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学习拖延的特点、成因及其有效干预

2017-03-15路荣崔凯丽常丽娇焦莉莉

中国市场 2017年6期
关键词:干预影响因素大学生

路荣 崔凯丽 常丽娇 焦莉莉

[摘 要]近年来,大学生学习拖延的现象越发明显,上课迟到、作业完不成、考前突击、论文延期上交等,造成的结果是学生学习成绩低下、论文质量差、学习没效果等,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自尊水平。从大学生学习拖延的特点、成因和干预着手,可以得出影响大学生学习拖延的主要因素有:完美主义、失败恐惧、学习动机、生理因素、家庭教育、社会环境、时代背景等,有效干预方法主要有团体干预和个体干预。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拖延;影响因素;干预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6.186

社会学家Tuckman及其团队认为,拖延是一种行为倾向,拖延者有意推迟或逃避本应完成的事情(Haycock,Macarthy,&Skay 1998;Tuckman and Secton,1989)。国外研究者发现,75%的人认为自己是拖延者(Potts,1987),50%的人存在长期和问题性拖延(Solomon&Rothblum,1984)。拖延现象在大学生中也普遍存在,国外关于学习拖延的研究表明,多达95%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拖延行为,50%的学生经常性拖延(Ellis&Knaus,1977)。在国内,拖延现象也不容小觑。庞维国的研究表明,我国大学里有近40%的学生存在拖延行为,如无法按时上课,做事拖拖拉拉,作业推迟到最后期限,想提高成绩却不付诸行动等,造成的结果往往是较低的学习成绩、潦草的平时作业和质量不过关的学业论文,由此带来一系列消极的情绪体验,如:焦虑、紧张、自责、后悔、怀疑等,影响到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自尊水平。

1 拖延概念的界定及其特点

拖延有积极拖延和消极拖延之分(王蔓、张庆林,2007)。有些人喜欢顶着压力工作,倾向于在最短的时间内做最多的事,如主动推迟任务,故意赶在最后期限前完成。这些人在最后期限前可以高度集中注意力,享受压力带来的刺激感和紧迫感,还能激发创造力与灵感。由此可见,积极拖延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Steel,2007)。但常见的拖延大多为消极拖延,如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低估了完成任务的时间,结果往往导致任务无法按时完成或完成质量不高,给拖延者带来不良的情绪体验和消极影响。正确认识拖延,找到拖延的根本原因,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是帮助大学生摆脱拖延困扰的有效方法。

拖延具有普遍性(Milgram,Sroloff,&Rosenbaum,1988;Knaus,2000)。研究表明,我国大概有20%的大学生有严重拖延倾向,25%的大学生受拖延的困扰,45%的大学生希望能改变拖延的习惯(陈保华,2007)。对大多数人来说,拖延就是家常便饭,如推迟写作业,积攒脏衣服、被催缴水电费等,拖延无处不在。在大学生群体中,不知道多少人刚做完未来规划就抛之于脑后,然后绕开重要的和该做的,转身去做无关紧要的事,直到最后期限才意识到自己的计划还未曾开始。相比于集中注意力去完成一些枯燥、有难度的任务,轻松、有趣的娱乐活动更受人们青睐。宁愿拖延重要的事情,也要先娱乐放松一下。

看似普遍的拖延不仅仅是一种行为习惯,更是一种心理疾病。如果未按时完成一项任务,拖延的人会后悔自己没有早些开始,责怪自己做事拖拉,怀疑自己能力不足,自我评价也大打折扣。虽然发誓以后不再拖延,可是等到下次任務,还是一样赶在最后期限前完成,各种复杂情绪又重新上演。拖延症患者表面上看似风平浪静,内心却承受着自责、焦虑、怀疑、贬低自我等多种不良情绪(Lay &Schouwenburg,1993)。严重的拖延症患者,多次经历长期拖延引发的自责、否定、悔恨等情感体验,对自我能力产生怀疑,认为自己不可能成功,做什么都于事无补,自尊心受到严重打击,甚至看不起和厌恶自己,认为自己一文不值,无药可救,但是又强烈渴望着摆脱拖延的折磨和困扰。

有一种说法,说“拖延症就是懒”,甚至还衍生出“懒癌”“拖延症晚期”之类的网络名词。事实上,拖延并不等同于“懒”。当我们不想做某事,故意推迟并期望他人代替完成是懒;而推迟必须自己去做,并且明知不及时做会有消极影响的事情就是拖延。拖延要比懒复杂许多,情绪、心理、生理、环境等因素都可引发拖延。

