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洱海流域白族殡葬改革
——以大理市银桥镇为例

2017-03-15刘圣欢杨砚池

大理大学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改革文化

刘圣欢,杨砚池

(1.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武汉 430079;2.中共大理市银桥镇委员会,云南大理 671003)

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洱海流域白族殡葬改革
——以大理市银桥镇为例

刘圣欢1,杨砚池2

(1.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武汉 430079;2.中共大理市银桥镇委员会,云南大理 671003)

公益性公墓区建设导致苍山植被成片砍伐,严重影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银桥镇深化殡葬改革,建成了鹤云峰农村公益性骨灰堂。重构殡葬文化,促进殡葬习俗从分散模式向集聚模式的转变,从平面模式向立体模式的转变,从传统模式向生态模式的转变,从村民自治模式向政府引导治理模式的转变,构建在政府引导下群众自觉参与的殡葬秩序。以环保的丧葬方式、低廉的丧葬成本和易于接受的丧葬仪式,实现生态、节俭、惠民、和谐的殡葬改革。

洱海流域;白族;殡葬文化;改革

在洱海流域居住的人口中白族人口占69%,长期以来,洱海流域形成了富有地域民族特色的殡葬习俗,深刻地影响着洱海流域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殡葬的白族语表达为“达素少”(Da su suo),“达”为抬之意,“素”为烧,即火化,“少”为山之意。全句话的语义为:“抬出去,火化后,送上山埋葬。”从白族专用名词中可以看出,火葬习俗在洱海流域有较长的历史。元代李京的《云南志略》“诸夷风俗”条载:“(白人)人死,浴尸,束缚令坐,棺如方矩。击铜鼓送丧,以剪发为孝,哭声如歌而不哀。既樊,盛骨而葬。”〔1〕只是明朝平定云南后,认为白族的火葬习俗与中原王朝一贯倡导的儒家思想和封建礼制相违背,被视为是“惨虐至极,无复人道”之事,为五法所不容。明代中期,白族依汉俗改用棺木行土葬〔2〕。

随着社会日益进步,人们的殡葬观念也在逐渐转变。深入推进殡葬改革,促进殡葬文化变迁,实施火葬并寄存骨灰的殡葬改革对白族来说是古代葬俗的回归和传统殡葬文化的复兴,也能更好地适应洱海流域保护与发展的现实需求。位于洱海流域的银桥镇近年来全面推进火葬,修建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实行骨灰寄存的殡葬改革试点项目,有效改变传统殡葬的模式,改变表达哀思的方式,主动革除丧葬陋俗,提倡文明节俭办丧,实践探索了绿色环保、节约惠民、文明风尚的新型殡葬模式,其试点做法、显著成效和成功经验,具有学术研究价值和实践推广意义。

一、农村公益性公墓区存在的问题

银桥镇位于云南省大理市腹地,是洱海流域农田保护及村庄规划建设管理的重要区域。银桥镇下辖8个村委会、32个自然村、94个农业社,居住着汉、白、回、彝、傈僳等16个民族,白族占总人口30 873人的95%。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理念,更好地保护洱海海西的生态环境,银桥镇2003年启动了殡葬改革工作,深入宣传殡葬改革政策,各级干部齐抓共管,密切配合,规划建设农村公益性公墓区,形成了“党委、政府重视,各级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殡葬改革工作格局。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公益性公墓区殡葬模式已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的殡葬需求,殡葬改革工作亟待调整。

