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伤寒论》中医术语的英译策略
2017-03-15汪霞王英
汪霞++王英
摘 要:《伤寒杂病论》是我国中医学历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被公认为中国医学方书的鼻祖,在指导后世行医和中医西传的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经过后人的继承和发扬,现分为论内伤杂病的《金匮要略》和专门论述外感病的《伤寒论》。随着中医文化对外传播的不断深入,《伤寒论》的英译研究也显得尤为必要。本文着重探讨《伤寒论》中方名和病症名的英译方法,以此分析总结中医术语的翻译策略,旨在提出优良译法,以在中医文化传播过程中得到推广,帮助西方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医文化的内涵。
关键词:《伤寒论》 中医文化 中医术语 英译策略
一、引言
新世纪以来,我国政府对中医学的跨文化传播高度重视,于2009年4月下发《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强调:“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积极参与相关国际组织开展的传统医药活动,进一步开展与外国政府间的中医药交流合作,扶持有条件的中医药企业、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完善相关政策,积极拓展中医药服务贸易。在我国对外援助、政府合作项目中增加中医药项目。加强中医药知识和文化对外宣传,促进国际传播。”[1]中医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多元文化的产物。儒家强调的“和谐之境”,道家强调的“妙道之境”,佛家强调的“圆融之境”,均对其形成与发展影响深远。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健康生活的关注度日增;同时,随着国际文化交流日益深入,世界范围内对中国文化的关注热度也逐渐增加,使得拥有两千年发展历程的中医文化,又重新焕发出新的光彩。中医学科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典籍资料。随着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医走向世界,将中医理论典籍翻译成外文的大形势迫在眉睫。译本的质量不但会影响到中医学科的发展和建设,更关系到中医文化的对外传播和交流。
《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由东汉末年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他继承古代中医学成果,结合个人临床实践经验,写就《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辩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2]。书中所列二百余首方剂,大都配伍精当,经过历史临床实践检验,疗效优良,为中国医学方书之鼻祖,后世行医者必读之经典,在对外宣传和医学交流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统计,截至2002年,光是为研究《伤寒杂病论》而出版的书就近2000种。《伤寒杂病论》不仅成为我国历代医家必读之书,而且还广泛流传到海外,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等国,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都有着深远的影响[3]。《伤寒杂病论》不仅成为我国历代医家必读之书,而且还广泛流传到海外。成书近2000年来,在国内和国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中国国医泰斗李培生说:“业中医者,苟不学《伤寒论》,则不足以为中医。”[4]《伤寒杂病论》成书于公元200年~210年左右,由于年代久远,原本已经失传,经晋朝王叔和宋代王洙等人的整理,内容得以保存,现分为论内伤杂病的《金匮要略》和专门论述外感病的《伤寒论》。为了深入探讨该医学经典的翻译问题,本文主要讨论《伤寒论》的书名、方名、文句的英译问题,旨在提出优良译法,以在中医文化传播过程中得到推广,帮助西方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医文化的内涵。
二、《伤寒论》病症名翻译策略
(一)“伤寒”
伤寒是中医和西医皆有的一种病症的名称。西医所称的“伤寒”(typhoid fever)是指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持续菌血症、网状内皮系统受累、回肠远端微小脓肿及溃疡形成为基本病理特征。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持续高热、腹部不适、肝脾肿大、白细胞低下,部分病人有玫瑰疹和相对缓脉。所以,伤寒病又称为肠热病,西医上又称作“enteric fever”。中医的“伤寒”主要指“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可以分为广义伤寒和狭义伤寒,广义的伤寒包括: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等,狭义的伤寒仅指广义伤寒病中的伤寒[5],单指外感风寒的疾病。翻看整本《伤寒杂病论》,书中所列300余首方剂,既有治疗中风、湿温、热病、温病的,也有治疗伤寒的。可见,《伤寒杂病论》针对的“伤寒”病症是广义的伤寒,包括伤风、寒病、热病、湿病、太阳病、少阳病等。
