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力以赴,探索心血管和代谢疾病筛查与风险管理之路

2017-03-16王霞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1期
关键词:心血管病筛查心血管

王霞

在世界范围内,心血管病和以糖尿病为首的代谢疾病是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心血管疾病与代谢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存在诸多内在联系。为了更加有效地管理这两类疾病,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发起设立了心血管和代谢疾病早期筛查与风险管理专项基金,旨在通过一系列措施,引领我国健康管理(体检)机构与行业科学规范地开展心血管和代谢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2016年8月19日,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心血管和代谢疾病早期筛查与风险管理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在京成立。按照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心血管和代谢疾病早期筛查与风险管理专项基金的培训工作安排,由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中关村新智源健康管理研究院主办的首届心血管和代谢疾病风险管理适宜技术与规范培训班,也于2016年12月16日至 17日在北京举行。据了解,本次培训班以“跟踪前沿,规范实施”为主题,针对全国健康管理(体检)机构、全国健康管理示范基地建设的实际需求,重点交流心血管和代谢疾病早期筛查与风险管理国内外研究的最新理论及成果,系统介绍有关规范、共识与指南,普及心血管和代谢疾病检测新技术、新方法及新思路,着力提升健康管理(体检)机构、示范基地在心血管和代谢疾病早期筛查与风险管理中的服务能力。同时,中国体检人群心血管和代谢健康状态现状调查项目也在此次培训会上宣布启动。

近日,本刊记者就心血管和代谢疾病早期筛查与风险管理等话题,采访了江苏省健康评估与干预研究中心主任沈振海。

加强筛查与风险管理刻不容缓

沈振海主任介绍说,目前,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农村为44.60%,城市为42.51%。目前,心血管病的疾病负担日渐加重,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预计今后数十年间,心血管病患病人数仍将快速增长。因此,将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关口前移,加强心血管和代谢疾病早期筛查与风险管理的工作刻不容缓。

据了解,解放军总医院曾强教授等对9962例北京城市居民的调查显示,仅有0.5%的研究对象其7项理想心血管健康指标处于理想状态,26.9%的研究对象具有5~7项理想心血管健康指标。上海交通大学毕宇芳等对2010年中国非传染性疾病监测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成人中,理想心血管健康者仅占0.2%,其中男性占0.1%,女性占0.4%。

沈振海主任带领的课题组开展的基于健康体检的调查数据显示,江苏省苏锡常地区20~64岁中青年人群7项理想心血管健康指标中,处于理想状态比例最高的是总胆固醇(74.3%),其次为体质指数(64.7%)、吸烟(62.5%)、空腹血糖(55.7%)、身体活动(42.8%)、血压(38.1%)和食盐摄入(19.4%)。具有全部7项理想心血管健康指标者仅有133例,占总研究人群的1.2%,其中女性(2.1%)高于男性(0.6%);具有5~7项理想心血管健康指标为28.4%,女性(48.5%)高于男性(16.9%)。随着年龄的增加,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具有5~7项理想心血管健康指标的比例均呈现下降趋势。他们还注意到,理想状态比例最低的2项是食盐摄入(15.6%)和血压控制(22.5%)。既往研究也显示:中国大部分地区人均每天盐摄入量在12 g以上,高盐膳食是中国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其研究结果再次印证了血压控制和减少食盐摄入是心血管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

沈振海主任说:“鉴于当前国民心血管健康状况的不良态势,我们建议政府从人群或社区的角度制定相应的卫生政策和防控策略,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心血管健康促进和干预措施。”

代谢综合征可增加

心血管疾病风险

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提出的全球统一的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已被国际上广泛接受。这些危险因子相互关联可直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随着近代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代谢综合征呈逐年攀升之势,已成为一种新的慢性疾病和公共卫生问题。

“据报道,美国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达20%,我国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为13%至18%。我们开展的研究发现:苏锡常地区代谢综合征发病率为14.5%。” 沈振海主任说,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对这些主要慢病防治方面存在“重治疗轻预防”、“重药物轻管理”的现象,使得这些慢病持续蔓延及其风险因子飙升的态势一直得不到有效控制,发病率与死亡率逐年上升。尽管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不断推进,加大了对公共卫生的防治力度,但在资金、人力上存在滞后现象,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以及超重/肥胖等慢病防治方面还处于落后水平。在这些慢病的评估与干预水平方面,与主要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慢病防治体系尚不健全。因此,研究代谢综合征及组分的评估与干预技术,更是降低疾病风险和提高健康水平的重中之重。

