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旅游产业化模式下肇庆地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研究

2017-03-15刘道强

运动 2017年3期
关键词:肇庆市肇庆舞狮

刘道强

(肇庆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创新旅游产业化模式下肇庆地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研究

刘道强

(肇庆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本文通过对肇庆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等进行调查研究,结合肇庆的人文历史、传统文化和旅游资源文化,探索肇庆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的资源开发状况。借助肇庆旅游的特殊优势,利用创新旅游产业化模式,推动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以期寻找一条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途径。

旅游产业;肇庆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现状;资源开发

在中国整体民族传统体育发展遭遇瓶颈的时期,肇庆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同样面临众多问题。肇庆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蕴含着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同时,肇庆市是一座旅游名城,拥有众多的旅游景点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在注重产业化的今天,运用旅游产业化来帮助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可谓是一条值得探索和努力的道路。

1 肇庆地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

肇庆是广府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和民族传统体育史,肇庆地区内有武术、舞龙舞狮、龙舟、风筝、麒麟舞、赛马和摔跤等众多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当前,肇庆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情况整体并不理想,有些项目甚至濒临灭绝的危险。在肇庆所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龙舟、舞龙舞狮和武术是发展情况较好的项目。由于龙舟和舞龙舞狮是广东传统强势项目,同时又是节庆日活动,所以一直保持较好的发展趋势。加之,政府的扶持和大众民族情结的偏爱,使之能够比较普及的开展。而武术是我国的国术,在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国家比较大力推行。肇府[2006]75号文,广宁武术列为首批肇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92年,广宁县被评为全国首批“武术之乡”,武术也进入学校,为广大学生所接触。然而,进入学校的武术,基本都是经过国家体委改编的竞技武术,即“官方武术”。与之对应的传统武术,则显得稍稍有些尴尬,既得不到重视,又不能弃之,如同“鸡肋”一般。除了以上3个项目,其他项目的发展情况相对是比较尴尬的。例如,放风筝,现在很少人再把它归类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它在大众的心目中更多的是一种游戏。虽然在肇庆地区有很多人会参与到放风筝活动当中,但大众更多的是个人娱乐所用,并没有真正将风筝的民族传统文化发展起来。开封的麒麟舞、怀集的舞春牛等虽然也是传统节庆运动,但首先,它与龙舟、舞龙舞狮等项目相比,地位要偏低一些。其次,麒麟舞和舞春牛只是在本地区发展,并没有推广整个肇庆或者其他地方。最后,麒麟舞和舞春牛的动作难度要更大一些,使大众更不愿意去学习。其他冷门项目,如传统摔跤、赛马等发展状况更为惨淡,日常生活中很少再见到有人参与其中。

2 肇庆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意义

2.1 肇庆市旅游资源概况

肇庆地处广东省中西部,在西江流域的中游地段,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具有悠久的旅游历史,被评为“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肇庆市内有多处景区,“全市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单体 95个,其中属于自然资源的58个,属于开发利用的景区景点有40多个”“根据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设定的类型,肇庆市拥有的旅游资源主类8项、亚类25项、基本类型101项,分别占所有类型的100%、80.65%、65.16%”。此外,肇庆还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厚的岭南文化气息,是广府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由此可见,肇庆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具备独特的旅游条件。

2.2 肇庆市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

肇庆市的交通便利,拥有高速公路、铁路、高铁及即将开通的轻轨等交通设备,是一个交通枢纽,直通桂、滇、黔等中西部地区。交通的快速发展,为肇庆旅游产业的提升提供了强大基础。此外,肇庆市的酒店服务业发展成熟,“1987年肇庆、深圳、珠海的宾馆酒店数量分别为40、33、24家,肇庆的宾馆酒店数量在3个城市中是最多的”。这也极大地促进了肇庆的旅游产业。肇庆市内的景区开发层次分明,布局合理,形成了一个完美的架构,以七星岩和星湖为中心,内有肇庆宋城墙护城,外有阅江楼和包公祠镇守,东接鼎湖山、九龙湖、葫芦山、奇石河和四会贞山等,西连德庆学宫、盘龙峡、封开龙山、杨池古村、悦城龙母祖庙、黄岩洞遗址、金林水乡和三元塔,北靠广宁竹海大观、怀集燕岩、宝锭山、燕峰峡和世外桃源等;南邻高要广新生态园,形成了独特“肇庆千里旅游画廊”,让人感觉身在肇庆,处处皆景观。“目前,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纲要(2009-2020)》的贯彻实施,肇庆与广州、佛山一起组成‘广佛肇经济圈’,其旅游发展面临着良好机遇。”

2.3 旅游产业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意义

很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本身就是一种颇具观赏性的活动,具有非常高的吸引力。“凡是能吸引游客的事务都可称为旅游资源。”因此,一些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本身就是旅游资源。而人文历史文化景观具有深厚的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体育同属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所以,民族传统体育和旅游产业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创新产业化经营模式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产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民族传统体育依托肇庆市丰富而独特的旅游市场作为载体,以旅游产业化模式为驱动,能够得到充分发展和发扬;反之,旅游产业纳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内容,利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效应,可以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增加旅游文化的内涵,树立旅游景区特色品牌,两者相得益彰,互助互利。

3 肇庆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3.1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资源开发不足

