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说《边城》的文学赏析

2017-03-16郝凡姝

大观 2017年1期
关键词:边城冲突理想

郝凡姝

摘要:我国的文学史上有无数的优秀中篇小说,其中对乡土情怀与爱情进行融合的小说却不多见。小说《边城》作为其中难得的佳作,在我国中篇小说的文学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小说以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不仅描述了当地的风土民情,更对故事中的感人爱情苦事进行了详细的刻画,充分将人性的真善美彰显出来,鉴于《边城》独特的文学魅力,笔者以高中生的身份,对该部小说进行赏析,希望能够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

关键词:湘西风土民情;冲突;爱情;理想

前言

《边城》的作者为我国著名的作家沈从文,沈从文在《边城》这部小说中,借助主人公翠翠的天真、纯洁和对爱情的忠贞来对20世纪30年代的川西人民的风土人情进行刻画,不仅将当时的文化特点和自然风景渗透到小说当中,更将悲伤的故事与美丽的时代背景进行融合,通过整个故事的贯穿让读者体会到时代的变革时期,社会中各种冲突所带来的“身不由己”的情感。

一、理性与感性的冲突

笔者作为一名高中生,对《边城》这部文学作品情有独钟,不仅仅在于其对故事情节与任务的刻画上耐人寻味,更是出自于其使笔者个人对社会和人生的感悟起到一定引导。在《边城》这部小说中,笔者看到的是理性与感性之间的冲突,所谓理性就是人们能够通过自身对思想的调节来明确失误和环境的选择的正确性,进而做出可能会违背个人意愿的行为。感性是人们的个人行为受思想的支配,让个人的行动随着个人的意愿进行。然而,不同的思维方式便会促使个人做出不同的决定,若二者之间产生了冲突便容易造成错误或悲惨的结果。从小说的主人公翠翠的妈妈的爱情故事中便可以感受到理性与感性之间的冲突,其中翠翠妈妈和父亲本可以在一起,但受到军人思想的影响,翠翠的父亲没有进到其作为一个好丈夫的义务与责任,翠翠妈妈也不想离开她的父亲,在种种的选择矛盾之下,便产生了理性和感性的冲突,这种冲突便造就了爱情悲剧的产生,使两个年轻的生命就此陨落[1]。翠翠的思想也被感性所左右,其悲惨的爱情故事和她的母亲一样,都蕴含着理性与感性的冲突。翠翠是个不善于表达的人,面对爱情却缺乏追求爱的主动性,这便让翠翠的爷爷产生了对翠翠思想的误判,以为翠翠的心上人是大佬。她过于感性的个人性格与现实的理性发生了冲突,最终导致悲惨爱情结果的出现。笔者认为,《边城》中所描绘的种种悲惨爱情结果均是人们被动的被现实所左右,过渡的感性认识与现实的理性发生了矛盾冲突,最终成就了令人惋惜的结局。

二、不同时代文化的冲突

笔者认为《边城》这部小说是作者沈从文对传统湘西的闭塞文化的一种流露,现代文明的产生是社会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小说《边城》中对湘西传统文化中那种落后和闭塞的刻画,充分彰显了作者当时的内心沉重情感,因为,落后的湘西文化思想对湘西群众造成的严重的精神伤害,这是作者自身亲身感悟的。因此,作者通过对不同时代的文化冲突来刻画故事的感情纠葛,以此来彰显个人的复杂情感和对湘西落后文化的质疑。《边城》中对故事情节的刻画十分简单,主要围绕着翠翠和祖父之间的简单生活展开,没有过多的杂事与琐事的参杂,这种小说的叙事手法是为了彰显湘西人民对生活简单和朴实的追求。故事中的翠翠是可爱、单纯的代名词,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就像一个思想单纯的小动物,为了美好的生活而每天努力,就像一个置生活在自己世界里的孩子。然而,其悲惨的爱情道路也是表现出了人们往往在现实的面前,很难与命运进行抗争。作者希望能够借助翠翠这一角色来表现出对“幸福”的追求,但通过翠翠的悲惨命运又将这种对“幸福”追求打破,一方面出于对社会黑暗的批判,一方面希望能够将浪漫主义文学的伤感展现出来[2]。小说中对马路、公路以及运输的车辆来彰显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作者沈从文希望能够通过各种各样的现象来彰显湘西文化在社会的发展中必然要进行被动的变革。翠翠身边的亲人一个接着一个的离去就是作者对湘西文化没落的表达。但沈从文对湘西文化有着固有的感情,他不希望这种“落后文化”完全消失,便将翠翠做为其心中仅剩的那股“湘西文明”的代表。然而却因翠翠祖父的去世而轰然倒塌,充分展现出了传统湘西文化在现代文化悄然而至的背景下避免不了的命运。

三、命运与湘西民风生活方式的冲突

小说《边城》中对湖畔两旁的风景进行了湘西的描述,在某正程度上体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多么美丽的风景总会凋零,生活也是如此。作者正是通过风景的美丽与避免不了的破败来对人們的美好愿景和现实的残酷进行刻画,将生命中的美丽与命运的悲哀进行融合。展示出了在自然的面前,人们那无法与命运进行抗争的忧伤。小说中“黄昏”一词时常出现,作者将黄昏与翠翠的惆怅心理进行结合描述,展示出翠翠心中那种“情无所依,无所释怀”的惆怅心理。翠翠难以将内心的苦闷向爷爷进行诉说,爷爷对翠翠的爱胜过一切,无奈在心爱的孙女面前却无法参透一个少女内心的复杂情况,在种种的外部因素的错用下,这种平淡的湘西生活中,翠翠因不能与至亲进行良好的沟通,的人生轨迹常常陷入苦痛的深渊。最终在命运的面前让种种矛盾不断加剧,是其爱情故事呈现出悲剧的结尾[3]。

四、结语

笔者认为,《边城》这部文学作品,实质上使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刻画。通过故事中简单的生活方式来引导读者感受另一种人生,故事中对湘西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描述可以说是对新的人生的一次探索。也许,正因《边城》这种深层次的探索,才是该小说不断延续至今而不被遗忘的原因吧。

【参考文献】

[1]刘方圆.从沈从文的田园牧歌世界看乡土文学创作——《边城》赏析[J].枣庄学院学报,2013(01):28-30.

[2]罗宗宇,曾婷.论小说《边城》的当代传播[J].创作与评论,2015(20):42-46.

[3]肖太云.文学通识课的审美化教学及课堂操作——以《边城》的审美化教学设计为例[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1(04):95-97.

猜你喜欢

边城冲突理想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2021款理想ONE
灰狼和山羊
理想
回避冲突不如直面冲突
你是我的理想型
塞翁失马
冲突管理
熏风四月到天涯
皈依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