综上所述,拖延症不是“懒”,而是一种心理疾病,虽然它具有普遍性,细小到鸡毛蒜皮,平常到人人都可能有,其严重程度仍不亚于抑郁症,还有数据表明拖延是引发严重抑郁和焦虑的一个危险因素(Johnson,1992)。

2 大学生学习拖延的影响因素

2.1 拖延行为的心理研究

2.1.1 恐惧失败

社会学家Solomon和Rothblum的研究表明,恐惧失败是大学生学习拖延的重要原因之一。害怕失败的人对自我能力有不正确的认识,认为表现决定了自我能力的高低(Burka&Yuen,1982,1983)。表现好代表有能力,表现不好或失败代表能力不足。与其证明自己没有能力,不如拖延任务,以时间不够或没有用心做的借口来掩盖自己的不足,保护自尊不受伤害。“我只是没有努力而已,并不是我没有能力。”学者Schouwenburg和Lay的研究也表明,失败恐惧是诱发拖延的一个重要因素。

2.1.2 完美主义

恐惧失败的人往往是完美主义者,为了证明自己是优秀的,对自己做出不现实的要求。当无法达到期望时,完美主义者往往选择不做或者拖延来逃避自己不能完成的现实。适应型的完美主义者对自己要求很高,但较少犯错误,与主动应对、高自尊、成就和尽责性等积极变量相关(Parker,1997;Rice&Lapsley,2001),拖延行为也较少(Johnson&Slaney,1996)。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者对自己要求也很高,但是却不抱希望,害怕失败,行动前犹豫不决,担心犯错、自我怀疑(Canter,2008)。

2.1.3 学习动机

社会学家Senecal指出,学习拖延的重要原因是学习动机不足。自我决定理论把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Deci&Ryan,1991)。内部学习动机主要来源于对学习价值和意义的正确认知,体验到学习带来的乐趣,愿意主动学习(Deci,1971)。具有外部学习动机的学生主要把来自外界的刺激,如父母的承诺和奖励作为学习目标,在学习上主动性差,体验到较多焦虑和压力,在学习上有较多拖延。年龄较小的学生更多地停留在外部学习动机阶段,老师和家长的惩罚或奖励对其有较大的激励作用。随着年龄增长,学生渐渐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价值所在,学习动机逐渐由外部转变为内部,拖延学习的现象可能有所改善(Deci&Ryan,1991)。具有内部学习动机的学生比具有外部学习动机的学生在学业上更少拖延(Randy,C.,Courtney,B.,&Rebekah,M.,1995),自我效能感相对较高,在学习过程中更能体验到乐趣。

2.2 拖延行为的生理研究

有研究表明,大脑神经质对拖延决策有重要影响。注意力缺失紊乱、执行功能障碍、抑郁、焦虑、紧张和睡眠问题都会造成拖延。注意力缺失紊乱症(ADD)患者注意力容易分散,性格冲动,比较浮躁,难以专注于一件事情,也无法融入环境,这样的症状会伴随大多ADD患者整个成年阶段,留下无法完成的任务和无数被错过了的最后期限。有执行功能障碍的人做事容易拖延,常常丢三落四,不知道怎么完成下一步,更不知道怎么安排计划。由于患者容易失去对时间和最后期限的把握,这种无序状况常常会导致拖延的发生,尽管这可能不是他们的本意。

有些研究者认为,拖延是本能反应(Walte Brandford Cannon,1932)。如果任务难度过大,可能威胁到自尊,机体就会产生逃避心理,如果完成任务的概率较大,就会做出战斗反应。还有研究表明,拖延跟性别有关,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现拖延,并且会体验到与拖延相关的更高水平的焦虑。

2.3 拖延行为的环境研究

2.3.1 家庭环境

社会学家Missildine(1964)认为成年人的拖延跟家庭的教养方式有关。幼年时期,家长对其有过高期望,孩子满足不了家长的要求,得不到肯定与赞扬,逐渐会产生焦虑和对失败的恐惧,并且这种情绪体验会在成年时期涉及难度较大的任务时情景再现。如果父母管教过于严厉,孩子会拒绝父母的要求,如按时写作业和按时睡觉,并采用拖延完成或不完成以示反抗和表达愤怒。孩子还容易受到家长拖延行为的影响。学者Milgram等人调查了52所以色列大学的学生,其中在学习和生活上存在经常性的拖延行为的学生(81%为女性),他们的父母也承认自己有过拖延行为。

