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谈伯克审美理论对大学生美育的影响

2017-03-15荆文凤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年1期
关键词:美感

荆文凤

摘要:伯克的美学理论源于英国经验论的传统,侧重于从感性层面探讨审美,并且区分了崇高感、美感,揭示了二者的内涵。伯克提出美的真谛:美不在于比例,而在于自我确证。

关键词:崇高感;美感;经验论

一、 伯克崇高感理论的诠释

伯克认为人的基本情感,即是人的自我存在感,卢梭所说的自爱,人的情感还包括社会情感,种族自身存在感、社会生活情感,是人的自我保存、自我爱惜。人的这两类基本情感同时存在,不能还原。强调崇高感与自我保存的情感相通。交往本能是情感产生本能,情感的产生源于人的生命受到威胁,有否定力量存在才是自爱产生的前提。情感之所以在心理存在、产生首先源于生命受到威胁,并伴随一种恐惧感,恐惧危险,确实产生危害生命的危险不会产生崇高感,只是悬浮于我们上面不会产生危害的时候才会产生崇高感,不会给我们带来实际破坏,带给我们的感觉叫崇高感。由于残酷、惩罚才使我们产生正义感、责任感、道德感。这点与尼采的主人道德和奴隶道德有异曲同工之妙,尼采认为主人对自己有道德感和生命力强壮的人,而主人道德的培养源于残酷、惩罚,这同于我们常言所说的“棍棒底下出人才”。人的崇高感源于良心的负罪感、自责、自我约束、自我责备,一个受罚者会产生“主任打我有道理”的感觉,“我不对”是道德的起源,攻击本能指向自我,尼采认为这是源于主人对奴隶的惩罚,奴隶吓破胆了,认为自己不对,必须符合主人标准,这种攻击本能内化就是道德感的本质。公平、公正、正义起源于债务,因为债务活动中产生负罪心理,必須还债,借钱必须要还。秩序是起源于本能的东西等,尼采的这些思想与伯克的思想很接近。

伯克认为只有弱者才会产生崇高感,是人对某种力量的敬畏,一个人有崇高感是社会文化非常重要的因素。一个否定、恐惧力量不会把你消灭掉,包含着一种自我认同、不会否定自我,意味着恐惧感,并且会转化为崇高感,是人的一种自我认同方式。

二、伯克美感理论的澄明

伯克把崇高感、恐惧感紧密联系,认为崇高感由恐惧转化而来,从某种意义上贬低了崇高感,而不是抬高了崇高感,没有承认美感是对人精神的确证,贬低了人性。崇高是美的一种精神存在方式,美感可以是主观的,如优美、壮美、崇高、讽刺、滑稽、怪诞、优美感等;也可以是物的,如形状、颜色、结构、节奏、韵律等。优美是指处于一种和谐整齐均衡这样一种形态、形式上的激烈对比对抗,给人以轻松、愉快、心旷神怡的感觉,以力量、气势取胜、宏伟庄严的特点。崇高的美由于外在形式矛盾,事物的冲突、对抗,给人以惊心动魄的感觉。崇高的美的形成根源往往是由于有一种外在力量,人无法驾驭,危险感没造成伤害,对生命力的压迫。如果没有对生命力的压迫就不会产生崇高的美,只会产生其他感受,往往看成是理性、一般规定性的力量,一方面敬畏自然,另一方面是源于社会生活规范。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的双重作用是美感产生的主要因素,并且使美感具备极端的主观性。相对于美感,崇高是高度主观的感受,美感的外在形式及心灵形式,美感是高度客观力量约束主体力量,否定性的外在力量消除之后才会重新正视否定力量的特点,客观性因素不是很重要,具有自我认同的特点,转化机制在于同情、情感的转移。

