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四军将领朱立文索子长河血战捐躯

2017-03-16梁伟

文史春秋 2017年1期
关键词:侏儒伪军新四军

梁伟

朱立文(1909-1941),国民革命军新编陆军第四军第五师第十五旅副旅长。原名朱连升,又名朱礼文、朱理文。1909年9月24日出生在广西百色县后府街(今红旗街)。1929年12月,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并参加了百色起义。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由广西转战到江西,又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周恩来的随从副官,后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朱立文于1938年到河南确山县竹沟的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留守处工作。1941年12月,朱立文作为新四军第五师师长李先念部第十五旅副旅长兼第四十三团团长。率团参加武汉侏儒山二次战役时,不幸在掩护撤退战斗中牺牲。他是新四军第五师在抗战中损失的职务最高的指挥员,时年32岁。为纪念朱立文烈士。本刊编发他在武汉英勇捐躯的英雄故事,以飨读者。

一打侏儒初获战果

1941年冬,太平洋战争爆发了。日本从中国战场抽调兵力去增援,使驻扎在湖北省武汉近郊的汉阳、汉川、沔阳地区的日军逐渐减少。新四军第五师收到情報,日军由于兵力的严重不足,在川汉沔地区主要依靠汪伪政府的“皇协军”(日军授意组建,名义上由汪伪国民政府领导的以中国人参加的武装部队,抗日战争时期的华北伪军之一)守备,其主力是刘国钧部队,下辖第一、二师,军部盘踞在沔阳沙湖一带。伪第一师汪步青部队下辖3个团约5000人。盘踞在汉阳的侏儒山、桐山头、永安堡、肖泗沟、九沟、汉川的南渡河一线。并设有兵工厂。伪第二师李太平部队1000多人,盘踞在沙湖、彭家湾一带。时任新四军第五师师长李先念抓住时机,决定集中兵力,选盘踞在侏儒山地区的汪步青伪第一师作为主要打击目标。

侏儒山,位于武汉市西郊的汉阳县(今蔡甸区),地处汉江与长江汇流的三角地带。地势险要,是武汉的西大门,乃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侏儒山战役。史称“三打侏儒山”,是李先念领导的新四军第五师成立以来规模最大、战果最丰的一次战役,被称为在抗战时期抗击日伪战斗中最辉煌的一次战役.它与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黄桥战役等被列为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著名的十六大战役、战斗之一。

1941年11月25日夜晚.在新四军第五师指挥部里,灯光明亮。师长李先念就这次侏儒山战斗作统一的部署。他说:“以汪步青为首的伪第一师。这几年来帮助日军攻打我新四军根据地.破坏我新四军地下党组织.欺压百姓.坏事做尽,恶行累累,这次我们不但要痛打他,还要彻底消灭他。在发动军事行动前,我们要先发动政治攻势。辅以小部队的游击活动.在瓦解敌人的同时,适时进击。要坚持战略上以少胜多.战术上以多胜少的原则。逐次消灭敌人……”

听说要打大仗,大家都斗志昂扬、摩拳擦掌,分别提出自己对作战的意见和看法,整个场面非常的活跃。听完大家发言之后,李先念从凳子上站起身来,提高嗓子:“从目前情报看.要打掉汪步青伪第一师难度还是相当大的,大家一定要摸清敌情,要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啊!”李先念把目光转到朱立文的身上。“朱团长.你看这仗如何进行?要保证参战官兵和群众尽可能不出现伤亡,一出手就能全部歼灭敌人。”

朱立文笔挺地站起来:“报告师长,根据以往的作战经验,我认为,一要摸清敌人的兵力部署情况;二要做好政治思想宣传工作,争取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瓦解和争取动摇的敌人:三要捕捉战机,果断出击:四要抓好后勤供给和服务保障等配套工作.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战局,以确保万无一失。”

会议一直开到凌晨2时多。李先念最后作出决定,由第四十四团第三营和天汉支队2个连.以及特务队为主攻.从汉阳的肖家集、索河镇出发。兵分三路奔袭侏儒山、南河渡两地的伪军。天汉支队一个连控制南河渡的伪军。另一个连牵制永安堡的援军,第四十四团第三营直插东至山的伪军团部。第十五旅旅长王海山、政委周志刚、参谋长张文津、副旅长兼第四十三团团长朱立文率领第四十三团以及第四十四团的2个营夜渡襄河(即汉口)负责增援。

会后,大家纷纷散去,朱立文趁夜深人静走出屋外,透过漆黑的芦苇荡.向敌军盘踞的据点望去,他心中思虑着:如何配合打好侏儒山战斗,如何不让群众遭殃,如何瓦解敌^建立统一战线……