(一)土坟集聚导致自然景观受损

2003年10月,银桥镇采用有利于保护生态的插花型建设模式,投入232万元,在苍山海拔2 200~2 600米之间的荒山坡地,建设了4个农村公益性公墓区(2个村委会共用1个公墓区),公墓区的使用周期为20年。凡户籍在银桥镇辖区内的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离退休人员需安葬回辖区公墓区的应及时汇报,不得隐瞒其遗体身份,一律实行火化,火化后不得装棺木。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以安葬遗体或风俗习惯为由,任意在公墓区内乱砍滥伐、挖山取石,留空墓、造假坟。根据广大群众意愿,实行男女分排安葬和单独安排非正常死亡人员片区。辖区内村民死亡之后,自觉实行火化者,给予一次性奖励1 000元,在公墓区安葬实行深埋,不留墓碑的,再给予一次性奖励300元。对死亡后不进入公益性公墓区而乱埋的,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限期迁入公益性公墓区安葬。公墓区建设虽然整治了苍山圈地建坟乱埋乱葬等问题,有效改善了殡葬基础设施,但是由于公墓区土坟集聚增长,导致苍山植被成片砍伐,严重地影响了集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一身的苍山自然景观。

(二)殡葬用地扩张导致林地受损

2003年实施殡葬改革以来,银桥镇在农村公益性公墓区建设中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节约土地、保护生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以建设“规模适度、区位荫蔽、墓区美观”的生态式公墓区为目标,墓穴占地面积不超过60%,绿化及公共用地不少于40%的标准规划建设了4个农村公益性公墓区。但是,洱海流域的土地资源非常稀缺,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死亡人口数量逐年累积,由于土地消费量过多,更加剧了土地资源的稀缺。苍山公墓区建设都采用平面式殡葬用地模式,以满足人们“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加剧了日益严峻的林地保护形势。另外,苍山也是洱海海西群众的重要饮用水源地,自古以来当地群众都饮用流淌自苍山的溪水,公墓区不断扩张显然也不利于水源地的保护。银桥镇2003年以来建设公墓区的殡葬模式,实际上成为以20年为周期的增长极,致使土地耗费不断增加,最终难以解决殡葬与节约土地、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所以,解决殡葬工作中节约用地的问题日益紧迫。

(三)殡葬方式粗放导致民心受损

洱海流域污染不仅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技术条件有关,也与洱海流域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有关,尤其是受到流域的人口密度、村镇布局、经济结构、生产方式、行为习惯的深刻影响〔3〕。洱海流域长期以来盛行土葬建坟立碑的殡葬习俗,导致占用土地、浪费资源、破坏景观等弊端,人们越来越强烈地呼唤新的殡葬模式出现。因此,探索建立以白族传统殡葬文化为主线,为广大群众所接受,最大限度节约土地资源,既能安放骨灰,又能进行传统的殡葬祭祀活动的骨灰寄存殡葬模式势在必行。2013年,为节约土地、保护资源、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鹤阳村委会老年协会153名会员联名递交银桥镇政府申请书,请求修建农村公益性骨灰堂。银桥镇政府和大理市民政局进行专题调研后,最终将银桥镇确定为大理市农村公益性骨灰寄存殡葬改革项目的试点地区。

二、殡葬习俗模式的跨越性转变

农村是传统习俗保存得相对完整的区域。作为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殡葬习俗被乡亲们持续传承着。殡葬改革的难点在农村,本质在于殡葬习俗的模式变迁,关键在于农民群众的意识转变。因此,立足农村、关注农民,站在全局的高度研究和推动农村殡葬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银桥镇党委、政府把殡葬改革当作以人为本,落实党的人文关怀的重要形式,站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关注、研究、探索、推广符合民族传统的殡葬习俗模式。银桥镇2014年新建的鹤云峰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占地5亩,总投资240万元,总建筑面积586 m2,内置穴位3 800个,为鹤阳村委会、磻溪村委会共同使用,据测算可满足两个村委会近80年的殡葬需求,促进了殡葬习俗模式的跨越性转变。

