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阶层理论浅探
2017-03-16曲丽娜
曲丽娜
摘 要:社会阶层划分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社会分层研究的是社会群体间、个人间的差异。这符合马克思所说的人与人之间有多种关系,但经济利益是最本原的关系。从经济、物质利益层面来剖析人类行为,才是最深层次的解剖。
关键词:阶层分化;阶级;阶层;身份群体
中图分类号:D0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1-0191-02
第一次国内革命戰争时期,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开篇就提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这足以看出毛泽东对阶级分析的重要程度。社会阶层分化研究的是人与人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别,特别是不同阶层经济利益的差异。2011年8月,一名教师在网上以“寒门再难出贵子”为题发帖,内容真实,残酷而无奈。这一帖子引发了现象级的热评,引起很多人的共鸣,更使得许多出身寒门的大学生为自身未来出路忧虑。如何打破社会阶层间无形的枷锁,如李克强总理讲的“努力使人人享有平等的机会”,实现每个人心中的“中国梦”,实际上是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让每个人都有发展的机会,有实现自己追求的梦想的可能?如果发展的机会都被某一个阶层垄断了,别的阶层没有机会,那显然是机遇不平等的。关于社会阶层分化的研究国内外都有不少学者在做,本文拟回归到马克思、马克斯·韦伯两位社会分层理论的奠基人的理论中,意欲从中探寻新的思路。
一、马克思阶级分层理论
阶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系统地分析了阶级的产生、发展与消亡的过程,也指出了阶级划分的标准。他认为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更不是永远存在的。“阶级的形成是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的。”也就是说,阶级的概念存在于一个历史的范畴中,这一概念与生产力的发展密切相关。当生产力有一定发展而又未高度发展,当社会的总产品还不能充分满足全体成员的需要,当社会的剩余产品还只能满足少数人的较高需求时,社会就必然产生阶级。
(一)阶级的形成
马克思没有在著作中完整的定义什么是阶级,但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一文中,马克思有着这样的表述:“既然数百万家庭的经济条件使他们的生活方式、利益和教育程度与其他阶级的生活方式、利益和教育程度各不相同并互相敌对,所以他们就形成一个阶级。”这就是说,首先,同一阶级应是有着相同经济地位的;其次,应当拥有相近的生活方式、利益同一性和相似教育程度;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不同的阶级间利益的相对才促成了阶级的形成。
在同一篇文章中,马克思还写道:“由于各个小农彼此间只存在有地域的关系,由于他们的利益同一性并不使他们彼此间形成任何的共同关系,形成任何的全国性的联系,形成任何一种政治组织,所以,他们就没有形成一个阶级。”
(二)阶级的划分依据:对生产资料的占有
阶级形成的首要条件是该群体经济地位一致;其次,在经济上形成共同利害关系,形成同一经济体;在此基础上要有相似的教育背景。但是,经济地位一致、经济利益间的厉害关系、相似的教育程度,还不足以使阶级形成,阶级的形成还必须要有真实的社会互动,有一致的社会行动,最终还要建立共同的政治组织。
在马克思看来,阶级的实质就是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所决定了人们在经济结构中的不同地位。生产资料所有者凭借手中所拥有的生产资料去剥削不占有生产资料的群体,即无产阶级。因此,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阐述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会不断扩大的思想。其一,雇佣工人人数增多,无产者队伍壮大。即,随着剥削阶级所拥有的生产资料的扩大,被剥削阶级不断壮大起来。其二,中间等级的下层不断下落,降到无产者的队伍中。小工业家、小手工业者、农民,不断补充到无产阶级的队伍中。
(三)马克思关于阶层分化的思想
关于马克思对于阶层的分化学界主流观点,分为两阶级、三阶级、多阶级三种看法。
