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中表示权势和同等关系代词的演变

2017-03-15毕海荣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年1期
关键词:权势代词词义

毕海荣

摘要:T 和V,在现实生活中用来称呼人,与权势和同等关系紧密,权势和同等关系是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两大因素。语义差别、社会结构、集团意识、代词语义之间的关系,代词的表达意义来源于语义规则。权势上的差异使得人们单方面使用V,权势小的使用T。

关键词:T 和 V 的词义演变;权势语义;同等语义

一、T和V与权势和同等关系紧密相连

在某些社会中,语言现象是包括在共变现象之列的。它不仅以社会阶层、社会环境以及年龄等为共变参数。当人的地位发生变化时,称呼问题马上反映到头脑中来。用头衔和人名来表示权势会显得稍容易一些,因为这不是不可避免的。当人的地位按出身而定、不起变化时,每个人都有持久地保持某种称呼的义务和权利。本文会概括叙述一些欧洲语言中称呼代词的语义演变,概述今天法语、德语和意大利语中代词的语义差别。本文中提出对社会结构、集团意识和代词语义之间的关系的看法。谈及表达风格和表达方式,也就是所使用的代词与讲话人特征的共变性。一个人使用始终如一的代词格式可以揭示:他的阶级属性和政治观点。论述一个人如何不时地变换代词格式,以表达短暂的情绪和态度。表达代词的主要表达意义来源于主要的语义规则。我们把使用的称呼和双方交谈之前存在的客观关系的共变性称之为语义。我们在用英语与人进行社交时,通常用一个称呼代词you对应一个人或多人。代词thou现在只在祷告和打油诗中使用。Thou在过去用来称呼亲近的人。You在过去代表复数人称,也代表对一个人敬而远之的尊称。至今在英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德语、法语等一些语种中,you仍有两种第二人称单数称呼的用法。You的这两种称呼的用法就与权势和同等关系相关密切。权势和同等关系恰恰是社会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最基本的两大元素。对表示权势和同等关系的代词的研究,从词义学和文体学的角度出发,我们要涉及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学的领域范畴。

我们把使用的称呼与双方交谈之前存在客觀关系的共变性称为语义。古罗马皇帝有时谈及自己时说nos(我们),这样看来使用vos是一个恰当的表示尊敬的回称。这种用法实际上并不需要借助于复数概念,因为复数是一个到处都用的表示权势的古老隐喻,例如英语中类似 great、grand 等词的几种含义。复数vos在拉丁语中从称呼君主拓展到称呼其他有权势的人。T和V的用法也存在着难以解释的变动。至少在诗歌中,代词的选择经常取决于谐音、韵脚或音节数量。 Tu和vos这两个称呼代词起源于拉丁语,在欧洲语言中并存,代表第二人称单数。这两个词逐渐演变成意大利语的tu和 vous,西班牙语的tu和vos及德语的du和ihl,英语有you代替了ye。为了分析方便,根据拉丁文tu和vos,用T 和V这两个字母代表tu和vos,在本文语言表述中,是表示熟悉和礼节的代词。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也发生演变,Tu在古拉丁文中只用单数称呼一个人,称呼一个人时也可用vos的复数形式。开始只用来称呼君主。对君主使用vos始于公元四世纪。皇族有时说we而一个平民则用I。但十二世纪到十四世纪,在各种语言中都形成了一套规范,我们可以称之为非相互性的权势语义。

二、V用于地位高的人,T用于地位低的人

对个人来讲, 他最先属于权势而使用V这一尊称是在他和父母的关系中。只是在后来,类似的非对称的权势关系,以及类似的称呼规则才在雇员与雇主之间、士兵与官长之间、臣民与君主之间发展起来。因此说,家长式的人物可以在语言的使用中被判断出来,如果他们被人用非相互的V称呼的话。在上下级之间,我们只能用表示权势有差别的词义。如果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行动能加以控制,那么他对这个人就具有权势。那么到底什么又称之为权势哪?我们可以这样来定义权势——它指两个人以及两个人以上彼此的关系,这种关系是非相互的。又因为有这种可能,在某种行动范围内,两个人不能同时对对方拥有权势。由此我们得出结论:权势的语义也是非相互的。拥有权势的人在语言表述中,对别人使用T而其他人对他们要用V。人的权势从哪来?首先看一个人的出身、财富、性别、国家以及家庭成员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等诸多因素。V这个表示尊敬的代词,在欧洲语言中最早用来称呼国王,后来经过演变扩展到可以用来称呼在家庭中拥有权势的人。所以说,V的使用有一个先决条件,要在这样的社会层面里使用,即每一个人对权势规范清楚。在中世纪及中世纪以后的时期中,V 这个尊称的人称代词使用范围仅局限于上层社会,T在下层社会中使用频繁。例如,在古罗马帝国时期,只有最上层人才有机会直接称呼皇帝,因此最初只有他们用V称呼个人。这种用法慢慢由上至下扩散,V就这样开始用来称呼一个地位高的人。侍从和农民中间却总是使用T。