(一)分散模式向集聚模式转变

按照白族的丧葬习俗,人死以后,一般都要停柩在家数日,宴请亲朋,进行吊唁,并请和尚、道士念经,“超度”亡魂。安葬前要看风水,择地脉,以求子孙发达〔4〕。出殡时,鼓乐喧天。棺木在后,孝子在前,送葬的人员在后,沿途鞭炮上前鸣放,丢散纸钱。送葬的人一般到“辞客处”或叫“谢客处”,孝子跪拜送葬的人后,才把逝者送上山入土安葬。这种分散埋葬的殡葬制度及习俗较为繁复,而且花费人力、物力、财力,尤其是耗费土地资源。银桥镇2014年起实施的骨灰寄存殡葬制度,能够促进殡葬用地合理集聚、健康发展。殡葬用地由分散向集聚转变,从根本上改变殡葬用地布局分散和重复建设问题,有利于生产力要素合理流动,科学配置;能够充分发挥集聚效应,节约土地和资源;并加强对殡葬用地的规范管理和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二)平面模式向立体模式转变

受传统墓葬方式的影响,银桥镇公墓区建设比较单一,都是沿山坡而建的平面式坟墓,墓穴大多以台阶式、方阵式排列。这种平面布局的墓葬模式占地较大。坟墓主要是水泥或石料板块制成的墓穴和墓碑,水泥石料的墓穴给山体包上了一层坚硬的外壳,风化时间极其漫长,比土墓对环境的后续影响还要大。《银桥镇公墓区管理办法》规定,骨灰安葬的单人墓占地1 m2,双人墓占地2 m2;遗体安葬的单人墓占地4 m2,双人墓占地6 m2。但是实际上,鹤云峰公墓区2004年投入使用到2014年十年间入葬坟墓444多冢,共占地接近40亩,每亩土地使用情况是葬11冢,平均每冢实际用地60 m2。因此,建设公益性骨灰堂,走殡葬用地集约利用的路子,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人地矛盾,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平面式公墓区相比,银桥镇农村公益性骨灰堂是立体空间,骨灰盒存放架穴位只占用长40 cm、宽30 cm、高33 cm的空间,基本实现了只占空间不占土地,极大了节约了土地资源。鹤云峰骨灰堂内置3 800个供骨灰盒存放的穴位,则可节约苍山林地340亩。

(三)传统模式向生态模式转变

在殡葬活动中,逝者家属的心理活动比较复杂,既有依恋、报恩,又有迷信、攀比等。“入土为安”“遗体土葬”等传统观念从道德上讲并非不良,但其所引导的行为会浪费土地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而迷信和攀比的消极心理则易导致不科学的殡葬行为和高昂的殡葬成本,这是传统殡葬模式的弊病。对“薄养厚葬”“面子殡葬”“迷信殡葬”等殡葬糟粕文化,政府应遵循“疏堵并举,以堵为主”的思路,不仅要加强对文明健康殡葬文化的宣传,更要出台较为具体的应对措施,对这类糟粕文化误导下的病态行为进行规制,逐步将其清除。对这类文化指引下的殡葬行为应慎用强制措施,应按“疏堵并举,以疏为主”的思路,即要出台适当超前于目前殡葬文化的制度规定,营造文明健康的殡葬文化和生态殡葬观念〔5〕。

在殡葬改革中,银桥镇政府出台了有利于摒弃殡葬文化糟粕、引导文明健康殡葬文化的政策措施。通过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舆论的科学合理引导,营造了文明、健康、生态的殡葬文化。鹤阳村委会和磻溪村委会牢固树立服务理念,深入一线、深入群众,采取专题座谈、个别访谈、实地走访等多种方式征求广大群众意见和建议,向广大农户发放《开展火葬改革告知书》。在改革起步阶段,村委会干部坚持“三个第一时间”工作法:第一时间准确获取村民死亡信息、第一时间村组干部深入逝者家庭做引导工作、第一时间与殡仪馆联系并做好服务工作,确保了尸体百分之百火化和骨灰百分之百寄存。骨灰寄存的生态殡葬模式达到了让亡者有尊严地获得安葬,使生者精神得到充分慰藉的目的,既体现了中国几千年来信奉的“死有所葬、葬有所安”的传统观念,又避免了建坟造墓对土地的大量占用,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减轻丧葬负担,实现了人与自然更科学的统一。

