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肺癌放疗患者不良反应的影响

2017-03-15秦秀容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放射性肺癌实验组

秦秀容

·短篇论著·

护理干预对肺癌放疗患者不良反应的影响

秦秀容

肺癌放疗; 不良反应; 护理干预

肺癌是世界上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据报道,每年新增病例数为180多万,占所有恶性肿瘤总数的13%,直接导致每年死亡人数约160万,占所有恶性肿瘤病死率的19.4%,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2-3]。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最常见的方法之一,对肿瘤细胞的发展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原理是采用X线杀灭体内的恶性增殖的癌细胞,抑制患者癌细胞的继续增殖及转移,包括10%~15% 因内科原因( 患者身体状况差)不能耐受手术的Ⅰ、Ⅱ期患者;30%~40%局部晚期病变无法手术切除或有远处转移及部分Ⅲ、Ⅳ期患者[4]。然而,放射治疗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正常细胞或组织受到损害,是不可避免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很大,因此我们希望通过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来减轻患者的副反应,使患者顺利完成放疗。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对不良反应的抑制效果不同,本文将就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对肺癌化疗不良反应的作用进行探究,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肺癌放疗患者64例,分为对照组(32例)和实验组(32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23例,患者年龄36~79岁,平均年龄(58.5±3.6)岁,在对照组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 36~77岁,平均年龄(61.2±2.21)岁,实验组中,男21例、女13例,年龄41~79岁,平均(64.6±1.55)岁。全部经病理组织学、细胞学确诊,肺癌类型分类:鳞癌31例,腺癌20例,小细胞肺癌13例。实验组、对照组患者中在性别、年龄、病理分型、病情严重程度、病程差异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二、治疗方法

1. 放疗方法: 根据放射生物学原理,常规6MV-X线少分次、大分割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每周5次,每次200cGy, 要求肺V20<30%、脊髓<40Gy、食道<40Gy、心脏平均受量<40Gy。

2. 护理干预方法

(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包括生活护理、疼痛护理、皮肤护理以及治疗副反应的护理。

(2)实验组:在患者采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针对患者的个体情况实施系统化、个性化护理,具体步骤:①饮食护理:向患者讲解合理饮食的重要性,规律合理的饮食习惯能增加机体对放疗的耐受力和抵抗力,能抑制肿瘤的进一步发展。放疗后容易产生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不良反应,患者食欲减退,不利于患者配合对疾病的进一步治疗,因此饮食护理干预时必须向患者解释发生这类反应的原因,并鼓励患者克服各种不良反应,尽量多食用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放疗前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必要时辅助使用一些帮助消化的药物,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以减少胃肠道的反应; ②环境护理:要求护理人员着装整洁,病房保持光线自然柔和,保持患者的病房环境安静,限制家属的探视次数及病房人数,病房内可播放些舒缓性的音乐来让患者保持愉悦的心态。医护人员主动关心和慰问患者,既能让患者对疾病的治愈充满信心,也能保持和谐的医患关系; ③并发症护理:放疗并发症分急性和慢性,但以急性者为多见。多数患者放疗早期都会有急性并发症,如皮肤的红斑、充血、水肿糜烂和放射性肺炎等等,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沟通,观察并发症根据其症状种类和严重程度制定不同的护理方案,给予生活能力降低的患者充分地照顾,并鼓励患者多做各类轻微的运动,可提高抗疾病能力,从而促进其早日康复[5];④心理护理:患者第一次接触放疗,通常会表现为焦虑、恐惧,应针对每位患者的具体心里问题和实际需要,给予疏导和安慰,因此护士要主动热情关心患者病情,鼓励患者树立坚定信心,向患者传授放射治疗的相关知识,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消除不良情绪,便于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人员在治疗期间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根据患者不同时期的心里状态,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克服绝望、抑郁的消极情绪,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各个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保持良好的心态达到的最佳治疗效果[6];⑤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干预护理主要是对疾病的病因、治疗方案、预后等方面进行说明,纠正患者和家属对疾病认知的不足,需要护士给予患者详细的解释和病情说明,如预后、不良副反应等等。告知患者日常生活中的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并避免不良习惯的滋长。