肇庆地区拥有众多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然而真正开发出来,作为体育旅游资源的并不多。在众多项目中,只有龙舟、舞龙舞狮和武术比较有知名度,发展状况比较好,继而能够开发成为旅游产业的一部分。其他项目由于自身的局限或者社会因素,无法得到政府的重视,不能很好地得到开发和保护,因此,难以走进游客及大众的视野。一些传统体育项目只是单纯地作为节庆活动,像麒麟舞等。

3.2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资源开发单一

当前,肇庆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体育旅游资源方面的开发比较单一。多数项目在被挖掘和整理之后,仅作为“文物”供奉在各地的“博物馆”,而并没有开发项目本身的其他人文价值和旅游价值。“体育旅游在肇庆发展不够,政府支持不力,体育旅游地或被房地产占领,或在土地使用等上阻拦或无理‘分羹’;项目开发单一,缺乏专业人才;企业固守传统项目,不推出新体育旅游产品。”

3.3 缺乏专业场地和专业人才

肇庆现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一方面开发比较单一,没有形成系统,另一方面很多项目想开展却没有场地。很多项目在开发之后却得不到有效发展,只能被搁置一边。这说明,在民族传统体育管理方面缺乏专业的人才,缺乏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整理和保护。肇庆市处于粤西地区,虽然被划为珠三角地区,然而大部分专业人才不愿意来此发展。而肇庆本地只有肇庆学院一所高校培养体育人才,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教学和培训也不到位。

4 以旅游产业为依托推动肇庆地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途径

4.1 借助肇庆旅游景区场地,开拓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

民族传统体育一直受缺乏训练场地的困扰,不能充分发展,而各地景区具有充足的场地,如果将旅游景区的其中部分场地,发展成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训练场地,便可以解决民族传统体育缺乏场地这一实际难题。如果将旅游景区的场地发展壮大,成为训练基地,不仅可以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还可以增加旅游景区的吸引力,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这点可以参考佛山祖庙的黄飞鸿舞狮团。祖庙是黄飞鸿舞狮团的训练基地,黄飞鸿舞狮团在祖庙景区每天都有2场表演。他们以演代练、以演代赛。这种模式具有众多优势。首先,通过表演获得部分收入,可以用来舞狮团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其次,因为祖庙每天承接大量游客,通过向游客展示舞狮的精彩,可以对全国各地的游客宣传黄飞鸿舞狮团的技艺和文化;第三,通过训练和表演,提高自身技能,可以参加全国各类比赛。佛山黄飞鸿舞狮团也因此取得了众多荣誉。

4.2 加快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发展,实行民族传统体育招商引资

利用旅游产业化经营的模式,将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发展。我们再来看看佛山黄飞鸿舞狮团的发展模式,他们便是利用佛山民族传统体育舞狮的优势,刚开始建立了舞狮队,逐渐发展成为舞狮团,继而注册成为企业。表演模式由刚开始的传统的狮子表演,逐渐发展至板凳狮子表演。而业务也由单纯的表演发展至开业剪彩、奠基典礼、迎春拜年等。因此,肇庆应着手将一些品牌效应好,得到大众喜爱的项目实行公司化发展和管理。加强与政府体育部门联系,加强与肇庆各大企业的联系,与政府、企业协同发展,从而实行招商引资,获得政府和企业的支持,获得政策和资金补助。

4.3 保护民族传统体育“招牌”,加大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开发

高要金利镇被称为“龙舟之乡”,广宁县被称为“武术之乡”。这2块招牌来之不易,我们应对其加大保护和开发。肇庆市应多举办或者承办一些国家、国际级龙舟比赛,培养一批优秀的龙舟运动员以参加各种龙舟大赛,提高肇庆“龙舟之乡”的知名度。武术是中国国术,理应得到更好的发展。“明、清时期,肇庆便设立了武科举制度。据宣统《高要县志》记载,在清代,经武科举考试及第的高要人,计有武进士3人,武解元1人,武举人62人;其中有原籍可考而属本市的有武进士1人,武解元1人,武举人16人,占33.75%。其次,在清代,任武官的高要人共有308人,其中有原籍记载的有72人,属本市辖境的有26人,占36.1%。”由此看来,肇庆武术发展曾经红极一时,培养过众多的武术人才。肇庆市应借助武术之乡的影响力,承办一些高水平武术大赛,举办一些有利于大众参与的武术交流赛,举行武术文化节、武术研讨会,让“武术之乡”的招牌更加具有知名度。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应受到更多的关注和保护。通过创新产业化经营模式,以肇庆旅游为载体,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旅游产业结合,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人文历史文化融合,可以更好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对肇庆的民族传统体育和旅游产业两者都是有益的,对肇庆的经济发展也能起到重要作用。

[1]廖月荣.肇庆市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开发与创新产业化经营模式研究[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4(3):42-44.

[2]保继刚.肇庆市旅游发展概念规划(2005 -2020)总文本[R].广州: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中心,2004:143-145.

[3]周长春.肇庆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简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分析框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78-83.

G812.7

A

1674-151X(2017)02-143-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03.074

投稿日期:2016-12-08

肇庆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513)。

刘道强(1988—),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猜你喜欢

肇庆市肇庆舞狮
舞狮献瑞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星科学校
“互联网+”背景下肇庆市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路径
“深圳蛇口—肇庆高要”组合港正式启动
迷宫弯弯绕
舞龙舞狮进校园
活在肇庆,写诗(四章)
喜气洋洋过大年 舞狮欢乐庆新春
奇伟的肇庆(外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