次日。朱立文经过再三思考和落实,一并向李先念、张执一、王海山等领导汇报。提出拟召开第十五旅连以上的领导会议。

26日晚,在第十五旅旅部召开了军事会议。会议由朱立文主持。会上,张执一做了动员,并指出。要继续做好战前政治攻势。这是战斗取胜的前提。朱立文在肯定和同意张执一发言的同时.结合当时侏儒山战事发展的形势.提出要切实把深入进行敌情调查和建立军民鱼水关系作为这次战斗取得根本胜利的保证。于是,会议决定由张执一、朱立文各自带领小分队秘密深入敌占区,开展政治宣传、敌情侦查等相关工作。

朱立文带领一个5人小组。经过化装。进入伪军警备队盘踞在汉阳的蔡甸地区。他们先要想方设法与当地的中共地下组织联系。当朱立文等人来到一户农家门口。一位50多岁的大娘从屋内走了出来,一眼就先认出了朱立文。原来,这位大娘姓胡,原先是在侏儒街上摆摊卖菜的。不仅菜摊被伪军抢夺,大娘还被打伤,晕倒路边,幸亏当时朱立文和战士路过发现,及时救了大娘一命。

“小朱,您是好人啊!”说罢,胡大娘拉着朱立文的手,把他们领进了屋内。朱立文把此次深入敌占区侦查敌情的任务告知大娘后,胡大娘表示全力配合,她让女儿去通知10多位抗日骨干到家里来开会。朱立文一一了解了汪部的动向。把准备攻打伪军的情报告诉大家。还要求大家把这个消息散布出去,扰乱敌心。

新四军要攻打侏儒山的消息不胫而走。曾挨过新四军铁拳的汪步青心里十分害怕,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坐立难安。他一面向日军呼救,一面强迫当地群众为他们日夜站岗放哨。并规定,所有的民哨一旦发现新四军的迹象,白天要以鸣锣为号。晚上则以点火为号。如果发现情况而不报告者——杀!

经过多次侦查.朱立文很快掌握了汪步青部队所在的具体位置、人数以及武器配置。

第十五旅政治部主任张执一则率另一个小分队。通过各种渠道向伪军展开了声势浩大的政治攻势.到处可见新四军散发的传单和标语。侦查员傅玉和与时任中共汉阳县委委员朱长江取得单线联系。通过内线窃取了日军的中原地区军用地图、武汉地区兵力分布图,以及其他军事情报。

12月4日.朱立文再次深入到汉阳敌区.了解伪军的兵工厂情况。得知里面的工人多是汉阳人.经常受到欺压。朱立文对他们说:“你们制造的枪支弹药是拿来杀自己同胞的,只有站到人民这边,一起对付日本帝国主义,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后来有的工人在制造枪械时偷偷做手脚破坏,有的还暗中为新四军提供情报。

连续几天,朱立文等人在当地群众的配合下,布置了兵力增援和后勤军资供给保障。组织群众把各个湖港渡口的渔船和渡船进行编号。保证战时所需,还成立了担架队、搬运队及卫生救护队。据点附近的群众还秘密组织了公路破坏队,准备战斗打响后,迅速挖断公路,阻止日军的增援和后勤运输。

朱立文他们还利用伪军强迫群众白天鸣锣、晚上点火报告军情这一举措。派出小分队夜间在敌据点附近放上几枪。让群众到处点火告急,闹得敌人一夜数惊,不能成眠。這样闹了五六个晚上,敌军开始松懈,也不把报警当一回事了。

朱立文等人一直周密筹划,直至偷袭伪军第一师据点的战斗打响。12月7日深夜,夜风呼啸,王海山和朱立文分别率部从汉阳的索河镇、肖家集出发,兵分两路连夜向侏儒山发动了突袭。朱立文的部队由熟悉情况的几个便衣队员带路,冒着刺骨北风,迅速前往指定地点进行蹲守。侏儒山的远空,浓云滚滚,好像暴风雨就要来临了。

王海山率领先头部队,沿着泥泞的小道,从天汉的索河渡船启程,天寒地冻,细雨飘摇,河面迷蒙。不远处的芦苇丛中不时传来一阵又一阵的沙沙声……而王海山的另一支部队即刘嗣坤率领的部队。迅速直插侏儒山东南的伪军第三团的团部。