2.3.2 时代背景

21世纪是信息时代,繁杂的信息铺天盖地而来,体育、娱乐、时政、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新闻日日更新、层出不穷;这是 “一切皆有可能”的时代,微博、QQ、微信、陌陌等社交工具让我们无视距离,同千里之外的人有了联系;这还是个购物时代,各大电商购物平台风起云涌,线下商场发展也如火如荼,总有买不完的商品、吃不完的美食、逛不完的商场。加上手机、电脑的普及,我们更容易接触到外面的精彩世界。但是如果不能正确使用社交媒体,反而容易被其反向训化,产生依赖性,导致学习上的拖延(刘振声,2013)。诱惑越多越容易拖延(Steel,2007)。21世纪的大学生处在这样一个五彩繽纷、日新月异的时代,能做到专心致志、一门心思读书不是一件易事,难免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

2.3.3 教育背景

在我国,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和生活由老师和家长安排,学生只要按照要求去做就好,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和自我规划能力的发展,拖延倾向也隐藏起来。然而大学与中学学习环境大相径庭,时间自由而充分,靠自己安排学习和生活,没有老师和家长的监督,在学习上一时失去目标和动力,拖延倾向就逐渐表现出来。有研究表明,拖延与压力有关。高年级的学生较少拖延,因为高年级的学生有了较为明确的目标,如考研和就业,压力较大。低年级的学生没有高年级学生面对未来何去何从的压力,同时因为刚步入大学,对大学生活充满好奇,社团活动、班级活动、宿舍活动等占去了一定的时间,也更注重做自己喜欢的事,重视兴趣爱好的培养和发展,但是在学习上的重视程度不够,结果导致低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上拖延比较严重。

2.3.4 社会环境

竞争和压力几乎是这个时代的烙印。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学生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2013年和2014年分别被戏称为“最难就业年”和“更难就业年”,光是2013年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就将近700万人,毕业生人数依然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上涨。高校盲目扩张,造成供需失衡,大学生眼高手低,更让就职难上加难。现如今,一张大学学位证书已经难以成为求职的敲门砖,所以一些大学生期望从其他途径“出人头地”,如大学期间盲目兼职和无规划创业,这直接导致学习上的拖延。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大学学历含金量下降,导致大学生不重视学习,加上社会上广泛存在的“考上大学就轻松了”之类的误导,让大学生更有理直气壮地拖延学习的理由。

3 大学生学习拖延干预方法

3.1 团体干预

团体干预方法借助团队的监督和鼓励,对拖延者产生积极影响(Schouwenburg,&Ferrari,2004)。

(1)小组学习能为拖延者提供浓厚的学习氛围,当大家都在学习,自己也会受环境影响专注于学习。当想放弃的时候,团队的鼓励成为战胜拖延的又一利器。

(2)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拖延带来的危害,可以减轻焦虑和压力,鼓励拖延者理性地分析自己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上的误区和不足,正确看待自己,进而制定合理目标并逐步完成。

(3)通过团队培训,拖延者还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制定切实可行的长远计划、将任务分解为能够完成的小目标、合理安排日常学习进度等,通过提高时间管理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提高拖延者的自我效能感和自尊水平。

3.2 個体干预

对大学生个体干预主要包括四个步骤:

(1)通过了解拖延者拖延的时间、地点、对象、方式和心理动态,帮助拖延者找到自己拖延的根本原因,纠正不合理的认知,调整好心态。

(2)帮助拖延者制定合理目标,并将目标分解为可以达成的小目标,减少畏惧和焦虑,降低拖延频率,鼓励自我管理和按时完成任务。

(3)特殊任务上对拖延者进行技巧训练,执行任务的必要技巧需要被划分为小的、可完成的目标。

(4)对复杂的拖延问题进行干预。

除团体干预和个体干预方法,国内的动物意向治疗(林婧婧,2012)、生活分析咨询法(姚梦萍、陈欣,2014)和国外的认知行为疗法(Hocker,Engberding,Beissner,&Rist,2009)也能起到减轻拖延消极影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Blanchard,K.,&Gottry,S.(2004).The on-time on-target manager:How a“last-minute manager”conquered procrastination.London:HarperCollins.

