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7-03-15姜明君

价值工程 2017年6期
关键词:综合利用煤炭资源经济效益

摘要: 本文在对黑龙江省煤炭资源发展及综合利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经济效益的因素,并构建了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系统模型,最后提出黑龙江省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对策和建议。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coal resource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the paper analyzed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coal resources and has built a model of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coal resource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coal resource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关键词: 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经济效益

Key words: coal resources;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economic benefits

中图分类号:TD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6-0256-02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改革及国际能源市场的冲击,煤油气三大能源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黑龙江省作为煤炭资源大省,2015年煤炭产量约6700万吨,产能利用率不足65%,去产能任务十分严峻,原煤价格和产能问题都对黑龙江煤炭产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煤炭产业发展问题凸显,煤炭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和自然环境都息息相关,如何更好地利用能源成为人们不得不思考的重要问题。煤炭产业发展的关键是要加快推进技术进步,随着我国对煤炭能重要能源的科技发展的高度重视,我国的煤油气的综合利用技术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缩小[1]。提高煤炭资源利用效率,推广少污染的煤炭开采技术和清洁煤技术,加强矿产资源保护等是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黑龙江煤炭产业的发展必须要符合中央的发展战略,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结合煤炭产业的经济形式,促进煤炭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 黑龙江省煤炭综合利用现状

随着社会科技进步,煤炭的开采技术、设备也有了很大变化,采煤的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技术也有了新的进步,特别是在特殊凿井、“三下”采煤等许多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开展煤炭资源综合利用能够提高煤炭资源利用效率,能够拓展产业面,拉长煤炭产业链,能够减少污染,发展清洁能源,促进煤炭产业走循环经济之路,实现可持续发展[2]。近年来,黑龙江省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具体如下:

①工业废弃物回收利用率明显提高。2013年煤炭产业产生一般工业固体废物1183.3万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939.7万吨,综合利用率为79.4%,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100%。2013年工业废弃物回收利用率比2007年的73.9%的提高了5.5%。

②大力推进煤层气的综合利用,煤层气的开发利用成果显著。黑龙江省煤层气,主要分布于鹤岗、双鸭山、鸡西等地,全省2000米以浅的煤层气资源量为1870亿立方米。黑龙江省将在“十三五”期间进一步推进黑龙江省煤层气(煤矿瓦斯)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引导社会资源配置,优化勘探开发布局。这对促进煤层气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具有重要意义。黑龙江省煤炭龙头企业黑龙江龙煤集团瓦斯抽采量以每年1000万立方米幅度递增。

③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继续下降,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2008年为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为1.29吨标准煤/万元,2013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91标准煤/万元。全省规模以上企业能耗进一步下降,高耗能行业得到了有效控制。

④废污水回用有较大进步,加强工业水循环利用。黑龙江省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逐年提升,2016年的《黑龙江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中明确提到大力推进矿井水综合利用,加强洗煤废水循环利用,到2020年,国有重点煤矿矿井水综合利用率达到75%,全省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不低于95%的目标。

黑龙省工业以装备和能源为主导产业,黑龙江能源生产以煤炭和石油为主,产量居全国前列,工业能源消耗已煤炭为主,资源型产业之间容易耦合,这能够为实施资源综合利用提供支撑条件,煤炭产业及其联动产业是重污染产业,这也是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平台[3]。利用新技术节约资源,促进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延长产业链,这将是黑龙江煤炭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2 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经济效益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转化产品产量、成本、产品售价以及投资。

①转化产品产量。转化产品产量取决于煤炭分配量和转化率,而转化率和转化技术工艺相关。如煤炭的液化工艺技术有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两类,比较而言煤炭直接液化转化率高。②成本。成本主要有材料费、人工费、动力费、设备维修费以及其他支出。如煤炭直接液化的成本主要有石灰、硫酸铁、甲苯等投入费用,还有人工费、水电费、设备维修费和其他支出。③产品售价。产品售价主要取决于市场供求关系和产品质量,运输条件也会对产品售价有影響。④投资。投资和产量有关,投资越大,产量越大,这种关系是阶梯性函数关系,而不是线性关系,因为单一转化设备的转化产量是有限的,超出转化产量需要增加转化设备。

3 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系统建模

赵国浩等建立了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系统模型[4]。但没有考虑煤炭的气化和焦化的综合利用方法,在其模型的基础上加以改进。

设矿区第i年煤炭生产总量为Q,煤炭资源利用方式有m种,分配量为Qi,煤炭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化率为Ri,产品售价为Pi,经营成本为Ci,投资为Ii,固定资产余值Gj ,流动资金Fi,回收流动资金Hj,设计算期为n年,则有:矿区资源综合利用经济净现值ENPV。

其中r为社会折现率,为了方便决策,简化计算,设建设期为2年计算期为15年,各煤炭资源利用方式、分配量、经营成本不变,流动资金Fi在第三年初投入,第15年年末回收,一般社会折现率r=8%。对于矿区而言,可行的煤炭资源方案有限,一般不会超过3个,因此我们计算有限个方案的ENPV进行比较,通常ENPV越大,方案越优。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产量不变的情况下,要提高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必须要重视技术工艺创新,提高利用转化率,提高产品质量,从而提高产品的销售价格。同时要重视环保投资,保证矿区可持续发展,这也是企业应履行的社会责任。

4 黑龙江省煤炭综合利用对策

①创新煤炭资源管理模式。密切结合国家的“互联网+”行动计划,创新煤炭资源管理体系,在煤炭开采与利用的过程中应用现代技术手段,推广和使用信息管理系统,搭建煤炭“互联网+”开放共享平台,打破瓶颈,实现信息与知识的流动、分享,依托电子交易平台,推动煤炭行业云计算与大数据的发展。②加大环保投入。实施节能减排、环境保护重点工程,自主研发我引进先进技术,建立集检测预警与对标为一体的网络检测平台,开展节能环保管理、治理污染、节能降耗等工作,大力推进煤炭的绿色开发和清洁高效的利用转化。③构建与优化煤炭产业链模式。对于矿区而言,要开发适合本矿区开采的工艺,提高功效,降低成本;建立煤炭与煤炭相关产业并举的高效型企业;延长产业链要外延式和内涵式并举,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注重伴生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5]。④建立研发平台,提高煤炭产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政府应从外部推动技术创新,建立有利于企业创新的机制。进一步加大政府、科研院所、高校、企业之间的合作,鼓励人员交流项目。煤炭资源的工艺科技研发外部性强,这就需要政府建立一个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协同解决关键技术的攻关,提高煤炭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⑤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建立企业与高校联动的发展机制,打造人才基地;要不断提高科技人员的待遇,特别是要提高高等人才的待遇,努力营造个人发展的良好氛围,这样才能留住人才。要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在政府的引導和支持下,煤炭企业要改善治理结构,促使企业改进R&D经费投入和管理。

参考文献:

[1]姜明君,綦良群.基于DEA的我国能源R&D经费配置评价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12):1-4.

[2]凌涛.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方法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13-20.

[3]刘晔.山西资源综合利用的潜力、现状及对策[C].武汉,科技支撑科学发展——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2009:395-398.

[4]赵国浩,等.煤炭资源优化配置理论与政策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5]王冬梅,赵国浩.山西省煤炭资源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华商,2008(9):71-72.

猜你喜欢

综合利用煤炭资源经济效益
如何提高农村合作社的经济效益
新形势下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措施
园林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初探
保护性开发利用高铝煤炭资源的必要性及相关建议
安徽省煤炭资源特征分析
新疆《煤炭资源开采天然放射性核素限量》标准评述
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