卧挺身(10~15次x3~4组);

体前上拉(6~8次x4~6组);

背后上拉(6~8次x4~6组);

3.3.3发展上肢肌肉力量的练习。

持重物摆臂(20~30次x3~4组);

俯卧撑(15~20次x3~4组);

上肢屈伸练习(6~8次x4~5组)。

3.3.4全身爆发力的练习。

挺举(4~6次x6~8组);

抓举(4~6次x6~8组);

高翻、剪步翻(4~8次x6~8组);

连续快挺(8~12次x4组)。

综上所述,在运动员短跑专项力量训练中,应在注重其生理学特点和运动负荷量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训练安排采取科学的训练手段和方法。

参考文献:

[1]1999[10]骆建. 短跑运动力量提高属性及训练原则 [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P45—49.

[2]郭洪波等.当今世界男子100M在创新记录的突破[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1):P12—16.

[3]王志强.对短跑专项力量特点及其部分專门力量联系的分析 [J] . 体育科学,1999 (3) P75—80.

[4]周强.按100M 跑的动作结构进行力量训练及其对专项技术成绩影响的实验研究[J].体育科学,1999(3):P23—29.

[5]王川等.短跑运动专项力量练习的设计与选择[J]. 中国体育科技, P102—109.

猜你喜欢

短跑力量训练负荷
生如夏花
商业用电负荷特性分析
浅谈青少年举重运动员快速力量训练
浅谈力量素质与力量训练在实际训练中的方法及运用
短跑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研究
体校举重运动员力量训练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