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个性缺失原因分析及相应旅游开发策略研究
2017-03-15张骏
摘要:城市的个性归根到底是一种审美的个性,包括苏南城市在内的当代中国城市个性的丧失,也可以在“个性与共性”“熟悉与陌生”这两组概念的辨析中,来寻求原因。在此基础上,可以从城市的自然环境、城市的人文景观、城市的生活空间这三个方面探寻旅游开发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城市;个性;旅游;苏南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苏南城市建设与旅游开发一体化研究——基于江南文化视角”(编号:2013SJB630055);江苏省社科运用研究精品工程课题“全域旅游视角下江苏省旅游业供给侧改革策略研究”(编号:16SYA-009);江宁区软科学研究计划“供给侧视角下的江宁区全域旅游发展策略研究”(编号:2016E04)
城市旅游需要领略城市的个性特点。而城市的个性可以类比为艺术作品的风格,因为“一座城市具备一件完整艺术品的全部构成要素——这里的艺术品既具有隐喻的意义,又具有字面上的原意”。城市的个性归根到底是一种审美的个性,那么包括苏南城市在内的当代中国城市个性的丧失,也可以在“个性与共性”“熟悉与陌生”这两组概念的辨析中寻求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寻旅游开发的方式。
一、城市的个性与共性概念辨析
苏南城市既然称为“城市”,自然具有“城市”的共性,以区别于荒野和乡村;同时又需兼备“江南文化”的个性,以区别于其他区域的城市。可见,“共性与个性”在苏南城市美学特征的彰显中是同时存在,彼此交织的。
以共性与个性在“典型江南城市”中相互统一的观点来审视当代苏南城市的现状。我们可以发现这种统一性的剥离正是造成当代苏南城市典型性不足的内在动因。从共性角度而言,除了城市作为“人类居住与生活”之地的功能性亘古不变以外,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不同的城市之间也必然存在着某种审美特征的统一性。这是由这一时代的特定矛盾、所盛行的趣味风尚、所涌动的精神情绪所决定的。就像雪莱所言“在任何时代,同时代的作家总难免有一种近似之处,这种情形并不取决于他们的主观意愿。他们都少不了要受到当时时代条件的总和所造成的某种共同影响,只是每个作家被这种影响所渗透的程度则因人而异”。在现代性语境下,面临着用地紧张,资源枯竭的现状和人类在“认识一切,改造一切”的启蒙主义自信心鼓动下追求高科技的运用,讲求城市设计的“现代体系”,提倡直耸云霄的高楼大厦对纵向空间充分利用的时代风尚。因此,在这一时代审美共性的场域之中,苏南城市与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大都市一样呈现出一定的现代性风貌,本是必然的,也是无可厚非的,是时代性发展的要求。但是,共性的彰显并不意味着个性的泯灭,这是百余年来美学大师们历尽艰辛寻觅到的规律与真理。因此,中国的民族特色以及更为微观的,苏南的地域特点也同样需要在当代城市的建设中加以体现,并与时代的共性特征彼此和谐统一,相互交融,以达成“典型性”的要求。但事实是,当代苏南城市的规划与设计者往往只注重共性,而忽略了个性特征,在“走向国际”“融入世界”的口号中,迷失了自我。这种偏执的行为是对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不自信,也是对“个性与共性”美学关系的误读。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指出“典型的普遍性是符合事物本质的规律性,类型的普遍性只是数量上的总结或统计的平均数”。只关注共性,而忽視个性的城市建设,实现的只能是“类型”,而并非“典型”。 因此,只强调与国际大都市的共性,一味模仿、盲从而打造出的城市,充其量只能是现代性语境下面貌模糊,千城一面的“广普城市”,而不会是那个草长莺飞,个性鲜明的“典型江南城市”。
二、城市的熟悉与陌生概念辨析
“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要求如何在苏南城市的构建中实现呢?别林斯基“熟识的陌生人”的观点为我们指明了思考的路径。别林斯基指出“创作中的典型是什么?它同时是一个人和许多人,一副面貌和许多副面貌,这就是说,它是这样一种对一个人的描绘,其中包括多数人,即表现同一理念的一整系列的人”。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它应该使审美者产生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熟悉是因为共性的存在,陌生是由于个性的彰显。正是由于城市间的共性所产生的“熟悉感”使得审美者不会在一座新的城市面前显得手足无措,而在惊慌失措的恐惧中失去了审美的平和心境;而一座城市的个性所带来的“陌生感”又会使审美者不因美学特征的雷同,产生审美的疲劳,反而被激发起主动探寻的兴趣。当然,“陌生化”本身也是有限定性的,一味标新立异,嗜怪求僻也同样不能被审美者所认同,所以对于文艺作品而言,无论结构布局、语言技巧、修辞手法如何有个性,也必须在一定的规范和法度的制约之下,这一规范和法度就是作为艺术作品自身的共性要求。一味追求个性的“陌生化”,全然不顾共性的制约,只会对艺术风格的发展产生负面作用。城市作为“巨构”的艺术品,也同样应该用个性审美特征所体现出的“陌生化”来激发起审美的主动性,用共性审美特征所表现出的“熟悉感”来维护城市美学的基本规范。