(四)自治模式向治理模式转变

各民族村落由于地缘观念(乡亲观念)特别强,所以显示出很强的内聚力,构成了十分紧密的集体,因而组织互助协力成为代代相传的惯例〔6〕。长期以来,银桥镇殡葬活动均在村民自治的模式中实施,全体村民依照自己的理性判断,管理自己的殡葬事务,自由选择、自主决定、自我负责,维系着传统殡葬习俗的传承和变迁。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改革的深化,农村基层治理的生态发生了深刻改变,为农村民主管理实践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问题,要求加快促进和扶持社会治理主体的发育和成长,调动社会组织的协同作用和群众的参与作用,充分发挥社会自治主体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积极性,有效推动彼此之间的相互调适、共同参与、合作互动〔7〕。银桥镇在殡葬改革中,积极推进殡葬管理模式从传统上单纯的村民自治向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村民自治良性互动转变。重构有效的社会秩序,要组织有效的行动并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对社会制度的功能进行细致的分析,并要同时满足他们意图的需要以及他们运行所依赖的其他有关制度结合起来分析〔8〕。银桥镇政府着眼重构殡葬秩序的预期目标,组织村组干部和群众对传统殡葬习俗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对群众殡葬需求进行深刻分析,制定了《银桥镇农村公益性骨灰堂管理办法》和《银桥镇骨灰堂管理员管理办法》。从制度上,严格规定了骨灰盒的存放程序、火化办理程序、申请火化奖励资金的程序。农户到骨灰堂填写《银桥镇农村公益性骨灰堂骨灰存放登记表》,并办理《银桥镇农村公益性骨灰堂骨灰存放证》,严格实行文明、健康的殡葬活动,构建了在政府引导下群众自觉参与的殡葬秩序。

三、探索殡葬文化改革经验

文化人类学者格尔兹采用解释人类学的观点将文化定义为:“文化是指从历史沿袭下来、体现于象征符号意义中的意义模式,是由象征符号表达的传承概念体系,人们以此达到沟通、延续和发展对生活的认识和态度。”〔9〕89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丧葬行为,受其生存环境、生命观念、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各民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丧葬方式,构成殡葬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民族风俗是一种文化。从这个角度上来讲,鹤阳村殡葬改革也是一项文化变迁工程。“三元结构学说通常是把文化区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或‘实物文化、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的三层面分类法。”〔10〕据此,我们从整体上把殡葬文化看成一个球体,把它分成三个层面:表层为实物文化,指殡葬习俗中的坟墓、棺木、骨灰盒等各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和易感受性,是殡葬文化中最活跃的层面;中层为行为文化,指村民如何协调村庄内部之间关系的行为制度体系,它规定着殡葬文化的社会特质,属殡葬文化中比较稳定的层面;里层为观念文化,指村民自觉和不自觉地对殡葬习俗所持有的心理、意识和观念,它处于殡葬文化的核心,是殡葬文化的精神所在,会影响殡葬文化的表现形式和发展走向,属殡葬文化中最保守的层面。在殡葬改革中,银桥镇充分尊重文化变迁的规律,着眼三个殡葬文化层面,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不同的改革策略,实现了殡葬文化的有序变迁。

(一)强制改革实物文化

殡葬文化中的实物文化,最显著的就是墓地、坟墓、棺木、骨灰盒等,由于其是殡葬文化中最活跃的表层文化,具有很强的流动性,比较容易根据时代的进步而进行改革,因此银桥镇采取了强制措施推进改革。过去,银桥镇先民死后都有一块家族墓地,在他们看来家族墓地是一个家族的缩影,墓地的大小和墓碑能够反映出一个家族的兴衰及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因此,所有本家中的逝者都必须按照本家族的规定进行安葬。2003年实施公墓区建设后,规定农村村民死亡后一律要进入公墓区按秩序安葬。2014年5月10日,银桥镇鹤云峰公益性骨灰堂投入使用以来,要求死亡村民必须火化,而且购买中小型骨灰盒,将逝者骨灰存放于骨灰堂,强制要求丧属必须遵照执行。