三、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放疗期间放射性肺炎(根据咳嗽频率和用力呼吸程度来判断)、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吞咽困难程度)、放射性心脏炎、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数。

四、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病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采用χ2检验进行计数资料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实验组在不良反应率数据统计上优于对照组,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2%(18/3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90.6% (29/32)。实验组患者放射性肺炎发生率18.7%、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 15.6%,放射性心脏炎发生率9.4%;对照组患者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31.2%、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21.9%、放射性心脏炎发生率18.8%。实验组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反应两项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性心脏炎和骨髓抑制比较不明显,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总体不良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然而部分不良反应不可避免,目前不可能通过改善护理干预方法来解决,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放疗期间不良反应统计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讨 论

肺癌是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缺乏有效治疗,其预后差。放射治疗作为较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副也反应较大,整个过程中会导致身体的多系统发生的严重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甚至有患者被迫放弃治疗。现代护理学的含义也在进步,护理模式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而改变,患者及家属对疗效和护理满意率期望值越来越高,护理模式现在正变得个性化和人性化,通常我们会更关注患者治疗中的心理、精神和主观感受方面的护理,旨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7-9]。本研究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个体或护理,经对照性研究,以期取得更好的结果。

本次回顾性研究给予实验组32例患者综合性的干预护理,对照组32例患者采用一般干预护理作为对照。结果显示,综合性实验组患者放射性肺炎发生率 18.7%、放射性食管炎反应发生率15.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1.2%、21.9%;结果表明,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的实验组不良反应优于对照组(P<0.05)。个体化护理干预是根据患者病情、生活习惯制定的干预性护理计划,避免了护理过程中仅凭感觉和经验的盲目性,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使得我们对副作用及并发症的措施更重视和深入认识,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10-11]。

综上所述,尽管肺癌放疗毒副作用大,对患者伤害较大,但本次对照性护理研究充分证明:预见性护理是整体护理的一个分支,但发展迅速,正成为一种常见的护理方式,采用综合性的护理干预的方法,对患者的性格、心里特征变化、抑郁和焦虑进行了评估,充分调动了患者的治疗积极性,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1 李羲, 钱桂生. 从已知危险因素人手降低肺癌发病率[J/CD].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 电子版, 2012, 5(6): 490-492.

2 Lizio G, Sterrantino AF, Ragazzini S, et al. Volume reduction of cystic lesions after surgical decompression: acomputerised 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ic evaluation[J]. Clin Oral Investig, 2013, 17(7): 1701-1708.

3 王会中, 任成山, 金发光. 肿瘤生物标志物在肺癌患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及研究进展[J/CD].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6, 9(3): 329-333.

4 陆忠华, 周菊英, 许锡元. 放射性肺炎预测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12, 14(12): 225-226.

5 王军. 92例肺癌患者放疗并发症的护理体会[J]. 医学信息, 2014(15):513.

6 史学琴, 刘玉香. 肺癌患者放疗治疗的护理体会[J]. 心理医生杂志, 2012, (2): 218.

7 龙会兰. 优质护理服务在肺癌同步放化疗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13, 19(22): 23-25.

8 周丽波. 个性化护理对放化疗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7(5): 140-141.

9 王妍, 杨雪娇, 张晶娥, 等. 人性化护理在肺癌晚期患者放化疗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14): 239.

10 韩芳朵, 李碧珍.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0(31): 336-337.

11 邱娟. 个体化护理对肺癌放疗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6, 39(5): 154-155.

(本文编辑:王亚南)

秦秀容. 护理干预对肺癌放疗患者不良反应的影响[J/CD].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7, 10(1): 77-78.

10.3877/cma.j.issn.1674-6902.2017.01.019

408000 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肿瘤科

R743.2

A

2016-03-23)

猜你喜欢

放射性肺癌实验组
Bone palsy eliminates granules to regulate Wnt/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 and intervene in hormonal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in rabbits
中医防治肺癌术后并发症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无抗养殖典型案例分析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放射性家族个性有不同 十面埋“辐”你知多少
来自放射性的电力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