朱立文率领的那支部队在侏儒山外形成了半个包围圈,在他们渡河靠岸时。通讯员在岸边抓住了一个形迹可疑的人。此人行动诡秘,还带有枪,经过突击审问。才知道此人姓侯。是伪军第三团团长汪波扬的侦查副官。从他口中得知,由于民哨故意闹腾了几天而没有发生情况,伪军从上到下在守护上都已完全松懈。这些天,只有到团部惟一通路的木桥上有班哨,其余都是单哨和民哨。团部的隔壁虽驻有机炮连和警卫连,可“头头们”都吃喝玩乐去了。

朱立文立即把情报向王海山反馈,王海山率领的部队继续向侏儒山方向穿插。当他们经过沿途的民哨时,王海山向民哨作了交代:“等我们打响战斗后你们再点火告急。”

刘嗣坤部一连通过了两道岗哨,很快接近伪军第三团团部。听到便衣队员发出已经占领木桥的信号后,朱立文等后续部队飞快跟进。外围战势全部掌握在新四军的手中。

王海山、刘嗣坤部队机智勇猛,内呼外应,协作战斗,使这次战斗异常的顺利。王海山率领的部队不费吹灰之力就冲进了伪军警卫连和机炮连的驻地东至山.敌人几乎没有任何抵抗之力。只是中路部队在接近敌军团部门口时被哨兵发现了.枪声响起,伪军们慌乱地从床上爬起来准备迎战。但是,已经太迟了,刘嗣坤营长率领的部队早已封锁了团部的大门和窗口,敌军战无依托,逃无退路.只好乖乖地举手投降了。

十几分钟后,这次战斗就结束了。除汪波扬闻枪声翻墙逃脱之外。其余的伪军全部成了新四军的俘虏。至此。侏儒山方圆几十公里才枪声大作,报警的火光闪闪,街上乱作一团。新四军当即带着战利品、押着俘虏乘上事先准备好的船只。尽快退出战斗。

一打侏儒山战斗,共俘虏汪部第三团军需主任以下的官兵100多人.缴获迫击炮2门、重机枪2挺、轻机枪3挺、驳壳枪7支、步枪100多支。王海山、朱立文等人率部攻打侏儒山的第一次战役,部队无一伤亡。

二打侏儒山。再次出征

一打侏儒山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新四军及周边的群众。汪步青伪第一师的嚣张气焰被痛击。敌人龟缩在据点里不敢轻举妄动。

为了彻底消灭汪步青伪第一师,第十五旅根据李先念师长的指示决定:为进一步打击驻东至山的伪军势力。派出王海山、朱立文等人继续做敌人的政治思想工作。联合一切有生力量。准备再打一场漂亮仗。他们把在侏儒山被俘的伪军第三团100多名官兵带到湖区根据地。经过一番政治思想教育,这些俘虏除一部分要求参加新四军外,其他人都陆续被释放。被释放的人员回乡后也积极宣传新四军的抗日主张和宽大政策,不久。伪军中的副官、参谋、连长、排长等。不断率领一小股一小股部队纷纷反正。至此,伪军第三团基本上被彻底瓦解了。

1941年12月16日.李先念根据战势,决定在12月23日二打侏儒山。这次战斗由王海山、朱立文亲自率领第十五旅出征。具体作战部署是:王海山率领第十五旅第四十四团第三营及2个连、天汉支队1个大队,向侏儒山、南河渡一线进攻:朱立文率领第四十三团第一营和第二营1个连向桐头山、永安堡一线进攻。部队从天汉湖区出发,经杨林沟渡过襄河。

接到任务后,王海山、朱立文按照李先念的部署和要求,于12月17日,立即召开各团、营、连和大队等领导的会议,动员大家认真贯彻、细化上级的战略部署。

12月18日.朱立文组织全体官兵。召开二打侏儒山战斗动员会,并亲自作了重要讲话。他说:“战争是残酷的,是要流血牺牲的。现在日军铁蹄已踏遍了大半个中国的大好河山,而伪军不仅不抗日。反而亲日、投日、靠日,把枪口对准我们新四军、对准人民群众……我们的抗战,是正义之战,世界人民都支持我们,只要我们团结一心。英勇善战,一定能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我们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听完朱立文的讲话。与会的官兵们紧握双拳。热血沸腾……

此后,各路参战官兵、群众切实做好战前的一切准备工作。等待上战场大显身手,杀敌立功,报效祖国。

朱立文不但军事理论过硬,战场军事实践经验丰富:同时,他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爱的男人。战前的一个晚上,朱立文来到根据地指挥部附近的部队卫生院。这时,卫生院的医护人员都已到各部队去认领和落实任务了。只有院长钟华还在办公室里整理文件。两人虽许久未见,但两颗火热的心却靠得很近。朱立文深情的对钟华说:“小钟,我们都是军人,抗击日寇、保家卫国是军人神圣的天职和使命。然而战争是无情的,假如哪天我牺牲了,请你在我坟头插上一朵美丽的鲜花……”钟华用坚定的眼神回应他:“虽然战争肯定会有流血、牺牲。但是我们一定要活着去迎接胜利的曙光!”“战场上见!”这是他们最后的留言。