沈振海主任指出,由于代谢综合征有多个危险因素参与、病理生理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异质性的特点,因此,代谢综合征的发病过程和病理生理特点不完全等同于单纯的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和高血压,它既有上述疾病的临床表型,又有自身的一些特征,较单一疾病更为复杂。对代谢综合征这一复杂的临床症候群如何进行危险性预测和靶器官损害评估,国内外均在探索中。研究表明,代谢综合征多重危险因素聚集可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險。Isoman等研究发现,代谢综合征者较无代谢综合征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增加3倍,并且无论血糖正常还是糖尿病的亚组中代谢综合征患者,均伴有冠心病风险增加。随访发现,代谢综合征总病死率与心血管病死率均明显增加;但代谢综合征的危险性不仅取决于其组分的构成,也与其靶器官损害程度和临床并发症有关。代谢综合征对心血管疾病预测存在异质性。有研究表明,不论采用哪一个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随访13年后代谢综合征人群心血管危险性明显增加,可预测心血管病死率,但心血管病死率并不高于空腹血糖受损,这主要由于代谢综合征的组分具有危险因素和疾病的双重特征,较单一因素复杂。国内的一项研究提示,代谢综合征中的各种组合与心血管病危险的关联差异较大,如中心性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低HDL-C这一组合,发生脑卒中的相对危险仅为无代谢综合征中任何危险因素人群的2倍;而中心性肥胖+高血压+高血糖的组合发生脑卒中的相对危险,则在10倍以上。这提示不同组分的组合导致心血管病的作用明显不同。代谢综合征的心血管危险谱较宽泛,其危险性的高低取决于代谢综合征组分的构成、合并其他危险因素的多少、靶器官损害的情况和有无相关临床并发病等。因此,如何将这些单一组分整合起来综合评估代谢综合征的心血管危险性,值得进一步探索。近期由Fangjian Guo等提出的心血管代谢疾病分级(Cardiometabolic Disease Staging,CMDS)系统及其评分,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从“市平台”到“省中心”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21世纪的医学不应该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应该以人类健康作为医学研究的主要方向。”这种医学模式的转变,将使健康保健成为当今医学的主导。健康管理是对个体或群体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监测(发现问题)、评价(认识问题)、干预(解决问题),直到再监测、再评价、再干预的循环过程,也是实现以促进人人健康为目标的新型医学服务过程。

沈振海主任解释说,健康管理起源于美国。多年的实践和研究证明,慢性病是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的疾病。经过健康管理,能有效降低个人患慢病的风险,同时降低医疗开支。90%的个人和(或)企业通过健康管理后,医疗费用降到原来的10%,而未做健康管理的10%的个人或/和企业,医疗费用比原来上升90%。

2008年,为积极应对我国主要健康问题和挑战,原卫生部启动了“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该研究历时3年多,系统深入地研究了对推动卫生改革发展和改善人民健康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取得了一批富有理论创见和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研究报告主要阐述了我国卫生事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明确了发展的指导思想与目标,提出了发展的战略重点和行动计划以及政策措施等;确定了卫生事业优先领域筛选原则,提出针对重点人群、重大疾病及可控健康危险因素的三类优先领域,并提出了21项行动计划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卫生工作的重点任务。前不久国务院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把“健康优先”作为首要原则;把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促进健康的理念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实施的全过程,加快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实现健康与经济社会良性协调发展。