目前,国内外正式出版的《伤寒论》英译本共有7部。分别为:罗希文的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 Caused by Cold(ShanghanLun)(2007年),英国人魏迺杰的(Nigel Wiseman)ShanghanLun(On Cold Damage):Translation and Commentaries(1999年),黄海的Introduction to Treatise on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2005年),Dean C.Epler,Jr的The Concept of Disease in an Ancient Chinese Medical text,the Disease on Cold-damage Disorders“Shang-hanLun”(1988年),Paul Lin的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1991年),Greta Young Jie De的ShangHanLun Explained(2009年),以及许鸿源(Hong-Yen Hsu)的ShangHanLun:Wellspring of Chinese Medicine(1981年)。在这7部英译本中,译者对书名中“伤寒”这一病症名的翻译方法主要有四种。第一种译法是替代+释义法。中国学者罗希文、黄海以及美籍华人Paul Lin采用了替代+释义的翻译方法。他们按照中医对“伤寒”的广义定义,分别将“伤寒”译为“Febrile Disease Caused by Cold”和“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两者都译出了对应的英文病症名“Febrile Disease”,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加了后置定语“caused by cold”,后者加了前置定语“Exogenous”,都旨在说明伤寒发病的原因是“外感风寒”。第二种译法是直译法。美国学者Dean C.Epler,Jr采用了字面意义对等的直译方法,译出了“伤寒”的涵义,即因受寒而导致的身体不适,分别将“伤寒”译为“Cold damage”和“the Disease on Cold-damage Disorders”,这与Wikipedia上《伤寒论》的英文词条“Treatise on Cold Damage Disorders”或“Treatise on Cold Injury”几乎完全一致。第三种译法是音译+释义法。英国学者魏迺杰(Nigel Wiseman)和美籍华人中医专家许鸿源(Hong-Yen Hsu)采用了音译+释义的翻译方法,直接用汉语拼音将“伤寒论”译为“Shang Han Lun”。第四种译法是音译法。魏、许两位学者保留了原文的语音形式,借用汉语拼音将“伤寒”译为“Shang Han”,后面分別通过加注“On Cold Damage”和“Wellspring of Chinese Medicine”来说明其内涵。显然魏的加注释义更为显性具体,将伤寒译为“Cold damage”,许鸿源采用笼统的概念“Chinese medicine”来暗示泛指。
(二)“风家”
“风家”是中医术语,义为“平素容易伤风感冒的人”。目前在国内比较通行的罗希文译本和黄海译本对其采用了不同的翻译方法。
(1)原文: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罗希文译本:After the dispersion of the Exterior syndrome of a patient who is apt to catch febrile disease by Wind,it still takes twelve days for him to get rid of general malaise.[6]
黄海译本:It still takes twelve days for patient to get rid of general malaise after the dispersion of the exterior syndrome of zhong-feng.[7]
在对“风家”的译法上,罗希文直译为“a patient who is apt to catch febrile disease by Wind”,黄海的处理方法是略译为“patient”,虽没有将“风家”翻译出来,但是,他在译文的末尾加上了“the exterior syndrome of zhong-feng”作为补偿性解释。《伤寒论》是一本医学著作,其基本目的在于指导行医者治病救人,“风家”和非“风家”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和绝对的判断标准,在医者眼中,“病人”和非“病人”的区分是显然的,将“风家”简略译作“patient”,虽然没有十分贴切地译出原文的意思,但是从目的论角度来看,已经能够做到指导医者行医,亦不会造成误医。所以,黄海译文其实是可取的。反观罗希文译文,虽然直译出原文意思,但是句式冗长,毫无必要。从语言文化角度来看,两种译文都没有将“风家”的文化性、古典性体现出来,退而求其次,不妨将“风家”简略译作“patient”。[8]
(三)“寒实”
“寒实”,是另一种常见中医病症,指寒邪与痰饮结聚于胸膈而成实所致[9]。据北宋庞安时和清代《医宗金鉴》考证,“小陷胸汤”和“亦可服”七字为衍文,原文应为“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白散”。“白散”,即桔梗、巴豆、贝母,三物的散剂为白色,故称“白散”。
(2)原文: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
罗希文译本:When a Blocked-up Chest is of a Cold nature without symptoms of Heat,Decoction of Lesser Xianxiong with three drugs can be adopted.Baisan Powder will also be a remedy.