当代苏南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往往注重了“熟悉性”而忽视了“陌生感”,从而使得共性的特征完全取代个性的彰显,导致城市审美意象的雷同。巴里·萨德尔对城市建设中出现的个性丧失问题痛心疾首,他指出“景观必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生转变。但是令人忧虑的不是那些千奇百怪的造型和那些难以言状的人工元素的泛滥,而是它们之间精心地相互复制……大多数北美城市景观,在市中心毫无特色,而在郊区中又相互雷同……即便那些保留一定视觉连续性和人性尺度的城市区域也遭受玻璃与混凝土的袭击……在城市的边缘,单结乏味、毫无修饰的建筑样式被毫无顾忌地大量复制,毫不考虑与该处环境的和谐”。无穷无尽的复制和对复制品的再复制,使得城市的设计与建设仿佛成了流水线上的作业,在程式化、快餐化的进程中丧失了地域性的差异。而当代江南城市的营造无疑必须打破这一印刷式生产的怪圈,实现鲜明的、独特的地域个性同集中、深刻的现代城市共性的统一,成为城市审美者眼中“熟识的陌生人”。
三、苏南城市个性彰显与旅游开发策略
影响城市个性的要素是多样性的,但起主导作用,最为鲜明和突出的,我们认为是城市的自然环境、城市的人文景观、城市的生活空间这三个方面。对于旅游开发而言,也同样需要从这三个角度出发。
(一)苏南城市自然环境个性彰显与旅游开发
先天赋予城市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气候特点等等自然风貌不但本身是醒目而鲜明的城市个性特点,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市的经济文化发展方向。城市的别称通常体现着一座城市的美学个性特点,通过对一些中国著名城市别称的梳理,可以发现很多别称都直接体现了城市自然风貌的个性特征。因此,旅游开发过程中,苏南城市个性的彰显要符合江南地区自然风貌的特点,顺应自然的要求,做到因地制宜,以在个性鲜明的“本底”上绘制出更具魅力的画卷。
(二)苏南城市人文景观的个性彰显与旅游开发
城市的文化是城市个性的灵魂,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虽然代表着两个时间段,但是在文脉传承的维度上,是一脉相承的,共同塑造着一座城市的审美个性。即使是苏南城市群内部,不同的苏南城市之间在拥有“苏南城市共性”的同时,也存在着审美个性的区别,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注重人文景观个性的打造,为当代苏南城市群审美个性的丰富性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苏南城市生活空间的个性彰显与旅游开发
城市的生活空间也同样塑造着城市的美学个性。城市本身是生活的容器,生活的方式和需求对于生活空间的打造具有最直接的影响,所以通过一座城市的生活空间,就可以探析到在这座城市中所展开的生活实践的方方面面。城市的生活空间往往能够体现出一座城市的功能性。城市的功能是复杂的,很难找到功能单一的城市,但其最突出的功能却又是很容易辨识的,因此,旅游开发還需要注重城市的生活空间个性。
综上,城市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生活空间是从城市与自然、城市与文化、城市与生活的三个角度切入城市审美个性特征分析的。这三者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彼此融合,彼此影响,共同构成了城市个性的主要维度,呈现出城市之间的差异性,共同彰显出城市的个性魅力,而旅游开发也要从这些维度入手。
参考文献:
[1]鲍世行.城市学与山水城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2]吕文强.城市形象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3]尹继佐.世界城市与创新城市[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中外城市形象比较的社会学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张骏(1984.02- ),男,汉族,江苏南京人,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旅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