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因也》的五点疑惑
2017-03-16易锐
易锐
《寡人之于国也》是高中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它气势酣畅的论辩艺术和仁义宽厚的王道思想,深为学生感佩。
因为喜欢,所以深究;因為深究,于是出现了种种疑惑。结合多年备教此文的经验,笔者在此探讨一下学生易于生惑的几个问题。
一、标点之疑惑
(1)为什么4-6段关于孟子的引言,只有上引号,没有下引号?
需要明确指出的是,教材的标点没有错误。引号有一种特殊的使用情况:如果引文是多段文字,在引用中又必须保留它原有的语段形式,那么每个语段前都只加前引号,不加后引号,直到引文结尾才加一个后引号。
很多学生并不了解这种特殊的使用情况,误以为标点错误或印刷错误;有些学生相信书本是对的,可是又找不到理论依据,遂有此疑惑。
(2)“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此句的断句依据是什么?
人教社2007年3月第2版的标点如下: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而2011年重印时已经修订为:是何异于剌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修订的原因在于:“于”是介词,其后的“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只能是“于”的宾语,它们连在一起构成介宾短语,这个较长的介宾短语再充当谓语“何异”的补语,因此“非我也,兵也”便无法独立成句,在其前加冒号、逗号或在其后加句号都是不正确的。全句译为: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呢?
二、字音之疑惑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句中,“畜”在此处,是读“xù”,还是读“chù”呢?
笔者分别查阅了《现代汉语词典》和《古代汉语词典》。前者关于“畜”的解释:(1)xù,蓄养(动物),(2)chù,禽兽,多指家畜;后者关于“畜”的解释:(1)chù,①人饲养的禽兽。(2)xù,②饲养。③容纳,收容。④喜爱。⑤积聚,储藏。显然,与句意相关的只有《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的2个义项和《古代汉语词典》中解释的前2个义项,即名词义“家畜”或动词义“饲养”。“鸡豚狗彘之畜”,从文言语法形式上看,要么是偏正结构(也有学者将其归为主谓短语,“之”取独,但“鸡豚狗彘”是受动者,不能作主语,因此不妥),此时“畜”应当是名词,读“chù”,翻译为“鸡豚狗彘这类家畜”;要么是宾语前置,此时“畜”应当是动词,读“xù”,翻译为“饲养鸡豚狗彘”。孤立地看,似乎以上两种解释都可以,但结合整个文段,我们发现“五亩之宅”“鸡豚狗彘之畜”“百亩之田”,构成并列结构,是从物质上讲如何实现“王道之成”;下文的“谨庠序之教”,是从精神上讲如何实现“王道之成”:这两方面正好构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如此看来,“畜”应与“宅”以及“田”一样,作名词,“畜”应读“chù”。
三、词义之疑惑
(1)“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句中,“政”作何解?
《教师教学用书》将此句翻译为“了解一下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将“政”解释为名词义的“政治”或“政事”,语意明显不通。有的学者引经据典,将其解释为“君主,首领”,语意虽通,却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不利于中学生接受。其实,此处解释为“治理、管理”最妥,全句译为“观察邻国的(国事)治理,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
(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句中,“检”作何解?
教材编写者将其注释为“制止、约束”,全句译为“(诸侯贵族家)猪狗吃人所吃的东西,不加制止”,也有学者将其注释为“通‘敛,收积,储藏”,全句意谓:在“狗彘食人食”之丰年,国家应当及时收储粮食,以备灾荒之年平价出售。
细究起来,二者区别在于:前者将“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置于同一时空进行对照,强烈呈现社会两极分化的景象;后者将“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置于不同时空,认为一旦出现这两种社会现象,君王应推行“发敛之法”,即在丰收之年“检”,在灾荒之年“发”,实施“王道”之政。
其实,在孟子看来,“发敛之法”才是“王道”之政必须推行的一项重要的经济政策。梁惠王自谓“尽心”为国,采用的却是“移民移粟”,这就难以从根本上调节社会矛盾,缓解社会危机。
因此,应将“检”注释为“通‘敛,收积,储藏”。如此,更符合孟子的本意。
四、句意之疑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句中,“五十者”“七十者”怎样翻译?