康德认为崇高是理性对感性的一种弥补,理性的两个特点即美感和崇高感,崇高感不同于美感,是内在形式的一种均衡、统一,产生于人的内在心灵的和谐,想象力、直觉、理性借用知觉判断表达对物的观赏,形成审美判断,如这花是美的,反映某种理性力量在起作用。无任何目的,而又有一种目的统一在一起,美是无目的的,但又是一种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和理性目的性,美是主观的各种心理要素的和谐运作,崇高感在于心灵产生了矛盾和冲突、激荡,而不在于和谐,在于产生生命里洋溢、迸发的一种东西不损害你,产生出对生命力的赞扬,产生自我认同感。当威胁消除时,如何看待物?如电闪雷鸣、火山迸发、洪流瀑布、景象越可怕,越对我们有吸引力,恐惧感就会转化为对理性的尊严。崇高是对道德力量、精神力量和尊严胜利的喜悦,崇高的否定力量对危险消除后使我们产生敬畏,代表某种人为的力量,不会产生敬畏,只会产生恐惧,从而衍生出一种主观色彩,变成一种敬畏色彩,神化了的自然,崇高被赋予道德感,自然往往被用于社会力量,包含美感、道德感,同时具有极强的道德力量,艺术是种道德。黑格尔认为崇高源于事物体现出理性压倒感性的力量,而不是康德所谓的崇高是理性对感性的一种弥补。康德认为崇高是美的极点,崇高是审美感受的极端,进入自己的理性能力对想象力加以弥补,对你形成一种崇高感,对感觉能力不足的弥补、无能为力造成的,理性绝对的压倒感性,崇高具有绝对精神的内容,具有绝对主观性。伯克把崇高进行分类,指出崇高的共同特点就是恐怖性,表现为体积上的巨大,如海洋、山、晦暗也会引起崇高感,还有神庙。由力量产生崇高感如猛兽,虚无、空无,还包括突然性,也会使人产生恐惧。伯克认为崇高既存在于自然界,又存在于社会力量中。伯克认为悲喜剧作为审美感受的心理因素看待,即崇高感,崇高的一种存在形式,有悲剧形式存在是崇高的集中表现,悲剧集中表现崇高以非常有利的形式震撼人心,使人产生敬畏,迸发出生命的力量,更集中代表崇高,高度凝聚了对生命力的感受,对生命的敬畏,秘密在于如果一种必然性的力量孕育不息生命力遭到不应有的毁灭,显示了生命力极强的力量,完全在于生命力在毁灭时发出的巨大力量,又是生命力的敬畏感。形成悲剧的关键因素:第一,喜欢看邪恶的东西;第二,承受巨大痛苦、恐惧后,净化恐惧感,减轻现实恐惧感;第三,同情,设身处地地去想,包含极强的生命力,往往代表社会正义在特定情况下遭到破坏毁灭的悲剧力量,如古希腊最早的悲剧俄狄浦斯情结,弑父恋母。

三、 伯克审美理论对培育大学生美育的影响

伯克的美感来源于社会认同感、交往本能,有高度社会内容的情感。交往中逃避孤独、寂寞的情感叫美感,如同情、模仿、竞争。审美快感由于交往当中不确证自己,由于满足他人的本能,交往中会发现能够从别人的事物中找到感动自己的力量,感受别人东西的感受才会找到打动别人东西的感受,同情是美感的主要根源,对他人产生替代,实现自己的某种力量、欲望、情感的愉悦,模仿是我们社会关系的一个活动的链条,艺术活动核心特点是模仿,在对事物模仿中产生同情感,进一步运用竞争也是产生美感的原因,某种程度上,自我确证的方式,交往本能转化为审美愉快,美不在于事物比例关系,也不在于具体社会功用,是一种社会情感,正如崇高有层次上的快感,都是无限大,我们把握不了的,皎若明亮,崇高巨大,不可把握,美不在于比例,而在于自我确证。

伯克提出的美在于人的自我确证高扬了的主体地位,突破传统旧哲学的篱藩 。伯克不再像传统旧哲学那样,认为美是客观事物自身具备的,与人无本质关联,与人是否意识到事物自身美无关。伯克的美在于人的自我确证理论的提出,打破了传统旧哲学所追寻的无人身的理性,克服理性的冷酷,恢复人自身理性的本真。

伯克的审美理论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美育的培育,大学生的教育不能只注重智育,更应注重大学生的美育,从而增进大学生的发明创造能力。而大学生的审美需求不断加深,伯克的美学理论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审美需要。当今大学生物质生活比较富足,然而受市场经济影响,在学习问题上更多表现为功利主义倾向,而伯克的美育理论能够帮助大学生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中,开阔大学生的视野,促进大学生的身心愉悦,从而使审美生活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成为大学生培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承担着培育大学生健康人格,用高雅的教育带动大学生对健康、美好的追求,净化大学生自身的心灵,提升大学生的素养。伯克的审美理论强调培育人的愉悦性,培育人的独特性,而这一点对于大学生的主体性培养来说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德]康德著,邓晓芒译.判断力批判[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2]杨祖陶、邓晓芒.康德三大批判精粹[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3][德]黑格尔.美学(第二卷) [M].商务印书馆,1996.

[4][德]康德.论美感和崇高感[M].商务印书馆,2001.

[5]曹俊峰、朱立元、张玉能.西方美学通史(第四卷) [M].上海文艺出版,1999.

编辑/岳 凤

猜你喜欢

美感
浅谈“事事顺心壶”的吉祥美感构建
“高菱壶”的艺术美感与工艺传承
“竹径通幽壶”的艺术美感与优雅风致
几何映射
美感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
兼具力度与美感 Bowers & Wilkins 702 S2/707 S2/HTM71 S2/ASW10CM S2
关于书法美感问题的几点思考
大桥下面:我喜欢被遗忘的美感
不一样的地面美感 地砖扮靓空间
《易传》与中国传统美感之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