黄海译本:Jiexiong syndrome of cold nature has no symptoms of heat.Small white powder of three drugs can be adopted to the case.
罗希文的译本将“寒实结胸”直译为“blocked-up chest is of a Cold nature”,没能将原文“寒实结胸”的病症说清楚,可能会造成译文读者的误会。而黄海的译本考证了“寒实结胸”的来历和原文本的正确性,将衍文删除,重新整理句子进行翻译,给出了逻辑合理的译文。但是在翻译“白散”时,黄海将其译作“small white powder”,罗希文将其译作“Baisan Powder”,虽然黄海的翻译可以让西方读者了解何为“白散”,但是却少了些文化内涵。“白散”,作为一剂药方,译作“白色细小粉末”并不合适,不如罗希文的译本,将“白散”音译作“Baisan Powder”,再于附注中进行详细解释,便于理解、传播。
由上述例句对比可知,在《伤寒论》等中医典籍的翻译中,首先应该考证原文的准确程度,如果原文出现了偏差,那么译文必定会出现错误,从而给读者造成错误的引导。考证原文是翻译时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同时,罗希文的译本明显比黄海的译本更加冗长,偏向于直译,并不能很好地适应英语文法结构。中医翻译是一项面向西方读者的实践活动,如果不能与西方的语言文化相适应,就很难为西方读者所接受。黄海的译本在这一层面上做得比罗希文的译本要好。
上述《伤寒论》一书的译者虽然国别不同,但是他们都深谙中医文化以及中医语言的特点,因而每个译者所采用的译法都有其特定的价值取向。从中医文化对外传播的目的看,只要译文被另一种文化的读者普遍认可,达到传播的效果,其译法就是可取的。笔者认为,替代+释义法可以用于中医词语传播的发端期,能够让英语读者尽快接受中医这种与众不同的文化现象,因为这样的英语是他们所熟悉的;直译法和音译+释义法适用于中医文化传播的发展期。在文化交往不断扩大和深化的过程中,随着英语读者对中医文化的不断熟悉和了解,他们对中医文化的真正魅力和内涵越发感兴趣,可以通过音译加释义使他们逐渐适应汉语的拼音方式。音译法适用于中医文化传播的成熟期。随着中西文化的不断融通,对于中医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通过上述两个阶段的不断积累,英语读者开始慢慢接受中医文化的独特身份,因而,可以采用音译法保留中医语言的原汁原味。很多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专名和术语随着广泛的传播和使用,现在都采用了音译法,如“阴阳”(yin yang)、“风水”(fengshui)、“气功”(Qi Gong)等。目前我国的中医文化对外传播还处在发展期,很多专名术语还不为西方读者所知晓,如果采用直译法或者音译法可能会导致不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医的交流和传播。因而,采用音译+释义的译法是目前我国传播中医文化的最佳选择。既可以保留书名的内涵,又可以将其深层次內涵解释出来,使英语读者感到清晰明了,有利于文化传播。从更长远的历史角度来看,“Shanghan”也有可能经过历史的淘漉,最终留在英语词典中,像“yin yang”“qi”“Tao”等一样,成为另一个起源于汉语的英语单词。
三、《伤寒论》方名翻译策略
《伤寒论》是一本传统的综合性中医著作,对行医治病有一定的指导性作用,书中包含了327首方剂,是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所得。这些方剂的名称命名方式复杂,而且具有一定的中国特色,在翻译时颇为困难。方剂学翻译一般遵循如下原则:简洁性原则、信息性原则和回译性原则[10]。目前用于方剂名称翻译的方法主要有:直译法、音译法、意译法、拉丁法[11]。本文主要讨论直译法、意译法和音译+释义法。
(一)汤剂方名
中西文化虽然有很多差别,中西医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理念差异,但是在少量的方剂名称上,中医与西医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在这种情况下,直译法就是最佳的选择。这不但可以让西方人清晰了解到方剂的内容,也在形式上保留了中医的文化外壳和内核。根据方剂学的翻译原则来看,符合简洁性原则、信息性原则和回译性原则,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化性原则”。