1.两阶级。这种说法一般脱胎于《共产党宣言》:“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2.三阶级。《资本论》中描述:“单纯的劳动力所有者、资本的所有者和土地的所有者,——他们各自的收入源泉是工资、利润和地租,——也就是说,雇佣工人、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形成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础上的现代社会的三大阶级。”
3.多阶级。马克思在具体的国家研究中所列举的阶级。如,《1848—19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中,列举了六个阶级:金融资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农民阶级、无产阶级和游民无产阶级。再如,在《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中,列举了七个阶级:封建贵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富农与中农、佃农、农业工人和工业工人。
二、马克斯·韦伯社会多元分层理论
韦伯的多元分层思想确定社会分层的三个维度分别为:财富、权力、声望。财富(经济)指社会成员经济水平不同而占有不同的资本,一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与拥有财富多少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财富值越高的人地位就越高,财富所代表的是本人及其家族过去收入的积累;权力(政治)是指处于社会不同层次的社会关系所有者通过控制和施加影响来实现自身意愿的能力;声望(社会),是一个人得到他人认可和社会承认,是由人们的成就、家世、生活方式、教育水平等决定。韦伯认为,财富、权力、声望三者是彼此牵连,却各有独立性的。他认为经济地位可以来源于生产资料的直接占有,也可以是通过政治权力而变现为经济权力;社会声望也可以是因为拥有经济财富而获得,也可以因为政治权力而获得社会声望。
韦伯的多元分层理论的意义在于区分社会阶层、社会群体可以有多种标准,由于标准众多,各个阶层、群体的关系相互交织在一起,其利益边界也就因而变得模糊起来。“多元说”有利于调和阶级利益,缓和社会紧张关系。
(一)韦伯的“共同体”概念
韦伯的“多元分层理论”中,始终贯穿着“共同体”的概念。那么什么是共同体呢?笔者认为,韦伯的“共同体”的概念包含有两个方面:其一,主观感受。韦伯说:“参与者主观感受到的(感情的或傳统的)共同属于一个整体的感觉,这时的社会关系,就应当称为‘共同体。”也就是认为自己与他人同属一个整体。其二,人和环境,人与人之间双方相互行动,互为取向,产生社会关系。这一社会关系中产生某一整体感觉。韦伯说:“关于共同境况和其后的简单‘感觉,还不能造就一个共同体。他们只有在这种感觉之上,不仅仅在他们各人和环境之间,而且以某种方式在他们各人之间,在双方的相互行动中互为取向,他们之间才出现了社会关系。而只有到这一社会关系打上了同属于某一整体的感觉印记时,才产生了‘共同体。”因此,共同体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其成员间有着互为取向的行为做基础,而外在表现为成员的相互认同的感受。
(二)身份群体
身份群体这一概念是韦伯提出的三种共同体中的一项。身份是指人们之间相互所做的主观声望的评价。身份群体是指由受到相同或相似社会声望评价的人所构成的群体。其产生的基础有三:第一,有相同的生活方式;第二,都受过正规的教育;第三,拥有相似的职业声望或者有相近的出身声望。同一身份群体的成员之所以具有相似的社会声望,社会地位,是源于他们长期相似的生活方式、相近的人生经验与所受过的理性的教育以及家庭的和职业上的训练。
身份群体的行为导向受到相似生活方式、相似教育背景影响。阶级与身份群体有一定联系但并不完全被其左右,比如,穷小子可能会娶到富家千金;有钱人家孩子和穷人家孩子可能同上一所学校因而成为好朋友。行为不受经济利益的驱使,而是个人价值观所决定,因而会出现超阶级交往的圈子或跨阶级的婚姻。但身份群体用来维持其“共同体”的方式有哪些?从韦伯的观点中可分析出有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家庭依据选择同样身份地位者的兴趣,垄断或控制女儿的婚姻和求婚者。例如,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就在于他们各自家庭的互相不认可。
第二,垄断特权获得方式,设置一些门槛使得不同身份人士无法轻易进入。比如北京的超跑俱乐部,其入门为价值百万甚至千万的名牌跑车。
第三,来自出身的排他性,即由高贵出身所带来的声望,继承的魅力。例如皇室血统的传承,出于血缘纯洁性要求而对其他姓氏以予排他。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4] 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责任编辑 陈 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