(二)积极改变行为文化

殡葬文化中的行为文化,最显著的就是殡葬习俗中的行为制度体系,由于其属于殡葬文化中相对稳定的中层文化,因此可以适度变迁,可以采取积极措施促进村民改变行为文化。行为文化等于社会控制的所有手段,是社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试图保证人们以可接受的行为方式行事的途径。社会控制包括内化控制(internalized control)和外化控制(external control)两种。按照英国社会人类学家拉德克利夫·布朗的定义,内化控制是一种在每个人心中根深蒂固的信仰,致使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好行为认真负责,通过内省式的社会伦理自觉促成社会秩序的构建。外化控制是来自内心之外的“制裁”(sanction),是一个社会或社会的大多数成员对一种行为方式的反映,即赞成该行为方式的正性制裁(positive sanction)或反对该行为方式的负性制裁(negative sanction)〔11〕。组织乡村社会的协同生活是行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村落中自古以来便传袭着一些固定的或不固定的协力组织及共同活动。洱海流域白族对于自己去世后的安排处置尤其重视,村民讲究叶落归根,对生命归宿的共同愿望就是死在家里,这样才算是寿终正寝,与祖先同归。全体村民都会自发地按照传统行为模式到逝者家中互助办理丧事。倘使死在外面,就不能将尸体抬回家中办理丧仪,至多只能在村口搭建临时灵堂。对此,银桥镇结合骨灰寄存殡葬改革,塑造了新的行为文化,只要进行了尸体火化,即使在外死亡的人,也可以抬回家中举行丧葬仪式。

(三)引导改进观念文化

殡葬观念文化,最显著的就是当地群众的生死观,由于其属于殡葬文化中极其保守的核心文化,因此很难变迁,银桥镇采取积极引导观念文化变迁。殡葬观念在短期内一般不易改变,但是从社会变迁的长远角度观察,人们的殡葬观念也会发生变化。推进殡葬改革,要深入开展传统殡、葬、祭的仪式研究和宣传工作,引导群众形成一种普遍的殡葬观念,并与殡葬基本活动中的殡仪保持动态一致〔12〕。为逝者举行的殡仪,是“过渡礼仪”之一,因为死亡不过是从一个人生阶段到另一个人生阶段的转移。在那些相信有一个死后世界的人心中,死亡是生命周期的一个环节,而不是生命周期的终点〔13〕。白族举行丧葬仪式的原因是存在灵魂不死的观念,对逝者所作的种种安魂、慰魂、超度亡魂等丧葬仪式和祝福都表达生者对逝者亡魂的关心,都希望逝者亡魂在另一世界获得幸福。人们比较注重去送逝者的时候必须经过约定俗成的“生死路”,否则会对逝者的灵魂产生不良的影响。在殡葬改革中,尽管送逝者的路线有所变化,但是路途中必须经过本村的山神庙。山神是保佑祖先的风水福气,当地人每次去上坟,都会拜山神,认为山神是“管这里的死人”,给逝者的子孙带来福气的〔14〕。因此,银桥镇在殡葬改革中,充分尊重当地群众的信仰观念,在保留村民认为有象征意义的仪式基础上,积极引导改进观念文化,促进了殡葬改革的有序实施。

四、殡葬改革的实际效益

银桥镇重构的殡葬秩序,既创建了集约化的殡葬用地模式,又保护了当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整体性。银桥镇鹤云峰骨灰堂于2014年5月10日投入使用以来,至2016年5月10日两年间,共入驻骨灰盒95个(其中:鹤阳村委会52个、磻溪村委会43个),确保了两个村委会死亡人口百分之百火化、百分之百入驻骨灰堂,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一)实施了节约惠民的殡葬措施