因此与之相应的称呼代词使用规则也是对称或相互的,同等程度一旦减少,V就会成为合适的称呼。在孪生兄弟之间的对话中和一个人自我独白时,使用象征同等关系T的可能性最大。在两个人的语言表述中,两个人是否同等到相互使用T,往往人们并不把每个因素都考虑进去。起决定作用的是政治、宗教、职业、家庭以及出生地和性别。当然,任何因素的极端明显的特征都可以成为重要条件。除了客观相像外,由于频繁接触不一定都能导致互用T。关键在于这种接触是否能够发现或产生作为同等词义核心的共同志向。在几个世纪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和德语等欧洲语系,代词的使用规则通常有以下规律,T和V在语言表述双方权势不平等的情况下,使用非相互的T和V。在语言表述双方权势大致相等的情况下,社会地位高的人彼此之间用V,社会地位低的人彼此之间用T。在社会地位相等的人群中,称呼代词的使用早期区别不大,后来发生演变,在语言表述中,为表示关系亲近用T,为表示尊重和注重礼节时第二人称单数最早用T,这在语言学中叫做同等语义。人们本身有许多条件都可以表示权势。被称呼为V的人与被称呼为T的人可能在年龄、财富、出身、性别或职业上有所不同。在体现权势的因素上,如果两个人在这些因素上差别表现得不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V就可以用来称呼对方。一般说,V的使用同两人之间存在差别有关。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不一定都表现于势力的不同;人们出生于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家庭,尽管地位可能相等,上同样有名望的不同的学校,从事同样受人尊敬但不同的职业。在社会地位相等的人群中, T和V的使用规则依据权势语义得到如下结论:单方面使用V是由权势上的差异造成的;相互使用V是因为双方不涉及权势差异造成的。例如“比.......年长”“比.......显贵”,所有这些关系都是不对称的。表达这种关系的代词用法相同是不对称的或非相互的,权势大的人接受V,权势小的人接受T。现在我们需要考虑的是一套对称关系。

三、语义、社会结构和思想意识

对称呼代词的历史研究揭示出一系列语义和社会心理学的对应关系。非相互的权势语义往往与一个相对静止的社会相关,那里权势生来就有,而不再重新调整。以权势为主导的语义与封建社会和庄园制度密切相关。相互使用的同等语义原则是随社会流动性与平等意识而发展起来的。城镇在这种词义演变中起了先导作用,如同他们曾经在使社会敞开竞争大门的斗争中起到先锋的作用一样。在法国非相互的权势语义一直很盛行,到了大革命时期,公共安全委员会把V的用法宣告为封建残余,命令全体人民相互使用T。或者第三种称呼表现出来,语义由权势向同等转变时没有使两个代词并存。这是因为历史上上层阶级偏爱V,所以普通民众讨厌V。虽然权势语义在当今法国代词使用中已大部分消失,但讲本族语的人仍然感觉得出来。部分原因是权势语义在数量众多的法国文学作品中有强烈的表现。权势仍可以成为代词使用的潜在因素。非相互的权势词义与具有平等意识的开放社会发展背道而驰,于是由同等语义取而代之。社会变化使人们厌恶面对面表现出权势的不均。非相互的T和V在很长的时期内,各种语言中的同等关系就限于此,同等这一因素可以运用于任何人。权势强者之间可以有相同点,也可以没有相同点。对于权势相等人的称呼,存在同等因素,它对欧洲语言代词的使用已有影响。这个语义体系是建立在权势等同的概念之上,为研究称呼代词的使用增加了新元素。为保持双向语义系统的平衡状态,相等的概念要限定在一个范围内。这个双向系统在长久以来的使用中,人们通常在表示亲近或屈尊时使用T。在表示注重礼节或尊重时使用V。虽然直到今天T和V仍包含这些含义,但两个代词的用法已大大超出原有的范围。

最后我们认为,从我们研究的所有语言中可以看出语义发展的新趋势,即一旦同等因素成为区别T和V的决定条件,T的使用范围就会继续扩展,表现于可以相互使用T的关系的增加,特别是把任何由于共事或同甘苦而产生的同志关系作为使用T的基础。一般说,T在同学、同事、同政治集团成员,有共同爱好的的人或旅伴之间广泛使用。这就是当前的趋势,因为它体现了被调查对象所说的“年轻人”的用法,它与“年长者”的用法不同。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的演变和丰富,表示同等关系的代词也发生改变。

编辑/宋 宇

猜你喜欢

权势代词词义
复合不定代词点拨
代词(一)
代词(二)
权势中的部分等同关系——高等学校校长毕业典礼致辞的批评话语分析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词义辨别小妙招——看图辨词
狐假虎威
字意与词义
《诗经》词义考辨二则
冲突性话语回应策略与权势的语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