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语丈教学与考试脱节的思考
2017-03-16周明龙
周明龙
日前,在微信上看到一个段子:上高中以后,语文考试最伤脑筋了。上课教的是包饺子,家庭作业布置的是蒸包子,考试考的是烙馅饼。许多人看了以后一笑了之,但是让我产生了许多联想和反思。记得2016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考试结束,学生从考场出来,大呼“语文老师课堂讲的内容考试没考,考的都是平时课堂上没讲的内容”,有的学生也认为,语文课和考试没有什么关系,日常语文教学与考试脱节已是不争的事实。
说语文课与考试没有关系未免太绝对,但是2016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除了默写题中的六个小题目出自课文(只有6分),剩下的154分的题目(满分160分)都来自课外,而且有的考题只是看考试时的理解和判断,和平时的积累没有关系,这也是事实。请看2016年江苏高考的第四题:
某同学从自己所写的文章里选出以下三组,为每组文章拟一标题,编成集子。所拟标题与各组文章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第一组:《看见(看见)》《书虫诞生记》《对话苏东坡》《家有书窝》
第二组:《同桌的你》《伴我同行》《奔跑吧,兄弟》《没有麦田的守望者》
第三组:《感悟青春》《我的“离经叛道”的话》《扪心自问》《当我发呆时我在想些什么》
A.读书万卷寸草春晖我思我在
B.悦读生活寸草春晖指点江山
C.悦读生活那些花儿我思我在
D.读书万卷那些花儿指点江山
这样的试题考的是《考试说明》的哪个考点,实在让人难以弄清楚。有的考生面对这样的题目有点懵圈。
客观上说,当下的高考命题主要体现能力,知识性题目(记忆类试题)极少,考试又是原创题目,又要回避当年的各地模擬试题,命题者殚精竭虑,苦心经营,就怕被人猜到题目,可以理解。而一线师生的复习又是按照前一年的高考题进行选题复习,都是“跟着前人走”,复习的内容始终都是落后当年的高考半拍。还有一些教师,对语文学科的一些基本问题,包括教学与高考的关系没有深入的思考,日常的教学往往出现盲目无序的状态,随波逐流,搞题海战术,劳心劳力,复习的效果还是不如人意。
我们再深入思考,就会发现,光把“板子”打在教师身上似乎有失公允。我们更应该看到命题者在试卷命制上也存在盲区。目前的高考语文命题专家以大学教授为主,他们在某一领域额的学术优势确实令人敬佩。但是他们对学生语文教学的实际现状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缺乏十分清晰的认识问题也十分明显,对学情的判断比较模糊,这样给高考的信度、效度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例如2009年江苏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上善若水》的第三题“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这道题目赋分是6分,据说当年这道题的全省均分是0.27分,得分率为4.5%,难度系数为0.045,创下历史新低。命题专家站在文章学的高度把握文章的艺术特色,可能觉得这道题很简单,但是对于中学生而言很难理解命题者的用意。正是对于学情、教情的不理解,使这道题在当年的高考中无异于一道没有区分度的题目,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不会做。
再如,如今备受青睐的高考探究题,也有“挂羊头卖狗肉”的嫌疑,让人抓狂。应该说,探究题的出现,体现了高考命题与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与时俱进”,保持同步是一件好事,可是有的探究题本身没有多大探究价值,或者说探究不出什么内容。例如,2014年高考江苏卷《安娜之死》的第四题“请探究作品结尾划线句的意蕴”,此题为6分,当年的全省均分也很低。我们看命题者给的答案:“‘蜡烛的比喻,写出了安娜死亡前意识从异常清醒到渐趋模糊、直到消失的过程。这句话表现了安娜临终前的内心感受,又可以理解为作者对安娜之死的总结。画龙点睛,暗含着作者的喟叹同情。”这道题的答案设置的是否合理,让人纠结。此句不管如何地看,总觉得是作者对安娜一生的总结:“她曾借着它的烛光浏览过充满了苦难、虚伪、悲哀和罪恶的书籍”:安娜经历了苦难、悲哀,看到了社会的虚伪、罪恶。“比以往更加明亮地闪烁起来,为她照亮了以前笼罩在黑暗中的一切”:她看得更透彻了、更清楚了。“哔剥响起来,开始昏暗下去,永远熄灭了”:她被轧死了。似乎不带有安娜的心理活动。至于“画龙点睛”,那是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似乎不可以归纳到“句子的意蕴”方面。这道探究意蕴题是否可以改为“概括文章结尾划线句子的含义和作用”呢?
我们来看台湾高考语文试题,是否会对我们命题有一些启发呢?台湾2011学年度学测国文多选题第23题:
下列咏史诗所歌咏的历史人物,每一选项前后相同的是:
(A)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B)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C)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D)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E)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玉颜流落死天涯,琵琶却传来汉家
在这道试题中,中国历史朝代常识、文学史常识以及古代诗歌欣赏三者均包含其中,有“一石三鸟”之妙。答案为A、C、E。如果一个学生在语文课上不积累,不复习,想要做出正确的选择就很困难。这样的命题就把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与考试有机的融合起来了,虽然题目是课外的,但是答案是课堂学习而来的。
既然高考无法回避,那么有一种理解的状态就是让高考的命题思想与“新课程标准”体现的教学目标完全合拍,让基于“新课程标准”的语文教学在高考中彰显价值,让高考真正考查出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让语文素养高的学生在高考中获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