“殡葬消费”是人们用于殡葬活动方面的消费性支出。村民认为,丧礼更多的是告慰逝者的在天之灵,丧礼的隆重代表了报恩的诚意,但有时也包含了盲目攀比的心理。因此,银桥镇以推行骨灰寄存制度为契机,采取措施引导群众简化丧仪、丧事简办,有效解决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殡葬贵”问题,释放了改革红利。在骨灰盒规格上,必须小于骨灰盒存放架穴位内空长宽高的规格(40 cm× 30 cm×33 cm),促使村民必须购买经济实惠的中小型骨灰盒,并给予奖励1 000元。银桥镇取消了村组农户轮流抬棺木或骨灰盒到坟地的轮班制度,从以前农户轮班制16人抬棺木或骨灰盒转变为逝者的孝子自己一个人手抱骨灰盒安放进骨灰堂,从而节约了人工劳动力。骨灰寄存改革也节约了挖坟坑、修建坟墓的费用。据村民测算,每一起丧事可以为群众节约8 000元至10 000元。

(二)营造了厚养薄葬的社会风尚

人类学家格拉克曼认为:风俗是通过仪式的方法,将乡村中的人团结起来,使他们成为一个社会〔15〕。殡葬风俗是社会风俗和信仰风俗结合的综合体,是一种物质消费,也是一种精神消费,要使之与文明社会发展相适应。殡葬改革的目的是让人民群众改变落后、浪费、不适宜于当下和有违科学的丧葬方式,代之以科学、俭朴的殡葬方法和哀悼形式。银桥镇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营造敬老爱老的社会风尚,提倡子女与父母一起生活,与其在丧事上大操大办,不如生前让老人多享受天伦之乐,给予老人幸福的晚年时光,逐渐形成“厚养”的社会氛围。“薄葬”也是一种丧葬方式,并不意味着不敬逝者。银桥镇教育群众注重内心对逝者的怀念,而不是通过奢侈的仪式来表达对逝者的尊重。通过丧葬仪式教育后代要行善事、积功德、尊老爱幼、勤劳善良。在丧葬活动中,“生不记死仇”,即使逝者生前与邻里乡友结下深仇大恨,这时活人也不计前嫌,依然聚集丧家,帮助料理丧事,借治丧共聚一堂,彼此同情,安慰鼓励,增进友谊。在丧葬活动中,不管是亲家还是仇人都不遗余力给丧家帮忙,体现了村民互助友谊精神,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三)探索了保护生态的殡葬模式

殡葬用地属于土地分类中的特殊用地,其集约利用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集约利用与否,不仅影响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还影响到墓碑、水泥、石头、木材等资源的节约。国家民政部在《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0)中所提出的“绿色殡葬”的理念,就是要求在殡葬改革中注重低碳、环保,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提倡建设生态园林。银桥镇2003年启动的农村公益性公墓区建设殡葬改革,由于受传统葬俗的影响,墓地建筑高低不一,杂乱无章,不仅影响景观,还因为大片公墓区砍伐林木所形成的大片“白地”而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银桥镇实施骨灰寄存殡葬改革,在建造了骨灰堂后,注重周边环境绿化和人文景观营造,逐渐形成隐于深山幽谷之中,绿树红花萦绕的殡葬式园林。有效解决了“死人与活人争土地”的问题,能够让苍山自然环境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五、殡葬改革的思考

洱海流域的白族群众认为人死后有三个去处,分别是:墓地、家中的神龛、宗族的祠堂。逝者的尸体葬在了墓地,但是他们的灵魂却要留在家庭中的神龛上和宗族的祠堂里〔16〕。这是当地殡葬文化的核心观念。在殡葬改革实践中,只有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运行规律和文化变迁规律,以更环保生态的处理方式、更低廉的丧葬成本、更高效的组织方式和更易接受的丧葬仪式实现“死有所葬,葬有所安”,才能顺利达到殡葬改革的目标。