[2]Chu,A.H.C.,&Choi,J.N.Rethinking procrastination:Positive effects of “active”procrastination behavior on attitudes and performance.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5,145.

[3]Deci,E.L.,&Ryan,et al.A motivational approach to self:Integration in personality.In R.Dienstbier(Ed.),Nebras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Vol.38.Perspectives on motivation(pp.237-288).Lincoln: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1991.

[4]Deci,E.L.Effects of externally mediated rewards on intrinsic motivat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Ellis,A.,&Knaus,W.J.(1977).Overcoming Procrastination.New York:Signet Books,1971.

[5]Frost,R.O.,Heimberg,R.G.,Halt,C.S.,et al.A comparision of two measures of perfectionism.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1993,14(1),199-226.

[6]Haycock,L.A.,Mccarthy,et al.Procrastination in college students:The role of self-efficacy and anxiety.Journal of Counseling &Development,1998,76(3),317-324.

[7]Hocker,A.,Engberding,et al.Reduction of procrastination:Working steps aiming at punctuality and realistic planning.Verhaltenstherapie,2009(19):28-32.

[8]Johnson,D.P.,&Slaney,R.B.Perfectionism:Scale development and a study of perfectionist clients in counseling.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1996,37:29-41.

[9]Klein,E.A comprehensive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New york:Elsevier,1971.

[10]Knaus,W.J.Procrastination,blame,and change.In Ferrari,J.R.,& Pychyl,T.A.(Eds.),Procrastination:Current issues and new directions.[special issue].Journal of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2000(15):153-166.

[11]Lay,C.H.,&Schouwenburg,H.C.Trait procrastination,time management,and academic behavior.Journal of Social Behavior&Persnality,1993,8(4):647-662.

[12]McClure,S.M.,Ericson,K.M.,Laibson,D.I.,et al.Time discounting for primary rewards.Journal of Neuroscience,2007(27):5796-5804.

[13]Milgram N,Mey-Tal G,Levison Y.Procrastination,generalized or specific in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ir parents.Per Individ 1998(25):297-316.

[14]Milgram,N.A.,Sroloff,B.,&Rosenbaum,M.The procrastination of everyday life.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1988,22(2):197-212.

[15]Parker,W.D.An empirical of perfectionism in academically talented children.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1997,34(3):545-562.

[16]Stainton,M.,Lay,C.H.,& Flett,G.L.Trait procrastinators and behavior/trait-specific cognitions.Journal of Social Behavior & Personality,2000,15:297-312.

[17]Randy,C.,Courtney,B.,&Rebekah,M.(1995).Locus of Control,Test Anxiety,Academic Procrastination,and Achievement Among College Students.Psychological Reports,Vol95(2),Oct 2004.pp.581-582.

[18]Rice,K.G.,&Lapsley,D.K.(2001).Perfectionism,coping,and emotional adjustment.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42(2),157-168.

[19]Schouwenburg,H.C.,Lay,et al.Counseling the procrastinator in academic settings.Washhington,DC: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04:3-48.

[20]Senecal,C.,Julien,E.,&Guay,F.Role conflict and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A self –determination perspective.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3,33(1):135-145.

[21]Solomom,L.J.,&Rothblum,E.D.Academic procrastination:Frequency and cognitive-behavioral correlates.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1984,31(4):503-509.

[22]Steel,P.(2007).The nature of procrastination:A meta-analytic and theoretical review of quintessential self-regulatory failure.Psychologival Bulletin,133(1),65-94.

[23]Tuckman,B.W.,&Sexton,T.L.(1989).Effecets of relative feedback in overcoming procrastination on acdemic tasks.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New Orleans.

[24]刘振声.社交媒体依赖与媒介需求研究——以大学生微博依赖为例[J].新闻大学,2013,117(1):32-33.

[25]林婧婧.动物意向与大学生拖延行为的探索性研究及应用[D].上海:复旦大学,2012.

[26]庞维国,韩贵宁.我国大学生学习拖延的現状与成因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30(6).

[27]王蔓,张庆林.拖延行为的研究[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2(52).

[28]姚梦萍,陈欣.用生活分析咨询法改善拖延行为.教育教学论坛,2014(24):7-9.

猜你喜欢

干预影响因素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快速反应机制研究
积极想象在音乐治疗中的运用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