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当前棉花生产和研究存在问题的思考

2017-03-15李红铁

天津农业科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问题和对策

李红铁

摘 要:针对我国棉花生产上存在的6个问题,从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角度,提出了7个方面的建议措施,以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关键词:农业研究;棉花生产;问题和对策

中图分类号:S562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7.02.017

Abstract: Aiming at the six problems of cotton production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nicipal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ion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even aspects of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for solving the problems fundamentally.

Key words: agricultural research; cotton production;problem and countermeasures

粮棉生产的稳定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大国至关重要,地市级棉花育种单位是我国棉花科研的主力军之一,其对于所在区域棉花生产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如何提高地方单位科研实力,促进区域棉花生产值得研究。当前在各种资源制约和各项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条件下,对棉花科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1 当前我国棉花生产存在的问题

(1)棉花面积压缩,总产降低。棉花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和纺织的原材料,每年需求量都很大,如果减少棉花产量势必会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

(2)棉花发展面临着价格“天花板”、成本“地板”双重挤压。棉花成本上涨,价格明显高于进口的价格,出现倒挂现象。这几年,棉花价格大幅跳水,棉花生产效益降低,部分棉农出现亏损,植棉意向严重下降。

(3)棉花政策扶持有限。国家希望棉花种植从黄淮海产区向新疆集中,政策支持上不会出现大的变化,也就是说,棉农可能仍将处于不赚钱的状态。棉农收益可能会长持续减少,特别是内地种棉优势不明显的地区。

(4)棉花供需失衡。国家连续多年实施棉花临时收储政策,使得国内棉花价格长期居高不下,下游的纺企在高棉价、少订单的多重夹击下,陷入困境。据USDA预测,2014/15年全球棉花产量2 594.6×104 t,棉花消费量2 443.7×104 t,期末库存量2 365.3×104 t,库存消费比96.8%,供求处于基本平稳状态。而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数据显示,2014/15年度,国内棉花总产量651×104 t,消费量807.3×104 t,期末库存量1 320.7×104 t,库存消费比在163.43%,供求处于严重饱和状态,因此,从国内外看,棉花供应处于过剩状态。

(5)新疆棉花生产存在问题。主要是由于受新疆独特的气候影响,棉花品质较差,棉纤维含糖量较高,在纺纱前必须先脱糖,且机械采摘杂质较多,还需要清杂,更重要的是棉花在新疆种植整个生育期需要浇12次水以上,而种植粮食作物只需要浇3、4次水,对于一个严重缺水地区,长时间发展棉花有很大的局限性。此外,虽然新疆棉花每公顷产量一般能达到6 000 kg,但成本却在4 500 kg左右,植棉效益也不高。

(6)种业改革使得基层研究院所优势难以发挥。国家逐步实行商业化育种、企业化育种战略,以解决科研与生产的脱节问题,并创建育繁推一体化的大型种业集团,种种迹象表明育种项目正向种业公司倾斜,基层农科院申请育种项目越来越难[1-4]。

2 从地市级农科院层面探讨解决的办法

要重振内地棉花生产,首先要在技术上做充分储备。对于地市级科研单位,要提高棉花育种能力,建设技术创新体系,就应注重系统性原则,明确定位科研目标,加强自身薄弱环节,在提高自我的同时,集成各方面力量和技术。

2.1 要合理设置和细化研究学科

我国地市级农科院所棉花育种时间长、棉花资源丰富,尤其是黄淮海地区具有棉花研究的技术优势,这些地方搜集、整理和创新了陆地棉、海岛棉、中棉、低酚棉、抗病虫棉、长绒棉、彩色棉、短季棉、三系杂交棉等育种材料,这些材料为棉花研究和育种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有必要细化各类棉花研究,确定主攻方向,比如优质棉育种研究、短季棉研究、低酚棉研究、杂交棉研究、彩色棉研究、机收棉研究和三系杂交棉研究等。只有学科设置合理,才能明确分工,集成技术,集中力量,也才能避免材料丢失、重复研究等造成的浪费。当前邯郸市农科院专门针对粮棉争地开展了畜牧用低酚棉研究,这是一个有特色和创新性的研究,大有前途。

2.2 要稳定棉花研究人才队伍

尊重科研人才,以人为本进行管理,发掘人才潜力与优势。以邯郸市农业科学院为例,自建院以来,该院始终坚持三不动原则,即不动课题,不动研究人员,不动试验地。不动课题,稳定了研究方向,始终抓住农民最需要的大田作物育种不放松;不动研究人员,使科技人员安心工作,保证了工作的连续性;不动试验地,保证了试验数据的可比性、连续性、准确性。这些措施,符合科研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符合科研人才的使用和管理,大大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了科研效率。此外,还要重视引进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锻炼思想素质高、作风过硬、学术水平高的科技人才队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科研单位不断提高研究档次。

