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2017-03-15杨玲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年1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

杨玲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起着规范引导的作用。文章从文化的多元化走势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想的挑战、迎接社会发展與实现职业院校学生使命的需要、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的现实要求这三个方面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培育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为广大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参考与建议。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这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思想保证和行动指南。

一、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文化的多元化走势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想的挑战

一方面,在当今全球化和网络化的快速发展中,互联网的开放性使意识形态领域多元化。在多种社会思潮并存的形势下,互联网已成为各种思想文化、价值观、意识形态竞争的集中地。在大量的思想潮流中,有些是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一种很好的补充,有些则是反马克思主义和反共产党的思潮,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

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学生的年龄段一般是在18至22岁左右,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容易接受一些新思想、新观念。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必定会引起一些思想、观念的冲突和交锋,西方敌对势力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利用机会把西方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进行传播,对学生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一些学生由于放松对最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分辨不出对与错,因此在复杂的思潮和信息的影响下,迷失了自我,甚至在价值观取向上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二)迎接社会发展与实现职业院校学生使命的需要

大部分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主要有两门必修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比本科院校少两门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这两门课中均有涉及,它是引领当代高职院校学生成长就业的根本指针。从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方面来看,用人单位近年来青睐的高职毕业生主要具备的条件是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同时,很多已就业的高职院校学生在工作中所表现出的敬业精神也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实现学校教学目标的需要和学生全面成才的自身需求。高职院校一般以培养现代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致力于提高学生职业素质。这里的提高素质离不开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三)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的现实要求

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通知中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课程。”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该体现时代性。实践证明,运用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对高职学生进行教育是实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点。因此,高职院校应该重视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的“摇篮”。

二、培育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

(一)加强高职院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要有两类,一种类型是高水平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在这支队伍里涌现出很多优秀教师;另外一种类型是深受学生喜爱,德才兼备的辅导员队伍。这支拥有近百人的队伍融思想教育、管理服务及科学研究于一体,活跃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各个领域,这两种类型的教师队伍都要准确定位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立足点。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核心价值观在2012年有更新,这就需要教师与时俱进,学习并深入理解最新的核心价值观。与此同时,每一届学生的思想都有细微的差别,现在的高职院校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对最新的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还要结合他们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等。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大部分属于“双师型教师”,他们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和指导者,只有加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才能将高职院校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课堂教学全过程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实施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担负着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任。教师要在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全过程中融入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元素,把专业教育与高职院校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可以采用教学相长式的理论教育与现实案例相结合的方式,使高职院校学生掌握最新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在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升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品质,向学生深刻挖掘其价值意义,解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的意义。

在高职院校理论课教学中,要努力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使高职院校学生自觉并主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职院校学生日常的行为规则相结合,与高职院校学生的成才相联系,例如: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教师可以告诉学生爱国有很多仪式化的符号,包括升国旗、唱国歌和参加一些大型的集会等各种宣示对祖国忠诚的行为,此外还要告诉学生爱国要理性。因此,通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职院校学生日常的行为规则相结合,能够增加高职院校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促使高职院校学生在个人生活中践行核心价值观。

高职院校要加强思政课体系和教学方法创新,使大学生全面把握和深刻理解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涵,从大学生日常生活出发,结合现实中具体细微的场景和身边具体可感的故事,通过感知、领悟和实践,使核心价值观由“知识体系”转变为“情感体系”, 然后转变为“认同系统”,使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职业院校学生的指南针,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实践育人功能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参加社会实践是高职院校学生了解社会、把所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有效途径。如果要高职院校学生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紧地结合。高职院校可以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够加深对我国国情和社会状况进一步的了解,从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

高职院校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日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讨论会和成果分享会等,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各项活动之中,与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培养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学生以勤于学习、善于创造、提升內涵的实际行动,锻炼提高综合素质,争取全面优质发展,同时也显示了新的和谐、文明的校园风貌。

高职院校还可以利用地方红色资源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举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教育活动,通过学生向社会宣传核心价值观的活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普及推向全面化。

(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上传播阵地

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更多的学生接受,就必须树立榜样的力量。高职院校要适应当今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趋势,可以围绕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平台上讲一些“中国故事”,即用一些鲜活与生动的真实故事来感染学生。“中国故事”数不胜数,例如:在“爱国”方面,有杨靖宇献身抗日、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华罗庚献身祖国、一名老党员的爱国情怀(王长德)等;在“敬业”方面,有李时珍遍尝百草、呕心沥血写成《本草纲目》、周恩来总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青岛港桥吊队原队长许振超、90后青年卓建术的创业道路等等;在“诚信”方面,晏殊信誉的树立、郭沫若与芭蕉花、四川“鑫达速度”背后的诚信。

此外,高职院校可以运用网络传播的一般规律,在学生经常浏览的网站上做好宣传,例如:学生比较关心学校的校园网,微信、QQ、校园贴吧和教务系统网站等,我们可以在这些网站上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宣传,形成良好的网上舆论环境。高职院校要做好互联网上的关键信息的发布,对学生的关注问题及时作出回应,主动对学生进行网上指导等,高职院校还要规范网上信息的传播,杜绝一些网络谣言和低俗信息等,使网络空间洁净起来。

编辑/岳 凤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
高职院校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创业教育的途径探析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韩国语能力等级考试新动态及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