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清大运河管理建筑空间分布特征初探★

2017-03-15

山西建筑 2017年3期
关键词:公署管理机构大运河

钟 行 明

(青岛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明清大运河管理建筑空间分布特征初探★

钟 行 明

(青岛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通过梳理文献资料,对大运河管理建筑进行分类,对明清大运河管理建筑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初步得出大运河管理建筑宏观空间地理分布的集聚性和微观选址的近河性两个主要的空间分布特征。

大运河,管理建筑,空间分布

明清两代大运河管理包括漕运、河道两套管理体系,均设有中央与地方两个层级,河道与漕运、中央与地方相互交织,沿运河城市形成了一张运河管理机构网,使得漕运得以顺利进行。大运河管理建筑从管理内容上可分为漕运管理建筑与河道管理建筑,漕运管理建筑指管理漕运机构的公署,主要有漕运总督公署、各省督粮道公署、钞关关署、总督仓场公署、坐粮厅公署、巡漕御史公署及地方漕运管理机构公署等。河道管理建筑指管理运河河道本体的管理机构公署,主要有河道总督公署、管河郎中公署、管河道公署、管洪主事公署、管泉主事公署、闸官公署及各方官管河公署等。

通过对明清两代的运河管理建筑进行分类统计,初步总结出明清大运河管理建筑的空间分布呈现出以下特征。

1 大运河沿线管理建筑宏观空间地理分布的集聚性

明清两代的大运河管理已具有了流域管理的性质,从中央到地方有一套完整的管理机构体系。同时在管理建筑的设置上也形成了异于元代的分布特征,管理建筑与所在城市之间的关系也成了研究明清运河区域城市的重要方面。

从时空演进上看,河道总督驻地由明代及清初的济宁到后来移至淮安清江浦,呈现出逐渐南移的趋势,山东段则一直是河道管理的重点。从空间分布上来看,地方级河道管理建筑在沿运河各州县均有分布,呈现出均匀分布的特征,而漕运管理建筑以及中央级河道管理建筑在分布上则呈现出集聚性,从大运河各种管理建筑叠加总体来看,也呈现出一种集聚性分布的特征。明清两代大运河管理工作重心都置于长江以北,漕运管理中心有二:一为淮安,漕运总督一直设于此。一为通州,为漕运的终点,漕粮入仓、存贮等使得官署林立。而河道管理则有两个中心——济宁和淮安、一个重点区段——山东段闸河。漕运管理建筑与河道管理建筑的空间分布有很高的重合度,因为漕运管理与河道管理两者关系密切,往往是互有你我,很多官员的设置上更是兼管两者。同时河道管理的重点也往往是漕运管理的重点,为保证漕运的正常运行,在河道复杂的地段漕运管理与河道管理只有相互协作才能发挥最大效用。如整个大运河以山东段的技术难度最大,该段地势较高,水源不足,闸坝众多,黄运关系交织,因而在此段设置的河道和漕运管理建筑也最多。明代,清代大运河漕运管理,河道管理建筑空间分布见表1~表4。

表1 明代大运河漕运管理建筑空间分布

表1,表2资料来源:据《钦定历代职官表》卷59,卷60,《明会典》《明史》《北河纪》卷5、《漕运通志》卷3等整理。

表3,表4资料来源:据《钦定历代职官表》卷59,卷60,《北河纪》卷5,《钦定户部漕运全书》《嘉庆东昌府志》等整理。

概之,明清大运河管理建筑在运河沿线宏观地理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一种集聚性的特征,主要集中分布在一个区段、三个中心,一个区段即山东段运河,三个中心即为三个城市:淮安、济宁、通州。

表2 明代大运河河道管理建筑空间分布

表3 清代大运河漕运管理建筑空间分布

表4 清代大运河河道管理建筑空间分布

2 大运河管理建筑选址上的近河性

大运河管理建筑在选址上有特别思考,以管理机构公署表现最为明显。漕运管理机构公署多分布在沿线州县城市内,而河道管理机构公署除了这一特点外,更多的表现出“技术节点”规律,即分布在河道复杂、需要重点进行治理的地段以及重要的水工设施之处,因此河道管理机构公署驻地多数离河道较近,或设行署以便在运期驻扎河边。

漕运管理因运输过程的流动性,致使许多漕运管理机构公署的驻地分布也呈现出一种流动性,管理机构公署虽设于固定城市,但需要来往运河沿线巡视、催趱,并不经常驻扎治所,因而会设有行署,以方便临时处理漕运事务,如巡漕御史等。而河道管理机构公署的这一特性表现并不突出,因河道管理更多的是分段管理,所辖范围较为固定。

地方管河官为方便管理河道,其公署往往设在河道之滨、运河要害之处,以防地远难以照应,表现出一种近河分布的态势。地方管河官公署之分布充分说明了运河管理与公署分布的内在关联性。潘季驯在《复议河工补益疏》中对淮南、淮北管河官公署的驻地提出了建议,并得到准许((明)潘季驯撰,《河防一览》卷9,《复议河工补益疏》),该奏疏表明了明代管河官公署多择河道要害之处,设于运河边上,体现最为直接的是闸官公署,闸官公署即设于闸旁,方便闸官指挥闸的启闭,我们可以从地方志舆图中明显地看出闸与闸官署的关系(见图1)。

3 结语

明清大运河管理建筑的空间分布按两个层次进行分析,从运河沿线宏观空间地理分布上来看,呈现出一种集聚性分布的特点,明清运河管理机构多数分布在长江以北,形成了管理建筑分布较为集中的一个重点区段和三个运河城市,即山东运河段以及通州、济宁、淮安三个城市,这与运河管理制度密切相关。从微观的管理建筑选址来看,运河管理建筑都呈现出近河分布规律,漕运管理建筑多分布于大运河沿线州县城市内,而河道管理建筑的则多分布于河道附近。

The discussion 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Grand Canal’s management architecture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Zhong Xingming

(QingdaoUniversity,SchoolofTourismandGeographyScience,Qingdao266071,China)

The article classifies the management architectures of the Grand Canal through reviewing the literatures. It analyse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nagement architectures of the Grand Canal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t concludes that the macroscopic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Grand Canal is clustering and the microscopic site selecting is close to the Grand Canal.

the Grand Canal, management architecture, spatial distribution

1009-6825(2017)03-0005-02

2016-11-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130831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批准号:13YJCZH274)

钟行明(1980- ),男,讲师

TU-024

A

猜你喜欢

公署管理机构大运河
秀美大运河 千年韵古今
大运河:最后的绝唱
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来了
加拿大自然资源管理机构及职能
历代大曲管理机构考
PBC模式 养护管理机构与承包商的“双赢”
放歌大运河
遇见“大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