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路工务站段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7-03-15刘福才

财会学习 2017年4期
关键词:固定资产存在问题措施

刘福才

摘要:铁路企业是资产密集型企业,其固定资产具有价值量高、数量多、分类复杂和分布广泛的特点,随着近几年铁路基本建设的快速发展,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产交付,铁路企业固定资产一直呈现“做大、做强”的局面,铁路系统工务站段中线路的比重占总资产比重能达到50%左右,由于铁路工务站段的特殊性,本文以A铁路局工務站段为例对固定资产管理进行解析,为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高其使用效率,创造企业价值,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减低企业的生产运营成本能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工务站段;固定资产;存在问题;措施

固定资产管理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管理,使之现有的固定资产发挥更大的效益成为现代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所追求的目标。

一、固定资产管理的研究背景

(一)中国铁路总公司市场化改革需求

2013年3月,中国铁路总公司成立,国家要求铁路总公司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完善路网结构,优化运输组织,强化安全管理,提升服务质量,提高运输效率和效益,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铁路总公司的企业属性和市场化功能的定位,要求建立以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为核心,以提高国有资产经营效益为目的的资产管理方式。

(二)铁路局资产经营管理需求

铁路总公司明确了铁路局是生产经营型市场主体,承担安全生产、市场经营、资产保值增值等主体责任,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铁路运输企业。铁路局的资产总额中,固定资产占比在80%左右,铁路局一般侧重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和安全生产保障需求,却淡薄固定资产创造更多效益的要求。

二、A铁路局所属工务站段现有的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本文重点从铁路企业固定资产的分类、构成和管理弊病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所涉及数据以A铁路局工务站段进行案例分析。

(一)铁路企业工务站段固定资产分类

铁路企业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单位价值(含增值税)在5000元及以上,为铁路运输、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有形资产。工务站段固定资产按结构和性能分为八大类:线路、房屋、建筑物、机械动力设备、运输起重设备、仪器仪表、工具及器具、信息技术设备。

(二)铁路企业固定资产构成分析

以A铁路局为例,基于2015年末资产负债表和固定资产明细表的相关数据,重点对固定资产价值构成和数量构成进行分析。固定资产构成分析如图1所示:

分析可知,从资产价值量看工务线路资产原值占固定资产总额的49%,机车车辆资产原值占固定资产总额的25%,其他类别资产原值占比均为1%至6%以内。结合数量占比分析可知,工务线路数量占比0.91%,但价值量占比为49%,是资产管理中重要关注的对象。

(三)工务基层站段现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在基层站段固定资产管理模式中,参与站段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主要是技术部门、使用部门和财务部门,多数站段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主要依赖财务软件中的固定资产模块,固定资产的管理流程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办法》(铁总财[2015]45号)进行管理,每年根据铁路局更新改造计划入账,期末组织单位固定资产的盘点,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对本部门的固定资产进行日常的使用维护和保管工作。

1.基层站段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长期以来,铁路产权和治理结构是政企不分的形式,提高固定资产的价值理念还未建立,在站段正常的生产运营过程中,安全生产是第一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只是简单的理解为上级下转,财务部门在做财务的年度预算的时候,对于固定资产的整体把握性差,预算编制随意,使得固定资产的采购配置活动效率低下,由于管理工作的不重视,因而造成了站段固定资产不能优化配置,在经营运作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固定资产不必要的浪费。

2.基层站段固定资产的管理控制不到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上基层站段还存在“重资金,轻资产、轻管理”的现象,在账上几百元资金手续都很严格,几万元的固定资产使用却很随意。基层站段现阶段没有建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队伍,由于权责不明,常常会出现监控不力的局面。同时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各自为政,缺乏沟通,在管理部门将规定资产交付给使用部门后,对其使用缺乏管理制度的约束,忽视资产的具体使用情况,导致固定资产经常会出现闲置甚至丢失。在固定资产管理考核上基层站段还缺乏有效的绩效考核办法,各个部门之间为了进行攀比,随意进行固定资产的报废和重新购置,造成了资源的不必要的浪费。

3.基层站段对资产的资本化、费用化标准模糊不统一。固定资产改良方面:根据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规定,“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如果使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原先的估计,如延长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或者使产品质量实质性提高,或者使产品成本实质性降低,则应当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其增计金额不应超过该固定资产的可回收金额,否则应将这些后续支出予以费用化,计入发生当期的损益。”工务站段的固定资产在投入使用后,尤其是线路中的轨道、道岔、桥梁等为了适应新技术发展的需要,每年投入近10亿元对工务系统线路现有的固定资产进行改建、扩建或改良大修,但在固定资产改良维修后,到底应该费用化还是资本化时,标准模糊不统一。因为工务站段在标准判断时,并不是根据维修更新的技术性能对固定资产的价值带来的变化,而是根据上级计划下达的款源来区分的。如果费用下达的是大修款源,则费用化,进当年的成本,如果款源由设改项目解决,则资本化。同样的设备改造,要分列不同的科目,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同样账面价值的资产,经过了同样的改良维修,最后账面价值差别很大,违反了会计可比性、一致性原则。

4.清查问题,工务站段每年年末清查工作量较大,在固定资产的盘点过程中时间短、工作量大,盘点人员少,线路实际资产与财务系统资产比对困难较大,造成了年年盘点年年混,经常出现“盘而不清、前不清后更乱的”资产管理局面,容易出现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等情况,财会计资料无法真实完整地反映实物数量,财务不能有效地控制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及实际情况,无法真实了解企业固定资产的动态。