以“桂枝汤”的翻译为例,“汤剂”在中医学的翻译实践中有一个固定的表达方法“Decoction”,“枝”在英语中对应为“Ramulus”,“桂”为“Cinnamoni”,“桂枝”义为“小枝的桂”,汉语中定语后置,写作“桂枝”,在英语中大多定语前置,即为“枝桂”。综上所述,“桂枝汤”可以直译为“Ramulus Cinnamoni Decoction”。直译法翻译策略适用于很多方剂名称的翻译,如:“桂枝甘草汤”可以翻译作“Ramulus Cinnamoni Licorice Decoction”,“黄芪芍药桂枝汤”译作“Astragalus Paeoniflorin Ramulus Cinnamoni Decoction”。同理,“当归芍药散、百合地黄加牡蛎汤、桔梗甘草枳实芍药汤”等,也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来翻译。在327首方剂中,绝大多数方剂都可以采用直译法。
有部分方劑名称的构成方法为功效+剂名,在《伤寒杂病论》中有“下淤血汤、温经汤、理中汤”等,这类方剂名称有明显的指示性,不宜采用直译法,即“温经汤”不应译作“Wen Jing Decoction”,宜采用意译的方法,该汤药的药效为温热经脉、驱散寒气,反映在方名上为“Decoction for Warming Meridian”。同理,“下淤血汤”的功效为“去淤血”,可以译作“Decoction for Removing Blood Stasis”。在《周慎斋遗书》中,有方剂名为“百合固金汤”,将其译作“Baihe Gujin Decoction”是不恰当的。纯粹的音译法,难以满足“信息性”要求。在这里应该采取意译法,通过对方名进行释义来翻译,应将其译为“Lily Decoction for Strenthening Lung”。这种译法的最大好处在于可以从英译方名上看出该方剂的功效。另外,这样的译法符合简洁性、信息性和回译性原则。综上,意译法在翻译功效+剂名的命名结构时,是合适的。
在《伤寒杂病论》的方名中,有部分方剂的命名是带有中国特色的。比如:“小半夏汤、十枣汤、四逆汤、抵挡汤”等。这些汤方是极具古代中医特色的命名方式,与西医的逻辑完全不同。在翻译这些方剂名称时,本文提出的观点是音译+释义法。虽然会产生繁复累赘之感,妥协了简洁性,但是至少可以保证信息性、回译性和文化性。比如“泻心汤”可以译作“Xiexin Tang for clearing heat-fire”,“泻心汤”由大黄10克,黄连、黄芩各5克,上药三味,以水800毫升,煮取250毫升而成。根据其制作方法,“泻心汤”的释义可以为“Rheum palmatum,Coptischinensis and Scutellarialateriflora Decoction”。这样的命名方式会使得译文冗长而难以卒读,因此可以将该方剂所含的药剂以附录的形式附在书后或书页下方,方便读者参考学习,如可以写作:“Xiexin Tang for reducingfire(also known as Sanhuang Tang:Rheum palmatum,Coptischinensis and Scutellarialateriflora)”。
(二)散剂、丸剂、导剂方名
1.在《伤寒杂病论》中除了有大量的汤剂方名之外,还有少量的散方、丸方、导方等。散方有:“蜘蛛散方、当归散方、王瓜根散方、文蛤散方”等。这类散方可以归类在药剂名+剂名类别,采用直译法。如“蜘蛛散方”可以译作“Spider Powder”;“当归散方”可以译作“Angelica Powder”。除此之外,在散剂方名中亦存在功效+剂名的命名结构,如“排脓散方”,可以根据上文的策略译作“Powder for Discharging Pus”。“鼻塞散方”可以译作“Powder for nasal obstruction”。
2.丸剂方名的翻译方法也可以参照以上两种策略,如“乌梅丸方”译作“Monkshood Pill”,“皂荚丸”译作“Gleditsiasinensis Pill”。《伤寒杂病论》300余首方剂中,共有20首丸剂。其中15首丸剂可以采用直译法。另外有5首丸剂,分别为“大陷胸丸方、肾气丸方、理中丸方、抵挡丸方、九痛丸方”。“大陷胸丸方”根据其疗效,可以采用音译+释义策略,译作“Daxianxiong Pill for Jiexiong Syndrome”。“肾气丸”据此可以译作“Shenqi Pill for Kidney Deficiency”。“理中丸”译作“Lizhong Pill(Bolus for Regulating Middle Energizer)”。“抵挡丸”是妇人杂病脉症并治,可以将其译作“Didang Pill for Women”。“九痛丸”译作“Jiutong Pill for bellyache”。总而言之,在翻译方剂名时采取的策略为:如果方剂名为药剂名+剂名,则采用直译法,如果是功效+剂名,则采用音译+释义法。
