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练习系统的思考
2017-03-16徐艳波
徐艳波
可以肯定地说,现行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确实有许多值得称道之处。但是,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还是觉得有一些问题存在,尤其是这套教材的练习系统。
一、过分凸显人文性,工具性强化不够
这套教材力图规避旧课程标准过分强调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意在凸显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性质,但是着实有些矫枉过正了。人文性确实得以强调,但工具性被忽略了。
与人教版、苏教版、鲁教版、北师大版教材相比,粤教版教材对文本的文体特征、文本在写作方面的示范作用强调得也不够。
二、必修一到必修五文选后练习系统层级感不明显
学生学习必修一时要达到的思维高度与要掌握的内容和学习必修五时要达到的思维高度及其要掌握的内容层级不明显。
三、跟高考衔接不够紧密
目前,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使用情况并不太好,一些地方的教师关于教材的内容讲授得比较少。我想造成此种状况的原因除了教师本身、考试等因素之外,教材本身是否也存在问题呢?如果文本后练习系统能起到与高考衔接的作用,我想教师会明白好好使用这套教材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许多问题的。
鉴于以上思考,我们做了一些比较研究。我们主要是比较了人教版、苏教版、鲁教版、粤教版、北师大版五个版本的语文教材的课后习题部分的共同点和差异性。而且从必修一到必修五中选择了一些篇目做了书后习题设计。
我们设计的书后习题,凸显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强化词语积累
我所在的学校是中山市的重点高中,学生素质相对较高,可是即便如此,学生的词汇量还是远远不够。许多学生进入高中以后,不再积累新鲜词汇,所以写起文章来能够使用的词汇还是初中甚至小学积累到的。事实上,我们教材的选文里边是有许多不但可以积累而且可以使用的新鲜词汇的。为了强化学生的词汇积累意识,我们在做书后习题设计的时候,多数都把第一题设计为词汇积累题。
如《项链》课后练习设计:
阅读本文,写出你从本文中学到的新词汇并加以解释:黯淡、惊骇、艳羡、贸然、骇人听闻、匮乏、寒伧、自惭形秽、面面相觑、赝品。
二、强化文体特征
现在,学生文体概念不够明晰,学生的习作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四不像的文章,而且一些老师也认为文体不太重要,只要成文即可。而我认为这是必须改变的一种现象,于大家而言,或许无需刻意强化文体,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而言,要练好基本功,还是要学会各种文体的表述方法的。那么,去哪里学?教材的选文就是最好的范例。如果我们在书后习题中设计一个与文体特征相关的题目,无疑可以强化师生的文体意识。
如《窗》课后练习设计:
1.钱钟书先生在《窗》中谈及了对“窗”的几个看法,试根据下表写出本文的几个分论点和相对应的论据,并指出作者在每一部分所运用到的论证方法。
2.本文的突出特点是材料的运用,总结本文所运用的材料,思考哪些素材可以作为议论类文章的论据?
三、强化教材的模版作用
许多学生对写作文感到头痛,为了完成写作任务,常常是绞尽脑汁,实在不行就胡编乱造。对于如何教学生写作文,许多老师也觉得无从下手。其实,如果能够利用好我们的教材,写作的问题是可以得到解决的。比如,高一的同学记叙文写不好,我们段考就写了一篇《爱在我家》,百分之八十的同学只会写爸爸妈妈如何爱我,不知道爱是双向的,可是老舍的《我的母亲》这篇文章不正是一篇情感双向流动的文章的范例吗?如果我们在书后习题中设计这样一个题目:本文不仅写了母亲对子女的爱,也写了我对母亲的爱,请你从本文的字句中分别找出两种爱来,并思考两种爱是如何融合在一起的。这样,学生就会去思考情感的双向性,多元性。如果学生不知道如何夹叙夹议,那么就在白岩松的《我的故事及背后的中国梦》后边设计这样一个题目:本文作者把自己的五个阶段的故事和对国家不同阶段的看法融为一体,请你把记叙和议论的语句分别画出来,然后思考他是怎样夹叙夹议的。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我相信有许多学生会对夹叙夹议有更直观的认识,那么,寫作的时候就可能会运用。
四、强化与高考的衔接
从2016年开始,广东参加全国卷考试。因为要考文化常识,我们2016届在备考的过程中单单背文化常识这一项就花费了大量精力。而我认为既然是常识,就应该是平时习得的,向教材学习就是很好的学习途径。所以我们在一些有文化常识的篇目后面,专门设置了文化常识题。
如《鸿门宴》课后练习设计:
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做“南面”,称臣叫做“北面”。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鸿门宴》中有这样几句:“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项王座次最高,张良座次最低。
五、强化必修一到必修五的难度级差
高一学生刚从初中升上来,如果一下子把许多超越他们认知的题目抛给他们,学生就会产生畏难情绪。所以在必修一和必修二的书后习题里,我们有意降低了难度,多数篇目都设置了文章内容梳理题,想让学生先学会总体把握文章;到必修五时,再强化学生对文章的鉴赏能力。
如必修一的《我与地坛》课后练习设计:
地坛具有怎样的特点?“我”处于怎样的一种境地?地坛给了“我”怎样的启迪?
如必修五的《陈情表》课后练习设计:
你认为李密在本文中所陈之情是真情还是假意,抑或是兼而有之,请说明理由。
文选后练习系统的设计情况直接影响教材的使用,我们期盼改版后的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能够更加地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