有的学生认为“五十者”“七十者”指百分数,有的学生认为“五十者”“七十者”指数量。他们对我将其解释为年龄时颇为质疑:为什么古人到“五十岁”才可“衣帛”,到“七十岁”才可“食肉”;何况“人生七十古来稀”,给一个绝大多数人都无法到达的年岁限制,又有什么意义呢,又怎么能称得上“王道”社会呢?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对这几句话的注释为“五亩之宅,一夫所受,二亩半在田,二亩半在邑。田中不得有木,恐妨五谷,故于墙下植桑以供蚕事。五十始衰,非帛不暖,未五十者不得衣也。畜,养也。时,谓孕子之时,如孟春牺性毋用牝之类也。七十非肉不饱,未七十者不得食也。”从注文中可以看到,之所以古人要到“五十”才可“衣帛”,到“七十”才可“食肉”,一是因为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物质十分稀少,普通百姓只有到了五十才可衣帛,到了七十才可食肉,所以“未五十者不得衣也”“未七十者不得食也”,二是因为人到了五十后,非帛不能暖身,人到七十后,非肉不能饱食。这是从人体自然的生长衰老规律来说的,体现了孟子对人性的关怀。
“五十非帛不暖,七十非肉不饱。不暖不饱,谓之冻馁。文王之民无冻馁之老者,此之谓也。”这节文字出自孟子《尽心上》)一文,可作补充注释。另外,《盐铁论》里也有一说:“八十曰耋,七十曰耄。耄,食非肉不饱,衣非帛不暖。”
因此,“五十者”“七十者”均应被视为人生衰老历程中一个重要时点,不论活到这个年龄的人或多或少,他们因年长而受到尊敬或优抚,合乎中国传统文化礼仪。
五、文化之疑惑
“鸡豚狗彘”为何不简作“鸡狗彘”?
教材编写者将“豚”注释为“小猪”,将“彘”注释为“猪”,由此看来,“彘”外延,广,应包含“豚”,那么“鸡豚狗彘”为何不简作“鸡狗彘”呢?
其实,“豚”与“彘”是有区别的,从这两个字的甲骨文字形来看,“豚”写作“?”像被刀杀掉的猪,“彘”写作“?”,像被箭射中的猪。所以最早“豚”表示家猪,而“彘”表示野猪。后来驯养的猪越来越多,“彘”的含义发生了变化,泛指一般的猪了,故教材编写者将“彘”注释为“猪”。
也有学者将“彘”解释为“大猪”,“鸡豚狗彘”这几种家畜,体形上由小到大,这样的饲养序列体现了古代社会的阶级性,富足的家庭才有能力饲养大型的家畜,并非所有的家庭都有经济能力把“豚(小猪)”养成“彘(大猪)”。但是,即使二者有大小之别,亦不足以列为两种家畜。
中国农人一直以来都有一种美好的愿望:“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其中“六畜”,即马、牛、羊、狗、鸡、彘六种家畜的合称。对于一般古人来讲,可食用的就是“鸡犬彘”,“马”是被用来当作交通工具的,“牛”是被用来当作农耕工具的,而“羊”则大多用于祭祀,并不是一般古人食用的。在文中,孟子列举的正是可以被食用的家畜,也就是说,只有“鸡犬彘”可被列举。但是在行文上,写为“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与写为“鸡狗彘之畜,无失其时”比较,四字词组更为工整,整句读起来,韵味上要强很多。另外,就如“鸡鸭鱼肉”的惯用表达,没有人会计较“鸡鸭鱼”也是“肉”,“鸡豚狗彘”也或许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构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