终于。等待多日的二打侏儒山战斗打响了。

12月23日拂晓.太阳刚露出山拗口,从暗夜中苏醒过来的丘陵、草坡、芦苇荡冒出一层层雾气。袅袅升腾,又是一个很好的天气。可朱立文等新四军战士要面临的将是一场激烈的战斗。

王海山、朱立文率领的两支部队从天汉湖区出发。经过杨林沟,渡过襄河,同时向敌盘踞目标展开进攻。这两支部队组成一对坚硬的铁钳,分左右两翼迅速向侏儒山的敌军夹拢,战火同时打响了。第十五旅第四十四团在团长黄德魁的率领下。一举攻占侏儒山、将军岭,全歼敌人的炮营……

朱立文率领第四十三团第二营1个连渡过索子长河。攻占桐山头。远处一片朦胧,而各据点的伪军在慌乱中借助有利的地形。负隅顽抗,战事一时推进较慢。于是,朱立文决定等待最佳时机再次进攻伪军的据点、堡垒。

将近上午9时.天渐渐放亮了。部队只好埋伏在树丛间等待战机。为确保大家的安全,朱立文对身边警卫员等人低声说:“注意隐蔽,没有我的命令,谁都不能擅自出击。”

“哒哒……”朱立文的话音未落.敌人向他们隐蔽的地方就打来一阵子弹。子弹从他们的头顶密密匝匝地飞过。过了一会儿,枪声戛然而止,大家互相查看。没有人员伤亡。

不远处,枪声又响起。伪军又开始行动了。朱立文对周边的战友伸出一只手慢慢往下压,示意不要着急,要等待敌人靠近再动手。

朱立文他们隐蔽了近一个小时,腿脚都有些酸麻,但仍不能动弹,以免暴露。“滴滴哒……”进攻的冲锋号吹响了,朱立文把手一挥,部队官兵冲出丛林、芦苇荡,跟着军号声和向前的红旗.一直往伪军的阵地冲去.杀声震天。敌人渐渐抵抗不住,他们看到新四军火力实在太猛,边打边退.最后隐匿到山后的坡地、丛林和芦苇荡深处,战事顷刻间又暂停下来。

朱立文的部队也乘机进行休整.集中精力等待机会进攻。

“报告首长!旅部命令,从现在开始,各团集中兵力、加大力度向敌军进攻!”一个警卫员急忙跑到朱立文身边,抹了一脸汗水。

“好!坚决执行命令!”

经过激烈的战斗.朱立文部已经攻下了桐山头、永安堡的两个据点。全部歼灭敌人一个排.击退了敌人的新兵连。刘嗣坤率领第四十三团第一营也同时进攻了永安堡、裴家山,歼敌100多人,缴获机枪30多挺。紧接着,朱立文率部乘胜追击攻打裴家山。

正当朱立文攻打裴家山之时,黄陵矶、大集场等据点的日军前来增援裴家山之敌,其中一部从侧面进攻。因敌人炮火疯狂,天汉支队独立连被迫撤离九真山隘口。敌人从山上如潮水般地强压下来,裴家山据点的敌人也冲了出来。我方腹背受敵,处境非常危急。朱立文临危不惧,他高呼:“共产党员跟我上!”抱起机枪带头朝九真山隘口冲去。战士紧跟其后,打退了从山上冲下来的敌人,奋勇追击,很快又重新占领九真山隘口……

掩护撤退,英勇捐躯

战斗仍在继续着,从上午10时持续到下午3时。由于日军的不断增援,致使裴家山久攻不克,部队伤亡一直在不断增加。

腊树湾的伪军向新四军进行火力反扑,而驻守在蔡甸、李集、黄陵矶的100多名日军采取攻击新四军侧翼的策略,想以此截断第四十三团的后路。当时部队领导考虑到。如果退路被截断了,那么第四十三团官兵将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于是,王海山不得不命令——所有的部队尽快撤出战斗!