2.3 重点领域要跨越式发展

研究工作最注重创新,面对棉花育种的各项目标任务,如果不能有效选择突破的方向和重点发展的目标,就不能集中精力与财力取得跨越式发展。对此各地市级研究院(所)有着清醒的认识,比如邯郸市农业科学院选取三系杂交棉育种课题为主攻方向,不避艰难,着力培养,经多年刻苦攻关,终于取得了成功,实现了此重点领域的跨越式发展。据中国农科院组织的有关专家鉴定,邯郸市农业科学院具有陆地棉胞质的雄性不育系“104-7A”及其三系配套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利用此项技术培育出的邯杂98-1、邯雜429、306、301、308和银棉2号等三系杂交棉品种已通过国家或河北省审定。其中邯杂98-1是我国第一个通过审定并能大面积应用于生产的三系杂交棉新品种。一个领域的突破也必能带动相关领域取得进展,可以预见三系棉的育成和推广,必将为我国棉花生产带来一场新的革命。此外,针对国家规划,要大力开展棉花进疆和沿海的部署工作,要借助自己优势增加相关研究。

2.4 要主动开展科研体制改革

从内部体制上优化发展环境。一是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是按照行政提速、服务提质的目标要求,加强对行政后勤人员的管理,通过提高服务意识、合理设置岗位、公开政务党务等,使行政后勤人员热情高效地为科技人员服务,达到服务中心,促进科研的目的。二是提高技术专家在管理中的作用。在诸多院内事务中,要给予技术专家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发言权,充分发挥专家在管理体制中的作用。三是进行科技体制改革。鼓励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突出提高面向市场进行棉花育种创新的能力;制定专家下乡、调研生产、考察市场方面的优惠政策,比如在科研经费、课题申请、职称评定、工资晋级等待遇方面优先考虑。

2.5 要加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

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核心组成部分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农业创新区域中心和国家农业科技试验站。作为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处于全国农业科研体系的基层,只有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有不俗的成绩,才能争取加入国家和省科技创新体系。比如争取成为国家农业科技试验站,参与搭建更为宽广的研发平台,为以后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基础。另外,也可以着眼于省内的其它平台项目,选择适合本单位发展的,进行重点攻关,逐步健全创新体系、提升创新能力、扩大社会影响力。

2.6 要切实加强对外合作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能闭门造车。在当今信息发达的社会,只有不断地对外交流,取长补短,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我国的三大棉花主产区,尤其是黄淮棉花主产区,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水利条件佳,排灌方便,气候适宜。棉花育种单位众多,育种基础条件好,代表性强,育成品种辐射面广,是培育棉花新品种的优势区域。在此处育出的棉花品种向南跨黄河过长江种植后,表现为高产绒长强力好,向西种植早熟高产,向东种植不变样,向北种到保定不晚熟。各地都要针对自己的地域特点,坚持搞好棉花攻关。应该加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中心、中棉所、各农业高校等研究机构以及国内外公司的合作,统筹各种资源,利用外源优势,集成各种技术,弥补自身不足,加快技术进步,推动本地棉花生产向好发展。

2.7 要加大科技投入

科技投入规模和投入强度,是衡量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自我积累的能力很低,自我积累的机制还不健全,要不断实现科技创新发展,需要更多的科技投入。当前加大科技投入的最大主体还是政府,现实中农业科研单位毫无疑问应该向政府申请更多的投入。鉴于我国农业科技投入部门较多,资金渠道分散,有关的信息掌握和爭取工作必须加强[5-15]。

棉花作为国家战略物资具有重要价值,是可再生的重要资源,其重要性与粮食相比不相上下。棉花生产必须改变当前局面,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的创新工作对棉花生产至关重要。地方各农科院是棉花研究创新的重要平台,其建设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并影响着本地乃至全国棉花研究实力。以上措施做好了,就能弥补或解决生产上面临的问题,使棉花的效益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周大伟,李进,叶凯,等.我国棉花育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中国种业,2009 (11):16-18.

[2]喻树迅,郭香墨,邢朝柱.我国棉花现代育种技术应用与育种展望(上)[J].中国农业信息,2008 (3):19-22.

[3]喻树迅,郭香墨,邢朝柱.我国棉花现代育种技术应用与育种展望(下)[J].中国农业信息,2008 (4):16-18.

[4]王来武,郝淑君.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6 (2):82-85, 88.

[5]齐振宏.我国农业技术创新过程的障碍与支撑平台的构建[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27(1):53-57.

[6]于萍.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研究[J].科技与经济, 2008, 21(3):45-46, 54.

[7]何蒲明,魏凤秀.农业技术创新问题探讨[J].河北农业科学,2002,6(4):63-66.

[8]顾双平. 论地市级农科所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作用[J].江西农业学报,2007(1):70-72.

[9]胡敏.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河南农业科学,2013,42(8):194-196, 200.

猜你喜欢

问题和对策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和对策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浅析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分析
民营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探析
分析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企业环境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