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杜尚与现代艺术

2017-03-16徐谦贾蔚芃

大观 2017年1期
关键词:杜尚现代艺术

徐谦++贾蔚芃

摘要:马塞尔·杜尚对于现代艺术的意义是指引性,他将视觉艺术从技巧性转嫁为观念性,融合了绘画、设计乃至现成品等多个领域的语言进行艺术创作,颠覆了人们在现代乃至现当代对于艺术的理解。因此,去了解杜尚的艺术是开启理解现当代艺术之门的宝贵的钥匙。

关键词:现代艺术;观念艺术;马塞尔·杜尚

也许有很多人在观看一件藝术作品的时候都会去质疑:他做的是什么?为什么我看不懂?怎么这么令人摸不到头脑?这里就要介绍一位能够结束一个时代、对西方现代艺术具有开创性的人物——马塞尔·杜尚。在近代艺术史上,对他的理解几乎可以看作是了解西方现代艺术的捷径。以前我们常常认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是他创作了一副多么令人震惊的绘画作品,但杜尚不一样,他以一件我们平时很常见的但又很奇葩的东西,引发了整个西方艺术圈的震动以及对于艺术的反思。将平庸转化为”高雅”或者称之为"艺术",这种毫无身份标榜的艺术行为,使得艺术的界限再度混淆,基于此,二十一世纪的我们还在迷惑艺术为何,而杜尚似乎是为什么我们总是看不懂这些现代艺术的源头之一。那么杜尚到底做了什么呢?

一、达达时期的杜尚对“可懂”艺术的反叛

其实艺术的诞生不是为了让人看不懂,而反之,恰恰是为了让人们能够看得懂而诞生的,公元290年,被古罗马打压的基督教徒们在地下室里进行传教,而当时大多是人们绝大多数识字水平不高,所以画家们就像让人看图识字一样,在墙壁上画关于圣经上的故事,比如首台告知等。让那些不识字的教徒感受到耶稣的力量,从而笃信基督教,这个方法延续了大概1000多年----中世纪时期,这个时期艺术是为宗教服务的。后来,到达19世纪,从《拿破仑越过圣贝尔纳山》中,我们看到的骑着高头大马的拿破仑意气风发,然而实际上拿破仑是骑着一头小毛驴翻越的雪山。这个时候艺术是为政治服务的。那为什么后来艺术家们不再为宗教和政治服务了呢?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后这些艺术家们对于战争的厌恶到达了极点,便出现了达达主义,“达达”有一种说法是小孩子们玩的木马,发出达达的声音,这是达达主义者们随手翻开的字典上的一个词,这种看似随便的选择却在宣称着”达达”艺术是自由的、无拘无束,不收羁绊与逼迫。而杜尚则是达达主义团体的核心人物。

二、博物馆里的另一个《泉》

1912年,当杜尚拿着一副《走下楼梯的裸女》去巴黎的独立艺术展展出时,当时的同行们认为杜尚画的这不是纯粹的或时下盛行的立体主义画风而拒绝展出。杜尚则认为这些“新锐艺术家”们还是在固守以前的思想,于是杜尚便决定做一名真正的颠覆者。

1917年又是一个独立艺术展,这天,杜尚拿着一个小便器走进了展厅,将这个小便器当作参展作品,小便器上写着“R·MUTT 1917”,杜尚指这个小便器叫做《泉》。在这之前,西方的博物馆里早有两幅被人熟知的《泉》,一个是安格尔的《泉》,而另一个是库尔贝的《泉》,这两幅作品都是画家辛辛苦苦用双手画出来的作品,那么凭什么杜尚在这里放一个现成的小便器,轻轻松松的便能叫它艺术呢?杜尚书面答辩说:“这件《泉》是否我亲手制成,那无关紧要。是我选择了它,选择了一件普通生活用具,予它以新的标题,使人们从新的角度去看它,这样它原有的实用意义就丧失殆尽,而获得了一个新的内容”。这在当时的纽约独立艺术展,乃至整个西方艺术圈都沸腾了,人们陷入了无休止的争吵,自此之后人们开始反思什么是艺术?

安格尔《泉》

库尔贝《泉》

杜尚《泉》

杜尚认为,艺术没有美丑,没有经典,没有艺术与非艺术之分,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艺术,艺术也是没有界限的东西。从此之后,展厅里并不只有绘画和雕塑,而是多了很多奇奇怪怪的东西,比如杜尚1915年用雪铲做的《断臂之前》,用玻璃箱做的《新娘》等等,这些作品都跟之前的作品极大的不一样,都是让人一眼看不出头脑的奇怪的艺术。

三、《带胡须的蒙娜丽莎》

在杜尚展出《泉》之后,另一件让他更为声明狼藉的作品,则是杜尚看似随意勾画的《蒙娜丽莎》。他在达芬奇的名画复印品上为蒙娜丽莎加了两撇小胡子,并签了一行字“L·H·O·O·Q”,(意思是“她的屁股热烘烘”)在展出《泉》之时,那些经典作品的“卫道士”就对杜尚非常有意见,这之后,对杜尚的抨击更加严重。杜尚则辩解:“为什么我们不能从另一个角度看待大师的作品,如果我们一直把大师的作品放在头上,那么我们将永远受到高贵的奴役”。利用经典作品释放自己的思想,杜尚把艺术推向了另一个入口,使后继的艺术家们得以新的启迪。

《带胡须的蒙娜丽莎》马塞尔杜尚

杜尚在1968年BBC对他的专访中说道:“我不在乎艺术这个词,因为艺术早已声名狼藉,所以我想摆脱它,如今对艺术有着不必要的崇拜,我认为大可不必。”换句话说,艺术并非天生只能是某种样式,它可以自己就如宗教一般,给人思想的启迪。在这之后,很多艺术家顺着杜尚所打开的这条路做起了艺术,比如博伊斯,他在自己的头上涂满了蜂蜜,并贴上金箔,抱着一只死兔子,命名这个行为艺术作品为《如何向死兔子解释绘画》。约瑟夫·孔苏斯的《不是第三号》,用一段关于感觉的语言在三块大小不一的玻璃板上重复了三遍等等。当艺术不再是恒久不变的“美人”面孔示人的时候,我们对艺术的理解似乎也就毋须遵循关于“美人”的审视法则了。

从此之后,艺术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因为艺术不单单指向绘画技巧,而更多指向的是抽象的观念。杜尚在世的时候人们各种的不理解杜尚,但是在他死后,人们才纷纷醒悟过来了,原来艺术的边界早就被他打开了,当年杜尚提着一个小便器走进展会的时候,用此提醒人们到底什么是艺术,艺术的边界又在那里?他用一个看似反叛的行为去重新定义了艺术,让艺术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杜尚做的事情在当时来讲或许是很“前卫的”,但是我认为从历史进步的角度来看,这是必须有人去做的事情,杜尚做到了。在艺术这浩如烟海的世界中,不再只有权威,我认为在艺术之中,你喜欢的作品便是艺术,不必拘泥于他人的观点。

作者简介:徐谦,贾蔚芃: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美术学系。指导老师:范苑。

猜你喜欢

杜尚现代艺术
凡人有疾
恶搞杜尚
“恶搞”杜尚
杜尚劼作品
中学美术欣赏简述
民俗艺术文字符号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实验动画与现代艺术语境
浅谈综合材料在水彩画中的应用
传统刺绣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剪纸艺术与现代艺术设计的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