(一)遵循自然规律

自然运动是客观的,是有规律可循的。生态理性的核心就是要在科学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的科学理念〔17〕。正如白族古歌唱道:“尊重苍山,苍山有树;尊重洱海,洱海有鱼;尊重泥土,大理家家有花;尊重天空和云朵,有富足的阳光和雨水……”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18〕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科学理念就是生态理性的科学理念。实施骨灰寄存殡葬改革能够合理利用土地,土地资源生产力可以大幅度提高。银桥镇以前的殡葬用地模式,存在土地消耗过快与土地供给不足的问题,导致土地资源生产力将不断衰竭。必须通过科学的规划,转变为集约模式,转变人们的思想,逐步推进立体化和生态化的模式,这样既节约用地,也有利于环境绿化。银桥镇计划2016年启动建设三阳峰骨灰堂,2018年启动建设兰峰骨灰堂,“十三五”期间将实现全镇骨灰寄存殡葬改革全覆盖,以尽可能少的骨灰堂数量就近就便满足当地群众的殡葬需求。

(二)遵循经济规律

在西方经济学中,人的利己属性即“经济人”作为一种理论假定。人们为自己的利益而表现出的努力行为,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强大动力〔19〕。“经济人”的利己性不仅是一个理论假说,而且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基本事实。古往今来,人们的所作所为,都与自身利益有关〔20〕。在丧葬文化的改革与继承过程中,农村居民的利益能否受到保护是殡葬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21〕。建立的殡葬改革机制或创新殡葬方式,除了有政府主导性的意见之外,其具体的葬法形态应该由死亡者本人或丧家做出,因此一定要让被改革的群众受益而不能受损〔22〕。总之,推进农村殡葬改革,一定要遵循经济规律,制度设计要充分惠及群众利益,在生态受到保护和群众得到实惠的双赢中释放改革红利。

(三)遵循社会运行规律

社会运行是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他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社会的运行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良性运行、中性运行和恶性运行〔23〕。社会运行规律是社会有机体运行所表现的各个环节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改革是达到社会良性运行的必经途径〔24〕。殡葬改革关系到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关系到统筹城乡发展的进程,关系到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必须遵循社会运行规律,顺应民心民意,合乎农民的选择,才能构建起殡葬事务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只有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努力做到“标本兼治”“刚柔并济”、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相结合、政府主导与多方参与相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相结合,才能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25〕。在探索服务农村殡葬新型模式中,要充分发挥老年协会、红白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服务农村殡葬的功能,为殡葬改革提供物质保障和精神支撑。探索传统殡葬继承与创新的合理模式,最大限度保留传统殡葬习俗的朴素情感和表达美好诉求的部分,结合现代殡葬健康、环保、节约、文明的要求,探索能够代替传统殡葬仪式和心理安慰的新型模式,形成群众支持的社会殡葬秩序。

(四)遵循文化变迁规律

文化人类学者格尔兹把文化理解为人类的信息编码体系,本质上是人类为束缚自身编制具有象征符号意义的网络〔9〕5。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标志,是民族群体凝聚力、向心力的基础。由于各少数民族群众所生活的自然环境各异、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社会发展程度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传统殡葬文化根植于民间土壤,活态传承且生生不息,它们是民族精神的延续,是民族意识最质朴的表达,也是民族文化的根基。殡葬习俗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如同其他民俗,产生和形成后有其相对的稳定性,但也不是固定不变,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传承,必须尊重其变迁发展的规律。文化变迁的规律主要表现为文化消失、文化变异和文化创新的综合运动过程〔26〕。推进殡葬改革,必须深入剖析研究殡葬文化,认清实物文化、行为文化、观念文化各层面的具体内涵,有针对性地看待各类文化层面的变迁。要深刻把握丧葬习俗仪式所代表的具体文化内涵,提炼传统殡葬文化的精髓,才能采取扬弃的科学态度对待殡葬文化,引领殡葬文化变迁。要在继承传统殡葬文化精髓的过程中,摒弃不符合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的文化事项,吸收和创新走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因素,才能实现传统殡葬文化的重新整合和保持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1〕施立卓.白族丛谈〔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14-15.