3.导剂,是《伤寒杂病论》中较少提及的药剂,仅有3首,分别是“蜜煎导方、猪胆汁导方、王瓜根导方”。书中记载:“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便虽鞕,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以通之;若王瓜根,及猪胆汁,皆可为导。”也就是说,“蜜煎导方、王瓜根导方、猪胆汁导方”皆可通便,因此可用直译+释义法,分别译作“Honey with laxative effect”“Japanese snakegourd root with laxative effect”“Porcine Bile with laxative effect”。
四、结语
本文探讨了《伤寒论》中病症名和方剂名的英译,根据“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12],提出了一些创新译法。在方剂翻译上,对方剂名称进行分类,如是药剂名堆叠,则采用直译法,如是药剂名+功效或功效+药剂名,则采取意译法,如果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名称,如“小青龙汤、半夏散”等,可采取音译+释义的方法。翻译中医著作的尝试大约始于300多年前,在这期间,許多翻译家总结了大量的翻译理论,给后世的翻译实践提供了参照和指导。
《伤寒论》是我国中医学领域的一本经典著作,在中医临床医学上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伤寒论》的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应该不断地尝试,不断地分析和总结,不断地提炼出更为精妙的译文,从而能够更好地向西方读者和西方医学专家传递出古代中医学的博大精深。
(本文为昆明理工大学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基金课题——中医典籍英译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5YC040]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2009-04-21.
[2][3]伤寒杂病论,360百科.http://baike.so.com/doc/5404614-5642334.html/retrived 2016/11/09.
[4]梅国强.《伤寒论》讲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5]熊曼琪.伤寒学[M].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2003:9-10.
[6]张仲景.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 Caused by Cold(ShanghanLun)[M].罗希文英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
[7]黄海.Introduction to Treatise on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5:8.
[8]杨乐,周春祥.基于两个《伤寒论》译本的中医英译方法探析[J].时珍国医国药,2013,(8):2037-2039.
[9]张波,王洪武,程春芳等.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白散[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1):53.
[10]李照国.中医英语翻译技巧[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94-402.
[11]张昀.中药方剂名的英译技巧与原则[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664-665.
[12]孙致礼.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J].中国翻译,2002,(1):40-44.
(汪霞 王英 云南昆明 昆明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65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