23日下午5时.第四十三团一营营长刘嗣坤把这种不利情况和撤退命令报告朱立文.朱立文命令部队有序向索子长河方向撤退、转移。

敌人逼得很紧.枪声不停,子弹密集……朱立文意识到情况已经十分危急,命令部队向索子长河的下游撤退。自己带领一个排和通讯班在岸边进行移动掩护,确保大部队官兵能顺利过河。当时朱立文唯一想到的是,一定要保证大部队能安全过河。

朱立文拿着望远镜朝增援日军赶来的方向望去,只见日军的旗子在芦苇荡里若隐若现,估计他们很快就会到达岸边。他立刻对留下掩护撤退的战士们进行部署。对敌进行攻击。敌人被一阵猛烈的袭击弄糊涂了。以为大部队就在眼前.不得不停止追击脚步,原地还击。10分钟后,朱立文从望远镜里看到撤退的大部队都到达了对岸,可是,负责掩护撤退的朱立文等人却被敌人死死咬住,无法过河了,只能沿着索子长河岸边向下游转移。当他们退到麻雀岭后,再也无路可退了。因为麻雀岭三面环水。形同岛屿,仅有南面一条路.而日军正从南面向他们扑来。

朱立文让大家分散找船。结果仅找到一条小船。日军越来越逼近了,朱立文当机立断。命令营长刘嗣坤负责带领全排的战士和伤员隐蔽在芦苇丛中。并等待时机撤离.而他和4名通讯班战士则埋伏岸边,等候日军进入伏击圈.吸引敌人注意掩护其他人撤离,这时,离岸边不远的日本鬼子嚎叫着:“前进!……”

朱立文挥手说:“打!”子弹立即向日军飞去。

朱立文看见追赶的日军果然中计了,已被引向自己这边,便带领几名战士跳上放鸭的小船。通讯员小梁负责撑船。朱立文拿起冲锋枪拼命向日军射击。小船缓缓离开岸边朝河心划去。他们试图速离麻雀岭。

小梁不幸中弹倒下了.朱立文立刻叫船上几个战士卧倒射击,自己仍站立船头,一边撑篙,一边奋力举枪还击。

日军恼怒了,他们集中火力向小船猛烈扫射。

这时。一颗子弹射中朱立文的胸口。他的身子摇晃了一下.通讯员小田急忙站起扶住他,可朱立文却推开小田,继续努力撑篙划船。

“不要管我.快一起划船。我们坚持越久,刘营长他们就越有希望……”朱立文用手压住受伤的胸口,脸色苍白、艰难地说。

其实,朱立文水性很好。如果他一人潜游,顺利到达对岸是可以脱险的。但他没有这样做,他想的是不能丢下朝夕相处的战友,尤其是要拖住敌人.掩护刘嗣坤带的队伍尽快安全撤离。

此时.日军在岸边一面追踪,一面持机枪扫射,密集的子弹不断向小船射来。朱立文立定身子。继续握住冲锋枪。竭尽全力打完最后几颗子弹。当日军的一排子弹再次扫射过来时,子弹穿透了他的胸膛,他应声倒下了。日军又向小船掷来雷弹,小船爆炸了。朱立文和4位战士瞬间扑倒,小船迅速下沉,人与船全部旋即被河水淹没,一大滩血水随之涌起……

年仅32岁的朱立文在这次战役中牺牲了,新四军官兵们得知这一消息,心中万分悲痛。他们都为失去这样的好领导、好战友、好党员、好同志而痛哭流涕……而他永远深爱着的钟华更是泣不成声.她为失去“最亲密的战友”而肝肠寸断。

朱立文.一个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一位新四军的高级将领牺牲了.第五师的官兵们、当地的百姓,无不为之痛惜.他们决心以朱立文为榜样,化悲痛为力量,全力打击日本侵略者,争取抗战的早日胜利!

1942年1月7日,第十五旅集中第四十三、第四十四团及天汉支队第三次向侏儒山发起进攻。经激战,毙伤日军20多人.俘伪军400多人,缴获伪军步枪和轻重机枪4000多支及大批军用物质。

侏儒山战役的胜利,推动了川汉沔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对武汉的日军构成极大威胁,从而进一步扩大了豫鄂边区抗日根据地。

战斗结束后。当地百姓在索子长河中没有打捞到朱立文的尸首,只找到他曾用过的军用皮带和行军袋.惟一能告慰英烈的是,他们在索子长河河畔为他建了一个衣冠冢。

1942年11月16日.新四军第五师十五旅四十三团在朱立文烈士牺牲的地方竖起了“殉国烈士纪念碑”。以表达对革命烈士的永久缅怀。1966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朱立文烈士的遗体迁葬于嵩阳林场,并树立墓碑。2014年9月,朱立文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猜你喜欢

侏儒伪军新四军
“侏儒”蜻蜓
侏儒的祈祷
伪军是什么样的军队
伪军是什么样的军队
新四军的两个英雄团
《新四军发展史》评介
《新四军简史》出版
八路军、新四军拥有哪些武器装备?
两次大穿插 痛歼美伪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