〔2〕《白族简史》修订本编写组.白族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300.

〔3〕董利民.洱海流域产业结构调整控污减排规划与综合保障体系建设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177.

〔4〕《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云南省编辑组.国家白族社会历史调查:一〔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194-195.

〔5〕郭林.从“死无所葬”到“葬有所安”:四维特性视域下中国殡葬服务制度的改革路径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21-31.

〔6〕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4:166.

〔7〕陈荣卓,唐鸣.农村基层治理能力与农村民主管理〔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2):11-20.

〔8〕FEI XIAOTONG.Pansant Life in China〔M〕.London:Routledge&Kegan Panl,1939:4.

〔9〕GEERTS CLIFFORD.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elect⁃ed Essays〔M〕.New York:Basic Books,1973.

〔10〕林耀华.民族学通论(修订本)〔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4:390.

〔11〕ALFRED RADCLIFFE-BROWN.Structure and Function inPrimitiveSociety〔M〕.London:CohenandWest,1952:205.

〔12〕邓海骏,郭林.跨越厚葬与薄葬:绿色殡葬的形式社会学研究〔J〕.中州学刊,2013(12):78-83.

〔13〕汪宁生.文化人类学调查:正确认识社会的方法〔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5:220.

〔14〕梁永佳.地域的等级:一个大理村镇的仪式与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24.

〔15〕MAX GLUCKMAN.Custom and Conflict in Africa〔M〕. Oxford:Blackwell,1956:1.

〔16〕FRANCIS L K HSN.Under the Ancestors'Shadow:Kin⁃ship,Personality and Social Mobility in China〔M〕.Stan⁃ford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67:41.

〔17〕张云飞.生态理性: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5(1):88-92.

〔18〕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11.

〔19〕葛守昆.基于人性视角的人类发展〔J〕.阅江学刊,2014(5):15-23.

〔20〕葛守昆.中国经济学的理论基点及逻辑展开〔J〕.现代经济探讨,2012(1):32-36.

〔21〕陈华文.殡葬改革与农民利益〔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48-51.

〔22〕汪俊英.关于我国农村殡葬改革的深层思考〔J〕.学习论坛,2014(12):74-77.

〔2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53-54.

〔24〕郑杭生.本土特质与世界眼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8.

〔25〕郑杭生.郑杭生自选集〔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3:352.

〔26〕罗连祥.民族文化变迁的规律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9):107-109.

Research on the Reform of Bai People's Funeral in Erhai Lake Are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Anthropology:A Case Study of Yinqiao Town in Dali City

Liu Shenghuan1,Yang Yanchi2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79,China;2.The Yinqiao Municip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Dali,Yunnan 671003,China)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welfare cemeteries leads to the deforestation in Cangshan Mountain,which severely damages the natural and cultural landscape.The reform of the funeral and interment in Yinqiao Town lead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Heyun Peak Village Social Welfare Sepulchral Chapel.The reconstruction of funeral culture improves the transform of scattering mode to the concentration mode,from plane pattern to the three dimensional pattern,from traditional mode to ecological mode,from the villager autonomous governance mode to government leading governance mode,for constructing the funeral rules with autonomous particip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government.By adopting the environment friendly style,low cost,and acceptable funeral,the reform of ecological,economical,people benefited and harmonious funeral can be realized.

Erhai Lake area;Bai ethnic group;funeral culture;reform

10.3969∕j.issn.2096-2266.2017.01.004

C954

A

2096-2266(2017)01-0015-08

(责任编辑 张玉皎)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研究课题“洱海流域社会经济结构调整控污减排与生态文明体系建设示范工程”(2013ZX07105-005-04-03)

2016-09-19

刘圣欢,教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制度经济和房地产经营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改革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改革之路
谁远谁近?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