为了打造一个能够为高端人才和普通民众提供健康体检、健康管理和健康促进等一体化的健康服务平台,沈振海主任带头申请并获得了无锡市科技局资助,构建了“无锡市健康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平台拥有资深的保健专家和多学科组成的健康管理团队,围绕“零级预防”和中医“治未病”理念,前移慢病防控关口,探索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健康管理和干预模式,并在社区居民中推广。利用电子化的慢病风险评估系统,围绕严重危害居民健康的心血管和代谢疾病,分析健康管理对象心血管和代谢疾病致病危险因素,预测其5~10年内心血管和代谢疾病患病风险,根据其疾病危险因素情况,为其提供一套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干预方法,指导其纠正危害健康的行为,改善不良生活方式,降低患病风险。鉴于该团队在慢病风险评估和慢病健康管理领域做出的探索和努力,2015年,经江苏省科技厅批准成立江苏省健康评估与干预研究中心。该中心正加强健康评估与干预研究和成果转化应用,努力融入省级健康大数据信息平台的建设中,促进信息互联互通和汇聚,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健康江苏”的建设工作。

关注体检人群,达成专家共识

为了做好体检人群的心血管疾病早期筛查与健康管理工作,2014年4月,由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等单位共同发布的中国《健康体检基本项目专家共识》,明确将心血管疾病早期风险筛查与危险因素管理作为健康体检及健康管理的推荐项目。为了从跨学科层面形成学术共识,引领我国健康管理(体检)机构与行业科学规范地开展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筛查和管理工作,2015年伊始,由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主任委员武留信教授发起,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联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等单位,组织跨专业领域相关专家,参照美国《2013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ACCF)/美国心脏协会(AHA)成年人心血管病危险评估指南》、中国《无症状成年人心血管病危险评估中国专家共识》、《心血管病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和中国《多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综合防治建议》等国内外权威文献,结合我国十余年来开展健康体检与心血管病早期筛查的实践经验与研究成果,撰写了《中国体检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筛查与管理专家共识》。

沈振海主任详细介绍说,该共识认为:(1)我国健康体检人群心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流行形势严峻。应重视对其进行主要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筛查、风险评估和规范化管理,努力提高其理想心血管健康状态,减少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发生及发展。(2)强调对体检人群进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综合评估与风险分层,采用定性、半定量和定量评估的方法;心血管病综合评估一般采用预测模型定量评估的方法,推荐采用“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模型”。(3)对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综合评估有中度以上危险的无症状成年体检人群,推荐加做相应的专项推荐项目。(4)要重点突出零级预防观念和生活方式干预为主的综合健康管理措施的实施,不断提高体检人群理想心血管健康状态,拟定10年后我国体检人群理想心血管健康水平者达20%。(5)检后监测是单纯体检向健康管理过渡的标志,是针对伴有心血管病风险的体检人群采取健康管理措施的关键;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以提高监测的可及性和有效性。(6)检后效果评估为进一步调整干预方案提供依据;通过反复周期性健康指导干预、检后监测、效果评价,形成正性循環,使心血管风险逐步降低。(7)强调对老年人亚临床心血管风险的筛查和跟踪管理,重点防止老年心血管病事件和跌倒及认知功能障碍发生。(8)要针对女性特有生理功能变化带来的心血管问题,重点关注妊娠期和绝经后女性相关的心血管病风险,采取科学有效、适宜的方法和手段。

沈振海主任强调说,这一专家共识紧密结合我国健康管理(体检)机构的现状与发展需求,吸纳融合相关学科的学术研究成果与经验,是一份跨学科、跨行业的学术规范与共识。其针对我国健康体检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现状及特点,以筛查健康体检人群中心血管病高危个体为主要目的,通过建立科学规范的筛查适宜技术规范及流程,以提高筛查与危险因素干预管理的科学性及有效性,对于健康管理(体检)机构开展心血管病早期筛查和健康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专家简介

沈振海,无锡名医,现任江苏省健康评估与干预研究中心主任,无锡市健康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主任,江苏省太湖康复医院大内科主任,澳大利亚麦克凯勒医学康复中心访问学者。系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疗养康复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慢性疾病管理学组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疗养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心血管和代谢疾病早期筛查与风险管理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委员,中关村新智源健康管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编委、《中国疗养医学》编委。

猜你喜欢

心血管病筛查心血管
高危型HPV筛查与TCT联合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筛查方法在筛查不同孕周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情况的应用价值
精细护理在心血管介入治疗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两癌筛查中的健康宣教及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洗牙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吃坚果可降糖友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你知道心血管病的高危因素有哪些吗?
我国心血管病患者已达2.9亿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