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年话鸡

2017-03-16孙丽丽

文史春秋 2017年1期
关键词:刘琨祖逖田园生活

孙丽丽

鸡是人类最亲近的家禽,我们对它太熟悉了。我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时报晓,是信德。所以人们不但在过年时剪公鸡图案的窗花,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为鸡日。

中国鸡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我国甲骨文中就有“鸡”字,说明我国远在3000多年前就认识鸡。《太平御览》:“黄帝之时,以凤为鸡。”传说鸡为日中鸟,鸡鸣日出,带来光明,能够驱逐妖魔鬼怪。据考,晋董勋《答问礼俗》中说:“正月初一为鸡日,正旦画鸡于门。魏晋时期,鸡成了门画中辟邪镇妖之物。”

人们赋予鸡许多动听的名字。因鸡能报晓,《庄子·齐物》称鸡为“司晨”;僧房寺院的和尚食素,讳言鸡,称鸡为“钻篱菜”;鸡鸣叫时,声音清脆,隔窗也能听到,晋人宋处宗称为“窗禽”;唐武宗爱鸡,绘《十玩图》,封鸡为“长鸣都尉”。

晋朝时,祖逖、刘琨是两个生性豪迈、胸襟开阔的青年人。平时他们同居一室,互相砥励,切磋学问,以便有机会为国效力。一天清晨,大地一片清冷寂静,这时突然响起一阵嘹亮的鸡鸣声。祖逖从梦中惊醒,把刘琨也叫醒说,你听,那鸡啼声多清脆悦耳,它引吭高歌,不正是要唤醒有为青年发愤图强吗?于是,两人披衣下床,来到院中,只感到阵阵寒意,颤栗得安不下心来读书,便取出剑来,在曙光將露前挥舞起来。只觉得越舞越有精神,越舞越有力量,直至东方既白。这就是著名的“闻鸡起舞”的故事。

以“鸡”为诗词主题的也很多。《诗经》:“雄雉于飞,泄泄其羽。我之怀矣,自诒伊阻。雄雉于飞,下上其音,展以君子,实劳我心。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去远,曷云能来。”因鸡而起兴,借鸡怀念故友。“丹鸡被华采,双距如锋芒,愿一扬炎威,会战此中唐。利爪探玉除,真目含火光。长翘掠风起。劲翮正敷张。轻举奋勾喙,电击复还翔。”三国刘桢的《斗鸡》中,鸡在诗人的笔下妙笔生花,把鸡化为身披华采、真目含火的斗士。温庭筠的《咏山鸡》:“万壑动晴景,山禽凌翠微。绣翎翻草去,红嘴啄花归。巢暖碧云色,影孤清镜辉。不知春树伴,何处又纷飞。”诗中描写了山鸡的羽毛之美和生活习性,古代传说,山鸡爱自己羽毛之美,常照水而舞。“三更灯火四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等,都是借鸡励志发奋图强。而陶渊明归隐田园。亦借鸡声描写乡村田园生活的宁静安逸:“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又如王摩洁在《桃源行》一诗中写道:“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也是写田园生活的美好,鸡是田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家禽。宋代大文豪苏轼谪居黄州时,躬耕薄田,养鸡自乐,对晨昏为伴的鸡倾注一腔深情,让清寂的生活充满了生机。

古代尚未发明计时器,早晨的鸡鸣一声,向人们报告新一天的开始,它不仅是庄户人家的时钟,也是公共生活的时钟。齐白石老人91岁高龄时画了一幅题名为《全家福》的画,画面上就是公鸡和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因为鸡与“吉”谐音。寓意全家老小都“吉利”,谐“全家福”。于是,鸡与吉相联,农民喜欢过年张贴公鸡报晓的剪纸或年画,也正是为了来年能讨个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猜你喜欢

刘琨祖逖田园生活
A pressure-calibration method of wavelength modulation spectroscopy in sealed microbial growth environment*
我向往的田园生活
田园生活
祖逖北伐
山林石屋,北京城边的田园生活
There Is No Perfect Solution
祖逖北伐
安身立命的资本
椁朴的印尼田园生活
祖逖闻鸡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