5.财务信息5.0系统中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的“孤岛现象”。目前各工务站段财务信息5.0系统中的固定资产信息子系统的应用只是满足财务部门核算要求,部分满足各职能部门借助计算机进行卡片登记、简单计算等。大部分与技术部门的技术台账不相符,尤其是线路资产、桥梁等由于当年种种原因,造成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的现象,信息化管理的缺位,导致固定资产基本信息得不到及时、一致的更新,不能实现深层次的管理分析,更无法进行投入产出最大,成本效益最优的精益化资产管理。

三、结合当前强化国有资产管理的需要,针对现阶段A铁路局基层工务站段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问题点和盲点,建议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树立固定资产先进的管理理念

通过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树立固定资产先进的管理理念,按照固定资产对于企业经济效益增值贡献的大小,通过对资产折旧和资产维修环节两大补偿费用的再分配,努力使固定资产管理效率与折旧费用、维护费用相匹配,以达到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的一致性。

1.考评控制与固定资产维护管理。考评控制主要体现在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中,根据固定资产业绩指标的表现情况安排检修任务、分配维修费用,以保障对资本保值增值贡献较大的固定资产更好发挥作用。如:轨检车与月度验收考评相结合,对提速线及重要干线的线路资产加强经济风险检修和故障发生风险的双重检修;对站专线及通过车辆较少的支线线路作为节约检修的对象,使成本费用达到最优化的使用。

2.考评控制与固定资产处置管理。考评控制中,发现固定资产业绩程度达不到企业经营目标要求,与资本保值增值目标呈反作用,比如固定资产闲置、生产房屋剩余等,可以改变固定资产使用方式加以处置。通过评估和有偿转让方式,既降低了折旧和维修支出,更获得变现收入,解决资金的紧张问题。

(二)建立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

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的规范化,对于站段的固定资产要进行动态管理,实时监管,为了有效发挥铁路企业固定资产的效用,必须严格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规范固定资产管理的操作流程,对固定资产实施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严格铁路企业固定资产的责任人制度,保证在固定资产管理中无盲区。

1.与市场接轨,健全完善各项制度、体系。要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规定进一步修订目前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建立健全路局、站段统一的资产添置、更改、处置的决策会议制度模式,利用局域网进行月初站段申报,月末相关站段、局主管科室统一办理。改变当前使用部门和技术部门先无计划购置、报废,财务部门事后补办的现状。

2.建立闲置资产调剂平台,挖掘部分单位闲置资产和封存资产效益。建议以路局为枢纽,利用现有计算机信息技术,构建闲置资产和资产需求数据库,一方面对既有的闲置资产和封存资产进行最大限度地盘活;另一方面,对各基层单位上报的购置、更新改造建议计划先在该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本着“满足需要、优先利旧”的原则安排预算计划。

3.引入固定资产循环盘点法。固定资产循环盘点法是将每季度或每半年、每一年当作周期来盘点资产的方法。如:对工务站段的固定资产分成ABC清查盘点等级:A级为价值量高、资产管理要求高的资产,每季度盘点一次,如:线路资产;B级为价值量高但数量大的资产,每半年盘点一次,如:机械设备;C级为价值量较高数量大的资产,要求每年盘点一次,如:房屋建筑物等。

(三)实施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我国信息化经济的发展,为铁路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提供了新的方式

1.电子条码技术,在工务站段的固定资产管理中,现在管理最难分清的就是轨道、路基、道岔,原先入账时轨道、路基是按线别、上下行入账,道岔按型号入账,且轨道、道岔不计提折旧,现在固定资产账上依然是80年代的资产价值及型号,轨道由原先的45公斤/每米、50公斤/每米近年全部通过大修更换成60公斤/每米,道岔由原先的9号道岔更换成12号、18号道岔,例如;某工务段正线上行路堤36.093公里是从甲地到乙地,具体到每公里无法分出,如果发生原值增加、损毁等只能在一项资产中反映,道岔更是不能具体到每一组,如表1。

工务站段固定资产应当采用电子条码技术,每公里线路、路基、每组道岔都有唯一电子条码,站段固定资产技术部门利用电子条码系统对接财务部门的财务5.0系统 ,以电子條码记录站段的固定资产从购置到报废的全过程,具体包括资产购置,资产使用,资产维护,资产改良、资产报废,同时可以利用手持设备,进行站段固定资产的盘点,提高盘点的工作效率。保证站段的管理决策层可以对固定资产情况进行动态的掌握,有效提升企业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节约管理工作中的人力物力财力损耗,优化站段的资源配置。

2.电子图片辅助系统,加强固定资产档案管理,实行固定资产新旧的电子图片辅助存档,在财务5.0系统中固定资产管理子系统的附件中增加电子图片,对更新的固定资产要有新旧图片对照,减少账实不符情况。

3.推广使用审计软件,积极引进现代计算机技术,实现计算机辅助审计。例如,在5.0财务管理系统中,通过软件的运用将财务数据导入审计系统中进行分析,全面了解站段固定资产的整体运行状况,通过对财务数据的分析,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督促管理者尽可能客观、准确的提供会计信息。

管理是一座金矿,有待我们去挖掘。铁路企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只有树立固定资产先进的管理理念、建立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优化信息系统管理手段,才能提高铁路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本文以A铁路局工务站段进行案例分析研究,基于A铁路局是中国铁路总公司的重要子企业,且全国铁路工务系统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相似,所以对全路的工务系统的固定资产管理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铁路总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办法》(铁总财[2015]45号).

[2]《财务成本管理》201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教材(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

[3]李梅香.资产管理实务,清华大学出版社[M],2012.

[4]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资产经营管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北京铁路局审计处)

猜你喜欢

固定资产存在问题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消防部队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问题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基于云会计的A集团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实施探析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